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43章 鄭度
  寒暄片刻,二人還通報了籍貫,劉釜應邀坐在案頭上方,鄭向和崔昊則坐於下首。

  這一次,劉釜著重問詢起兩個遊俠頭子,對於南中夷人的了解。

  發現崔昊竟比鄭向知道的多些,甚至和南中的不少夷人部族有聯系,手下更是有兩個出自夷人部族的兄弟。

  但聽劉釜說到他有意往南蠻夷人聚集區去,以為南中和平而做談判時。

  鄭崔二人於此皆明白,這是眼前的劉君向他們伸出的橄欖枝,在以義為重的二人面前,幾乎沒做太多思考停留,雙雙起身道:“劉君大義,鄭向(崔昊)願率收下弟兄,與劉君同往,定然會護的劉君周全。”

  於細微的觀察中,劉釜明顯感覺到,崔昊的動作顯然比鄭度慢上一拍。

  他速而起身,拉著鄭向崔昊兩人各一隻手,飽含著殷切之情道:“昔日太祖高皇帝,起於微末之間,得義士相助,方開辟了大漢盛世。

  今,為南中計,但有兩位幫襯,功勞自有後人來書。但我遇二君,與昔日太祖高皇帝,遇助義士何異?”

  劉釜竟將之,比作是大漢開國時,相助過太祖高皇帝劉邦的遊俠義者,鄭向崔昊皆感到渾身舒坦,他們做遊俠頭子,多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嗎?

  於此,崔昊徒增了幾分主動,道:“劉君身為大漢宗室,為南中安寧,將至自身安寧於險境。此事吾等敬佩萬分。

  劉君放心,但有汝離行時,吾等將集結手下弟兄,共同護衛之。

  吾與鄭君雖不相熟,但相信鄭君也願意為此事合作,可乎?”

  同為“滇池四義”,鄭向因感覺這位同名者,有些假仁假義,他故而和崔昊的交情很一般,但崔昊的這句話,鄭向是認同的,進而點了點頭。

  劉釜笑了笑:“崔君和鄭君之話,我記住了。待得郡府同意後,我便相邀同往。於此期間,還要勞煩君等打聽打聽南蠻夷人事。事或由大入小,尤其一些小型躲藏於山林的夷人部群。”

  “定不會叫二人失望!”鄭向和崔昊,齊齊一揖道。

  出了酒肆,劉釜到了另一個巷道,其喚來孫安,囑托道:“孫安,方才那鄭向往右邊去了,你且跟隨上去,告之我於今日人定,於郭城內有事單獨相商,就在吾等住處,還請之準時抵達。”

  孫安領命下去。

  劉釜看著天邊不斷下降的太陽,默默舒了一口氣。

  這次相見,對著鄭向和崔昊的第一輪考察算是正式結束了。

  可惜王朝馬虎被之派去另辦要事,至現在也沒回來。那件事為今只能大膽的啟用鄭向了。

  但願他沒看錯此人。

  反之,若是鄭向辦理此事,出了岔子,那他於蜀地便無容身之地,甚至要流落蜀外。

  至於是何事?其實和益州將易主,劉璋即將上位還有些關系。憑著對益州大局的了解,劉釜選擇在此時動手,無外乎是想著能多埋下一些助力,以便來日他於蜀地成勢後,能有複興大漢,爭霸天下之力!

  總結起來,這便是一場豪賭。

  就如同他和景毅的對賭一般,尋找並說服更多的夷人出山,方才有可能於最快的速度授的一地縣令。

  而人生,何嘗不就是一場豪賭?

  成王敗寇,不外乎如此。

  劉釜於途中,把腦中的計劃再過了一遍,自覺沒有太大問題。便帶著虎頭往張松說好的地方赴宴。

  地點在城內。

  抵達目的地,

看向面前整潔高大的酒肆,外有旁邊傳來的絲竹之聲。讓劉釜不得不感慨,真正的“肉食者”所處,與一般市井的地方,區別甚大。  這便是階級之所在了。

  如之大漢,便掌握在世家大族和少數得權者手中。

  東漢末的大混戰,何嘗不是為這些人服務的。

  捫心自問,他劉釜將來呢?會不會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那類人?

  劉釜心有戚戚,步伐微慢。

  而在面前的酒肆內,張松正與內中一人說這話,透過窗戶看見劉釜主仆。

  張松即笑道:“說季安,季安到。君陌,汝隨我一同出去看看!”

  這位表字“君陌”者,正是暫寄居在滇池的蜀人鄭度,年二十二,長得風流倜儻。

  鄭度出身廣漢郡大氏鄭氏,自幼也是衣食無憂,求得過蜀地無數名士,才名亦是遠播廣漢。

  張松與之的相逢,便是在滇池的一處樂坊之內。待之與鄭度交往後,張松發現鄭度不僅知識淵博,更是足智多謀。

  可惜鄭度暫無出仕之心,讓張松惋惜不已。

  其二人連同另一位蜀地才俊王孫,都於滇池有所相遇,互結為好友,閑暇時,或於酒肆, 書坊等地,聊聊天,討論討論天下大事,以慰平日。

  今得知於近日在滇池傳頌的“孝善者”劉釜將至,鄭度便提前到來,可惜的是,王孫家中另有緊急要事,未能來赴宴。

  故而,這場張松組織的酒宴,左右不過三人。

  是時,劉釜看到張松迎著另一人在酒肆偏僻處含笑候著,他忙加快腳步,向兩人一揖。

  “勞煩子喬於此等候,卻不知這位是?”

  張松和鄭度皆回禮,後張松拉著鄭度的手,笑著介紹道:“此為廣漢人鄭度鄭君陌,現客居於滇池,吾能與之相遇。如季安常掛在嘴邊的那般,是一件緣分。

  此外,季安汝也當發現了,君陌人不僅長得俊美,其學識頗深更是一絕,更為足智多謀。”

  張松反過來,又拉住劉釜的手,向鄭度解釋道:“君陌,德陽劉釜劉季安也就不用吾多介紹了吧!恰巧,汝二人同出廣漢郡,當好好交流交流。”

  “見過劉君。”

  “見過鄭君。”

  劉釜和鄭度再見禮。

  此時,二人眼中多有驚豔。

  鄭度是驚豔劉釜竟如此年輕,便已名傳半個蜀地。

  而劉釜驚訝的是,此人便是那位鄭度!

  蜀地廣漢人鄭度,於《三國志》內可是有記載的。

  最為出名的,便是此人與張任一般,忠臣不仕二主。也就是於劉備入蜀後,堅決不到劉備手下做官。

  對於這等忠義之輩,劉釜一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只是此時的鄭度,還是個青年,臉上亦多了些青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