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29章 郡府
  劉釜從景毅的宅院離開後,景然匆匆回了書齋。

  書齋內,益州郡太守景毅正愛不釋手的仔細翻看著劉釜贈予的書冊。

  臉上無了平日的嚴肅,卻多了幾分頑童般的快活,見景然走進,便指著書冊,笑道:“劉季安有心了,其所贈之幾冊,也正是吾所稀缺的。

  文茵,汝是不知道,吾上次見了任定祖,還於我炫耀其之弟子,有多麽的學識豐富,多麽的出彩。

  這不,其之弟子,還不是被吾召來為吏了。

  可惜汝父不在滇池,否則也順道能見見劉季安!”

  定祖,正是蜀地大儒任安的表字。

  同樣作為蜀地名士,景毅和任安不僅相熟,少年時,還曾一同往新都學者楊厚學習。後,又一同入得太學,與五經博士學習儒家經典。

  憑著才氣,任安於太學時,一直穩壓景毅一頭。

  景毅雖大度寬和,但無奈任安有個壞脾氣,那就是經常喜歡在這位好友知己面前進行吹噓,偏愛看景毅受氣的模樣。

  近些年來,任安安心教育蜀地人才後,每逢見到景毅,不再說自己這段時間讀了多少書,改為誇讚自家弟子中,有幾個出眾者。

  無奈景毅入仕蜀地,把精力放在政事上,左右沒有幾個弟子,果斷的被老友任安給比了下去。

  陰差陽錯下,從任安的口中得知劉釜的才名,後又知曉劉釜的身世後,懷揣著對那位故友的敬佩,外有對方是老友的弟子,景毅便想著把劉釜叫到身邊,好生培養下。

  當然,自德陽初次相見,外有隨後傳來的劉釜事跡,讓景毅還產生了其他的想法……

  比如將面前,這位小名“文茵”,大名景苒(後將統稱景苒)的孫女嫁於劉釜。

  而此番得知被他稱讚的德陽賢才劉釜將至,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才華不淺的孫女心有傲氣,便想見見。

  景毅雖知如此會有失禮,但最寵愛的孫女有了如此要求,外有他懷著其他的心思,便點頭同意了下來。

  聽得祖父對劉釜的誇讚,女扮男裝的景文茵再一想到劉釜那故作深沉的模樣,心裡好想堵著一口氣,嘀咕道:“看起來比我年歲大不了幾歲,竟裝的那般成熟,還故意以語句搪塞我,著實可惡!

  祖父,汝可是看錯人了!那便是個老奸巨猾的小滑頭!”

  景毅搖頭失笑道:“汝以為汝祖父吾,是個睜眼瞎?分明是汝才華不如,怎麽現在還在抱怨。文茵啊,也幸虧汝生的是女兒身,若是男兒身,只怕對於不服者,會拿著刀劍上前理論。

  咳咳,待過上一年,汝便是十六了,也該考慮嫁娶之事,切勿再像在家中般,使小性子了!”

  聽聞嫁娶,景文茵不由自主的浮現處劉釜的面孔,她心中“呸呸”兩聲,走至榻邊,摟著祖父景毅的手臂,道:“孫女今歲才十四,過上一年,才是十五,要多在家中陪著祖父,才不願嫁於別人。”

  偷偷瞄了下祖父的臉龐,發現自己百試不爽的這招不管用,急忙淚汪汪道:“還是說,祖父嫌棄孫女了,好把孫女早些趕出家門。”

  景毅見孫女這表情,無奈的歎了口氣:“老了老了,祖父連汝都說不動了,罷了,汝想多待幾年,那便多待著吧!”

  景文茵甜甜一笑,露出兩個好看的小酒窩:“孫女謝過祖父,孫女這便去把郡府今日給祖父送來的文書,挑選一下,好叫祖父批閱!”

  平日休沐日裡,郡府的緊急文書,

多會送到景毅府邸。  有時候來的太多,景文茵邊幫之處理,日積月累下,景文茵於一些事務的建議,竟堪比在郡府任職多年的老吏。

  一如景毅說道的那般,可惜自家這位孫女,生的是女兒身。進而,憑空埋沒了一身才華。

  ……

  等到第二天清晨,平旦剛過,天還黑漆漆的,劉釜吃過虎頭做的早飯,便獨身往郡府去。

  告知虎頭,及另四位仆從,於他在郡府上班的這段時間,當多打聽下本地的消息,衣食住行皆可,其他事勿要去做,亦不要惹是生非。

  一入府門,便身不由己。

  《漢律》規定:吏五日得一沐。

  除了休沐日能回家外,平常時間都要待在官署,郡府長吏,汝太守,亦如此。

  往益州郡郡府,這是他第一次走向大漢的郡府,也是他人生邁出的重要一步。

  走了半刻鍾得路,天方破曉。

  與郡府相隔沒有幾裡遠,便是滇池的縣寺。

  所以,走在清晨的路上,能看到一些穿戴整齊的官吏,或往東而行,或往西而行。這些人中,多是休沐遲歸者,當然也不乏掐著點上班的人。

  劉釜一路前行,來到郡府門前時,已能看到不少小吏,進進出出,開始忙著辦公了。

  而在正門處,有門卒站立,皆穿戴整齊,佩戴著刀盾。

  劉釜行禮,向為首者遞上了名刺。

  此人長得和劉釜高矮差不多,一雙黑漆漆的眉毛,非常惹人注意。說話間,便露出兩顆黃橙橙的大板牙。

  那人看罷名刺,又打量了劉釜,忙道:“原來是劉記史到了,張主記昨日即遣人說了,若是劉記史抵達,便由下吏直接引入即可!”

  太守景毅的辦事效率毋庸置疑, 昨日上午見過面,到了下午竟把自己就給安排進去了。

  現在到了記室,為人正直的景毅自不會幫襯自己,一切都要靠自身了。

  見這守卒態度和藹,劉釜頷首道:“有勞足下,但請教足下高姓大名?”

  守卒一邊在旁側引路,一邊面向劉釜恭敬道:“小人姓陳,單字一個斤,現為守衛郡府的亭長。”

  劉釜記下這個名字,隨著這位陳亭長,繞過一個小台階,能看到內側的門廳中正有人坐著,當時郡府的門舍,以便外人來此等候召見。

  再繞過一個刻有圖案的反八字影壁,傳承於周,又叫罦罳(fú sī)。

  繞過罦罳,便是郡府內部。

  大漢的多數郡府,都呈回字形。除了太守辦公的廳事室位於中心外,其余各曹都圍在四周,形成單獨的院落。

  益州郡郡府的面積非常大,整個路程尚未走到一半,見迎面來了一個青年。

  亭卒忙行禮道:“見過許記史,小人正待引劉記史過去。”

  原來是一個部門的,劉釜好生打量了下,見此人身高七尺,身材比之還要瘦弱,兩個眼睛都快凹陷進去了,眼眶能更是布滿了血絲。

  看來這記室的工作頗重啊!

  在亭長話後轉身離開罷,劉釜向著這位同僚微微行禮。

  許記史先向劉釜回禮,然後打了個長長的哈欠,道:“足下便是新來的劉君?張主記剛剛同太守回稟要事,言之讓我來看看足下是否到來,好帶足下去簽署姓名,領取吏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