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563章 進發
  第566章 進發
  “蒼梧太守來信,他得聞孫氏來犯消息,已遣馮將軍來助,乃大軍六千人馬。

  此外,南海呂府君,已兵上南野,而擊魯子敬部,防止魯子敬回援西進。

  孝直、士元、子龍,還有諸君,吾之淺見,吾等當下關鍵,還是在於拒敵整頓,待劉府君大部兵來零陵支援,借交州軍,足可抗之。

  南郡太守黃漢升,時支援江夏,恐難來安長沙。

  短時間內,長沙安寧,還需吾等共同衛之!”

  景豐對信中內容並無隱瞞,且坦誠的將書信遞給最近的徐庶閱覽,然後當眾說出了他於時局看法。

  在談到蒼梧太守,亦是督交北三郡的劉榮,已遣軍來助後,官舍之內,趙雲等將,皆無反對之聲。

  實際在昨夜,景豐與徐庶等數人,私下作議時,就暗示了交州軍來援,進駐零陵的必要性,並為守衛零陵的本部將領,於昨夜就有去信說明。

  劉榮使交州軍進發,徐庶等人默認,正式讓交州同荊南三郡,連載一起。

  兩者首次並肩作戰,即是來犯的孫氏將領,給趕出荊南。

  在旁人閱覽劉榮送來的急報時,下首一名小將,忽然出言道:“零陵情況變化多端,劉府君使大軍來助,正可禦敵。卻不知這位馮將軍,可是四年前,大敗張羨部,與高將軍所重建陷陣營一道,取得營浦大勝的馮君?”

  景豐尚為落座,聞聲看去,發現此人正是龐統之弟,早數年,曾與龐統一道投效劉備,今為臨湘本地駐將,部校尉龐林。

  龐林相貌堂堂,頗為英俊,比龐統小上兩歲,文武雙全,早數月前,實際還是張飛軍中司馬,現今恰正是領導張飛殘部,獨當一面。

  用當年劉備初見龐林的話說,龐子經將來必為大將!

  早離開成都時,連續收到妻弟劉釜五封信件,各有對劉備部將介紹,以徐庶、龐統、趙雲等人,當然,也包括面前的龐林,為必須拉攏之屬,也是將來妻弟於荊南,甚至整個荊州,治理關鍵。

  面對龐林提問,如趙雲等人,也抬起頭看向景豐。

  零陵情形變化,在大將趙累留守之外,趙雲等人,又要於長沙抗敵,零陵及桂陽南部,迫切需要一位有魄力的將領,於零陵主持,對叛敵的孫乾等人戰事。

  劉備病逝以來,除叛敵之外,不論部從,實於將帥間,多有凋零。

  這次劉榮在信中隻言“馮將軍”,但前番過蒼梧郡府時,景豐恰好與蒼梧諸將見過面,自曉這次領兵之人為誰!
  他面色冷峻中,帶著從容道:“如君所言,這次到來之人,正是馮習將軍,其人恰為南郡人!”

  馮習因治軍嚴厲,擅於步戰,在荊南和交州,皆有名氣。

  去歲夏末,交州統將內,有數人受益州牧劉釜特別頒發的金勳牌獎賞。以獎勵個中統將,在護衛交州安寧,治理地方百姓發揮的重要作用。

  馮習正是其一。

  馮習是在五年前,張羨進攻南郡,南郡生亂,且見荊州牧劉表,非成事之屬,加上劉釜當時於南中處事,於天下名聲大起,得曉其以族兄劉榮在鬱林組建兵力,安置流民,故下交州投奔謀事。

  作為留守於謝沫的前線領軍大將,馮習與高順一道,並稱為“交北二虎”。

  只是同高順相比,馮習名聲稍弱一些。

  繼承原陷陣營傳統的,高順所領交州陷陣營,亦是交、揚、荊三州交界之地,赫赫有名的鐵軍。

  聽到正是馮習,來進入零陵,安地方而抗孫乾、糜芳等叛軍,舍內眾人,全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未幾,徐庶、龐統、景豐、蔣琬、趙雲等人,結合敵我情況,重新對大軍進行調整。

  當日晚間,趙雲率從益陽、羅縣趕來之部,共計四千三百余名兵士,往醴陵而戰北上的周泰。

  蔣琬主動請命,同龐林一道,各率一千長沙兵,往臨湘南去,阻擋陰山來敵,為馮習部到達後,於後方進攻創造機會……

  鬱林,在馮習北援,正式並入零陵郡,而助劉備殘部,守衛荊南的次日。

  本在潭中練兵的高順,先得到劉榮來信,後得到劉釜早為士燮授意的交州州府命令,士燮與陳宮謀議,結合實況,因荊南戰情難測,這次取荊南者,不論孫乾、糜芳等叛將,徐盛、朱然、周泰等江東將領,無不有大名之屬,故以之為平荊中郎將,率陷陣營千人兵士,另有三千精銳,由始安,開赴零陵戰場。

  五六年來,交州在劉釜所遣人手,同士氏合作下,安頓南下流民,設立軍屯,於經濟、教育、軍事多方面提升發展,使得與南中連在一起的交州地方,成功抵擋住了孫氏南下來侵,已經荊州內戰的波及影響。

  這次因荊州局勢惡化,孫氏往荊州擴張,損害了交、益兩州利益,更是讓荊州百姓,處於戰爭之下,民不聊生。

  以交州數萬兵士北上荊南,正是為安荊南及相鄰郡縣,幾年乃至於幾十年的和平而衛之。

  交州州治所在, 龍編城,州府。

  年六十有五的交州牧士燮,精神抖擻,正在同別駕陳宮座談,一畔還有州從事左棟等人。

  江東孫氏,敢於從南北,同時發動兩場戰事,想要借機一口吃下荊州,正中陳宮預測,卻是士燮等大部分人,沒有預料到的。

  士燮很清楚,唇亡齒寒,如果江夏、荊南被拿下,無論南郡、南陽等荊州其余數郡,以交州就會面臨直接威脅。

  在士氏內附劉釜之後,以經濟和農事發展為導向,交州發展的同時,讓士氏等本地大族,收到了實實在在地利益。若是孫氏最終南下,放棄此間良好局面,交州本地大族,自不會答應。

  這也是為何在半月前,又收到劉釜親筆信,再得劉榮信報後,交州牧士燮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團結地方大族與百姓,為高順等將去信,並運輸糧草,而支援零陵、桂陽戰事之因。

  “公台認為,這次荊南戰事,吾方需多久,方能止息?”

  就在陳宮剛論述完,得勝孫氏將領之策時,士燮放下茶杯,看向下首的陳宮,笑著問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