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303章 期限
“三國從益州開始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雍斐面色變化,為劉釜盡收眼底,他心裡隨之確信,如前番謀事的雍氏族長雍熙等人,當是率部逃亡了,所以才有雍斐今日之行。

 時間上看,大概繼卑水、台登之失後,見大勢已去,才有了如此抉擇!

 可見雍氏行事機密,連邛都隱藏的青衣衛也是瞞過。也或者,是經過闡縣等地之失,雍氏尋覓其中巧合之事,進而猜到己方內部有漢軍密探,遂小心行事,亦是說不準。

 但難掩雍氏“背信棄義”,企圖蒙蔽之現實。

 劉釜抓住這一點,帶著濃濃失望之色,道:

 “若雍氏還有誠意,就不該取巧,更不該視上次的約法三章而不顧。今次使雍公拿著此中物件,以囚徒之態,或威逼我等做出讓步!

 而雍氏之所為,本就罪有應得。雍公為南中名士,學識淵博,應該明白此中道理,卻不曉是被哪位‘高人’蒙蔽。

 且於此事,我未有牽連之意,看在雍氏祖先之為漢之貢獻,以雍氏投降,願輔助我等平定南中,可誅首惡,不滅全族。

 但現在種種,敢請問雍公,雍氏何以如此欺我?”

 他這般平鋪直抒,隻把雍斐問得啞口無言,整個人的臉色,青一塊白一塊。

 一畔之杜瓊,性格繼承了任安的耿直,發現漢軍內部被雍氏欺騙,早就心有怒火,隨之冷冷道:“將軍之言,看來為實也!

 另如將軍所說,叛亂本是誅族大罪,當下其為平南將軍,有全權處置之權,但隻誅惡者,不牽連全族婦孺,此當為仁舉。

 雍氏不執行,卻以蒙騙。誠不該爾,如何談及信義。

 雍氏內部人或抱僥幸,但雍公乃本地名士,與吾師熟悉,又在蜀外遊歷多年,再擔任官吏,當年官聲亦是極佳,如何不明白?”

 劉釜和杜瓊,一人一語,從律法到信義,終於是一步步擊垮了雍斐的心理防線。

 雍斐到來南安,親談事宜之前,其實也考慮過事情敗露,善後問題。事到臨頭,他知道面對平南將軍劉釜,這位讓人望而生畏的後起之秀,一切解釋都是枉然。

 好消息是,便是最壞之結果,雍氏此番再犯眾怒,即使有滅頂之災,雍熙已帶財物、少部分族人秘密遠遁,此時已經當以出了越嶲,留有火種,不至於完全滅族。

 現在還想要保全邛都的雍氏無辜族人,如之所言,也只有真正的“誠意”才能打動。

 而雍氏還剩下什麽?只有積累數百年且遺留的財物,以及對南中之地的熟悉,及蠻夷之熟絡。

 前者,明面上的雍氏所有財物,即是此番不貢獻出來,也會在越嶲平定之後,以為充公,只有後者,或能為眼前的平南將軍提起一些興趣。

 當然,雍氏暗地裡,還可以貢獻的,遠不止這一些……

 官舍內的氣氛有些沉默,雍斐緊皺眉頭,最終做出了決定,他沉聲道:“如將軍之語,雍氏內部此番之變動,實則為吾所謀,此為吾一人之過也!事後,吾願為將軍處置!

 而在吾雍氏投誠後,錢資自當屬於將軍分配。但為保全吾雍氏無辜之眾,吾代表雍氏,願將隱藏之庫資全部獻於將軍,其中財物如此所書兩倍有余。今次興兵,此為吾雍氏剩余之所有……”

 聽到這裡,劉釜和杜瓊皆有動容。

 他們動容的倒不是雍斐的“誠懇認錯”,而是雍氏掩藏的財富。

 南中大族中,以雍氏最富,孟氏最強,傳言不虛也!

 這還沒結束,雍斐見劉釜第一次動容,果如所料。可見此部漢軍為州府所拋棄,實在過於“貧窮”,最欠缺的就是軍資。

 同時,平南將軍劉釜是有大志向之人,將來若是能在南中站穩腳跟,以之漢宗室身份,另有天下之名氣,蜀內之聲望,取代益州牧劉璋,不在話下!

 乃至於行光武帝之事,結束天下紛爭,言行一致,恢復漢室也有可能!

 這裡面,為有軍事,缺乏的同樣是軍資。

 雍氏每逢轉機,這次能否借滅族之危,悔過自新,破後而生,為能活下來的後輩以蔭澤,就看今日能否將所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全部奉獻給劉釜,使之滿意,助之以成大事!

 幸而其人於雍氏地位不低,這次來南安前,也做足了功課。

 但見雍斐語氣微微一頓,換了下氣,抬頭接著道:“罪之於雍氏,再願將探查之所有鐵銅礦藏,擁有之匠工,東山、南山之地,存有的數千私兵……全部獻於將軍。

 除此,雍氏為將功補過,請得婦孺弱小安生,願聯系建寧、滇池、雲南原附屬之夷部,助將軍平高氏、孟氏!

 而雍氏於盤越國亦有產業,遠將每歲所有利潤,獻於將軍!

 ……

 將軍談及誠意,此為吾雍氏現有之全部誠意,請將軍明鑒!”

 話畢,雍斐這位南中名士,向劉釜深深一揖,似乎劉釜不答應,就不會起來一樣。

 而劉釜,也確實被雍氏之所獻給打動了。

 他於安夷經營數年之久,與雍氏這等數百年的大族,根本無法比擬。有了這些隱藏的財富、人力,在南中的發展,將是如虎添翼,接受過來,會省去許多麻煩。若是雍斐不言,誠心毀掉,於他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且當下,他相信,雍氏真要聯系南中那些舊得夷部投靠過來,於建寧、滇池之亂的平定,確大有益處。

 尤其雍氏還掌有西南商道,這就相當於源源不斷的錢資供給線路。

 進而,可以猜測的是,雍氏那些犯事之人,多是借助了此商道逃離了越嶲,或是逃出大漢,深入盤越(印度)、撣國(上緬甸)之地,想要抓捕,可能毫無希望了。

 功過有別,並不能打破劉釜心理底線。

 如必須懲處首惡,告慰那些為守護南中這等大漢之土、而身死之漢吏、大漢士兵……

 他起身,走到案前,將年邁的雍斐扶起,待與杜瓊對視一眼,方道:“雍公之意,我明白了!

 雍氏之於謀劃潛逃者,我暫可以不追究,但以後若踏入南中,踏入大漢,勢當將之繩之以法,漢吏之下,無人幸免,何況叛亂大罪!君當明白!

 而雍氏現有族人,只要證明其未參與叛亂,不論婦孺家眷,皆可免罰。但按先前之言,當遣離南中,以後分屬安置於南安諸地。

 至於前番犯上作亂,殺害漢寺官吏之凶手,經由核實,必須全部交出……

 上之所述,若不滿足,雍氏再當以謀反、窩藏罪犯之罪論處,勿怪我不近人情。

 且屬釜不相留,雍公此往回程,有七日功夫處置。

 等正月初七,是為最後期限!”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06章 期限)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從益州開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