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春潮秋雨劍》第4章 越軍遭襲
  五名大漢來的甚快,伯無昧沉聲道:“他們是望風的,循著歌聲來。”提馬前衝,瞬間衝至中間大漢眼前。那大漢身材魁梧,喝地一聲,劍還未劈下來,伯無昧連劍帶鞘戳中他胸膛。白馬又向前奔出四五步,大漢話卻飛出兩三丈外遠,昏死過去。形勢變化極快,另四名大漢尚未反應過來,伯無昧也不撥馬回轉,反手左右各拍出兩劍,擊中大漢後頸。那四名大漢面露匪夷所思之情,萎身躺在地上。

  陽螢鈺驚道:“無昧哥,你也不給我留一個。”晉文征也趕上來,卻沒有持劍,說道:“快走,不知道曳庸先生情形如何。看來這股匪賊數目不少,只怕有一場惡鬥。”伯無昧道:“正是。螢鈺,出手無需留情。”說罷拔出銀劍,陽螢鈺跟著拔出細劍。

  三人放馬疾跑七八十步,打鬥聲愈發清晰。林間忽現一塊空地,依稀長著幾棵樹,草木漸敗、亂石雜生,地面散落二十余具越軍屍首和幾名麻衣匪賊。空地西北角乾枯的溪流隔開一片樹林和一座石山。兩百余名賊匪圍住越國士卒,將其分割作兩塊。

  伯無昧勒馬,長籲一聲道:“我們潛行過去,螢鈺你背上硬弓。”陽螢鈺應諾,取下硬弓,箭壺掛在右腰。三人下馬低身貓步走了五六十步,迎面一塊六尺高的巨石,便藏身其下,距離望風的匪賊也不過十來步。三人探頭再看,匪賊兩百余人,絕大部分身著麻衣,夾雜著二十余名黑衣大漢,遠處那團還有七八名藍衣大漢。

  越軍被分割成兩塊。遠處那塊,石將軍與二十余名越過士卒背靠巨石站成弧,面對四十余名灰、黑衣匪賊圍攻。弧內一輛馬車在地,馬車旁站著馬兒、乾將與莫邪,莫邪懷抱幾個長木匣。石將軍的棗紅馬躺在地上,徒步與匪賊廝殺。他天生神力,將九尺大斧舞成一道圓,匪賊劍短,一時半會也攻不進去。

  近處這塊,只有三十步遠。大馬猴郭校尉與三十余名越國士卒站成圓型陣,長戈向外,將曳庸先生與兵車護在陣中,面對著五六十名麻、黑衣匪賊圍攻。郭校尉左腳右臂鮮血淋漓,一人面對四名黑衣匪賊,卻毫不畏懼。黑衣匪賊攻上來,郭校尉大喝一聲,兩把短槍直取匪賊,搶攻出去。一名黑衣匪賊心怯,右臂中槍,退出戰圈,又一名黑衣匪賊補上他的位置。

  還有百余名匪賊四周散開,望風的,守住路口高處的,居中策應、替換傷者的。場中形勢看得清楚,三人蹲下商量。伯無昧道:“這群匪賊指揮從容自定,絕不是尋常匪賊。端午節時我們遊學經過此地,並沒有遇見過匪賊。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晉文征搖頭道:“我也猜不出來,或許不是匪賊,而是有人冒充。他們人數遠多過越軍,卻不強攻,是想消耗越軍,等待越軍精疲力盡便一網擒殺,也降低自身傷亡。普通匪群絕不會有這等耐性。”

  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一想到這些陽螢鈺早已熱血澎湃,急切道:“無昧哥,我們還等甚麽,再遲些那美妙少女就要香消玉殞了。”晉文征白他一眼,道:“對面兩百人,一擁而上,憑你的劍術,能打幾個?”

  伯無昧略作思索,道:“大路向前分西、北岔路,西去郢都、三十裡是松陽縣,北去鍾離、五十裡是舒城。”晉文征明白他的話,說道:“松陽縣雖然近,然而城小駐軍只有二百人,而舒城直面吳國,駐軍千人,舒城縣尹景陽與我父親乃是故友,本次遊學我們也拜訪過他。我去舒城借五百兵想必不難,

只是最快也在明日清晨。”  伯無昧道:“我和螢鈺救出石將軍、曳先生和越國士卒,便退守到鳴月坡上,撐到明日清晨想必不難。三匹馬你一起帶去,路上換乘。”鳴月坡正是西北角的石山。晉文征斂容道:“此法可行,堅守一夜等我回來。螢鈺,跟緊無昧哥,不要受傷了。”陽螢鈺應諾,相互囑咐囑謹慎行事。晉文征依舊貓步退回原處,騎上黃馬牽著白馬和赤馬,往舒城奔去。

  伯無昧心裡已有盤算,說道:“螢鈺,待會救出曳先生後,你帶他們先退到鳴月坡。我再去把石將軍和那少女救出來,與你匯合。”陽螢鈺道:“不行,無昧哥。要麽我們就別管那老匹夫了,要麽你讓我跟你一同去。”陽螢鈺一著急,便忘記那少女了。

  伯無昧凜然低聲斥道:“胡鬧。你不帶曳先生去鳴月坡,那我們甭想救出誰來,還會有性命危險。”陽螢鈺擰眉閉口,莫不說話。伯無昧知道他是擔心自己安危,緩聲勸道:“我讓你先走,也是要你守在高處。等我救出石將軍,退向鳴月坡,你需為我斷後。箭壺還有幾支箭?”

  陽螢鈺不假思索回答:“十九支箭。”

  伯無昧緩緩點頭說道:“十九支箭就是十九名匪賊的性命。”

  陽螢鈺也正色答道:“是。無昧哥,你一定會回來。”

  伯無昧與陽螢鈺雙眼相對,雖然匪賊人數眾多,然而兩人眼中毫無恐懼,只有信心和鼓舞。幾乎同時,兩人攀上巨石,雙腳一蹬,身如離弦快箭奔向十步外望風的匪賊。八名麻衣賊匪聽見響動聲,轉身大喝:“來者是誰,報上姓名。”話未落,兩人刷刷出劍,三名麻衣匪賊或是咽喉、或是心口中劍,五名匪賊皆是右手齊腕切斷經脈,短劍落地。五名匪賊“呃啊”叫痛,露出不可思議的眼神。

  伯無昧與陽螢鈺正眼不瞧那五名麻衣匪賊,從他們身邊一掠而過。三十步距離,借蹬石之勢,不過是兩息時間。圍攻越國士卒的匪賊們背對他兩人,毫無防備,伯無昧使一招“穿雲追月”,一劍刺出,其中五名麻衣匪賊頸側中劍躺在地上,鮮血飆出、散成血霧。旁邊的匪賊不明就裡,嚇得躲作一團。包圍越國士卒的匪圈被刺出一道缺口,伯無昧趁機衝至越軍陣中。

  陽螢鈺緊隨其後,跟著出劍刺倒三名率先反應過來的匪賊。待衝進陣,他大聲叫道:“曳先生,沒想到我們來救你了吧。”曳庸扶胸喘氣,眼見他兩人來,喜道:“越國有福,幸遇公子,得有公子相助,不然日後曳某如何面對國候?”

  陽螢鈺又閃身躲開兩名麻衣匪賊快攻,反手一劍劃開其中一名匪賊胸口,正要表功自誇,聽伯無昧喝道:“螢鈺,不要戀戰,帶曳先生離開。”陽螢鈺應道:“是。曳先生快跟我走吧。”

  伯無昧轉頭望,緊攻郭校尉的那四名黑衣匪賊身手不凡,遠甚麻衣匪徒。伯無昧閃身挺劍斜切,格開攻向郭校尉左、右胸口的兩劍,右腳低步跨出、壓劍,黏住攻向郭校尉小腹的兩劍,順勢轉身將四柄劍外引,再反手連點四劍,劍尖顫抖指向四名黑衣咽喉。守得快、還劍更快,四名黑衣匪賊大驚失色,連滾帶翻跳出劍圈。

  伯無昧大聲道:“將軍,帶上士卒跟螢鈺走。”郭校尉氣喘籲籲,定睛瞧,驚詫道:“原來是你們!”伯無昧道一聲“是”, 正要說話,聽曳庸喊道:“伯公子,我有幾句話要跟你說。”那四名黑衣匪賊也齊聲大喝:“哪裡來的毛頭小子,找死。”持劍奔上來。郭校尉大喝一聲迎上去,雙槍架住四把長劍。

  伯無昧後退兩步,喚道“先生”,曳庸快步走近道:“伯公子,此次出使楚國,國候為楚王進獻了三把寶劍,放在莫邪隨身攜帶的劍匣中。”他望向遠處倚車站立懷抱木匣的少女,伯無昧順眼瞧去,遠處情勢愈加緊迫,隻余十四五名士卒殊死抵抗。

  曳庸續道:“三把寶劍關乎我國生死存亡。雖然此話有些強人所難,曳某盼望公子能將三把寶劍帶回來。”曳庸說的十分慎重,面色凝重如漸濃的山夜。伯無昧道:“我答應先生,文征已經去舒城借兵,明日清晨便到。曳先生隨螢鈺先走。”

  陽螢鈺又刺死數人,麻衣匪徒惜死、不敢圍攻,他喝道:“多帶弓弩箭矢隨我走。”說罷,左右砍殺出重圍,往西北方向走。曳庸舒口氣,向伯無昧彎身行禮,夾在取過兵器的越國士卒,向西北奔逃。數名居中策應的黑衣匪賊率十幾名麻衣匪徒追擊而去。

  唯有郭校尉正與那四名黑衣匪賊纏鬥,力氣漸漸枯竭,槍法凌亂,隻得步步後退。伯無昧深知不除去四名黑衣匪賊,越軍難以脫身,跨步上前凝心出劍,化解四人攻勢,說道:“將軍快走罷,越國士卒需要將領。”郭校尉大籲一口氣,也不客氣,只是道聲“謝公子”,提起雙槍,大步流星朝西北方向追去,尾隨越國士卒的麻衣匪賊被他趕上的,隨手刺倒在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