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七她隻想種田 ()”
“大人,河堤修固之法自然的用,但以麓山郡如此的情況,大人打算去何處采挖足夠用的石塊土材,這裡頭又需要多少人力,銀兩?
再則,以渝中如今的雨勢,采挖石塊所需的時日,大人可還能等?”
等不了!
麓山郡附近原有的石料場子早兩年就停工了,便是此時帶人去搜刮舊貨,也提不出多少可用的石材來,另外渝中附近山脈土質堅硬,若要重新開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時間。偏偏這三樣如今的麓山郡一樣都沒有,可要是不開采山石,就得去外頭運,不論是去渝南還是去緊鄰銜接的其他州府來回要的腳程都得月余。
遠水解不了近渴,遠石也救不了近患。
更何況最要命的是沒錢!
就算他劉守正掏空了家底也拿不出這麽大一筆填補的錢來。
如此來算,疏通之法雖不見得是最好的法子,卻也是目前唯一可解麓山郡困局的唯一法子。
“大人,若此時渝中已陷山洪發蛟之勢,小可便不會與大人提疏通之法,因為時不待我,再提也是無用。
然,此時渝中雖雨勢不減,麓山郡城外各處河道水位皆在上浮,可真要說其已到內澇的局面卻還算不上。”顧七繼續道。
劉守正蹙眉:“可依照如今的雨勢,怕是用不了多久......”
“確實用不了多久,長則月余,短則七八日,內澇之勢便會到不可控局面。”顧七接口了劉守正想說卻又沒說的話,見劉守正面露肅色,卻已經靜下心來聆聽,便道:“大人,七八日,不算短了,若是把握得當,足以將麓山郡附近幾處主河道的水位降下去至少三分之一。
屆時,即便渝中的內澇之局仍舊到了不可解的局面,城外提前下調的主河道水位任然能緩解大部分洪泄的衝擊,同時替麓山郡爭取更多時間的準備。
若是運氣足夠好,或許還能撐到大人上報朝廷後,朝廷派發下來的治理水患興修河道的治河經費和賑災糧款。
屆時,大人有了足夠的銀子和賑災糧,何愁找不到人將麓山郡裡裡外外的河道都修固一遍呢。”
劉守正眼眶微紅,錘放在側的左手僅握成拳:“朝天未必肯再往渝州派發賑災糧款。”
渝州府初逢旱災的頭一年,朝廷便派了巡撫過來視察,次月就派發了賑災糧款救濟渝州百姓。
奈何救濟糧一波接一波的下發,渝州府卻是連一滴雨都不曾下過。即便天家體恤渝州府的百姓,也架不住國庫大把的銀子和糧食送往渝州後都是有去無回,根本見不到任何功效。
一年後,朝廷的救濟糧就陸陸續續的斷了,再後來關於渝州災患的折子遞往上京後也都是石沉大海,了無音訊。渝州府也徹底成了朝官們不想提起也不願提起的地界。
知道劉守正的顧慮,顧七輕笑:“大人,此一時彼一時。旱患非人力所能及,朝廷便是有心解渝州之苦,老天爺不肯下雨,也是無用。
但水患卻不同,水患總有盡時,細數古今,歷朝歷代有記載的哄患,最長時間也不過數月。一旦大雨停歇洪患得以緩解,渝州府便又是大康的糧倉,朝廷為何不救?”
是了,洪患和乾旱不同,乾旱初始並沒有什麽破壞性,但天長地久的足以絕了一地生機,是人力所不能解的。水患則是迅猛且破壞性極大,山洪傾瀉,河道崩坍,水淹千裡,對於城池、田地、百姓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然,歷朝歷代皆有不少治理水患洪泄的辦法,若是應對得當,並非是完全無解,
再則,便是真到了無解之地,只要他能在洪患不可控之前,遷移緊鄰水系河道兩側的農戶,保住麓山郡的大半百姓,挺過這一關,待大雨停歇,洪水退去之時,便也是渝中否極泰來的之日,更是他劉守正管運通達之時。“賢侄所言極是,渝州府歷來有中原糧倉之稱,恰逢災禍,想來早已為朝廷百官所心系,且官家愛民如子,只要咱們撐住這月余的時間,定然能等到朝廷的賑災糧款。”
“大人,還有治河經費。”顧七輕笑提醒。
劉守正眼睛一亮,朝廷的治河經費可和賑災糧款不同,只要自己將渝中水患的事情上報道工部,依照大康律法不論之後的賑災糧款是否會順利撥下來,前期的治河經費卻是一定會撥下來。 事關水利的大事,工部不敢攔截,也沒必要攔截。
想通此處關節,劉守正連日來堵在心口的鬱鬱之氣散了大半,看向顧七的神色也多了幾分看自己人的慈愛之色。
“賢侄既然已在前幾日便命了莊中農戶修挖水渠,想來對此事頗為精通,不知賢侄對麓山郡外其他河道的疏通之法有何見解?”
“大人高看小可了,小可不過是一介商賈,事關民生水利,見解談不上。大人如果願意,小可這裡倒是有一法可以幫助大人先解了麓山郡外往北十裡地下河塘的水患之憂。”
下河塘所在的下河村就在麓山郡外往北十裡地的位置,幾乎是緊鄰著麓山郡城,是麓山郡管轄范圍內除了主城外,居留百姓人口最多的村落,村裡的百姓大多數與郡城內的百姓沾親帶故,另外下河塘村附近的許多田地莊子若查契書,大多數都是主城內的百姓所有。
若是下河塘率先出事,麓山郡主城必然也會混亂,眼下這齊飛既然願意先解了下河塘的水患之憂,對於麓山郡主城來已是一大善事,至於其他河道,先緩個七八日再徐徐圖之也未嘗不可。
想著劉守正點點頭:“你且先說說。”
“大人,下河塘的河塘佔地雖大,但地勢較低,且往西還連著上河塘村,若是大雨再下個七八日,上河塘的水流衝泄而下,下河塘東處塘口必然崩坍。皆是下河塘村便會瞬間淹沒成一片水澤之地。
不過,小可觀下河塘村往東北位走有一處山澗,順著山澗的方向,則是地勢比下河塘村更低的王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