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蓉大爺》第三百二十一章:忠順王妃說親
  第322章 忠順王妃說親
  “確有一事要拖娘娘拿主意。”蓉哥兒小聲說著,“小子受了十三爺的令,在府編寫農書。如今倒完成了一些進展,只是當下有一事來,不知道該不該編入農書之中。”

  忠順王妃詫異聽著,好奇道:“此等事情,何不等十三爺回京後再問,由王爺拿了主意便可。”

  蓉哥兒訕訕回道:“小子省得十三爺此次回來,率以養病為先。實在不敢以此等事情打攪,如今水利營田府上試驗田畝又處在收割季節,其實事兒都能且得一個結果。偏這事是沒底了。”

  “是怎樣的事情?”

  “小子聽得近來本朝與厄羅斯再議邊界問題,計算將白哈爾湖以東、黑龍江以西等大片國土完全劃讓厄羅斯國。”

  忠順王妃款款點頭,道:“有所耳聞。但蓉哥兒卻有些誤會,並非劃讓國土,而是在漠北蒙古掌握不足之地,大燕與厄羅斯建立燕厄買賣城。”

  賈蓉急道:“那恰克圖是否從此歸厄羅斯所有,白哈爾湖從此由厄羅斯完全擁有?”

  “恰克圖乃燕厄邊界,正是做兩國通商地的好處所。百年以來,那地也多為厄羅斯把握。人煙罕見的苦寒地方,有厄羅斯多出力維護,倒也給大燕省了許多事情。”忠順王妃款款不在意地說著。

  娘娘輕輕笑了笑,又道:“恰克圖南臨漠北蒙古庫倫,有漠北蒙古夾在中間,大燕也少了厄羅斯侵擾之憂。況且,與之同時厄羅斯將出兵協助大燕平定準格爾。”

  “還沒被侵擾了, 倒自己先把地方送了友邦。”蓉哥兒低聲嘟喃。歎氣道:“準格爾自是要平的, 厄羅斯亦不得放縱。今兒他們得了白哈爾湖與恰克圖;明兒就能南侵外興安嶺,甚至東進遼北。”

  “胡說什麽。”忠順王妃明媚雙眼瞪著蓉哥兒,沒好氣地說道:“你這等言論傳了出去,只怕惹了天下人笑話。近來各省消息我也瞧了, 正議論著開一條的萬裡茶道。由崇安武夷山為頭、長郡安化為次, 走漢口、樊城、孟津、太原、雁門關、張家口並歸化城分東西兩路穿漠北庫倫,以將大燕茶葉、絲綢、瓷器運往恰克圖。”

  蓉哥兒猛然一愣, 實在沒想到忠順王妃作為一個王府內的娘娘, 竟然對實時的大事如此之了解。難怪常有傳聞說十三爺在許多大事上都要找忠順王妃商議,甚至有傳忠順王妃才是十三爺背後出謀劃策之人。

  如此, 賈蓉更加確定找忠順王妃說這件事, 是沒有選擇錯誤的。

  蓉哥兒道:“雖開商道能讓國得利,放棄了恰克圖與白哈爾湖,然損失更大。”

  “你要說什麽?”王妃娘娘緊蹙眉頭, 不喜道:“你手頭的公務可與恰克圖無關,無關事務,可莫要多做打聽才好。”

  “怎會無關!”蓉哥兒悻悻地從懷裡摸出一折信來,說道:“娘娘應是有所聽聞,賈家曾派出族人前往黑山村。雖名義上是打理太祖皇帝賜下給寧國府的福田,實則還有一要務, 便是……”

  “便是什麽?怎又不說了。”

  “那物……小子實在不知該不該告之娘娘, 就如娘娘手上那本農書一般,不知該不該將那奇物寫進農書。實在牽扯巨大, 甚至可憐影響大燕幾百年後的民生。”

  “天下還有這樣的東西?”

  “娘娘可還記得寧國府之天物,可聽聞了小子曾在離恨天帶過一陣時間?”

  忠順王妃聽了蓉哥兒如此的話,方才重視起來。審視著蓉哥兒, 道:“還不將事情一一說來?”

  “小子知道娘娘是萬萬不會害我的,所以當下也隻好來找娘娘求解迷津。”蓉哥兒嘿嘿輕笑兩聲, 企圖將房裡這嚴肅的氣氛衝淡一些。

  好生說道:“據小子所知, 白哈爾湖以西、恰克圖近北之地, 有一大片奇特石頭與鹵水。可從石頭與鹵水煉出一種肥土來, 用之得法可給糧食蔬果額外增產一成以上。”

  “一成?”忠順王妃思忖著。

  蓉哥兒趁機又道:“天下糧食產量上不去,一因種子、二因土氣、三因技法、四便是肥料了。如今農書之中, 也寫了技法,各省農書也在水利營田府中尋求更高產的種植方法。若是能搭配恰克圖之肥,大燕良田每畝增長四成不足為其。”

  他頓了頓,看著王妃娘娘還在思考, 又繼續說著:“小子答應過十三爺, 要為十三爺解決營田之困, 消除缺糧之愁。當下著手解決了技法、肥料問題,將來還能細化研究糧食種子、各省各縣土氣。只求大燕再無餓死之人。”

  “別把功勞全推十三爺身上。”王妃娘娘從思忖中醒來, 淡淡瞥他一眼。此番眼神早沒了方才的嚴肅利害,甚至還夾著一抹魅惑神采。

  這樣的魅惑絕對不是王妃娘娘有意展現的, 只是她放松下的自然表情。

  可偏如此,也讓蓉哥兒忍不住低下頭來,不敢與之對視。只聽著胸腔內的心臟撲通撲通亂跳,是強而有力的跳動聲, 在他的耳朵、大腦多出奏響著。

  又聽王妃娘娘款款說道:“此事若為真,蓉兒倒是做了件極好的大事。莫要低著頭了, 又未責你。”

  蓉哥兒愣神間隻瞧著眼前揮過一隻手來, 那隻手精致漂亮的五指, 便是連五指上的指甲也修得極為漂亮。

  耳邊再傳來忠順王妃的聲音。“我與十三爺果真是沒瞧錯人的, 多好的哥兒啊。到我身邊來, 再讓咱好生瞧瞧。唉……王府的公子哥兒怎就沒一個像你這般出息的。”

  作為兩世為人的老流氓,此刻賈蓉竟也忍不住害羞起來。款款抬起頭,瞧著忠順王妃看自己的眼神竟全是欣賞滿意色彩。聽話款款挪過去,靠近了。

  再聽得王妃娘娘道:“當年認可兒做乾女兒,本是隻想保一保你的,卻沒想將來咱們王府恐還得從你這裡得便宜。有著這樣的能耐,往後又何需擔心家府受難了?便是子孫還得蒙蔭,賈家真是幸運。”

  蓉哥兒聽得糊塗,只在旁邊低頭屏氣凝神,甚至不敢多聞一下王妃娘娘身上的香味。

  就怕自己一刻失了神,更怕萬一失了智。

  “這孩子害羞作甚?”王妃娘娘瞧得蓉哥兒這般模樣,輕笑著提手過去挑著蓉哥兒的下巴, 把他腦袋轉過來。

  本是極其壞禮的輕佻舉動, 但蓉哥兒卻也不覺得王妃娘娘做法有什麽問題。

  耳邊響著娘娘溫柔親切的聲音。

  “模樣也英俊, 若是早些年得識了你。我定如何也要找皇帝將宮裡四公主許配給你……不過,我的母家正巧有一個家道沒落的內侄女,模樣也不輸你媳婦。雖是庶出的, 倒也知書知禮,我做主說個親牽那內侄女給蓉兒做個二房如何?”

  “額……”怎麽回事,莫名其妙的怎就說起二房的事情了。

  蓉哥兒一頭霧水,拘謹看了王妃娘娘一眼,似乎娘娘的神情不像是在開玩笑的。賈蓉頓有一種欲哭無淚之感,忙道:“娘娘還未給小子指點迷津了,恰克圖肥料一事該不該說,又該不該編入農書之中傳往告之大燕百姓?”

  王妃娘娘緩緩收回手去,說道:“這事,我自是信你的。可天下人未必信,百官未必信。單我信沒用,就連皇帝信你,也無用。當下說了,只會鬧出大陣仗來。且聽好了,無把握的事,便要緊閉雙唇不開口。任何有利自己的事情,用在緊要時,才能有真正的意義。”

  “小子不懂。”

  王妃娘娘款款道:“莫想著你們賈家有個娘娘在宮裡,如今家裡人又升了官,平安州的事也沒追究。便天真以為高枕無憂了?便是忠順王府裡偶爾亦小心翼翼過著,何況你們賈家了?你們老親家在宮裡的老太妃快不行了,太上皇近來也睡得多醒得少。兩個皇子年紀漸大,宮裡藏著風雲。能有利國利民的手段,不論將來發生什麽,別人也都不會輕易尋你麻煩的。”

  “這……”賈蓉這下懂了。

  王妃娘娘作為大燕第一權王的妻子,她了解到的內情比許多人都多。現在宮裡已經到了再次風雲變幻的時刻,像賈家這樣的外戚這時間最好不要出頭,否則……

  不站隊,才是保命的最佳選擇。

  蓉哥兒問道:“皇家事情真如此嚴重嗎?”

  “你小瞧了利害。”忠順王妃歎氣回了聲,“蓉兒可知前幾日我便下了命,不許王府公子與任何皇子、親王、郡王頻繁來往?皇帝不是一個手軟的人,從來不是。”

  忠順王妃話裡的信息量有點大,甚至讓蓉哥兒有一種不太好的猜想。一種不敢在心底亂猜,不管對任何人說一個字的猜想。

  隻覺得這次變天,是真正的要變天了,而且是大變天。

  還停留在震驚之中賈蓉,此刻卻聽得王妃娘娘再語。

  “蓉哥兒應聽了消息,當今已決定於九月往鐵網山秋獮。到時諸王府、郡王府、國公府、將軍府,並漠西、漠南、漠北三部蒙古王公貴族,皆齊聚鐵網山。那時正好十三爺歸來,卻因抱病在身,隻傳了王府兩個哥兒去。到時,蓉兒也一同過去罷。”

  “這個……”賈蓉是真不想去。

  秋獮,從來不是單純的打獵那麽簡單。

  那是一項類同閱兵的活動,是一項大典。在這樣的場合下,各位王公貴族都會全力施展手腳,跑到了山裡出點意外是很正常的事情。

  賈蓉怕啊,怕哪個不長眼的或是多了隻眼睛了,會躲在角落裡朝著他偷偷射暗箭。

  他得罪的人不多,但進了那種場合,必定免不了與某些系派親疏有別。

  到時候要是別人誤會了是站隊,那可太他娘的冤枉了。

  蓉哥兒訕訕道:“娘娘是知道小子的,盡管當今多次示下官員只能騎馬不能乘轎,可小子卻都偷懶耍滑坐馬車。小子這點能耐去了鐵網山,定是挨揍的份,娘娘這不是害我嗎?”

  “豈有害你的意思,隻想要蓉哥兒看著進山的王府哥兒們。你素來是個小心謹慎的人,有你過去,我與十三爺也能放心。”

  “娘娘高看小子了。”蓉哥兒心裡吐槽,自己哪裡是小心謹慎,就單純怕死怕惹不必要麻煩。

  忠順王妃見他如此模樣,隻好能幽幽歎氣不能強求。畢竟賈蓉雖領著忠順王府侍衛的差,卻又兼著水利營田使的官,不在這次秋獵的名單之中。

  或者說賈蓉還不夠格參加鐵網山秋獮。

  “那個……”蓉哥兒憨憨道:“娘娘也不必憂愁,鐵網山秋獮到底有當今坐鎮,怎樣也鬧不出事情來。小子還急著回去修改了農書,近來又得去水利營田府裡主持收割稱重。今兒……小子先離告辭。”

  是有一點不地道,可是蓉哥兒覺得這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就像忠順王妃說的,賈家還是得繼續低調著,特別是這種特殊的場合裡。不參加,不靠近,是最恰當的做法。

  王妃娘娘拿起手中的農書,淡淡道:“瞧上面的字跡,倒像個女人的。怕不是你親筆寫的罷?”

  “這……”蓉哥兒撓著腦袋,這個……誰讓自家的珠大嬸嬸是個心腸熱的人。

  所謂古道熱腸, 也就是形容珠大嬸嬸這樣的人了吧。

  蓉哥兒訕訕笑著,倒十分懷念珠大嬸嬸的古道熱腸。

  王妃娘娘擺了擺手,道:“行吧,將書拿走,不願去便不去吧。水利營田府的事兒要緊,十三爺亦等著你做出功績來。我也等著你做出功績,可別讓我失望了。”

  “嗯。不會讓娘娘失望的。”蓉哥兒嘿嘿笑著,從忠順王妃手裡拿了農書回來,無意間觸碰上娘娘那玉指,竟也忍不住心神稍恍。

  趕忙拱手離了,出門與女官佳怡打了照面,也便出王府去。

  路上亦精細琢磨今兒從王妃娘娘嘴裡聽來的話,打定主意先將鉀鹽、鉀肥一事不寫進農書。到了寧國府裡,又招了幾個管事的過來,要他們選人再派往黑山村去。

  又要從族裡找人做領隊,亦好一陣琢磨。

  這日,九月初,鳳姐兒生辰,一眾姑娘並李紈、寶玉在倚霞閣喝酒。

  ps:今天整本書改了半天……只有這一章,盡力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