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的意思,當然不僅僅是說,大夥有更多的海船和更多的私兵,羅馬人就會更重視大夥。
而是說,大夥方才所擔憂之事,也就是投靠羅馬人之後要結交人物,要解決許多問題需要花費數額龐大的金銀財貨這個事。
如果大夥的私兵足夠強大,到時候沒準,沒準就直接不需要付出這種開支了!
畢竟再繼續置辦海船,擴張私兵規模的話,那麽在座的大夥,也能算是一鎮諸侯,手握強兵了!
這手握強兵,那就跟普通的豪富之家不一樣了,這是真有實權啊。
哪怕你什麽官銜都沒有,到了酒桌上,人家豈不也得給你敬杯酒!
這幾乎就和大夥之前在神州境內,還是一方豪強的時候差不多了,甚至還要更好,更厲害。
當年在神州境內,作為神州境內的一方豪強,這固然很爽,但其實也不然,因為王景等人在桑梓之中,主要結交的是各路地方豪傑,換句話說。
就是能打的那種,類似後來宋代的好漢。
但對於一般的黔首農民,這情況就難說了,實話實說,王景等人其實就沒關注過這方面,不過從後來的情況來看,踏馬的顯然這幫黔首基本都是站在李二這昏君那邊的。
這麽看的話,其實說當年的大夥有動員桑梓直接起兵,威脅李二的江山的可能性這個說法是要打個折扣的,大夥的確是能動員一些豪傑,畢竟這都是大夥家裡的門客死士麽,但真要說組成正規軍去打李二,這恐怕是成問題……
大軍集結,最要緊的關鍵是軍心向著誰,當年即便大夥建立軍隊,只怕也難以對李二構成真正的威脅。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
陸上的軍隊,其關鍵說是在於軍心向背,但軍心是人心,說白了主要還是看人。
畢竟陸上的軍隊是主要由人組成的軍隊!
甚至也可以說,
這就是自古以來的鐵律。
可海上就不一樣了!
這海上的事,就不看什麽人心,你很會打嗎?
出來混要有背景,要懂人情世故!
海上的軍隊,主要構成還真不是人,而是船!
船才是海上的一切。
當然了,船也是人在駕馭。
如果手底下人不忠誠,那這海軍經營起來,自然還是有風險,尼瑪手底下人直接反水給在座的哥幾個直接一鍋端了這豈不完蛋?
這種風險在陸軍之中是非常常見的,最典型的那莫過於魏晉時期的八王之亂了,幾乎每天都是這種情況,不是手底下人直接搞事暴動,就是各種串聯賣掉頭上老板,總之基本人均一級注冊二五仔。
但海船畢竟不一樣,船在海上開來開去南來北往,看似無比自由,比陸地上自由多了。
然而實際情況中,陸地上的軍隊搞了事,畢竟還是一股勢力,隨便找個山頭都可以繼續混下去。反觀海軍這就不一樣了,大海看似茫茫,海岸線漫長無際,但真正適合靠岸的地方反而沒幾處,因為補給物資,食物,武器。
這些東西都不是隨處可以補給的!
換言之,看似在海上自由來去的海船實際上依舊依附於陸地上的貿易大城,那麽相應的,自然也就不免要與陸地上這些大城中的豪商,各地的酋首王侯們往來,需要打好關系,而這些東西無疑不是那些只會打搶的草莽豪傑搞得定的。
王景等人招募的馬前卒,就是這麽些人,利用這些人可就比收買這幫黔首簡單多了。
一般的黔首想要收買,看似花費的錢不多,但實際上數目龐大,那才叫真正的開銷。
而草莽豪傑這種生物,其實也不需要花太多錢,只要有個胡蘿卜吊著,這幫刁毛就會乖乖效命,並且更關鍵的是。
海上不像陸地,軍隊規模最大製約是船而不是人,換言之人員規模有限。
大夥只要確保一艘船上的管代,大副二副這些人都是自己人,這事情辦起來就極為簡單了。
而這也就意味著,五姓七望將可以真正擁有自己的軍隊!
雖然是海軍,不是陸軍,自然也就不可能直接開進神州把這狗日的李二給他拿下了,但有一隻自己的軍隊,日後無論怎麽說,混起來都容易的多了!
這好處不但夠大,而且是真正的長遠利益,豈能叫人不動心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王景心中領會了裴寂說的話,那豈止是欣然應允,簡直就是欣喜若狂內味了。
大計已定!
……
一番討論反覆決定又駁回,再重新決定,再重新駁回收益豐厚
王景裴寂這幫神州曾經的社會名流在沉寂許久之後,終於又重新做出了重大決策,決定重出江湖,再次攪動風雲!
試想神州來日,必將是一片。
不過這個時候,神州知名昏君李世民同志對此卻幾乎渾然不覺。
在敵人進行著嗜血的會議並達成了嗜血的決策的同時,李二正在宮中……做著白日夢。
沒錯,反正在送參湯過來的長孫皇后眼中,皇帝此刻的魔怔樣無疑就是在做白日夢。
“二郎,你都拿著這木頭玩物玩了半夜了,就不能早些去睡嗎?”
長孫皇后皺眉, 不悅又頗為心疼的看著李二。
此刻的後者,正坐在甘露殿的“辦公室”內,端詳著手中的一件木質的……玩具。
這玩具通體猶如一顆棗核,不過大小倒是有西瓜大小。
從這個“棗核”中間的位置,伸展出了一塊類似石墩的結構——不過這玩意本身卻是毫無疑問的木質。
這麽一個東西,怎麽看怎麽古怪,說是孩童的玩耍之物,都顯得古怪了些——這四不像有什麽可玩的?
但真要仔細觀察,又不難發現這東西實際上做工精致,也就是說無論這究竟是個什麽東西,但肯定是非常嚴肅的被製造出來的。
長孫皇后,主要還是關心李二這家夥年紀也上來了,還不好好休息,這身體怎麽辦的問題,見參湯端上了李二還在玩,不由氣道,“二郎,我看要不你日後就多修一座殿,跟這東西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