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工坊!
當然。

僅僅是知道了“工廠”這東西的存在,孫思邈也還不會多麽在意,畢竟這是貨殖之術,而自己……孫思邈老小的時候,還是個孩子那階段就已經自我定位清晰了,日後要做個偉大的醫者——

當然,根據史書記載,孫思邈也跟大多數人沒啥區別,這樣的夢想持續到了少年時代的中後期,然後就依舊進入了“出入豪富之家,往來冠蓋之門”的恰飯模式,至於當年的夢想……那至少讓孫思邈扎扎實實的學了好幾年的醫,也的確起到了作用。

不過這畢竟都是年輕時的往事,隨著人到中老年階段,這錢也不缺了,當年的夢想當然也都找了回來。

這些人物小傳,自然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因為這樣的背景,孫思邈對各種貨殖之術的確都是興致缺缺。如果不是因為李盛的偌大名頭……

孫思邈,是斷然不會去研究商賈們的工坊!

但在城西書院研究了幾年抗生素與相關的醫道之後,孫思邈研發新抗生素失敗,心中挫敗之余,也深感李盛學識之恐怖。

自己明明一把年紀,明明半生浸淫醫道,不吹牛逼的說,平素裡也為天下人所敬——這“天下人”也是真的不吹牛逼。但即便如此……自己卻依舊在抗生素一道上分毫無獲。

《我的治愈系遊戲》

而李盛分明年紀遠遠小於自己,卻能察知出其中的門道,並且真的搞出了青霉素的製備之法,這厲害程度,簡直駭人聽聞……

如果不是這樣的程度,自己又豈會拜一個晚輩為師?盡管民間有許多關於李盛是神仙轉世的謠傳,一般有識之士也不會當真,但孫思邈卻是時不時便感覺那沒準都是真的……

搞不好這李盛,就真是神仙轉世而來!不然這學識簡直完全解釋不通。而也是在深感挫敗之際,孫思邈想到了……這天下似乎還有許多東西,都是為李盛所造。

……有道是格物致知。

既然有這麽多東西凝結著師尊李盛的心血,那自己何不都去格一格看看?說不定其中便有關於抗生素如何研究的法門暗藏其中。

而這一研究……

孫思邈倒也沒搞到什麽研究抗生素的手段,但隨著研究的進行,卻是另有了別的意外的發現。

這個發現也是突然發生,一開始的時候……“工廠”這玩意在大唐,隨著海貿經濟的興起而興起。

其中的邏輯很簡單,貿易的興起帶動了商品經濟,商品經濟則帶動了工業——不是手工業也不是規模工業,而是無差別的帶動工業本身,而商品製造的需求大了起來,同時大唐如今的農業……更有化肥和繁榮的水泥製水利工程,進境之大比工業還要誇張。

更關鍵的是隋末打了一場全面戰爭,貧富差距是徹底被打下來了,於是到了如今,百姓在農耕之余自然有余力參與到新的經濟當中去。而這麽一來……

工廠這東西,自然就以其極高的效率迅速的席卷了天下,光速掠奪了大唐百姓的芳心——這玩意乾活又簡單來錢又多,簡直美滋滋……當然,這種好事還是因為大唐百姓的爽點閾值尚未被拉高,同時簡單的基礎製造業也沒有因為飽和而內卷,利潤率還能讓社會十全十美。至於日後……

這些東西看似只是貨殖——也就是商業領域的東西,外行按說應該不會懂。不過孫思邈卻不是凡人,他還真看出來了這工廠的強大之處和局限性……

這便是神州的底蘊和恐怖之處,史書上許多自稱出家修仙的那些人,多半……或者說肯定是沒有真的修仙技術,但見識眼光卻往往極為厲害。

不過孫思邈志不在此,了解完了一看這跟抗生素也妹啥關系啊?於是也就漸漸淡忘了此事。

不過某一天,孫思邈突然想起來了。

這叫做“工廠”的東西……

等會,這玩意既然可以百倍迅速的生產出各種各樣的貨物——比如神妙的化肥,比如精巧的鋼製品。

那既然這樣,豈不是也能用來速產青霉素嗎???

這個想法一在腦海裡出現,孫思邈頓時就感覺渾身都仿佛長了草——不對,是找了火一般,整個人當場就淡定不下來了。如果真能那樣……

速產青霉素,不是速度研發新的抗生素,只是速產而已。研發新的抗生素, 這個事自己努力數年都沒有效果,讓孫思邈時至今日每每想來還覺得十分心塞,但是……

青霉素的製法,現在可以說已經算是成熟了——自己在城西醫學院裡帶的學生,凡是真的給自己打過下手的,幾乎個個都可以親手主持青霉素製備!

而這玩意一旦能速產……

瑪德,那這變化可就誇張了。如果說過去,自己每個月到訪一地,診病百人,一年也就千人。但自打有了這青霉素,每年治好的病人少說也在數萬開外,甚至……

如果要算上一些病患,在病好的比較快的時候就悄悄把剩下療程裡的青霉素給私藏起來,那這事就更誇張了,因為這些悄然流傳出去的青霉素雖然……畫風不太好看,但客觀上也能治療更多病患,而這麽一算,那數目搞不好就直接上十萬了。

但是!

這些依舊只是……用雙手來製造青霉素所達成的效果。

而如果工廠的生產速度效率,也能在製作青霉素上發揮效用……那這事就不是一般的誇張,而是極度誇張。因為根據孫思邈稍微調研了這麽一波得到的信息是,那生產速度少說都有數十倍之多,而要是往多了說,一些貨物的產造速度能提升幾百倍都不算誇張。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盛搞出來的炭筆,這玩意要是五個匠人手作,那每人每天大概就二十支筆,加起來就一百,這還得是熟練的老匠人才能做到。

但如果是以工廠的套路分工合作,那就完全不同,一天下來平均每人的炭筆產量,一算都在上千,這還是相對小一些的工坊。如果是大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