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夢遊拾荒者》第5章 遊太液池
  話說貞觀十四年,於志寧對太子李承乾有成見,上疏言:

  “中山王乃一國太子,理應恪盡職守,勤奮好學。然而傳言道,中山王私下與宦官交好,迷戀伶人歌舞,漸有陽奉陰違之性,誤學好樂之心。”

  當時,唐太宗大喜,賜於志寧黃金十斤、絹帛三百匹,又讓他兼任太子詹事。

  胡易顏對唐朝歷史多少還是了解一點,這太子李承乾在歷史上算是個豪奢而苦命的主。在胡易顏的印象中,李承乾未滿而立之年便死於混亂。

  所以,胡易顏首先要做的便是征服對自己有成見的朝廷官員,在他們面前立威、立德、立志,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於志寧。

  於志寧初仕於隋朝,授冠氏縣令。晉陽起兵後,投奔李世民,為其出謀劃策,是當時十八學士之一。唐太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封黎陽縣公。擔任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教導皇太子李承乾,直言進諫,不為所動。

  於志寧對於胡易顏來說是陌生的。胡易顏只知道於志寧現在是李承乾的老師,更是他現在的一個難題。

  古書記載,李承乾在貞觀十四年後,日益奢侈放縱,好歌舞,寵戲子。

  幸好如今的李承乾還沒走到無藥可救的地步,名聲也沒有到爛大街的程度,李世民對他也還抱有希望。

  此時,王霸之志在胡易顏心中已然升起。匡扶天下,流芳千古。

  賜金遣稱心樂人歸鄉已是一日前,今日是貞觀十四年農歷八月十八日。

  今日,胡易顏起得早,在清風的吹拂下,沐浴於桂花香氣中。

  幾個宮女遠遠地看著她們的太子殿下翩翩起舞,在她們眼裡,胡易顏的舞姿異常奇怪,以前從未見過。

  但在胡易顏眼中,這算哪門子的舞姿啊!明明就是陪伴了他小學和初中的全國第八套廣播體操《旭日東升》,都老掉牙了!

  皇宮雖大,新鮮的事也不在少數,但經受過現代網絡熏陶的胡易顏難免會寂寞,沒有抖音,沒有王者榮耀,沒有籃球……

  因為李承乾有腳疾,胡易顏隻好估摸著來套不完整的《旭日東升》,以釋放自己穿越的壓力。

  清風沐浴夠了,胡易顏回到自己的寢宮,不久,一個侍從報:

  “太子殿下,於志寧大人請見!”

  “傳他進來!”

  是——

  一個天命之年宰相模樣的人走了進來,行完禮,道:

  “微臣受皇上之命,來輔佐太子殿下念書,今日不必上早朝。”

  胡易顏滿眼尊敬,道:

  “此事我已知曉,大人既然已是我的師長,此後,除必要之時,您不必行禮。”

  於志寧聞言,不禁有些驚訝,眼前的太子竟大有改變。看來,太子還沒有成為扶不起的阿鬥,道:“謝太子殿下!”

  胡易顏沒多想,直接開起他的征服模式,以前看的歷史知識在腦海中翻滾,再加上李承乾所學的六藝經傳,胡易顏有十足的把握說服眼前的於志寧,讓他放下對李承乾的成見,隻留君子佳話。

  胡易顏恭敬道:

  “老師,您是當今十八學士之一,我很是欽佩,今日正宜談古論今,可否爭辯一番?”

  聽了這話,於志寧有些好奇,聽聞昔日的太子並非如此,不知是否是真的覺醒了,便答應下來。

  此後,二人從春秋戰國開始爭辯,論諸子百家之道,談天下更替之律,憶秦朝滅國之由,訴奢侈放縱之弊,想唐治千年之路。

  兩個時辰下來,於志寧對李承乾已是刮目相看,道:

  “太子殿下已然能知古論今,兵法亦出微臣之料,論天下可與太子並舉者,恐不超十人。好一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好一個,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聞言,胡易顏心中竊喜,暗自道:“看來,於志寧對我這太子的成見已然放下。後悔的是,我當初為……為什麽不多看點史書啊!”

  送走於志寧,胡易顏有些沾沾自喜,自認為王霸之路必然成功。他甚至連繼位後的年號都想好了,穿越千年,萬事俱興,世間萬福,年號就為萬福。

  於志寧回去後,上書皇上:

  “微臣與太子暢談古今,知太子已然成材,王霸之心已然於胸,匡扶天下之志流於言表,奢侈放縱之想已然放下,望陛下安心於政!”

  不僅如此,於志寧還將今日與太子交談時的所聽之言告訴朝廷官員,就連魏征也連連稱讚。

  胡易顏在太子寢宮發現了李承乾曾經想好的建築規劃,好家夥,大興土木,管弦嘔啞,伶人千余,還真是個想當秦二世的主。

  不久,胡易顏又發現李承乾收藏的一個發製手環。

  在存放發製手環的盒子裡還有一封信,上面題有一首詩:

  初見伊人於閣樓,與影齊舞面無憂。

  相處不過熬一粥,便以情深連一軸。

  說起境地我有醜,獨醉竹亭難消愁。

  放言一生終相守,空有情話哪能夠。

  見作者名字是稱心樂人,胡易顏便心生鄙夷,幾下就把這封信撕得稀巴爛。

  看來,這稱心樂人的性取向果真出了問題,那日還想著不從,莫非是在玩欲情故縱?

  唐代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太宗李世民為供其父李淵避暑,於長安宮城東北角禁苑內修建永安宮,次年改名大明宮。據千多年後的認知,大明宮佔地面積約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北有太液池,據說是塊風水寶地,千百年來,人才輩出。

  說起大明宮,胡易顏還真沒去過,現在中秋剛過,天氣還未轉涼,尤其是今日午後,炎熱難耐,正適合去避暑。

  備車,啟程,胡易顏向大明宮進發!

  來到大明宮,胡易顏被映入眼簾的奢華所折服,天啊!古代君王還真會享受!

  奈何胡易顏現在是個瘸子,做不了過於劇烈的運動,在如此大而奢華的遊樂場所不能盡興享樂還真是悲哀,也難怪李承乾後來會變得越來越頹廢。

  太液池中有座豪奢建築,屹立於池水之上,宛如一座空中樓閣。一個身穿黃色九龍紋衣袍的男人正向池中撒著魚料,頓時,水面不在平靜,錦鯉翻躍而起,如同膜拜一般。

  那被錦鯉膜拜之人正是當今皇帝李世民,旁邊跟遊之人有魏征、於志寧等六位著名學士,還有一些曲藝人、舞姬正在表演。

  於志寧看到太子,向皇上李世民道:

  “皇上,太子殿下正在太液池旁。”

  李世民見到胡易顏, 臉上寫滿高興,大聲道:“乾兒,快上來與父皇一同避暑!”

  待胡易顏登上樓閣,魏征趕忙過來,道:

  “殿下,您的強國賦實屬大成,未來可期啊!”

  胡易顏謙虛道:“拙論而已,您一笑而過便好!”

  魏征隻笑不語,一旁的於志寧聞言,道:“殿下可謂大唐之寶,假以時日,必然大有所成。”

  胡易顏只是笑笑,心想自己隨便寫的東西竟能折服這麽多名士,看來大唐的陰柔風氣有些囂張啊!

  李世民不禁有些驕傲,道:

  “吾兒不愧為一國太子,言論竟讓朕恍然大悟,你中秋之夜上的詩賦也是了得,今日正適合作詩,來,給朕題詩一首!”

  聞言,胡易顏心頭一震,心裡念叨:“我可是紅岩市第二中學公認的詩人,你想難住我?休想!”

  陽光明媚,大明宮太液池上,錦鯉翻躍,歌舞皆有,名士在場。胡易顏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詩句娓娓道來:

  人赴明宮吾亦赴,太液池上傑人出。不知錦鯉知禮度,天子投食人性儒。名士相遊歌舞入,不知清風知幾度?我舉金樽滿酒赴,空中樓閣驕子出。

  樓閣中,掌聲響起,眾人皆道:“好詩,好詩!”

  李世民開懷大笑,道:“好詩如此,朕為其題名,曰,遊太液池!”

  胡易顏行禮道:“有父皇題名,此詩便已然成名。兒臣謝過父皇!”

  此時此刻,於志寧、魏征等已然佩服不已,暗自道:“大唐盛世,方可指日以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