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末日我有超級求生系統》二百二十三.工業基地,大就是美
  庇護所的改製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這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一點點的不斷修正變更。

  但就目前而言,四大部門的成立,以及菲利普調任新崗位,這種程度就已經足夠了。

  安楷接下來最大的任務,就是將赫爾托的分基地給建設起來,這個工程,實話實說,比建造地鐵隧道來說工程量都小不了多少。

  當然了,區區一個庇護所,只要不是那種同時容納多少萬人的那種,規模就一定沒辦法和百公裡級的隧道相比,安楷這種想法,也只是一種比較誇張的想法罷了。

  赫爾托下面的庇護所,在未來,將會是安楷庇護所的工業基地,這裡的規模要比主庇護所大很多,赫爾托本地的幸存者們,最終大部分都將在這裡工作生活,人數方面,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所以庇護所的規模要很大,非常非常大才行。

  而且這裡未來要建造足夠多的礦井,以及足夠多的各種生產線,那麽相對應的,發電機的數量也不能減少。

  前文不止一次說過,系統提供的發電機有很多種。

  有最為常見的汽油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也有很高大上的核能發電機,以及效率略低,但卻非常乾淨好用的風力發電機和水力發電機。不過怎麽說呢……風力水力如今是不能用的,原因也很簡單,外界的環境,不支持這一類發電機的架設和運行,安楷只能選擇相對室內的發電機組。

  然而汽油柴油又屬於是比較稀缺的資源,所以目前他能選擇的,依舊還是最為基礎的火力發電機組。

  所謂火力發電機組,其實原理真的很簡單,就是燒一鍋水,然後依靠水蒸氣帶來的動力,帶動轉子旋轉,以磁電切割的效應,來進行發電。事實上,就算是聽上去很高大上的核能發電站,其原理也是如此,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

  原理真心很簡單,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所使用的蒸汽渦輪發電機,時至今日,直到安楷穿越前,地球上還在一直使用,最多是機組材料發生了一些變化,或者是結構發生了一些改變,要麽就是使用上了“核”這個高端的理念,可究其根本,還是蒸汽機的那一套,本質上沒有太大變化。

  包括汽油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硬要說的話,和蒸汽發電機的根本原理也是沒有太大改變的,包括做功的方式,最多是從鍋爐燒水,變成了燃燒霧化油液直接產生高溫氣體,也就是從蒸汽機到內燃機的區別罷了。

  至於說發電機本身。

  火力發電廠或核能發電廠的汽輪發電機,基本上采用臥式結構,看上去就像是一頭趴伏在地上的鋼鐵巨獸一般,由發電機與汽輪機、勵磁機等配套組成同軸運轉的汽輪發電機組,其最基本的組成部件是定子、轉子、勵磁系統和冷卻系統。

  系統提供的發電機組,就是這個樣子的,只不過體型要比大型發電機組小很多,一看就是縮減版的。

  不過這一次安楷準備直接弄大型的出來,小型的雖然節省空間,但工作效率肯定還是比不過大型機組,否則那些電廠為什麽要搞大型機組,而不是去搞許許多多的小機組呢?別的不說,光是管理方面,一個大型機組就比許多個小機組加起來要省事兒的多。

  大型發電機的話,製造起來就比較複雜了,幾個主要部件,都需要安楷專門分批次製造。

  好在模型是可以直接放下的,只不過無法一口求將所有材料都填進去,然後一口氣製造完成罷了。

  當然這樣也挺好的,安楷可以通過這個製造過程,對發電機有更多的了解。

  之前弄發電機的時候,他就沒好好看過其內部結構,現在弄大型發電機組,正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比如說之前他就不著調,定子鐵芯這個構成磁路並固定定子繞組的重要部件,通常由0.5mm或3.5mm厚、導磁性能良好的冷軋矽鋼片疊壓而成。

  大型汽輪發電機的定子鐵芯尺寸很大,矽鋼片衝成扇形,再用多片拚裝成圓形。

  定子繞組則嵌放在定子鐵芯內圓的定子槽中,分三相布置,互成120°角度,以保證轉子旋轉時在三相定子繞組中產生互成120°相位差的電動勢。

  每個槽內放有上下兩組絕緣導體,每個線棒分為直線部分和兩個端接部分。

  直線部分是切割磁力線並產生感應電動勢的導體有效邊,線棒端接部分則起到連接作用,把相關線棒按照一定的規律連接起來,構成發電機的定子三相繞組。

  中、小型汽輪發電機的定子線棒均為實心線棒,而大型汽輪發電機由於散熱的需要,就要采用內部冷卻的線棒了,譬如由若乾實心線棒和可通水的空心線棒並聯組成。

  轉子方面,則主要由轉子鐵芯、勵磁繞組、護環和風扇等組成,同樣是是汽輪發電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由於汽輪發電機轉速高,轉子受的離心力很大,所以轉子都呈細長形,且製成隱極式的,以便更好地固定勵磁繞組。

  發電機轉子本體采用高強度、導磁性能良好的合金鋼加工而成,這一點安楷目前勉強能供應,雖然他沒有找到很多稀有礦產,交換來的材料也都普普通通,但就他這麽不停的製造各種地下建築,光是擠出來的泥土砂石裡,就蘊含有不少各種金屬微粒。

  只是太難以提取了,所以根本不會有人用這種方式來收集稀有金屬。但在系統面前,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最起碼系統在將這些泥土砂石排擠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自動對齊進行了分類。

  勵磁繞組為若乾個線圈組成的同心式繞組,線圈則用矩形扁銅線繞製而成。勵磁繞組放在槽內後,繞組的直線部分用槽楔壓緊,端部徑向固定采用護環,軸向固定采用雲母塊和中心環。勵磁繞組的引出線經導電杆連接到集電環上,再經過電刷引出。

  汽輪發電機轉速很高,勵磁繞組端部承受很大的離心力,所以要用護環和中心環來緊固。

  護環把勵磁繞組端部套緊,使繞組端部不發生徑向位移和變形;中心環用以支持護環,並防止端部的軸向移動。

  集電環部位分為正、負兩個集電環,由堅硬耐磨的合金鍛鋼製成,裝於發電機轉子的勵磁端外側。正、負兩個集電環分別通過引線接到勵磁繞組的兩端,並借電刷裝置引至發電機勵磁系統上。

  最後是風扇,裝於發電機轉子的兩端,用以加快氣體在定子鐵芯和轉子部分的循環,提高冷卻效果。

  至於說發電機的冷卻系統,這個安楷就沒有過多關注了,還有余熱利用的系統,他也只是隨便看了一眼就忽略過去。

  他也只是大概了解下發電機的內部結構就可以,他不是電氣工程師,也不是什麽發電機組的設計師,了解太多其實意義也不大,只是純粹出於好奇,加上大型發電機組比較特殊的製作方式,他才稍微關注了一下。

  而且大型發電機組和之前的小型發電機組還有一點不同,就是鍋爐結構不同。

  小型發電機組,一個發電機,就是一個機組,鍋爐和發電機是一體的,包括燃燒室等等都在一起,每到需要補充燃料的時候,就需要一個個去補充。當然安楷也可以弄個全自動的安裝設備,但那個得需要很多材料,尤其是電器零件,他目前很是短缺。之前庇護所內雖然用電量不小,但三到五個小型發電機組足以應付,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卡特手動送料,全自動送料什麽的,太奢侈了。

  而大型機組就不同了。

  大型機組,鍋爐是單獨劃分出去的,燒水產生的水蒸氣,會沿著管道前進,只要壓力足夠大,就能將好幾個大型機組串聯起來,同時進行發電。

  當然了,最好的方式其實還是單獨一個發電機組配一個鍋爐。

  不過即便如此,大型機組也有優勢,因為鍋爐是額外設置的,所以在製造的時候,完全可以人為調整其位置,將多個鍋爐放在一起,在很短的一段距離內,對幾個鍋爐的進行燃料投放,再綜合考慮發電機功率的情況下,這樣效率無疑是比小型機組更高,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安楷在工業基地這邊,一口氣放下了五個大型機組,保證這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缺點。

  發電機組弄好了,然後就是礦井。

  礦井按照正常理解,是井巷、硐室、裝備、地面建築物和構築物的總稱,但在系統裡,礦井對應的其實就是所謂的采礦機械。這方面,或許是考慮到人工和安全問題,所以系統主要推薦使用的,還是全自動的機械設備。當然也可以製造正常情況下的挖掘機或者鑽頭,不過除非是庇護所人手真的足夠多,否則對於安楷來說,其實還是直接造礦井來的合適。

  最初級的礦井,就是主基地那邊的那種小型礦井,每小時只能產幾塊礦石,效率其實真心不高。

  好處是它的佔地面積也小,能源消耗也小,製作起來很方便,運行起來也沒有什麽噪音。

  但那種情況,只是在少量使用礦產資源的時候比較好用,如果是真正要大規模采礦,那麽只有大型礦井以及用到人工的現實鑽探設備才是最好用的。

  現實的鑽探設備,目前還是算了。

  不光光是人手問題,還有就是專業和安全問題。

  專業問題這方面,總是需要有人負責探礦,有人負責采礦,有人負責洗礦運輸等多個工序,赫爾托雖然是工業城市,人口組成立,礦工也是一大類型。但如今末日已將,真正的礦工還剩多少就是個未知數,而且一些相對專業的工作,也絕不是一般礦工能做的。

  安全問題就更加重要了,鐵礦銅礦這一類其實還相對好說一些,主要注意塌方和墜井就可以,但像是煤礦,那個就危險了。

  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等,如果沒有專業的安全措施,一個搞不好影響庇護所發展不說,一下子死掉一堆人,安楷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使用自動礦井,全自動礦井最大的優勢並不在效率上,而是在安全上,一般礦難容易出現的問題,在全自動礦井這裡基本上不會出現,隻這一點,就讓安楷不做其他選擇。

  大型礦井佔地面積很大,光是地面上的機械設備,一台就相當於小型礦井二十台的佔地面積。

  地下部分就更是如此了。

  像是之前安楷那樣的,針對一個鋁礦,最終弄出三台礦井的行為,小型礦井還行,大型礦井的話,根本不可能。

  一台就足以,否則礦井之間就會開始相互碰撞和爭搶。

  而且因為礦井運轉都是全自動的, 所以反而難以調整。

  一台大型礦井,耗電量也是巨大,居然需要相當於三分之二個大型發電機組發的電來支撐,當然產量也很猛,按照系統提示,大型礦井的效率,是小型礦井的三十倍左右,一個小時吐出幾十塊礦石跟玩兒似的。

  這裡要說明,這個礦石,是礦井自動切割並挖掘出來的,符合系統標準一個單位大小的礦石。換言之,大型礦井,一個小時就能產幾十個單位的礦石或者煤,而這幾十個單位的煤,就足夠那五個大型機組使用,甚至還有富余呢。

  由此可見,系統造物,也終究脫離不了“大就是美,多就是好”的路數。

  安楷現在當然是首先以煤礦為主要開采物了,畢竟需要先將發電機組給運轉起來,另外像是集水器、空氣淨化器、燈具等一系列設備,都需要電力支持。好在他來的時候,就在列車上裝滿了各種金屬材料,此時此刻,倒是足夠他進行初期建設了。

  而與此同時,肯特和馬斯特兩組人馬也從中轉站離開了庇護所,他們開著動力篷車,正式前往赫爾托。

  經過兩個月的準備,兩組人馬的身體素質又有了一定的提升或者恢復,正好在安楷努力建設工業基地的同時,他們開始了赫爾托滲透計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