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人在洪荒,剛成天帝》第38章 君堡末路(上)
  人間界,三號世界線中。

  那一年,1453。

  那一年,英法百年戰爭已經接近尾聲,雙方都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無暇東顧。

  那一年,卡斯蒂利亞等國忙於收復失地。

  那一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忙於加冕,又剛剛經歷了胡斯戰爭,還要苦於諸侯內部紛爭。

  那一年,波蘭和匈牙利剛剛經歷瓦納爾之戰的失敗,實力大損。

  那一年,殘陽下的羅馬帝國孤立無援;

  那一年,奧斯曼帝國勢頭正盛。

  奧斯曼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外撫塞爾維亞,締結與匈牙利的盟約,內鎮卡拉曼之亂,虎視眈眈,盯上了羅馬帝國最後一座城池。

  君士坦丁堡。

  此時,羅馬帝國的皇帝,叫做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巴列奧略,史稱君士坦丁十一世。

  歷史仿佛與羅馬帝國開了個玩笑,連續多任的昏君後,終於迎來了一位明君,可是此時的羅馬帝國已然日薄西山,行將就木。

  世界上最令人遺憾的,不是一個千年的帝國因自身腐朽而最終衰亡,而是在滅亡前出現了一個偉大的皇帝,卻無力回天。

  穆罕默德二世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修建兩座要塞,意圖截斷所有支援君士坦丁堡的力量。

  自知最後時刻來臨的君士坦丁,給穆罕默德寫了一封信。

  “既然你舍棄和平,選擇戰爭

  我無論用誓言還是懇求都不能讓你重新回到和平的道路上來

  那麽就遵循你的意願吧!

  如果上帝已經決定把這座城市交給你

  誰又能阻止這一命運呢

  從今天起,我將封閉城門,竭盡全力,為保衛市民而戰!”

  署名是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巴列奧略。

  穆罕默德二世的回信也很簡單。

  “要麽投降,要麽戰死。”

  此時,君士坦丁十一世向西方送出十萬火急的求援信。

  一般來說,對於君士坦丁堡的這種困境,歐洲,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基督教國家都應該鼎力相助,兌現他們對君士坦丁堡冠冕堂皇的承諾:向君士坦丁堡挑戰,就是挑戰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權威!

  遺憾的是,援助實在太有限了。

  向阿拉貢求援,阿方索五世派出一支由十艘船組成的船隊,走到半路又撤回來了。

  向熱那亞求援,熱那亞因為殖民地問題分身乏術。

  向威尼斯求援,威尼斯怕得罪奧斯曼,但最後還是在二月份派出一支艦隊,由於出發日期延誤,四月十九日才出發,為時已晚。

  向教皇求援,教皇尼古拉五世自費租借三艘戰船派往君士坦丁堡,並且還說服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結果腓特烈只是口頭支援。

  向摩裡亞的兄弟求援,結果穆罕默德二世派兵阻斷了他們的聯系。

  當然也不能完全怪教皇,畢竟慈父可以為他作證,他手裡也沒幾個師。

  求援也並非完全無效,一位叫做喬瓦尼·朱斯蒂尼亞尼的熱那亞將領自發帶著七百士兵前去支援。

  熱那亞的博基亞爾多兄弟主動加入君士坦丁堡一方。

  又有一小撮加泰羅尼亞人,還有卡斯蒂利亞貴族部隊加入戰鬥。

  陸續又有小隊人馬自發增援君士坦丁堡,雖然不多,但是對於危若累卵的君士坦丁堡來說,可以稱得上是雪中送炭。

  1453年4月6日,戰鬥正式打響。

  穆罕默德二世率領部隊,

駐扎在距離城牆兩公裡左右的馬爾特佩山上。  而此時的君堡城牆上,羅馬守軍也已部署完畢,兩軍最近的距離也只有三百米,雙方甚至可以清楚地聽到來自對面的聲音。

  武器鎧甲的碰撞聲,軍馬牲畜的嘶鳴聲,將領的喝罵聲,以及信眾們的禱告聲,不絕於耳,清晰可聞。

  城下,是奧斯曼蘇丹領導的至少十萬士兵和各種輔兵民夫構成的二十萬圍城部隊;

  城上,是君士坦丁僅有的八千余名守軍。

  海面上,奧斯曼帝國一百二十六艘戰船停泊在雙柱港,蓄勢待發;

  君士坦丁堡僅有的二十六艘船隻聚集在港口,嚴陣以待。

  4月11日,奧斯曼斥巨資打造的烏爾班巨炮布屬在聖羅曼努斯門前,其余火炮也部署完畢。第二天,炮彈等軍用物資運抵前線,戰爭一觸即發!

  這並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君士坦丁堡人毫無反抗能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奧斯曼大軍在自己的土地上恣意妄為,卻毫無辦法。

  二十萬的奧斯曼大軍將君士坦丁堡圍得水泄不通,而城牆上的八千余名守軍對於這些敵人來說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每個人都明白接下來的命運,但出於信仰,也出於對君士坦丁的忠誠,抑或是其他的原因,讓他們鼓起勇氣,面對著城牆下的人山人海。

  惶恐的人們不斷地祈禱,婦女們帶著孩子來到教堂,整日跪在施匹利迪翁的聖體前,希望得到他的保佑。而將士們則不分晝夜在瞭望台勘察,密切關注海面的情況,期望看到羅馬和威尼斯的救援部隊的蹤影。

  盡管海上已經滿是奧斯曼帝國的戰船,但救援人員的到來會讓他們稍微安心一些。

  很快,教皇援助的三艘熱那亞人的戰艦簇擁著一艘羅馬帝國運糧船出現在海平面上,激動的士兵們放聲高呼,整個君士坦丁堡都沸騰了,他們爭先恐後地聚集到城牆邊,興高采烈地迎接著他們的英雄的到來。

  可是,奧斯曼人怎麽會讓羅馬人得逞?穆罕默德二世親自在岸邊督戰,下令奧斯曼海軍進行攔截。一百多艘戰船出擊,幾千副船槳將海水攪動得嘩嘩直響,他們向那四艘克拉克帆船直撲而去,發動最猛烈的進攻。

  天公此時似乎在眷顧羅馬人,強烈的南風吹起來,四艘克拉克帆船風帆高高鼓起,行駛速度遠遠超過那些追逐他們的奧斯曼戰船!

  眼看著四艘大船就要抵達,港口的鐵鏈也已經放下,漸漸地,城牆上的人甚至可以看見帆船上的人員的樣貌!君士坦丁堡的人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跪在地上,由衷地感謝著上帝的保佑。

  但就在一瞬間,原本勁吹的南風,突然間停了下來!

  那四艘克拉克帆船失去了動力,隨著風停下而停止了前進,就像被罰站一般在那裡發愣。他們就靜靜地吸附在海面上,紋絲不動,仿佛四座笨重的塔樓。而此時他們距離安全港口,也僅僅只有幾箭之隔。

  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克帆船並沒有船槳可以為它開動前進的動力。

  君士坦丁堡城牆上的人群的心仿佛被一隻只看不見的大手揪了起來,他們有的人緊緊握著拳頭,歇斯底裡地狂吼;有的人跪在地上,向上帝禱告;有的人則不住地痛哭,在這國與國之間的殊死一搏中,他們顯然毫無勝算,絕望的陰雲籠罩在每一個君士坦丁堡人的頭上。

  與之相反的是,奧斯曼帝國的士兵高興地放聲高歌,一邊感謝著那位不能寫出名字的神祗的保佑,一邊拚命地劃動船槳,很快便接近這四艘高大的克拉克帆船。

  奧斯曼的船隻偏小,對比這四條大船來說,就像小鹿之於大象,但勝在數量眾多,一窩蜂地湧上來,場面屬實駭人之極。

  首先靠近大船的是十六條槳艦。士兵們一擁而上,先用鐵爪篙鉤住大船的兩側,想要將自家船隻與大船緊緊相連,然後再狠狠地用刀斧砍大船的船身,試圖讓船身結構破壞;有的士兵扔一些火把和燃一燒的柴火到大船的帆篷上,希望把船燒成灰燼;還有一部分士兵爬到錨鏈上,沿著鐵鏈向上爬,試圖登入敵方戰艦。此外,為了將糧船撞傷,破釜沉舟的奧斯曼艦隊司令命令自己的旗艦使出全力去衝撞它。兩艘船就像摔跤手一樣,死死地扭作一團。

  一開始,熱那亞士兵憑借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優勢佔了上風,不僅將往上攀登的敵人殺得落花流水,還用刀斧,石塊等有力地還擊,但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戰鬥之中,結局早已注定。如果兩軍再繼續對峙,損失最大的肯定是熱那亞,他們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懸殊的實力比,就算五個奧斯曼人換一個熱那亞人,他們都支撐不住。

  照這樣的形勢下去, 只要兩個小時,那四艘大船上所有的人就會在奧斯曼艦隊不計本錢地進攻下被消耗殆盡,救援者根本就無法拯救他們,實乃回天無力。

  在這種狀況下,為了鼓舞正在浴血奮戰的兄弟,一些君士坦丁堡人在城牆上拚命地跳著腳為他們呐喊助威。另外一些人則雙手伸向天空,虔誠地呼喚著上帝,大天使米迦勒,教派的所有聖者,祈求他們的庇佑,希望奇跡的發生。

  與此同時,奧斯曼人也在岸邊呐喊和祈禱,他們也在乞求本教派聖人的庇護。此刻,大海就如同古羅馬競技場一樣,角鬥士們在海上殊死搏鬥,傾力演出,觀眾們的心弦也隨著他們緊緊繃住,都希望屬於自己那一方獲勝!

  穆罕默德二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躍馬來到岸邊,縱身跳入水中開始督戰。他雙手圍攏在嘴邊作喇叭狀,怒不可遏地對自己士兵怒吼,他一邊不停地叱罵,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彎刀,對海軍司令官下達死命令:“如果讓這四艘船跑了,你特娘的也不用回來了!”

  懾於穆罕默德二世的威嚇,奧斯曼帝國的士兵更加賣力,前赴後繼不計生死地往熱那亞人大帆船上攀爬,一百多艘船隻對陣四艘船,一直打到夜幕降臨,熱那亞人已經快堅持不住了!

  他們已經接近彈盡糧絕,手中的彎刀砍出豁口,就撿起敵人的刀劍;敵人的火把扔上來,他們就拿起來扔下去作為武器,總之,已經用盡一切辦法,試圖阻止該死這群異教徒!

  可惜...他們已經快堅持不住了,他們不是鋼鐵的機器,他們是人,也有極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