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腦海有智能》二十、練軍
  經過劉芳們清點,難民總共七千八百六十三人,十六歲到四十歲的男姓三千一百三十八人,十六歲以下一千零六人,四十歲以上九百七十一人,十六歲到四十歲婦女二千七百四十八人。

  其中木匠五十五人,鐵匠二十六人,讀過書會寫字記數的八十一人。

  劉芳清點完後,開始分隊,正直壯年的男姓除去木匠鐵匠還有三千一百人左右,這些人將做為主力,守衛山峪關。

  劉芳命令一些讀過書,有些文化的人為管理,把婦女孩童分成二十隊,開始清理城內屍體,搶在大軍來臨前挖掘壕溝。又安排木匠用城內限的物資打造投石機,鐵匠打造箭頭,還有一些婦女製作箭矢,自己則親自訓練三千一百士兵。

  這些士兵除了少數逃兵外,其他的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除了有一些力氣外,什麽也不會。

  想要短時間訓練成合格的士兵根本不可能,只能先訓練紀律和熟悉武器。

  這天晚上,劉芳一夜沒睡,編寫訓練大綱,大綱是以前世部隊訓練內容更改的。

  第二天一早,劉芳開始訓練,先開始圍繞整個訓練場跑了五圈,五圈下來個個都累很夠嗆,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吃早飯。早飯過後訓練隊列和站軍姿,下午訓練弓箭,晚上又訓練隊列和站軍姿,一天下來,士兵叫苦連天,光訓練第一天就有幾十人暈倒,但沒人敢退出,因為沒有退路。

  …………

  數日之後,寧國國都!朝堂之上!

  龍椅之上坐著寧國皇帝,頭戴平天冠,面色蒼老,臉上更有著一些老人斑,盡顯寧王之蒼老,但,寧王一雙眼睛卻格外有神,盯著朝堂下方。

  文武百官位列朝堂兩邊,為首兩個老臣此刻也是虛目望向中央跪地一人。

  是守衛山峪關的大將宋則,他神色緊張,正在向寧王和各位大臣稟報山峪關之事。

  “陛下,平陽郡因旱災產生無數災民,聚集在山峪關城外,因為沒有陛下的命令,臣不敢開城門,導致被人利用,災民造反,山峪關被破,請陛下責劃。”

  宗則心中忐忑不安地道。

  朝堂之中,一時間靜悄悄的一片,一起看向宋則,表情各異。

  “是誰人敢造鄭的反!你可知道,起來回話。”寧王一聲冷哼。

  “陛下,臣也不認識,但看他年齡不大,已經是宗師,又是從西方而來,想來是前段時間從突破先天的廣源郡劉家劉芳。”

  宋則不認識劉芳,但也很容易推算到,於是把自己的猜測說出。

  “各位大臣,說說看法。”寧王聽是宗師造反,又有家族支持,想來不是這麽簡單,想聽大臣們的意見。

  “陛下,寧國各地大災,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應該盡快發兵,剿滅反賊,防止各地紛紛效仿。”兵部李尚書朗朗說道。

  軍方大臣、將軍都是武將,好戰分子,紛紛支持李尚書的建議。

  “陛下,現在國家正面臨災情,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使得國庫空虛,不應先出兵征付,應先招安為主,避免內耗,讓陳國有機可趁。”高丞相反對直接出兵道。

  文臣也都紛紛咐和,支持丞相。

  一時間,朝堂之上,文武大臣分成兩派,開始互相反駁,熱鬧非凡。

  “夠了!”寧王見朝堂上變成菜市場,怒喝道。

  瞬間,朝堂之上安靜了下來,一個個看向寧王。

  “太師有什麽看法!”寧王見大臣分成兩派,

一派系提出看法,另派系就會反駁,沒法給出意見,只能問中立派龐太師。  龐太師開口道:“陛下,國有國法、軍有軍規,今日劉芳造反招安,以後人人效仿,難道都招安不成,老臣建議,不能開先例,當派大軍剿滅!以正國法!”

  龐太師和李尚書都支持發兵,高丞相一派系的大臣們,頓時不再開口了。

  “那宋則守山峪關不利,導致山峪關被反民奪取,該如何處置。”寧王見發兵已定,開始處置宋則。

  “陛下,臣已查明,宋則身為山峪城最高將領,卻貪生怕死,帶頭先跑,使士兵士氣低落,無心再戰,也跟著逃跑,導致山峪關失守,應斬立決,以正軍心,以正國法。”

  李尚書剛接到屬下從逃回來士兵得到的情報,都指向宋則貪生怕死,從而使山峪關失守。

  “噗通!”

  宋則頓時跪了下來:“陛下,臣罪不該死啊,那劉芳太厲害了,輕松幾十丈外取人首級啊!我沒逃跑,只是想躲起來指揮!陛下,饒命啊!”

  龍椅上的寧王看著宋則,拳頭

  捏緊,他最痛恨的就是這種軟骨蛋,身為將領,帶頭先跑,這樣的人怎麽能守衛國家,守衛都城。

  “來人,拖出去,斬!”寧王一聲冷喝,怒火中燒。

  “陛下、陛下……!”

  無論宋則如何驚恐的狂呼,但等待他的是無情的侍衛將其拖了出去,在大殿外一刀斬下。

  “兵部尚書聽令!封你為征西大元帥,點禁衛軍兩萬,十日後出發剿滅反賊!”寧王命令道。

  “老臣,尊旨!”李尚書單膝跪地,大聲道。

  …………

  另一邊,丁靈日夜趕路,用了四天,回到景縣劉府,把信交給劉賀。

  劉賀看完信後大驚,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二兒子平時溫文爾雅,會因難民而造反,連忙叫齊家人議事。

  幾人商議了一下,這麽大的事沒辦法不受牽連,連夜趕去郡城,找主家商議。

  按照寧國國法,造反可是要滅九族的,整個廣源郡的各大家族互相聯姻,都在九族之內,現在一家造反,其他家也會受連累。

  第二天,廣源郡劉府,整個郡城大家族家主全部齊聚一堂,都看了劉芳的信,個個神色難看。

  “現在該怎麽辦,是一起造反,還是想辦法撇開關系。”郡守揚歡先發問。

  “我劉家沒有選擇,只能一路跟隨劉芳走到黑,各位有沒想過,現在寧國大災,我們只要起兵快速控制西北地域的其他兩郡,只要以三郡之勢擋住朝廷軍隊的反撲,就寧國的局勢,絕對有很多人紛紛起義,收攏難民,朝廷也就沒能力打,會退兵防守。”劉括分析道。

  “成了,就是開國功臣,失敗大不了逃到其他國家,幹了!”

  宋家主也是很有魄力,直接道。

  其他幾位家家主面面相覷,都在心裡分析得失。

  “以劉宗師的實力,寧國沒有人能擋得了,帶兵前來攻打山峪關的將領只能遠遠指揮,不敢靠近戰場,怕被斬首。將領不在前線指揮,士氣就會大受影響,只要我們盡快控制三郡,支援山峪關,也不怕朝廷大軍,我也幹了。”

  郡守揚歡的一席話,讓其他幾家看到了希望,只要前期抵擋住朝廷軍隊,後面就更不怕了。

  “幹了!”

  ……

  其他幾位家主也紛紛表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