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山路行之起源》一十六.上古密道
  “這就結束了嗎?”我問道。

  周戰長歎一口氣說道:“當然沒有結束,竹簡上記載最終李斯還是在這裡終於見到那位術士,數十載光陰流轉,術士依舊容貌未變,感歎之余術士便告訴了他自己的身份,原來這位術士其實是上古先民的巫族一脈,後來更是交談中李斯感受到術士所言所講不同於當時其中包涵天地之藏機宇宙之奧妙,李斯認為自己是遇到神仙了,當即頂禮參拜,一心求道能夠得道升仙。術士卻是開言道只要李斯幫她一個小小的忙她就可以讓李斯白日飛升,李斯義無反顧的答應了她,術士離去,李斯不久坐化此地。”

  看來我們人間凡夫俗子都逃不過去對死亡的恐懼,長生的向往。

  周戰再歎了一口氣,我有點受不了他這種說一半留一半的樣子趕忙催促他問到底是什麽忙。

  周戰忽然嚴肅到:“她離開之前讓李斯一直在這裡等我們。”

  “什麽,兩千多年前的事情了,術士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可能算到現在,這怎麽可能呢?”我詫異道。

  周戰也是搖了搖頭繼續道:“竹簡上就是這麽記載的,兩千年之後會有兩人闖入秦墓,李斯聽命於此等候有緣之人到來,有緣之人當攜九鼎之秘重進靈山境。”

  我一下癱坐在棺槨旁邊,心中不可置信,這名術士或者說是巫師真的已經算好了我們會來這裡並發現九鼎中的秘密,那麽李斯所說的靈山境又是什麽?

  周戰忘了忘周圍沉吟半晌說:“這裡可能有密道,我們找找看,既然墓主都說了我們的會來這裡還派李斯在此等待千年,我們哪有不去瞧瞧的道理,去看看到底她是人還是神!”

  巫,這個詞,最早時候出現在我們口口相傳的上古神話中:天帝伏羲教化人類,始祖女媧命巫師授予人類各種知識文化,學習生存技能。巫是即是通天地曉鬼神之人,為天下之師。其中上古最為出色巫便是醫巫,又稱作為毉,神農炎帝即是人文始祖也是上古醫巫之一,他不僅帶給人民帶來火種,也嘗試成功治愈了當時無數疾病。神農嘗百草至今都是膾炙人口的傳說,不僅如此,華夏的中醫文化源頭就是來自上古巫醫,這是真實存在的事實,即使脫離上古時代,周朝歷史中仍有記載,直至春秋巫醫沒落。可見巫文化對我們華夏影響源遠流長。

  雙手合十對著李斯的棺槨誠心的拜了又拜,準備動手把棺槨的棺蓋蓋實,才發李斯原本完好的屍身已經變成了一堆齏粉,身邊的竹簡也是如此。可能是我們打開了棺槨進入空氣的的緣故也可能是李斯完成了對那位巫的承諾,追尋天道而去了又或者是繼續追隨大秦帝國了吧。

  “屍身已經完全消散了,既然那位巫師說了有進靈山境的通道那一定是在附近我們到處找找看,這座山洞裡四周都是瀑布暗流地底下肯定是地下暗河,不可能還有存有的空間,所以我們要找的是往上的通道,說不定所謂的靈山境就是可以出去的道路,走,出去找找看。”周戰對我道。

  回到庭院內,我們走到院落靠著的崖壁上不斷的敲打摸索尋找有沒有觸發機關的岩石之類。找了好久沒有發現任何不對的地方,難道說通道不在外面在裡面?突然,我的腦中靈光一閃,對了,石棺,會不會在屋中石棺的周圍,剛剛周戰拖拽出石棺之時我已經出來了,根本沒有留意裡面的情況,很有可能通道就在就在裡面,我把我的猜測告訴了周戰,隨即我們就掉頭回到屋子裡。

  果然猜的沒錯,進入之後原本停棺的地方出來現一處往下的台階,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仔細想想那位巫師已經給了很明確的答案了,李斯在這裡等我們,說明進去的入口就在李斯得棺槨旁,我和周戰還在外面尋找不是南轅北轍了嗎。

  不知道往下的深度有多少,裡面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見,幸好我和周戰都帶來手電的備用電池,立即換上後我們陸續下去了。這是一段往下的台階,很古樸不像是當時秦朝工匠們築造的,反而想天然形成的,越是深入越是感覺和我們去過的冥殿風格截然不同,冥殿裡到處是秦朝恢弘壯麗的場景,而這裡包括我們走的台階都是土石堆砌而成的很古老的樣子。兩邊的牆壁上又出現了各種上古的壁畫,壁畫之上都是些很古老的人了和動物野豬野馬野牛之類,我在上面還看到了猛獁象這種早就滅絕的生物,我心想要是有考古專家發現這裡,那豈不是樂壞了,如此多的上古壁畫體現出當時人們的人文社會環境,那是相當有考古價值。

  “這壁畫的描述時代好像是比上古還遠的石器時代和我們進入洞穴前看到的上古壁畫如出一轍。”周戰的話讓我想到先前我倆進入山洞才看過上古的壁畫,後來才發現這裡有一座秦代冥殿。

  難道說那位巫師就是為了掩蓋這裡是上古遺跡的秘密才在這裡修築冥殿的嗎,真相在我心裡越來越來明朗了,相信只要去到術士說的靈山境,一切真相都會浮出水面。往下的石階已經到了盡頭,下面出現一座圓形的祭祀台。

  祭祀台上堆放著各種粗糙製作的陶器,陶器裡灌滿了稻谷,谷殼,地上還有許多動物的骨頭,有一些動物的頭骨我很難辨識,應該是很早年代就滅絕了。除此以外就是台上豎立幾根石樁木柱,它們的前段都有榫釘卯孔,並雕刻了複雜的花紋,看來這是久遠年代祭祀用的圖騰了,當時能達到這個穿孔雕刻技術實屬不容易,我們的祖先自古以來都是對神明的尊崇與向往。

  周戰開口到:“祭祀台開鑿在地下而不是地上,那麽上古的先民來祭祀豈不是都要往地下走,那回去的路應該是往上的。既然祭祀台在這裡肯定還有其他通往上的道路以供出入。”

  我倆拿著手電分開在周圍照了一圈然後回到祭台旁邊,發現在這個深幽的地下既然有許許多多開鑿往裡的山洞,這就難辦了。

  周戰做事倒很果斷大步就走進一個山洞,頭也不回道:“一帆,跟上。”

  這意思就是一個一個的試了,可能每個都通向外面也有可能只有其中一個洞口,我猜測。

  走進漆黑的山洞,燈光往我們腳下偏移說明山洞裡的路應該是往上的,那麽其他的洞口也應該是向上延伸的。爬了十來分鍾路已經到了盡頭,路的盡頭擺放著許多骨頭做成器物和陶器,燈光照耀下有點陰寒的感覺。

  這時候周戰開口了:“這些骨頭製品學名叫骨耜,骨鑿,骨鐮等,我們上古先民農耕落後未完全進入到青銅時代,所以這些東西就相當於現在人民用的農具鐵鍬,鐮刀之類。你看那些陶器裡都是放滿了未風化的谷稻。”

  我湊近的照了照,果然這裡堆滿的骨頭製品都是一些類似我們老家下地乾活的農具,這裡陶罐也特別多大大小小的堆滿了整個路的盡頭,看起來這裡就是上古先民的存儲糧食和耕具的地方。

  就當我還在研究這些石器時代的骨製品時候周圍異變突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