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晚唐浮生》第39章 風向
淮軍俘虜抵達的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

 洛陽多閑人,達官貴人、落敗將帥、富戶豪族在此扎堆。他們身家豐厚,不必終日勞作,因此在有熱鬧可看的時候,並不介意去圍觀一下。

 淮軍俘虜總數近一萬五千,首批押回來了六千,共分成三撥。

 第一撥在上東門外挖溝池。溝是排水暗溝,池是沉澱生活廢水,經過多個池子沉澱之後,再通過閘門流入洛水。

 夏王非常重視這些「看不見」但卻「非常重要」的項目,故這裡分配了三千降兵,連同來自同州朝城、華州鄭縣的萬余百姓,奮力開挖,忙得滿頭大汗。

 第二撥人分配到了小上陽宮。他們主要負責運輸,即把建築材料通過跨水虹橋,或用小船運至西岸,修建宮殿。

 小上陽宮也被稱為西上陽宮,面積其實不算大。前陣子封渭請改西上陽宮為永壽、椒房二殿,甚合邵樹德心意,便改了一當然,還在聖人那邊走了一通流程,聖人沒有反對的機會。

 最後一撥約千人,被派到了麟趾院,開挖溝渠,平整道路。

 麟趾院組團含麟趾殿、甘露殿、仙居殿三大主要建築,另有雙曜亭、神和亭、洞玄堂之類的附屬建築,這會進度很快,今年肯定能夠封頂,明年開始內部裝修、恢復景觀。

 在上陽宮乾活的淮人大夥接觸不到,但在城外挖溝的俘虜,一眼便能看到。

 洛陽閑人們指指點點,興高采烈。

 很顯然,他們是邵樹德一手建立的關西軍政集團的既得利益者,已經下意識將自己代入了新朝子民。

 淮南、河北、河東、巴蜀、江南之類的地方,在他們看來就是敵國。新朝大軍出征,擊破敵軍,開疆拓土,俘獲無算,他們與有榮焉。而隨著繳獲的戰利品陸續運回,繁榮洛陽市面的時候,他們估計會更高興。

 負責監督乾活的河南府州軍將士見了,也不驅趕,任他們在那看著。遇到相熟的人,還會說笑幾句,相互間又吹捧一下夏王他老人家,暢想未來的好日子。

 工地現場同樣有各種技術官僚。他們閑時也會交談,但明顯分成了數個小圈子。

 早早前來洛陽投奔的比較高興,覺得新朝有奔頭,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新近從長安過來的則神色複雜,不想多說什麽。大唐國祚延續二百多年,武人可能不把天子當一回事,但讀過書的士人、官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忠心的。邵樹德不是忠臣,這是毫無疑問的。再讓他掃平各路諸侯,那麽牽製他的人都沒了,會是好事嗎?但時局如此,夫複何言?他們也不想因為心懷怨念、口出怨言而丟官去職,因此只能當沒看見了。

 還有一批是非常純粹的技術官僚。他們的態度基本上是中立,甚至隱隱傾向於邵樹德。在他們看來,夏王十分重視工部的諸般事務,在洛陽民生上面下了大力氣,提前了很多建設性的東西,並以個人意志強力推進。就他們的立場而言,似乎不是壞事情,因為工部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上至官員公卿,下至平民百姓,各人有各人的立場,只能說社會是複雜的,不可能出現想象中一邊倒支持或一邊倒反對的情況。

 ******

 豬腎又被端了上來,店裡的生意愈發紅火了,不光老頭們光顧,年輕士子也大量聚集於此一一不是年輕人也要補腎,實在是洛陽的餐飲業發展還沒跟上城市的擴張,供應有些不足。

 不過今天的焦點仍然是老年人。

 今年科考因為種種因素,被安排在了六月初一,且地點從長安改到了洛陽。事起倉促,變化繁多,再加上夏王非常關注,嚴厲打擊科場腐敗,故很多人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五老榜」,即曹松、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五人同榜及第,考中進士,因五人都已年逾六旬,故稱五老榜。

 五老中最大的曹松,更是七旬年紀了,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道這種選才有何用,曹松還能為天子效力幾年?

 曹松如今就坐於店內,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他是舒州人,一生顛沛流離,輾轉各處。不過能力有限,除了詩書文章之外,似乎沒其他本事了。因此入幕各處,也只是下級文吏,勉強糊口罷了。

 為生計奔波的同時,他也在不斷考學。到

 了今年,第一次在洛陽參加科考,本來沒抱什麽希望,可不知是不是換了地方的原

 故,他居然考中了——當然,夏王一力擴大錄取人數,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曹松考中之後,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之職,正九品上,在秘書監盧嗣業手下為官。過了今日,他就要動身前往長安,抄錄三大內庫藏書籍。

 活很累,但七十歲的曹松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準備西行,開始他的官場職業生涯。

 「曹夢徵倒是好雅興。」五老之一的王希羽大踏步走了進來,笑道。

 王希羽是秘書正字,正九品下,同樣要去長安。

 今年考中的進士,去翰林院的很少,多半去了秘書省,真是奇哉怪也。

 沒考中的人,據說也被秘書省收了不少。按製,秘書省應有典書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筆匠六人、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十人、楷書手八十人,以前多有缺額,這次一並補齊了。

 王希羽是聰明人,他隱隱覺得,這次這麽容易考中進士,是不是有原因啊?難道朝廷需要大量抄書匠?

 西京三大內庫藏書籍,包羅萬象,經典、河圖、書范、地理、律本、兵書、雜傳等等,太多了,這要抄到幾時?

 不過,終究是個好。立點苦勞之後,說不定還能往上走一走一一五老的志向,豈是外人可以小覷的。

 「王六你還回宣州麽?」曹松一見,連忙招呼王希羽坐下,吩咐店家再上一壺酒、兩碟小菜。

 「不回了,淮南大敗,這邊又考中進士,還回去做甚?」王希羽搖了搖頭。

 五月的時候,曹松與王希羽飲酒。席間王六郎灰心喪氣,說這次考完,就回宣州給田覠當幕僚,還邀曹松一起去。

 曹松鄉籍舒州,王希羽籍貫池州,都是楊行密的地盤。年紀大了,一事無成,確實該回鄉安度晚年了。

 田覠的名聲很大,宣州又近在咫尺,給他當幕僚,也好為家族子孫謀點好處。

 但他們考上了,事情又另當別論。

 「江淮也要不太平了,回去確實沒甚意思。」曹松附和道。

 王希羽默然點頭。

 吳王在淮北吃了大敗仗,全洛陽都知道了。坊間傳聞,夏兵已過淮水,攻至廣陵。又有傳言,朱延壽降了夏王,獻廬州五縣。還有更聳人聽聞的,宣州刺史田覠、蘇州刺史楊師厚勾結錢鏐,欲共伐吳王。

 你得相信人民群眾的想象力,這是無止境的。

 曹松、王希羽離家多年,也很難分辨真假。況且這麽多江淮軍卒被俘至洛陽修城,徐州聽聞也丟了,這事應該假不了,也就程度輕重罷了。

 「我已遣人回舒州搬取家人,六郎似也可以考慮。」曹松給王希羽倒了杯酒,說道:「淮南不太平。」

 王希羽悄悄掃了眼四周,湊到曹松面前,低聲問道:「若有天變,你我如何自處?」

 曹松沉默了一會。當面是他的好友,也算半個鄉黨,他不想隱瞞,便道:「你我蹉跎多年,好不容易得了個官,真願舍棄?」

 曹松一直考到七十歲,可見其志。

 誠然,他很關心民生疾苦,曾寫下「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之類的名句,但真當上了官,遂了一生之志,又如何能輕易舍棄?

 況且,大唐的朝官權力有限,沒甚意思,給子孫後代的幫助也不大。但新朝的官,多半是有實權的啊,這就更有吸引力了。

 其實如他一般想法的人還不少。

 夏王在士人中的名聲,說實話有點兩極分化。有的人說他好,因為他擴大了錄取的進士名額。有人罵他有操莽之志,是國賊,寧可去給仍然遵奉唐室的各路軍閥當幕僚,也不願來考進士。

 總體而言,最近這幾年,說夏王好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朱全忠、朱威、朱瑾、王師范等人相繼覆滅之後,這種人就更多了。

 這次又在泗州大敗楊行密,相信能促使更多的人轉變觀念。

 「罷了,我這便托人回池州,讓家人收拾細軟,搬來洛陽。」王希羽也下定了決心,末了,還自我安慰了一下:「說不定哪天池州也要燃起戰火,屆時生靈塗炭,恐遭大難,還不如早做決斷。

 曹松聞言欣慰地笑了。

 家人都來洛陽,離了淮南那個是非之地,安安穩穩過日子多好。還可以就近督促孫子們的學業,如果運氣好,多結識一些貴人,將來還能給兒孫鋪路。

 自己時日無多,還不都是為子孫謀。只要新朝不倒,他這一票就沒搏錯。

 看《晚唐浮生》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查看

 為您提供大神孤獨麥客的《晚唐浮生》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三十九章 風向免費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