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晚唐浮生》第61章 蜂擁
伊闕,又稱龍門。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

 春秋時,伊闕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就已被人重視。

 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汝寬守關塞,這裡的關塞就是闕塞,也就是伊闕關。

 吳起也曾對武侯提起過闕塞的重要性。

 不過那時候的伊闕關遠比現在險要,是歷朝歷代為了和平年間的交通,不斷開山拓路,才有了今日的交通道口,非一朝一夕之功。

 邵樹德住進了香山寺之中,位於龍門東山。

 此寺為白居易寓居之所,古色古香。

 僧眾不多,在山下有少許僧田,自己耕種過活。可見在長期戰亂造成的人口劇烈流失之下,就連僧人們都得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事實上邵樹德很奇怪為何他們當年沒被秦宗權裹挾入軍。

 胡真作為王府諮議參軍,現在的座位愈發靠近邵樹德,地位非常超然。沒辦法,誰讓人家接連勸降了徐懷玉和張歸霸,讓新安、伊闕兩座堅城不戰而下呢?軍中那些愛兵如子的將領就對他很客氣,因為他減少了夏軍的傷亡,讓很多征戰經年的老兵得以存活下來。

 今天來到香山寺的禪房內,主要是為了即將到來的針對汝水沿線諸城的進攻,邵樹德有事問他。

 “你可知李仁罕?”邵樹德直截了當地問道。

 “不知。”胡真有些慚愧,但依然老老實實地回答:“此人乃小將,丁會一手提拔。昔年我鎮洛陽,汝州雖說是我屬州,實則丁會控制,我插不進手。”

 邵樹德了然。分而治之的策略嘛,正常。若朱全忠將洛陽、汝州兩大集團全交到一個人手上,那才奇怪呢。

 如此看來,李仁罕這種新近崛起的青年將領應該是丁會的心腹了,說降他不太容易。

 不過沒關系,他也就三千多兵,且急著走人,無心戀戰,即便遇到,敗之易耳。

 “陸渾、伊陽二縣,我不想派兵去攻打了。胡參軍去跑一趟?我讓段凝帶三百人隨你同往,將這兩縣勸降了。”邵樹德問道。

 “遵命。”胡真立刻應道。

 其實不是什麽難事。這兩個縣,至今未主動來降,或許是因為大雨泥濘,道路不通,或許是真的不願投降。但不管是哪種,如今這個形勢,夏軍勢如破竹,洛南三關全線失守,汝州門戶洞開,也由不得他們了。便是縣令不想體面,也會有人幫他們體面,確實也就是“走一趟”的事情。

 白撿的功勞罷了!

 段凝帶的三百兵是馬嗣勳所領之河南府州兵,昨日邵樹德下令補了一千俘虜給他,使得其部眾擴大到了四千出頭。

 陸渾、伊陽都是河南府屬縣,拿下之後,河南府實控的縣數將達到十九,除密縣外,基本算是全部拿下了——宋樂所領之孟州,如今隻得河陽、濟源、溫三縣,汜水、河陰尚在梁人手中。

 汝州七縣,魯山已克,龍興指日將克,葉縣被圍得嚴嚴實實,早晚拿下。現在還剩臨汝、梁、郟城、襄城四縣,沿著汝水順流而下,一字排開,是接下來的攻略目標。

 汝州拿下之後,東畿、唐鄧隨兩鎮在地理上將連成一片,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天可憐見,邵聖在金仙觀進入賢者時間後,屢次冷靜思考,不知道暢想過多少次將南北兩個戰場貫通的美景,如今成功在望,當然欣喜不已。

 從此以後,邵樹德、折宗本翁婿倆可節省出大量兵力,從汝州東出,死命攻許、蔡,進一步瓦解梁人的實力和意志。

 是的,拿下汝州後,下一階段的主要戰場不是鄭州、滑州,而是許州和蔡州。為此,已經有人建議調整計劃,新來的蕃兵將優先安置在汝州七縣,而不是河南府,以就近耕牧,提供大軍征戰所需糧草、牲畜。

 反正河南府目前也有五萬一千余戶、二十萬人口了,雖然沒法和天寶年間一百二十萬的人口比,但也不再是啥也沒有的破落樣了。

 汝州在天寶年間不到三十萬人,如今不好統計,戰亂之後,能有個三萬人就不錯了,急需大量人口來填滿空缺。

 當然也有人認為,汝州、許州一帶淪為戰場,不宜投入過多。河洛荒蕪,不如移民屯墾,產出錢糧之後輸往臨汝,再船運至前線,豈非更加穩妥?

 這屬於底線思維了,比較對邵樹德的胃口。他是個做事之前喜歡先考慮最壞結果的人,底線思維是他多年以來的習慣,還得再斟酌斟酌。

 四月二十七日,洛陽行營都指揮使李唐賓親自南下,歸德、武威、護國三軍同行,兩萬余兵馬押運著大批糧草,蜂擁而入伊闕關。

 天柱軍東調進入洛陽,正式編入洛陽行營戰鬥序列,充當預備隊。

 大雨,也適時停了。

 夏軍各部從伊闕、太谷兩個方向開往伊水,聲勢浩大。

 ……

 二十九日,經過艱難跋涉。

 順義軍一部進至臨汝。派人偵察之後,發現已是一座空城,立刻將其佔領。隨後令輔兵去外面伐木,打製船隻。

 梁人臨走之前,幾乎將所有能找到的船都毀掉了,不讓夏軍快速利用水路追擊的心思昭然若揭。

 而此時的梁縣城內外,亂作一團。

 從數日前開始,百姓就拖家帶口前往鄉下,躲避即將到來的戰亂。丁會也不管,隻一門心思搜羅財貨、糧草,然後用船運走。

 終於,在二十五日那天,他等到了乘船南下的李仁罕,然後令其堅守梁縣幾日,收拾首尾,而他則乘著最後一批船隻朝郟城、襄城方向駛去。

 今天已是二十九日,留守了四天之久的李仁罕下令將多余的船隻燒毀,隨後匆匆南下,往郟城而去。

 毫無疑問,所有人都放棄了正在南線奮戰的葉縣守軍。

 大撤退之下,總有人被拋棄,伊闕如是,葉縣亦如是。至於從三鴉谷逃回來的那部分人,看他們的造化了。

 在陽翟縣休整了一段時間的契苾璋終於等來了關鍵的補給。

 老實說,在此之前他們幾乎就要斷糧了。

 從洛陽到陽翟,二百四十裡的路,平時就很難走,雨天更是難如登天。一路上到處拋棄在路邊的馬車,出轘轅關的十二曲山道旁邊的深谷內,傾覆的車輛、倒斃的騾馬乃至夫子屍體比比皆是,幾車糧才能運到陽翟一車,山區後勤也太難了!

 契苾璋在陽翟縣內有些坐不住了。因為他剛剛收到報告,龐師古領大軍已近新鄭,人數甚眾,幾有三萬。

 這是幾路斥候付出巨大代價,反覆靠近偵察得到的情報,可靠性還是很高的。

 契苾璋扯來地圖一看,好家夥!新鄭縣就在陽翟東北,離得並不算太遠。龐師古此舉,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要與丁會的佑國軍合流。

 至於合流之後怎麽辦,是接應他們退到許州,還是接著大戰,就很難說了。

 按照常理來說,雨天對梁軍應該更有利一些,蓋因不利騎兵驅馳,夏軍的優勢有所削弱。

 看看豹騎都的狀態就知道了!關北又來了一些人,兵力已經擴充到一千六百余騎,但終日在邙山腳下放牧,根本派不上用場。

 若梁軍此時來戰,倒也不是不可想象。但目前隻探得龐師古一路,且因為大雨又停下了,據聞在等待糧草補給。如果還有其他幾路兵馬的話,那麽就要提高警惕了,或許梁人的意圖並不簡單。

 “本還想南下潁橋,看看能不能堵住一些梁賊呢,如今看來,盡是妄想,唉。”契苾璋坐回了胡床,眼睛盯著已經發霉的牆壁,悵然無語。

 出征以來,飛龍軍其實並未立下多麽顯眼的功勞。除了襲殺梁人後勤轉運節點,燒毀糧草器械之外,就嚇退破夏軍趙霖、王彥章,俘杜宴球以下千人勉強提得上點台面。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沒有斬將奪旗,沒有奇襲破賊,沒有攻城略地,什麽都沒有。

 “軍使……”親將在門外輕聲喚道。

 “滾進來!”契苾璋喊道。

 “軍使,行營李帥詢問是否需要退至陽關聚?”親將問道。

 陽關聚在陽翟縣西北三十余裡。王莽曾遣王尋、王邑將兵百萬至潁川,劉秀將數千兵,徼之於陽關。其實就是夾潁水相對的兩座土城,如今已經不見蹤影,但地名卻留下了。

 “李唐賓看不起人麽?”契苾璋有些惱火。

 告成縣那邊已經在打製小船,準備趁著潁水大漲船運物資而下了,他這麽問是何意?

 是,許州那邊聽聞已經在征募新兵,將留守衙軍由不到七千人擴充到一萬五。

 是,汝州孔勍已率八千眾抵達潁橋鎮。

 是,傳聞楊師厚欲率兵數千溯汝水而上,至郾城。

 如今龐師古又在往新鄭開進,或許還有其他幾路兵馬陸續殺來。

 但那又如何?

 “給李唐賓回訊,就說天已轉好。若再晴個幾日,我便直接南下,捅到陳、許腹地,跳到梁賊背後去打,他能奈我何?”契苾璋說道。

 親將諾諾而去。

 契苾璋定了一會,又扯過地圖查看。

 李唐賓打仗,簡直和大王沒甚區別。

 讓飛龍軍退到陽關聚,根本就是打著一個不對,立刻拔腳開溜,再退到登封的主意。

 屆時就要梁軍做出選擇了。

 你是跟著追過去,深入一百多裡,然後圍攻登封呢?還是乾脆什麽也不做,只派人監視,然後主力西進汝州?

 契苾璋估摸著,若梁人真的西進,那李唐賓絕對會放棄已經拿下的地盤,退兵伊闕一線,放梁軍進來。那就和戰前局面差不多了,而且還控制著洛南三關,進可攻退可守,龐師古你就說跟不跟吧?

 如果跟過來,十幾萬大軍雲集汝州,堅壁之下,求戰而不得。一旦後方有變,再想退走,有那麽容易嗎?

 契苾璋覺得梁人應該沒那麽傻,但他們到底打的什麽主意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