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晚唐浮生》第35章 山城
最新網址:

雖然安東府僑治積利縣,但相對最繁華的地方,毫無疑問還是旅順。

至少,在別的地方還是一片鄉村景象的時候,旅順已經發展出了一條商業家,零零落分布著十幾家商鋪,賣些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

商業交換,果然是根植在人類骨子裡的東西。

旅順縣城目前還沒有城牆,或者說沒有完整的城牆。開荒的任務太重,又有頻繁的軍事訓練,至今隻版築了一小段。而就是這一小段城牆外,數十座冶鐵工坊一字排開,爐火徹夜不息,打造各類兵器、甲胄。

繼糧食收獲與日俱增之後,安東府也在嘗試著自製兵甲,以減少物資轉運的成本。

鐵匠之外,還有一些木匠。

這些木匠的來歷很奇特,都是南方諸藩鎮,比如荊南、兩浙、江西甚至是福建。

對新朝稱臣,當然要派工匠上洛值役。只不過邵樹德將一部分木匠撥到了安東府,令其在此服役兩年,每人帶幾個徒弟,擴大本地人才儲備。

木匠們最近的主要工作是製造偏廂車。從三月份就開始了,至今已完工數百輛,另有更多的輜重糧車。

劉鄂一大早就來到了木匠們的營地。

他仔仔細細看了這些偏廂車,甚至還登上一輛,拿長矛比劃了一下,發現殺敵挺方便的,滿意地笑了。

偏廂車其實就是一面活動掩體,對付騎兵很有效,尤其是只有騎兵、缺乏高素質步兵的遊牧民族,更是有奇效。

馬隆的偏廂車隊,從洛陽出發,一路轉戰數千裡,衝破虜騎重重包圍的史詩級戰鬥已經證明了它的效果。

這種車也沒有固定的型製,只要你知道它的原理就行了。旅順新造的偏廂車大概三百斤上下,每輛車布置兩名長槊手、兩名刀牌手、兩名步弓手,遠近皆宜,重騎兵都衝不動,更別說輕裝騎射手了。在步弓面前,他們就是送人頭的。

當然,任何裝備、任何戰術,終究還是要靠人來執行。馬隆招募的是三千勇士,若都是草草訓練的農民兵,顯然不可能孤軍深入涼州,大破敵騎。不過這會嘛,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技藝嫻熟、敢打敢拚的武夫,只要車造出來,人不是問題。

「王將軍似乎有些憂慮?」試完新車後,劉鄂望向一同跟來的都遊奕使王彥章,問道。

王彥章是直性子,不想拐彎抹角,問道:「偏廂車陣有個致命弱點,容易為大隊步卒擊破。趙王此策,有些冒險。」

偏廂車其實並不怎麽挑地。遼東一片蠻荒,不像中原那樣處處是溝渠、田野,只要不走山路,行軍並不太過困難,大不了慢點罷了。

真正麻煩的是,行軍時狹長扁平的車陣,一旦遇到訓練有素的步兵,很容易被攔腰截斷,首尾不能相顧。

說穿了,它就是欺負草原上的羅圍腿騎兵罷了,欺負你們步戰不行,破不了車上的長槊手、刀牌手、步弓手的攔截。你騎射打不過我車上的步弓、弩,近戰乾不過訓練有素的步兵甲士,如果再像馬隆那樣攜帶足夠三年用的糧草物資,那就真沒辦法了,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不斷前進,轉戰數千裡。回

但如果敵人有精銳步兵呢?這個戰術就被破了,或者說要受到很大的威脅。如何扶擇,其實挺難的。

「契丹有沒有步兵?」劉鄂問道。

「有。」王彥章很肯定地說道:「我與他們交手過,戰力不俗,都是當年劉仁恭、高家兄弟帶過去的,後來補了些渤海人,一直嚴加訓練。」

簡單來說,就是不服李克用的幽州兵北奔,投靠了契丹,

給他們帶去了第一支和第二支專業的成建制步兵。「能不能招降這些人?」劉鄂想了想,問道。

「趙王覺得可以。

」王彥章道:「但我覺得凡事不能寄托在敵人身上。」

「其實沒那麽可怕。」劉鄂說道:「咱們有騎兵伴隨,沒那麽被動。再者,有車廂陽隔,契丹步兵也不一定就能攻破我車陣。只要上下一心,敢戰死戰,許下厚賞,劉仁恭之輩真的就能得手嗎?我看未必。」

王彥章沉默很久,最後也想通了。仗終究還是要靠自己一點點打,沒交手之前,都是瞎猜,只能到時候再看了。

離開城牆根之後,王彥章又回了自己部隊的駐地。

他是都遊奕使,掌管騎兵。最初的人馬,大多是各路雜牌軍中抽調加強過來的。征戰年余,部下中多了不少新面孔,基本都是本地招募的士兵,以韓羈人、高句麗人為主,全軍總共兩千騎出頭。

王鐵槍的名聲,已經漸漸傳播到了安東府之外,因為他多次斃殺契丹酋豪,甚至還生擒過數人,威名赫赫。

遼西的契丹牧地之上,只要一聽和王鐵槍交手,牧民們都面有難色,實在是這個人太生猛了——把王彥章放在大軍統帥的位置上,那是對自己人不負責,如果讓他作為先鋒大將,則非常合適。

巡視完營地之後,他牽著馬兒到小河邊洗刷。

河兩岸有不少新來的魏博百姓在洗衣服。王彥章隨意掃視了一眼,頓時愣住了。

他把鐵槍扔給親兵,大踏步往前走。

他越走越快,到最後幾乎衝了起來,直到站在一人面前。

那人也發現了王彥章,立刻以袖掩面,抱頭而走。

王彥章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低聲道:「可是敬司馬?」

******

六月二十六日,又是二十多艘船隻依次入港。

因為第一批八百戶貝州移民已經休息得差不多了。安東行營下令,龍武軍使劉郭率三千人北上,護送這批魏人百姓及大量軍資北上。

他們特意繞了下路,經平海、東平二縣,於十天后抵達了積利縣。

八百戶移民,旅順分了一半,平海、東平二縣各兩百戶。新來的大約七百戶,旅順安排三百戶,平海、東平、積利、石汪各百戶。

抵達積利縣之後,劉鄂領取了部分物資,然後一路北進,至高句麗故建安城方止。

這片區域,劉鄂去年來過一次,這是第二次來。

建安城在後世蓋州市東北青石嶺鎮高麗城村前的石城山山脊上。

高句麗時代,其地域范圍的西界便是遼河,也就是說,後世遼寧省的東部歸高句麗管。

這片區域的西部是遼河衝積平原,雨量豐沛,日照時間長,利於農耕,高句麗時代便得到了很好的開發。東部則是長白山系,山高林密,地形陡峭,多高山峽谷,缺乏連續的平原,不是不可以農耕,但真的不如西邊的遼河平原。

遼寧的山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地下水十分豐富。山峰高處,往往蘊藏多處泉水,海拔多高,山泉水就有多高。且多片麻岩、花崗岩、石灰岩,地形也很陡峭,多上下垂直的崖壁,十分險要。

正因為這個地理特征,高句麗時代除在大遼水(遼河)東岸修千裡長城之外,還廣築山城,以控遏交通線路。

其最著名、最重要的山城有十二,積利、卑沙便在其中,如今都在夏軍控制之中,分別作為積利、平海二縣的縣治。

石城其實也是,只不過夏人看不上,他們更青睞海港。

劉鄂如今抵達的建安城同樣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山城——渤海人的勢力已從此消退,契丹人也不愛住在山城上,更不會守城,故一直沒人佔據,此時便落入了龍武軍之手。

「前唐太宗伐高麗,有建安、新城、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余級。

」劉郭撫摸著土石混合質地的城牆,仿佛在追憶兩百多年前的金戈鐵馬。

在建安城下留名的應該是張亮。他宰軍自登萊浮海登陸,先破卑沙城,再襲建安,連戰連勝。

建安城周長約十裡,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城牆用土、石混築而成,歷經風吹雨打,至今仍殘留了大半。

城內是一個大盆地,盆地中央有一山,曰「金殿山」。山頂地勢平坦,有石階而上,殘留著一些建築廢墟。

金殿山北有一道土堤, 堤中有一道豁口,山水經此流過,在西門附近形成一小湖泊,曰「飲馬灣」。

建安城有三座城門,建安成安有三座城門,東門一,西門二,兩座西門之間還有個水門,可通船隻。

軍士們已經陸陸續續開進了城內。城池廣大,偏廂車、輜重馬車、糧草物資都堆進來後,也一點不覺得擁擠。

城內到處都是房屋廢墟。破碎的瓷器、瓦片入眼可及,石臼翻到在地,腐爛的馬鐙、生鏽的鐵甲片隨處可見,這一切都在向新來的征服者訴說著,建安城左近曾經存在過高度的文明,如今已湮沒在歷史塵埃之中。

「前唐時建安州都督府便設於此處……」劉鄂從地上撿起一把鏽蝕得不成樣子的橫刀,心中一瞬間升起了很多感想。

「山城,還真有高句麗特色。」劉鄂抬頭望向了金殿山,又看了看山腳下的河流。

建安城內居然還有可供開墾的荒地,能夠種糧食,雖然面積很小。

誰能想到,山頂有河、有田,還有城池,這奇葩的地形當年馬謖若據守的是這種山城,還會那麽慘嗎?

「給趙王、符都頭、杜府尹傳訊,我部已據建安山城,控遏大道,請速發糧草軍資。」劉鄂轉過身來,下令道。

信使複述了一遍命令,翻身上馬離去。

「偵騎四出,向北搜尋。」劉鄂又下達了命令。

建安山城再往北百余裡,還有一座山城,即安市城。

越往北,遇到契丹人的可能性越大,不可輕忽。

--到進行查看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書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