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分家最近的契機就是寶琳上高中這事,上高中可不比初中,學費不低,夥食費也不便宜,再加上書本費住宿費校服費等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個高中生一年再怎麽節儉,最少也得二三十吧,這就相當於農村一個壯勞力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上工能分到的所有錢了。
寶琳先前特意跟同學打聽過了,縣城高中一學期學費就得5元,書本費也得2元,住宿費1元,夥食費則是依據你在學校吃什麽來定。
食堂都是用飯票來買飯的,交錢能換飯票或者是交糧也能換飯票的,一分一張,吃什麽等的飯菜就拿幾張,到食堂窗口打飯。
食堂飯菜分為三等。有一分錢的,三分錢的,五分錢的,一分的就只是單純的紅薯稀粥配鹹菜鹹菜,三分的是一個純玉米餅子帶碗紅薯稀粥配鹹菜,五分的是一個帶點肉的炒菜外加一個玉米餅子。
用糧食的話,一斤粗糧抵兩分錢,一斤細糧抵個4斤粗糧,能換相當於8分錢的飯票。
一個學生在學校不吃早飯,午飯和晚飯也隻吃最便宜的紅薯稀粥,一個月最少也得六毛夥食費,一年說什麽也得7.8塊錢。
這個時候的錢難掙,特別是農村地區,基本上就等著過年大隊下發的那點錢緊巴巴的過日子,上河村還好點,那點子山貨還值點錢,一年到頭辛苦下來還能存的小錢,日子過的還算有盼頭。
寶琳甚至都不用想,就知道,她奶不會給她出上高中的任何錢,甚至可能直接要求寶琳回家乾活,等過幾年收筆彩禮就給嫁出去最好。
所以借著這點鬧開,分家,算是最好的時機了,名聲也能好聽點,畢竟都是為了孩子,也算情有可原。
寶琳當然不願意錯過這個時機,隻高中的花費確實比初中大,單純靠爸媽上工掙工分,還有采的那點山貨,壓力確實是太大了,寶琳自己也得想辦法掙錢才行。
目前擺在寶琳身上只有兩條路,一是借著空間每月去通貿村,收海貨,靠倒買倒賣海貨做中間商賺差價,隻現在寶琳並沒有什麽認識的人,自己去黑市蹲賣危險性太大,寶琳是不會去幹的,她惜命著呢!
二是用自己有限的文筆去試著寫小說,畢竟自個前世是個大書蟲,什麽類型的小說沒看過,文筆寶琳不太敢保證,可能小白了一點,但腦洞情節這方面絕對新穎。
隻題材內容需要好好琢磨琢磨,畢竟這時候風聲有點緊。
二者權衡之下,寶琳暫時選擇了後者,最近已經在構思,文筆不夠,只能靠前世看過的一些經典情節和腦洞來湊。
寶琳對自個也沒什麽高要求,隻每月一二十元稿費能把高中生活費搞定就行了,要是能再多點存點小錢下來那自然更好。
有了賺錢思路的寶琳,在夜晚輾轉反側興奮了很久之後,才勉強入睡,第二天又早早被吵醒,眼睛不負眾望的掛上了黑眼圈。
面對她媽蘇紅英面帶擔憂的表情,默默搖了搖頭,說了句:“媽,我沒事,沒睡好罷了,明天早點睡就是了。”
蘇紅英看看寶琳無精打采的樣子,卻是誤會了,以為她是沒睡以前床鋪,不習慣,睡不著。
等早上看到李桃的時候,就直接對著李桃問道:“大嫂,你娘家侄女什麽時候走啊?她們姓李,總在王家住著不合適吧!”
“這都五六天了,吃住都在王家,乾活都在李家,這有點說不過去吧!”
李桃面色僵了僵,她昨天已經跟她媽李春花隱晦的提了提這事,
可她媽就是不接茬,她能怎麽辦! 要是直接攆了侄女回娘家,她在娘家以後還做不做人了。
“紅英,這不是我娘家剛出了事,現在還亂著呢!再說,小菊小娟在這,寶琳不就多兩個玩伴了嗎!平時寶琳老是一個人呆著,多孤獨呐!”
說完,李桃便自顧自的帶著兩侄女坐在座位下首,等著開飯。
王老太一端著飯進屋,看著在桌子上坐的整整齊齊,等著開飯的一屋子人,氣就不打一處來。
分飯的時候先給自己和老伴打上滿滿一大碗,接下來,王建軍獨得王老太寵愛,也給打上了滿滿一大碗,然後就是文輝文燦文軍三個孫子,王建國徐晴寶珠。
等飯盆被扔到寶琳一家三口面前的時候,盆底就剩薄薄的一層清粥,裡面就飄著幾根野菜,紅薯塊莖那是撈得乾乾淨淨,一點沒剩。
寶琳一家三口外帶李桃和兩個侄女,六人看著飯盆面面相覷,最終李桃手快一步,把飯盆裡的清粥包了。
當然,寶琳三人也沒想著跟她爭就是了,這點東西,磕磣誰呢!
蘇紅英拉著王建黨和寶琳回了屋,衝了幾碗紅糖水,墊墊肚子,早飯的事就先這樣,就當老太太心裡不得勁,要是中午還這樣,那就沒法善了了。
“叮鈴鈴叮鈴鈴”,上工的鈴聲響起,蘇紅英和王建黨兩人背著家夥什就上工去了。
臨走前,蘇紅英囑咐寶琳,不用去挖野菜了,自個去玩,采點茶泡樹莓之類的野果墊墊肚子,中午再回來吃飯。
蘇紅英不放心寶琳,怕她一個人在家,婆婆心裡不爽快,拿孩子撒氣,還不如索性就直接把寶琳派出去玩,免得她擔心。
寶琳看著他們走遠,自個背著背簍拿著鏟子去了後山。
寶琳之前讓她爸給她請了一周的假,現在才第六天,第七天全校師生都不上課,所以寶琳才這麽悠閑的出了門。
文輝文燦今天早上吃完了飯,就背著包帶了兩個紅薯去陳家莊上學去了。
寶琳的初中是在紅星鎮上的,天氣好的時候,一個小時就能到,天氣不好一兩個小時遲到甚至是不去也是可以的。
因為去鎮上需要過橋,這橋是架在大青河上的,要是趕上下暴雨河水翻滾末過橋面的時候,或者下雪結冰橋面打滑的時候,那是根本不敢過,極其容易出事。
這些默認的事情都是用血淋淋的人命換來的,每年總有一些不聽勸告固執行事的人用他們的生命來警示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