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第14章 我真不想當文抄公
  身為現代人的劉星深知討價還價的道理,明明自己能賺很多,但是就這麽答應下來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一副自己吃了大虧的樣子和衛覬討價還價了起來,看的蔡邕在一旁目瞪口呆。

  最終還是劉星小勝了一籌,以4貫200錢的價格把酒價定了下來。

  觥籌交錯間,不知不覺一壇酒已經見底,要知道這可是5斤一壇的烈酒,參考二鍋頭就了。

  蔡邕眯著眼睛看向劉星:“鵬舉小友,日前聽聞你所作的憫農一詩,由張懿送入雒陽宮中,足見小友文學功底,不知為何要經商呢,要知道這商人的名聲可不甚好聽。”

  在東漢,士農工商,商人是比較讓人看不起的職業,所以蔡邕很疑惑劉星的所作所為。

  只見劉星放下手中的酒碗,僅僅用了三秒把穿越前所受的苦難都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遍,表情立馬變的苦大仇深起來。

  “蔡大家有所不知,小子也想飛黃騰達,也想入朝為官,可是家中突逢變故,只能為這五鬥米折腰了,若是不弄點什麽出來,可是要餓死街頭了。”

  蔡邕微微點頭。

  “原來小友還有這等苦衷,這酒在雒陽的售賣就交給老頭子了,不過這可不是白做的,需得讓老夫滿意。”

  “那如何能讓蔡大家滿意呢?”

  蔡邕吃了一筷子牛肉:“就以今日這酒為題,你作詩一首,讓老夫看看你文采究竟如何?”

  哎,劉星深深的呼出一口氣,心說,老登,為什麽老是喜歡逼我做文抄公啊,不過看在你能幫我賣酒的份上,這活兒我接了。

  假裝沉思了一會,開口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蔡夫子,衛伯覦,將進酒,杯莫停。”

  蔡邕先是一呆,後撫掌讚道:“好詩好詩,好一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知可有後續?”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裡劉星不得不少背了一句“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尼瑪陳王曹植現在還沒出生呢,要是蔡邕這老登較真問起,自己還真不知道怎麽忽悠過去。

  不過好在蔡邕被李白的這首將進酒鎮住,總算是過關了。

  衛覬在一旁舉杯哈哈大笑:“鵬舉,這首詩可有名字?今日這詩一出,恐怕我也要跟著你倆出名嘍。”

  “將進酒。伯覦兄,可莫要打趣小弟,一首詩而已,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蔡邕在一旁細細品鑒了一番後,向衛覬討來紙筆,借著酒意,把這首將進酒謄寫了下來,哈哈大笑。

  “鵬舉小友果然大才,一首將進酒真真的寫進了老夫心裡,如剛才所言,這雒陽的銷路老夫應下了。”

  衛覬在旁大急:“蔡先生,此次你來雒陽不是訪友嘛,如何推銷酒水?若是傳到宮中,恐陛下不喜。”

  這時劉星才反應過來,這個時間段蔡邕應該是在吳郡會稽附近才對,於是看向蔡邕。

  見劉星疑惑的目光望來,蔡邕才緩緩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大概在六年前,這老登在朝中得罪了人,然後被皇帝流放到了五原郡安陽縣,九個月後,靈帝劉宏大赦天下,準許他返回原籍,但由於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這才逃往吳地避禍,這次來雒陽是為了看望一些老友而已。

  解釋了一番之後,蔡邕這才又道:“我友鄭康城,日前蒙受黨錮之禍,兩年前才被放出,在雒陽創立鄭學,還有那盧子乾,也是好酒之人,眼下這二人在雒陽東觀校勘儒學典籍,此番來雒陽便是受此二人相邀。”

  我了個豆,這不就是一群大牛編寫“東觀漢記”嗎?這麽說來自己這酒的銷路還真就沒有問題,鄭玄和盧植可都是這個年代出了名的酒懵子,對了,還得加上邴原和劉表,這都是能喝幾十斤的猛人,酒量比自己這個大排檔王守義要牛批太多了。

  想到這裡,劉星趕忙舉杯:“那就多謝蔡大家相助了。有蔡大家作保,這酒可就不愁銷路了。”

  衛覬在一旁問道:“鵬舉老弟,你這酒打算叫什麽名字?總不能連個名字都沒有吧,這讓我如何售賣?”

  “這酒較烈,所以我取名為驕陽。”劉星隨便編了個名字敷衍道。

  蔡邕樂了:“好一個驕陽,這名字當真取的好啊, 入口火辣,讓人渾身暖洋洋的,就好似吞下了初升的驕陽,小友當真是有心了。”

  三人又是一番相互吹捧,劉星這才對衛覬開口道:“伯覦,今日我來還有一事,不知你可有興趣?”

  “可是還有什麽稀罕物件?”

  “沒什麽稀罕物件,就是煮了些鹽而已,不知伯覦兄可有銷路?”

  轉身吩咐小廝去自己車上取些鹽過來,劉星又道:“眼下官府不禁鹽鐵,所以只能從這方面想點賺錢的門路了。”

  衛覬伸手,一根手指虛指向劉星:“你啊你,真真是掉到錢眼裡去了,也罷,今日就看看你這鹽的成色再說。”

  看到衛覬打趣自己,劉星索性借著酒話開始說起了故事。

  “二位有所不知,我自幼得高人指點,對這天相一事頗有見解,不知二位可願聽我一言?”

  蔡邕來了興致:“鵬舉小友但說無妨,反正左右都沒外人,你盡管講來。”

  左右看了看,沒有小廝在場,遂拿出忽悠徐晃那一套說道:“五月,庚申,永樂宮署災。八月,起四百尺觀於阿亭道。十月,太尉許彧罷;以太常楊賜為太尉。帝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遂狩於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

  衛覬大驚失色:“鵬舉,天家之事怎可妄語,還請慎言。”

  “若不是天家之事,二位如何信我?還有更大的事在後面呢,眼下正值五月,永樂宮是否署災可供二位判斷我所言真假。”

  蔡邕掩嘴打了個酒嗝說道:“這些醉話,莫要再提,今日咱們隻管喝酒,不談其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