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大隋強取李唐天下》第一十章:伊婁傑
  午時初。

  杜陵城南。

  韋承行在城中,身後跟著三名隨從,每位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高手,就算卸去了佩刀,也不妨礙個個一打五。

  別看杜陵現在名義上是個鄉,實地裡與縣一般大小,原是周朝古杜伯國所在地。

  秦武公十一年在古杜伯國舊地建立杜縣,設縣治於杜城,隸京都鹹陽管轄,此系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建制縣之一。

  漢元康元年改杜縣為杜陵縣,又在新天鳳二年改稱饒安縣,後又複之改之。

  幾百年下來,杜陵縣都在易名複名中循環,直到開皇初年徹底定調了杜陵之名。

  可隨著隋文帝遷都大興,改萬年縣為大興縣,與長安縣同治於大興城,杜陵也因此被廢縣設鄉納入了大興縣管轄。

  韋承抬頭望向天空,太陽已經快要臨近中央,急劇上升的氣溫,讓他終是受不住了。

  他前看無店,後一轉身剛好對眼上來時路上的一處酒肆。

  韋承快步走去,動作乾脆利落,三名隨從見狀連忙跑上前跟在身後。

  看到朝向的去處,三人的臉上盡皆露出了笑容。

  才到店門外,韋承一眼看見懸掛於上的牌匾,寫有三個大字——嘉秀居。

  韋承看不懂是何意思,想來能掛出這種怪名,應該不差,便收了心思匆忙入了門。

  韋承於店內環顧四下,酒肆很大,一樓的裝飾雖無金絲銀線,但此刻卻座無虛席,伴著拚酒,一片熱鬧。

  正是返回櫃頭的店小二,立馬注意到了韋承,只是一眼就聞出了金錢的味道。

  只見他快步上前,站直身子,躬身道:“公子,請問你是品酒呢,還是用膳啦?”

  韋承微微一笑,目光從店小二身上掃過。

  “既品酒,也用膳。聽聞此處美酒佳肴皆是上乘,我特地前來一試。”

  店小二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忙道:“公子真是有眼光!我們酒肆的美酒佳肴在這一帶可是出了名的。”

  “公子請隨我來,我為您安排一個清靜的位置。”

  說罷,他引著韋承朝樓上走去。

  二樓相較於一樓,氛圍更為雅致。

  店小二將韋承帶到一處靠窗的位置,殷勤地為他擦拭了桌椅。

  當瞥道身後站著的三名壯士,他隻覺後背透著冰冷。

  些許穩住了心神後,方才諂媚的問道:“公子可有什麽特別的喜好或忌口?我們的廚師定能滿足公子的需求。”

  “將你們的招牌酒菜呈上來即可。”韋承思索片刻,道。

  店小二應聲離去,不一會兒,便陸續端上了酒菜。

  韋承舉起酒杯,輕嗅著酒香,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在無意中瞥見三名隨從,這才想起了他三人。

  韋承也不吝嗇,直接呼來店小二,道:“再給我這三位護衛弄一桌好酒好菜。”

  店小二得了令,麻溜的退了去。

  三名隨從心裡很感動,頭一次見到這麽慷慨的主,憶起從前,不由比起了韋圓成,心道這兩人那是能比的。

  而今,他們是真有種想砸了飯碗,抱住大鍋的想法。

  酒菜上桌,三人相視一眼,沒有即刻動手,反倒是先換了座位,以便能夠觀察到韋承周邊的風吹草動。

  整個二樓桌數不及一樓,隻擺上了七桌。

  余下無人的兩桌,另外三桌的客人正在有說有笑,唯有韋承無人可言語,顯得格格不入。

  酒肆背靠滻河,滻河之水清澈見底。

  當陽光撞向水面,濺起的波光射出,剛好飛過韋承所處的位置。

  飲了半壺美酒,韋承不覺醉意。

  他尋著輝光起身,不用低頭,滻河已然盡收眼底。

  看著眼下這條見證輪回的河流,韋承心裡百感交集。

  他瞪大雙眼望去,想看穿滻河。

  直到夏風從河面拂過,不過是看到了一道道波紋。

  “嘎、嘎~”

  鴨叫傳來,眨眼間,韋承望見了一群鴨子,他數了數,有十隻,些許羽毛浮在水面,像在點綴一塊金玉。

  韋承詩興大起,伸手直把桌上余下的半壺酒一口悶下肚,引來眾人目光,被人當作要耍酒瘋的公子哥。

  韋承不卑不亢,用著目光掃過,做了回禮,隨即朗聲道:“望下滻江水,風來九道波。心才不自覺,乍起白毛歌。”

  聲音落地,二樓眾人略有驚訝,看向韋承的眼神變了樣。

  在眾人眼裡,韋承的詩算不上佳品,但能做到出口成章,已是不錯。

  裡處的一張桌上,對坐著兩人,其中一人輕聲道:“這郎君穿著雖是樸素,氣質卻是出眾,再看他身後坐的三名護衛,盡有一股肅殺氣,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對坐之人看向韋諶,仔細端詳後搖了搖頭。

  旁桌三人或是聽見了兩人的言語,一位同韋承般年紀的郎君起了興趣。

  “兄台真是做了一首好詩,不知兄台是何方人氏、該怎麽稱呼?”

  韋承看去,那郎君一身輕裝,無半點裝飾在身,唯見眉羽間英氣勃發。

  韋承道:“在下韋承,就是這杜陵人,不知兄台怎麽稱呼?”

  眾人看向韋承, 目光變了樣,齊言讚道:“原來是京兆韋氏子弟,怪不得有此大才,真是一首好詩。”

  眾人都明白,姓韋又是杜陵人,哪基本就是京兆韋氏的子弟了。

  有人追問道:“不知韋公子出自哪一房?”

  還不等韋承開口,先前那問姓的郎君臉色一變,疑惑道:“韋承?你就是那個跳河救人的伊川縣侯韋承?”

  聽到那郎君所言,眾人才恍然大悟,目光聚到一塊,打量得韋承略有尷尬。

  他們看來看去,韋承就在哪裡像個猴一樣。

  “果然是英雄少年,不愧為我們世家大族的驕傲。”

  “是啊!看這以後那些庶民還怎麽敢說我們世家無德行。”

  韋承對眾人所言,不屑一笑。

  世家大族對族中子弟的要求很嚴格,並不會松懈。

  無論是君子六藝、還是四書五經,世家子弟都必須去學。

  唯獨有些世家子弟,他們平日裡不學無術,輕則張揚跋扈,重則害人性命,卻總是喜歡仗著別人的名聲來標榜自己的德行。

  這類的世家子弟,韋承不屑一顧。

  他們像野狗般聚在一起,欺行霸市。

  看著威風凜凜,可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他們就會驚慌失措,心無一計。

  韋承笑著對那群豎子,道:“多謝各位兄台抬愛。”

  隨即他便看向先前那郎君,語氣溫和道:“在下正是伊川縣侯韋承,不知兄台怎麽稱呼?”

  那郎君神色一喜,道:“原來真是韋兄,在下伊婁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