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華娛從帶資進組開始》第32章 《廠公》
  花費一天,對照著《明史》,徐皓峰將《暗江湖》系列的前四篇看完。

  看完後,不禁感歎,這作者的腦洞是真大啊!

  《劍雨》和《戚家刀》不用多說,劇情都是經過後世市場檢驗的。

  只是徐皓峰自己不但是作家,還是編劇,這幾篇亮點不少,但還足以讓他感覺到驚豔。

  可《廠公》確實驚豔到他了。

  因為這部小說十分反套路,故事是以明正德朝大太監劉瑾為第一視角來寫的,毫無疑問是反派視角,而且作者也沒有給他翻案,劉瑾最後被判凌遲處死完全咎由自取。

  但看到最後,才發現實際這篇小說的第一主角應該是正德帝朱厚照!

  在劉瑾的視角下,那個歷史上以頑劣、荒唐、嬉笑玩鬧著稱的明武宗,實際是個英明果敢的君主。

  細研究過明史的人才知道,明武宗之父、歷史上那位被廣為稱讚、與宋仁宗齊名的仁慈君主、號稱締造“弘治中興”的明孝宗朱祐樘,實際是個庸碌之君,而且是個實打實的敗家子!

  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期間雖跟文臣關系極為緊張,但功績是實打實的。在明朝十六帝裡,論功績足可排到第三(前兩位是洪武和永樂)!其不但給明孝宗留下了極為優渥的政治環境,還留有豐厚的家底。

  可輪到正德帝登基的時候是啥情況?

  國庫窮的連大行皇帝的喪葬費都拿不出來!

  不開玩笑的說,國庫裡是真窮的能跑耗子了。

  蓋因弘治帝在位時篤信佛道,尤其是道教“燒煉齋醮”之術。

  弘治三年(1490),朱祐樘即位已三年而沒有子嗣,有點著急。作為一個皇帝,正常的做法是廣納嬪妃,普降甘露。但踐行“一夫一妻製”的朱祐樘,想法異於常人——下令再建祈聖嗣醮,祈求子嗣誕生。

  有言官上疏提醒他,皇帝應該遵循“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之義”,選良家女以充六宮,遠離齋醮方術才對。朱祐樘嘴上說“愛卿言之有理”,實際上卻不為所動,仍然通過齋醮儀式求子。

  誰知道第二年,皇太子朱厚照就誕生了。朱祐樘這下對道教齋醮死心塌地,對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七代天師張元慶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加賞賜。從此,他崇尚道教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不僅恢復父親成化時期的齋醮場所,還在各地瘋狂修建道觀。

  自弘治八年(1495年)以後,他更是經常從事此類活動,逐漸倦怠臨朝聽政,章奏“或稽留數月,或竟不施行”,出現政事積壓的情況,經筵進講每年也不過只有幾天。

  內閣首輔徐溥為此上疏勸諫朱祐樘,使其頗為感動,在一個月後召見了閣臣面議機務。但在這次召見之後,“終(徐)溥在位,亦止此一召而已”。

  而為了進行這種法事,光祿寺每日需要提供數百桌食物,南京方面需要製造十余萬件器皿,購置數十萬斤香!可以想象這花費得有多大!

  弘治帝兩次在武當山玉虛宮舉辦“吉祥好事”齋醮,長達四十九晝夜,前前後後花費上千萬兩白銀!

  和這位好伯父比起來,實際後面的道君皇帝嘉靖都是“相形見絀”。

  而更要命的,弘治帝上位後,對外奉行“和平政策”,一改成化朝積極對外的強硬作風,使得九邊軍備廢弛日益嚴重,對北方蒙古韃靼部的侵略更是僅采取防禦的戰略。

  韃靼小王子(達延汗)時戰時和,不時侵擾明境。可朱祐樘統治期間,對韃靼小王子、火篩等的多次入侵只是采取抗戰驅趕之策,“縱容”對方的野心逐步壯大,對明境的侵擾一次比一次規模大。

  待到朱厚照剛即位,就遭遇韃靼小王子入侵的虞台嶺之戰,給這位年輕的帝王帶去了一樣特別的“繼位之禮”。

  因而正德帝繼位後接手的完全就是個爛攤子,和他爹繼位時的朝局近乎天差地別。

  但這位年輕的帝王勵精圖治,表面看上去是縱情玩樂,不願在皇宮居住,反而耗資巨大興建個豹房(其實才花了25萬兩)居住,搜羅奇珍異獸以供其賞玩,實際是繞過內閣,將自己的政治中心放到豹房,並通過任用以劉瑾為首的宦官“八虎”製衡日益強大的文官勢力,還通過提拔邊將許泰、楊一清、江彬等人,操練新軍,逐步掌握軍權。

  而且這位帝王的手腕足夠強硬。

  正德五年(1510年)平息寧夏安化王之亂後,“八虎”另一成員張永與朝臣楊一清聯手合作呈上被劉瑾隱匿的安化王檄文,其中提到劉瑾圖謀不軌,劉瑾遂被逮捕,在抄家過程中發現了兵甲、玉璽和藏著匕首的扇子,坐實其謀逆罪狀。八月二十五日,劉瑾便被正德帝下旨凌遲處死,五年來在朝堂上呼風喚雨的“立皇帝”大太監劉瑾就這樣一夕即滅。

  而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春,韃靼小王子率領七萬大軍南下,大敗宣府總兵潘浩,殺擄3749人,劫掠牲畜23500余頭。得信後正德帝決定親自巡邊,抵禦韃靼。同年十月四日,正德帝與韃靼小王子交戰於應州城北的五裡寨,大敗韃靼大軍,打出了應州大捷!正德皇帝甚至親上戰場“陣斬一人”,此後“虜雖歲犯邊,然罕大入”。

  可以說,後面嘉靖帝繼位後,能輕而易舉的掀起“大禮議”,也得感謝他那位堂兄給他留下了極好的外部環境。

  當然,《廠公》故事僅寫到劉瑾領死,後面的應州大捷等明武宗的光輝事跡僅一筆帶過。

  給徐皓峰帶來驚豔感的是,劉瑾被處死前,君臣最後一番對話。

  劉瑾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對朱厚照不再卑躬屈膝,而是大罵朱厚照實際是個刻薄寡恩、冷血無情的人。利用他們這群宦官,製衡乃至壓製文官,一切罪責都被他們宦官背了,他(朱厚照)這個皇帝僅有點兒識人不明之過!如今文官已被降服,他們這幫宦官也就要被鳥盡弓藏,他劉瑾是第一個被拋棄的,卻絕不是最後一個!

  而後,劉瑾又大笑,“實際咱家也早知會有這麽一天,皇上你(朱厚照)是咱家看著長大的,心思如何,咱家怎會不知?但咱家也知道自己絕難逃得一命,便早早做了報復!”

  說著,其指向正德帝,“皇上這幾年吃食裡,咱家多多少少下了點兒藥,雖要不了皇上的命,可皇上你的子嗣就很難有了!啊哈哈哈~~~”

  夜梟般的笑聲傳遍牢房,可出乎其預料之外,正德帝全程都很冷靜,只是靜靜地看著劉瑾,面無表情,不知其所思所想。

  待劉瑾笑聲漸歇,正德帝方才開口,只是話語一出就是石破天驚!

  “朕自幼頑劣,離經叛道,多有驚世駭俗之舉,與母后、皇舅及各位東宮舊臣關系都不好,恐將來下場難堪。

  當年教授朕房中禮儀的內府女官,在朕大婚四月後被送回其老家,卻是在那湖廣地帶。次年九月,朕那興王叔府中傳喜訊,興王嬸誕下麟兒,如今也已有四歲了。”

  劉瑾聞言,整個人如遭雷劈,都被震傻了,最終只能心悅誠服的跪地高呼:“吾皇萬歲!”

  而朱厚照只是轉身離去,再未看劉瑾一眼。

  有些秘密,只能說與死人聽。

  只是看其北影,形單影隻,才知何為孤家寡人……

  徐皓峰讀到這段,也是有些傻了。

  正德帝朱厚照口中的興王叔是誰?

  真名朱祐杬,明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異母弟、明武宗朱厚照之叔,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興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到封地湖廣安陸州(今HUB省鍾祥市)就藩。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薨,正德帝初賜諡“獻”,即“興獻王”。

  而他的兒子,正德二年九月生的,名朱厚熜,也就是明武宗駕崩後、兄終弟及而登上皇位的明世宗嘉靖帝!

  尼瑪,按照作者的潛台詞,這嘉靖跟正德,名為兄弟,實是父子!

  這玩笑可開大了吧?!

  但細琢磨,也不是沒有可能!

  《明武宗實錄》記載,明武宗是在正德元年八月十一日大婚,將皇后夏氏迎娶進宮。

  而在成婚前,會有專門的內府女官侍寢,教授小皇帝如何行成人之禮。

  這些女官如果在過程中取悅了皇帝,會被皇帝在大婚後再充入后宮;

  如果不能取悅皇帝,因被皇帝臨幸過,會先被處理確定不會有孕,之後養個幾年送出宮外贍養。因為其服侍過皇帝,便終生不能嫁人。

  明武宗留下的軼事典故不少,其中有搶男霸女、喜好人妻兩則,說其喜愛民間女子,還最好是嫁過人的,頗有孟德遺風。

  據有歷史愛好者考據,朱厚照應該是比較喜歡體態豐滿的女子。因古時成婚早,女子身子還未發育完全就早早嫁人,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身材乾癟自然不吸引人。而嫁過人的女子實際也就是二十來歲,正是身材發育完好的年紀,審美正常的朱厚照更喜歡這樣的也不難理解。

  大婚時服侍其的內府女官,歲數應比其大,估計身子已發育成熟,正好符合朱厚照的喜好,被其多留了四個月也算合理。

  而嘉靖帝朱厚熜生日是9月16日,按照時間上算,也算吻合。

  更有意思的是,考據下朱厚熜的父母兄弟姐妹生卒:

  其父興獻王朱祐杬於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薨,享年44歲。

  朱厚熜胞兄嶽懷王朱厚熙,生於弘治十三年六月十二日(1500年7月7日),生後五日(1500年7月12日)而殤。

  朱厚熜同母長姐常寧公主,生於弘治十四年十月十六日(1501年11月26日),卒於弘治十七年四月二日(1504年4月16日),不到四歲即夭折。

  朱厚熜異母二姐善化公主,生於弘治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1503年7月21日),興王側妃王氏所出,卒於正德七年五月初一日(1512年5月15日),才活了九歲,亦是早夭。

  朱厚熜同母三姐永福公主,生於正德元年四月二十八日(1506年5月20日),卒於嘉靖四年五月三十日(1525年6月20日),沒活到二十歲。

  朱厚熜同母胞妹永淳公主,生於正德六年九月十一日(1511年10月2日),卒於嘉靖十九年三月(1540年),將將三十歲,這還算活的長的。

  朱厚熜生母蔣氏,錦衣衛中兵馬指揮蔣敩之女,生於成化十三年(1477)二月初三日。弘治四年(1491)十二月,冊立為興王朱祐杬王妃。嘉靖十七年(1538)十二月病逝,享年62歲。

  可以說,興獻王本人的壽元就不昌,連蔣氏的好基因都救不過來,長子、長女皆是夭折,其他三位女兒也都是早亡。

  但就算古代夭折率高、古人壽命短,可一堆短命鬼裡突然冒出來一個相對長壽的,也是奇事兒。

  還有興獻王的諡號為“獻”,雖《逸周書·諡法》對“獻”的解釋是“聰明澼哲曰獻”。但繼漢獻帝後,大眾看到這個諡號,第一反應肯定是這人做了什麽“奉獻”的事兒。

  自漢獻帝後,只有四位帝王有這同樣諡號,但除了漢獻帝真正做過皇帝外,其他四人都是追尊,可見古人也都覺得這個諡號有些“晦氣”。

  再加上這諡號是正德帝給興王上的,這裡面就更有意思了。

  興王做了什麽,對正德帝算是奉獻的事兒?

  前面漢獻帝可是禪位的,所以魏明帝曹叡給其上了個“獻”字。其後三位,成漢獻帝李驤、前趙獻帝劉廣、代獻帝拓跋鄰,都是子孫追尊,是子孫做帝王后,認為先祖功莫大焉,給上的尊號。

  他興獻王跟正德帝不過叔侄關系,關系不遠不近,無緣無故的怎就能得個“獻”字諡號呢?

  是不是,因為興獻王甘願獻出一個兒子的名額?!

  所以,作者如此編排,也確實有合理之處。

  徐皓峰只能如此想到。

  他已被這作者的腦洞所折服,而後看到雜志最後的預告,得知這《暗江湖》系列還有五篇,喜不自禁。

  徐皓峰畢業於北電導演系,畢業後直接去了作協,但已和北電方達成共識,他來年就會回北電任導演系教師。

  06年其出版了小說《逝去的武林》,而後一直有拍電影的想法。

  如今徐皓峰看到《暗江湖》系列,裡面大都是明朝故事,便有了拍攝一部以明朝為背景的武俠動作電影。

  “嗯,最好是萬歷年間,有關戚家刀的故事。”徐皓峰看著手上雜志中第四篇小說《戚家刀》,摸著下巴自言自語道。

  他心中已慢慢有了靈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