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華娛從帶資進組開始》第34章 銷量火爆
  2006年3月,一位網名“當年明月”的網友在天崖論壇“煮酒論史”板塊上開始連載一部名為《明朝那些事兒》的人文社科歷史作品。

  主要講述的是從公元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關於明朝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

  因而《明朝那些事兒》一經發表,就走紅於網絡,之後逐漸破圈,火到現實中,被大眾所熟知。

  這部作品的走紅,也使得明史,這部分原本比較冷門的歷史逐漸被大眾所關注。

  很多人這才了解到,原來大眾印象裡,屠戮功臣、冷血無情的“鞋拔子臉”朱元璋和嗜殺成性、屠人十族的“屠夫”朱棣,真實的情況都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一代帝王!

  尤其洪武大帝朱元璋有再造華夏之功業,在開國皇帝裡,可與秦皇漢祖比肩!

  而在太宗這個賽道裡,朱棣也就比李二差,是唯一一個自己達成封狼居胥成就的皇帝!

  之後的幾個明朝出了名的皇帝,“蟋蟀天子”朱瞻基、“成化犁庭”朱見深、“荒唐天子”朱厚照、“道君皇帝”朱厚熜、“宅男天子”萬歷、“木匠皇帝”天啟,還有最後自掛煤山歪脖子樹的崇禎……實際也各有各的閃光點。

  在網絡和出版界,有關明朝歷史的圖書和話題漸漸變得多了起來:張弘傑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十年砍柴的《皇帝、太監和文臣:明朝政局的三角戀》;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述《明十七帝疑案》的毛珮琦也出版了《明朝頂級文臣》、《毛珮琦正說永樂大帝朱棣》等書籍。

  甚至在2006年8月份舉辦的京城書展上,毛珮琦、當年明月、十年砍柴三位作家聯手舉辦“中國人需要重新認識明朝”主題活動,詳細解讀明朝。

  大量明史圖書的出版,使2006年被人們稱為“明”年,而進入2007年後,明史熱持續升級。

  2006年11月,網絡作家玥關在奇點中文網上開始連載《回到明朝當王爺》,該小說講述了陰差陽錯間九世善人鄭少鵬因地府轉世時的烏龍事件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間。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既有京師八虎的邪惡,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風流,還有大儒王陽明的心學,再加上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渾渾噩噩中踏進這個世界的主角楊凌,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命運,周旋在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一路青雲直上,最後因功封王的故事。

  這部書借著當時的“明史熱”,在2007年同樣火出圈,玥關一書封神,直接成為歷史類小說的大佬級人物。

  而也是因為這部小說,正德帝朱厚照迎來了口碑大翻轉,從歷史傳說中荒淫無道的昏君,成了人們口中的“真性情”,廣受明粉們的喜愛。

  這時,《暗江湖》系列小說的發行,可謂正應天時!

  今古傳奇雜志社的工作人員們驚奇的發現,這一期的增刊首印20萬冊竟然在短短三天內就售罄了!

  各省市的各級渠道商都紛紛打來電話催要貨!

  於是雜志社全體員工加班加點的緊急加印15萬冊發往全國,未想2天后就再次售罄!

  雜志社又連續加印兩次,每次10萬冊,才堪堪頂住了這波熱銷風潮。

  當期總銷量55萬冊!

  七月上、中旬刊穩定發揮,一共近50萬冊銷量,那麽如今不算下旬刊,《今古傳奇·武俠版》當月破百萬冊銷量的成就已經達成了!

  這可是破紀錄了啊!

  去年實屬大陸新武俠盛世江湖年,《今古傳奇·武俠版》“東風好借力,送君上青雲”,月銷量是一度突破72萬冊,距離100萬的目標也不遠,可謂是紙媒時代的銷售奇跡!

  今年熱度已經有所下降,即使鳳歌的《滄海》熱銷也未能再現輝煌。

  未想這一本名不見經傳的《暗江湖》一出,竟然直接就把百萬銷量給破了!

  這北溟浩究竟是何方神聖?!

  太牛逼了!

  不過無論怎麽算,功勞都得有向總編(鳳歌)一份,因為是向總編慧眼識珠,然後力排眾議,為了《暗江湖》系列,加了兩期增刊!

  現在證明,向總編真是英明決斷!

  這幫員工們卻不知,他們口中“英明決斷”的鳳歌,正在自己辦公室,狠抽自己的臉!

  “尼瑪,老子虧大了啊!!!”

  鳳歌忍不住的懊惱。

  原因是七月初,那個南華影視人來簽合同,除了之前來的章遠,還有一個總經理何佳燁。

  那可真是個商業精英。

  跟鳳歌是一頓據理力爭,關鍵對方分寸把握的讓人挑不出毛病。

  之前鳳歌和章遠定的,這兩冊自費增刊外加九月上旬正刊刊登的故事,各種費用對方都是同意了,唯有一點爭歧,是關於刊物裡商務廣告收益分成的。

  何佳燁同意了七月增刊的廣告收益分成他們南華影視不要,但八月增刊的廣告收益分成必須得要!

  而且要求和增刊加印的利潤分成一樣,兩方五五分帳!

  一連磨了三天,兩方的法律顧問也是拿出各種法律條款輪番對線。

  最終是南華影視那邊松了口,退了一步,八月份的增刊裡廣告收益他們只要三成。

  但相應的,鳳歌本人的《山海經》系列,全套影視版權作價10萬賣給了南華影視。裡麵包括已完本的《鐵血天驕》、《昆侖》和正在連載的《滄海》,甚至連隻存在構思中、尚未動筆的《靈飛經》也包含在內!

  而改編期限是20年……

  尼瑪,合著鳳歌是損失了自己的利益,給雜志社謀求利益最大化了!

  而且現在一看,雜志社的利益也是虧了啊!

  包含《暗江湖》系列前四篇的第一冊就這麽火,在鳳歌看來質量更好的後四篇借著上一冊的熱度,銷量絕對會更上一層樓。

  那廣告收益得賺多少?!

  分給南華影視三成那也絕不會少!

  而後續的事實也確如鳳歌所料。

  《今古傳奇·武俠版》八月中旬的增刊,銷量再次火爆,盡管首印已經加到30萬冊了,但依舊在短短兩天半內就售罄了!

  而後再次連續三次加印,第一次20萬冊、第二次15萬冊、第三次10萬冊……

  當期總銷量再創新高,75萬冊!

  這一期甚至比去年最高月銷量的72萬冊還多3萬冊!

  兩期加起來的銷量已經達到恐怖的130萬冊!

  僅依靠增刊加印的收益,南華影視就把成本都收回來,就算扣除給鳳歌的版權費,還大賺41萬!

  而八個商務廣告,加起來共有120萬的收益,分給南華影視的也有36萬!

  何佳燁不得不承認,他那個小舅子章遠是有那麽點兒強運在身的。

  只因蘇浩很大方,在公司章程裡規定員工按比例享有項目成功後的收益做為獎金!

  而章遠這次,能拿到增刊加印收益的10%,也就是5.1萬元(沒扣除給鳳歌的版權費),頂他半年多工資了!

  當然,何佳燁的獎金是更高的,畢竟廣告收益分成蘇浩都想放棄了,是他堅持談下來的。蘇浩特意給了他20%做為獎勵,也就是7.2萬元。

  何佳燁年薪30萬,這都將近1/4了。

  碰上這麽大方的老板,何佳燁自此完全歸心。

  而很多出版社都是聞訊而來,想要拿到《暗江湖》系列全本的出版發行權。

  只是這幫人來的時候,蘇浩帶著公司大部隊在橫惦拍戲呢,留守的章遠、張明也沒法做主,暫且擱置。

  兩期《今古傳奇·武俠版》增刊的火爆發行,也隨著小說口碑蔓延引發廣泛關注,兩湖兩廣、京津冀晉、豫中、東魯這些傳統武術氛圍濃厚的省市的主流媒體都報道了此事。

  不過別的省市不過是簡單陳述事件,鄂北省的媒體就完全是一副喜氣洋洋、與有榮焉的模樣。

  而與之相對的,是豫中省媒體掩蓋不住的酸氣——因《今古傳奇·武俠版》這兩個月的銷量暴漲,相對應的就是《武俠故事》在這兩個月銷量的萎靡,看著老對手得意的樣子,武俠故事雜志社全體上下都恨的牙根直癢癢!

  不同圈子有信息屏障,同一個圈子裡可沒有秘密。

  作者北溟浩是自費出書的,本來想貨比兩家,結果被鳳歌直接給扣在江城談妥了合作的事兒,很快就被武俠故事雜志社給打探到了。

  武俠故事雜志社全體上下紛紛大罵鳳歌無恥之極!

  簡直愧為文人!

  該雜志社現任總編已經考慮要不要請假到江城去堵鳳歌,把他套麻袋打悶棍了……

  (鳳歌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隨著時間推移,這兩期爆火的雜志也被渠道商翻譯成繁體版,轉而賣到了香江、濠境和灣灣。

  繼鳳歌的《山海經》系列,王青川的《飛雲驚瀾錄》、《雁飛殘月天》,步緋煙的《武林客棧》和《華音流韶》系列後,港澳灣三地的武俠愛好者又被大陸的一個新作者給震撼到了。

  進入新世紀後,以前讓香江、灣灣兩地引以為豪的武俠小說產業也是日漸萎靡,金鏞、梁宇生、蕭翊封筆,古隴、臥龍升逝世,能扛鼎的也就剩璜易和溫銳安兩位, 但產出也是日漸稀少,最關鍵的是後繼無人。

  灣灣那邊倒是出來個新派武俠的領軍人物孫小,所著《英雄志》比之大陸的《昆侖》、《雁飛殘月天》等書也不落下風,只是更新非常不穩定,很有太監的風險……

  如今大陸那邊又起來一個武俠小說作家北溟浩,後續可謂人才濟濟,讓香江、灣灣的武俠愛好者們羨慕不已,同時也再次傷感自家後繼無人。

  武俠愛好者們只是傷感,影視圈的幾個導演就是感覺背部發涼,進而渾身不舒服了。

  比如香江的某個徐姓大導、陳姓導演和李姓導演……

  還有灣灣的某個蘇姓導演,看到《暗江湖》系列後,整個人都傻了。

  因為創意撞車了!

  本來拍懸疑鬼片出身的他,受到恩師吳大導的鼓勵,想著寫一部古裝武俠劇的劇本:一對本有仇怨的男女紛紛改頭易面變換身份後相遇,結果意外成親,還有跟著的一系列江湖恩怨。

  嗯,算是模仿《史密斯夫婦》的套路。

  如今才剛有所構思,就發現大陸那邊居然已經發表了一部創意相同的小說《劍雨》,而且比他想的創意完整性、邏輯性還更好!

  開始還想著趕緊去買影視版權,卻又打聽到該小說改編電影項目已經被注冊立項了,只能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歎……

  與他同樣感受的還有一個在大陸京城的路姓導演。

  不過這貨比較幸運,因為他同樣是北電出身的導演,而且很快就認識了一個還是北電在讀生的社牛女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