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巫妖族》第三十九章 名號元帥
  一般來說,如果某國的大王要封一個人的爵位,在封爵的時候沒有說世襲罔替,那就表明此人的爵位並不是世襲罔替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一般來說,此人的爵位就只是世襲的,也就是說,此人的下一代人在承襲爵位的時候,是要降一個等級的,比方說,公爵的下一代人能承襲的是侯爵的爵位,侯爵的下一代人能承襲的是伯爵的爵位,伯爵的下一代人能承襲的是子爵的爵位,子爵的下一代人能承襲的是男爵的爵位,男爵的下一代人就沒有爵位可承襲了,頂多只能被稱為士,但如果是世襲罔替的話,那就不一樣了,除了此人的下一代人承襲爵位不用降一個等級之外,根據此人的爵位的高低,此人還可以得到一塊相應大小的封地。

  金家是一個特例,雖然金家家主公爵的爵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但金家卻是沒有封地的,只有一個府宅。

  除了世襲罔替的爵位與世襲的爵位之外,還有一個終身爵位,擁有終身爵位的人,他的下一代是沒有爵位可承襲的,就連降一個等級的爵位都沒得承襲,封地就更加沒有了。

  當然,有時候,也出現過擁有世襲爵位的人或終身爵位的人擁有封地這樣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是一些特例,而且擁有這樣爵位的人,即使有了封地,意義也不是很大,擁有終身爵位的人就不必說了,他的下一代既然連爵位都不能承襲,封地自然也就不能承襲了,至於擁有世襲爵位的人,由於封地的大小是根據爵位的高低來的,因此,擁有世襲爵位的人,如果擁有了封地,隨著他的後代一代代的承襲爵位,爵位一級級的降下去,封地也會相應的一次次小下去,最終他們的封地就沒有了。

  在隴國的文武百官中,之所以有很多人反對封巫曉亮為世襲罔替的伯爵,就是因為擁有世襲罔替爵位的人是有封地的,金家是向來都沒有封地的,如果巫曉亮擁有了封地,那就等於是金家擁有了封地,他們認為,這多多少少會對隴國有所影響。

  金家只有家主的公爵爵位是世襲罔替的,家族中其他人,不管是嫡系的還是傍系的,都沒有世襲罔替的爵位,哪怕其中有人功績再大都沒有,隴國一直保持著金家沒有封地的狀態,為了不打破這一狀態,因此,隴國的文武百官中,才會有很多人反對封巫曉亮為世襲罔替的伯爵,有的人甚至還提議,最好封巫曉亮為終身伯爵,連世襲伯爵都不要給他封。

  劉青玄覺得,現在是行雨平原的關鍵時候,為了能更好的嘉獎有功之人,以便可以更好的鼓舞整個行雨平原的士氣,有些以前的規矩應該改改了,他們隴國是與攻入行雨平原的妖族最先戰鬥的國家,更應該最先來改規矩,因此,他才想到要封巫曉亮為世襲罔替的伯爵的。

  最終,在文武百官中很多人的堅持反對下,劉青玄做出了讓步,巫曉亮隻被封為了世襲伯爵,當然,劉青玄也有想過另一種讓步,封巫曉亮為終身伯爵,同時再給巫曉亮一塊封地,這樣一來,至少巫曉亮還有一塊封地在,但後來劉青玄轉念一想,還是覺得封巫曉亮為世襲伯爵劃算,畢竟這樣一來,至少巫曉亮的後代中,還有兩代人還有爵位在,只要有爵位在,巫曉亮的後代還是可以好好培養的,因此,巫曉亮最後才被封為了世襲伯爵。

  既然劉青玄做出了讓步,那那些文武百官自然也是要做出讓步的,因此,巫曉亮除了是一等將軍與世襲伯爵之外,還被劉青玄封為了名號元帥,就叫做平馬元帥,名號元帥與終身元帥是不同的,名號元帥並不是實權元帥,而是一位無兵無權的元帥,只有一個元帥的稱謂,只有在大王的任命之下,他才可以實際統兵打仗,不過,現實也並非如此,巫曉亮還是有他自己原來的軍隊的,只不過沒有百萬大軍而已,沒有百萬大軍,就不能算一位真正的元帥。

  雖然名號元帥只有一個元帥的稱謂,只是一位無兵無權的無實權元帥,但名號元帥也有好處,第一個好處就是,名號元帥的軍職級別就在那,名號元帥確實要比一等將軍高一級,戰況緊急時,可以不經大王任命就可以統領百萬大軍,不像那些臨時任命的元帥那樣,軍職級別仍舊是一等將軍或二等將軍,因此,巫曉亮在成為名號元帥之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確實是連升了三級,名號元帥的第二個好處,那就是大王在任命一支百萬大軍的元帥的時候,名號元帥有優先權,也就是說,名號元帥是任何一支百萬大軍的首選元帥,當然,這優先權還要看大王給不給了。

  其實,在行雨平原上,為了給所有人族一個努力奮鬥的精神,給人人一個希望,男爵之下的士,在名義上也算是一個爵位,只不過這個爵位並不是正式的爵位,士分好多種,比方說騎士、劍士與弓士等。

  在受到嘉獎之後,巫曉亮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給三支軍隊的所有人員補發軍晌,在這場防守戰中無論是戰死的還是沒有戰死的,都一並補發,除了補發軍晌之外,巫曉亮還需要為那些戰死的人員發放撫恤金。

  對於補發平馬軍的軍晌與發放平馬軍的戰死人員的撫恤金這些方面,巫曉亮他們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畢竟平馬軍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登記在冊的,當然,這裡所說的登記在冊的平馬軍人員,是平馬軍原先的一萬五千人馬,但補發其他人員的軍晌與發放其他戰死人員的撫恤金,就讓巫曉亮他們這些主要將領忙了一陣。

  雖然在丘陵地帶中,巫曉亮他們的擴軍整編,把大多數人員都登記在冊了,對於這大多數人員的軍晌補發,以及他們中戰死人員的撫恤金發放,巫曉亮他們也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但由於當時擴軍整編的匆忙,因此,還是有相當多一部分人員沒有登記在冊的,因此,為了給這部分人員補發軍晌,以及給這部分人中的戰死人員發放撫恤金,讓巫曉亮他們這些主要將領忙了好一陣。

  巫曉亮他們這些主要將領,要查明那些沒有登記在冊的人員,據實而登記,這些事必須得他們親力親為,畢竟以當時的戰況來說,只有他們這些將官才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不過,無論巫曉亮他們怎麽的努力,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被查明,當然,沒有登記在冊的人中,那些沒有戰死的人員最終肯定是都被查明了的,畢竟人還活著,想查明是很容易的,沒有查明的人員,都是一些戰死的人員。

  為了給這些沒有查明的戰死人員一個在將來被查明之後,補發軍晌與發放撫恤金的機會,巫曉亮他們特意留出了一部分財物來,以備以後有人被查明之後,可以繼續給他們補發軍晌與發放撫恤金,這一部分財物,被巫曉亮他們稱為了撫軍款。

  雖然有些戰死的人員沒有被查明,但時間一久,這些戰死人員中,有些人的親朋或許會來查證一番,只要一經證實,巫曉亮他們就會從撫軍款中給這些來查證的人補發軍晌與發放撫恤金。

  除了補發軍晌與發放撫恤金之外,巫曉亮他們在劉青玄的命令之下,開始了又一次的擴軍,這次擴軍,巫曉亮他們是面向整個隴國的,凡事隴國的能人異士,都可以來應征,當然,巫族人是除外的,這次擴軍三支軍隊總共要擴軍到三十五萬人馬,畢竟巫曉亮是一位一等將軍,三十五萬人馬是一位一等將軍的標準兵力配備。

  當然,在巫曉亮他們三支軍隊的擴軍問題上,擴軍之後的總兵力到底定在一個什麽數量上,開始的時候,劉青玄與文武百官中的很多人還是爭論了一番的,劉青玄的意思,是想把巫曉亮他們擴軍到一百萬人馬。

  對於巫曉亮他們的擴軍,沒有人有異議,所有人都覺得巫曉亮他們應該擴軍,畢竟巫曉亮他們是與妖族作戰過的,這樣三支跟妖族有作戰經驗的軍隊,當然要擴軍了,以後,這三支軍隊可是要成為同妖族作戰的主力軍隊的。

  劉青玄之所以想要把巫曉亮他們擴軍到一百萬人馬,一來,是因為巫曉亮他們中,加上巫曉亮,總共有四位一等將軍了,巫曉亮只是名號元帥,因此,從平時統兵的角度來講,他只能按一等將軍來算,一位一等將軍按照規定是可以統兵三十五萬人馬的,四位一等將軍如果按照規定來,是可以統兵一百四十萬人馬的,也就是說,按照規定來說,巫曉亮他們是可以擴軍到百萬人馬以上的, 劉青玄的想法,把巫曉亮他們隻擴軍到一百萬人馬,已經是做出讓步了,總之,把巫曉亮他們擴軍到一百萬人馬,無論從規定上來說,還是從情理方面來說,不僅都是可以的,而且還是應該的。

  劉青玄想把巫曉亮他們擴軍到一百萬人馬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劉青玄還是覺得對巫曉亮的嘉獎不夠,隻封巫曉亮為世襲伯爵,嘉獎的有點少了,因此,他想補償巫曉亮,至於第三個原因,是劉青玄的私心,巫曉亮他們的三支軍隊是跟妖族有作戰經驗的軍隊,雖然行雨平原上的正規軍中,大多數人馬都有去邊防軍中歷練過,相對來說,他們也有一定的與妖族作戰的經驗,但由於邊防軍有三道石牆作為依仗,因此,不管是邊防軍的人馬也好,還是這些去歷練的人馬也好,他們同妖族的作戰經驗,都遠不及巫曉亮他們同妖族的作戰經驗,因此,相對來說,巫曉亮他們才是真正的跟妖族有作戰經驗的軍隊,把這樣的軍隊的人馬都擴軍到足夠多的數量,對隴國來說是肯定有利的。

  只可惜,無論是劉青玄內心想補償巫曉亮也好,還是他的私心也好,文武百官中還是有很多的人堅持不同意把巫曉亮他們擴軍到一百萬人馬,他們不同意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好不容易讓巫曉亮隻成為了一位名號元帥,這要是讓巫曉亮他們擴軍成了一百萬人馬,那巫曉亮和終身元帥就沒什麽區別了,他們雖然也有和劉青玄一樣的私心,想著與妖族有作戰經驗的軍隊人馬數量越多越好,但相對來說,他們還是寧可選擇讓巫曉亮不成為終身元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