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一行人剛回到大同村中。
李想就來到裡正小院找到了蘇義。
蘇義帶著他來到小院的文事房中,笑著問道:“找我何事?”
李想聽了蘇義的話後,笑著說道:“主公,那日我們在東關鄉外帶了十七八個青壯回來,其中有一人會些手藝,不知道主公這邊要不要過去看一看!?”
“哦?!叫什麽名字?會什麽手藝?”蘇義來了興趣,追問道。
“此人姓林,名陽,是冀州那邊逃來的,據他自己說是會一些探礦,挖礦的手藝!”李想回想了一下,輕聲說道。
“什麽?會探礦?那倒是咱們村中急缺的人才了!”蘇義有些驚喜的站起身,朝著門口走去。“走,帶我去瞧瞧!”
李想跟在蘇義身後,一邊走,一邊繼續說道:“不止如此,咱們帶回來的十七八個青壯,都是這林陽的老鄉,他們都曾在一個礦山做工,後來那個礦被宦官家人奪了去,他們活不下去了,這才逃難到了咱們這邊!”
蘇義聽了李想的話後,停下腳步站在了小院中,回頭朝著李想低聲問道。
“十七八個青壯,都是和林陽一起挖礦的礦工!?”
“是……啊!”李想見蘇義表情有些凝重,輕聲答道。
“那他們到了村中可還安穩?!”蘇義皺著眉頭,看了一眼歇在客房中的呂布五人,試探著問道。
“安穩?挺安穩的啊!這兩天在村中,也都在幫著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李想有些摸不準蘇義的想法。
聽了李想的話後,蘇義輕舒了一口氣。
自己這村中現在算上呂布五人,也不過就十七八人。
現在這林陽一來,就帶著十八個一起挖礦的同鄉來到了大同村。
那要是這林陽人品有問題,不服蘇義管理,甚至是有心想要奪了這大同村。
那說不得蘇義還要趁著呂布幾人未走,先下手教訓教訓他們了。
“那就好!走吧,帶我去見見他們!”蘇義心中有了底,就沒有叫上客房中的呂布幾人。
他們還在忙著收拾清水和乾糧,籌備著回九原接家人的事情呢。
李想帶著蘇義來到了村中小廣場上。
林陽這十幾個人,正幫著趙大、石星和陳老實三人趕製著蓋房的東西。
現在村中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人,每個人都需要一所新房子,趙大他們幾人也都是忙的腳不沾地的。
“哎!小郎來了!”趙二見蘇義過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咧嘴笑著和蘇義揮手打了一個招呼。
“裡正過來了!”
“主公!”
在小廣場做活的眾人見蘇義走來,紛紛朝著蘇義打著招呼。
蘇義朝著眾人揮手示意,隨後笑著說道:“大家都辛苦了!”
眾人打過招呼之後,又都重新去忙手中的活計了。
倒是那林陽,見蘇義走來,立刻帶著自己身邊的礦工同鄉們跪地行禮道:“我等叩謝恩公活命之恩!”
林陽一個響頭磕在地上,跟在他身後的十幾個礦工,也都恭敬的朝著蘇義磕了一個響頭。
“哎~~不需如此,快起來!”蘇義見狀,連忙快走幾步上前,扶起了伏身在地的林陽。
那林陽一站起,蘇義這才看清楚林陽的樣貌。
只見這林陽身高七尺左右,臉上有一道橫貫面孔長長的刀疤。
蘇義看著那個凸起的刀疤,心中雖然驚訝,但是臉上卻沒有露出半分。
但是那林陽還是不自覺的抬手摸了摸自己臉上的刀疤,微微低頭,避過了蘇義的眼光。
“早年間與他人爭礦,雖然給大家爭了個活命的礦,但是我的臉上也留下了一道刀疤……”
林陽輕聲解釋了一句。
“好漢子!”蘇義沒有多做安慰,只是如常的拍了拍林陽的肩膀。
隨後他望著林陽身後的礦工,笑著問道:“這兩日,在我這大同村中,諸位呆的可還算習慣!?”
見蘇義問起,其中有一個年輕的礦工,大聲回道:“回恩公話!沒啥不習慣的,就是這吃飽肚子的感覺,有時候讓人有些不習慣!”
這礦工的話一說完,場中的眾人都跟著笑了起來。
他們這些礦工,雖然很累,但是想要在宦官家人的礦山吃飽肚子,那也是從來不敢想的事情。
現在到了蘇義這大同村中,能吃飽肚子了,每個人都把蘇義當做了自己的再生父母一般。
“哈哈哈,好!能吃飽肚子就好,至於還不習慣,等你們跟著我的日子多了,經常吃飽肚子,慢慢就習慣了!”蘇義笑著朝著眾人揮了揮手。
隨後與林陽說道:“聽李想說, 你們都是礦工,你還會些探礦的手藝!?”
“是!恩公!”林陽恭敬的回道。
聽了林陽的話後,蘇義集中精神朝林陽望去。
【姓名:林陽】
【職業:出師礦師,探礦精準度提升1%】
蘇義看了林陽的備注,輕輕地點了點頭。
“那好!其余人繼續做活,你隨我來!”
蘇義帶著林陽來到了自己小院的文事房中。
等到林陽坐好之後,蘇義從文事房中的木櫃上,拿過來一塊煤炭遞給了林陽。
“這個東西你可識得?”蘇義坐到林陽面前笑著問道。
林陽接過蘇義手中的煤炭仔細的打量了一下,說道:“若是我沒有看錯的話,這應該是石涅吧!”
“對!”蘇義見這林陽認識煤炭,立刻笑著問道:“這石涅我管他叫煤炭,你能幫我在這大同村附近,找一下這個煤炭礦麽?眼見著冬天來了,咱們挖些煤炭燒炕,村民們也好過一個暖冬!”
林陽聽了蘇義的話後,輕輕地搖了搖頭。
“怎麽?你不會探這煤礦?”蘇義有些失望的問道。
“不是!這煤炭礦我自是會探,只是煤炭有毒,凡是燒過這煤炭的人家,多是死的無聲無息的……”林陽面露害怕的解釋了一句。
“嘿!會探就好!這煤炭的毒性可解的!”
“主公還會解這煤炭之毒?”林陽震驚的望著蘇義。
“這有何難?若是我們做好了火爐和爐筒將這毒煙排出家中,自然不會有人中毒!”蘇義輕松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