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身為太孫,我放肆點可以吧》第二十四章:和孫子輩犯衝的大明!!!
  朱瞻基從不小看這些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麽文化的古人,也更不曾小看這些古代工匠的智慧,他們或許沒有學過什麽物理,化學,也不知道什麽化學物質,但是往往創造奇跡的也都是這些人。

  朱瞻基雖然現在掌握了不少的知識,但是讓他自己去幹,他可能只是照貓畫虎,書裡寫的是什麽,他最多也就只能做出來什麽,但是這些工匠不同,他們能超越,超越他給的東西。

  而朱瞻基讓他們做的也是在他給的這些東西的基礎上,看看能不能研究出更加堅固的水泥,不同的建築對於水泥的硬度都是有不同的的要求的,現在看似已經把水泥弄出來了,但是這些水泥不用多想也能知道,最多就是普通水泥的硬度,甚至可能不如,修建一些普通的建築還行,但是一但要求高一些,這些水泥可能就會出問題。

  朱瞻基和這些人又勉勵了幾句話,然後又看著這些人在自己面前用堆放在院子裡的水泥河沙,把原本院子的地面全部鋪平一遍,這一來算是繼續實驗,二來也算是對院子進行改造了,畢竟這裡以後也會是水泥的主要生產基地。

  而在這些人乾活的時候,朱瞻基則是在心裡開始大致的規劃了起來,水泥已經做出來了,接下來自然就是得修路了,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後世人人都說種花家種田的基因是刻在骨子裡的,但是基建的基因又何嘗不是?

  小到鋪橋修路挖水渠,大到長城驛道開運河,往前追溯到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歷經兩千余年,成世界長度最長,修建時間最長的京杭大運河,期間修建的各種宮殿宗教陵墓暫且不說,單說說黃河治理,關中水利,幾乎每一樣拿出來,都是一些無法想象的巨大工程,再往後後世就更不用說了,畢竟基建狂魔的稱呼不是瞎叫的,數千年的時間種花家的基建可以說是從來都沒有停下過。

  而看看同時期的其他家在幹什麽?不是給法老修金字塔,就是給宙斯整神像,再不搞個空中花園,或是弄個鬥獸場,你能說人家不牛逼嗎?那是真牛逼,就是牛逼的地方不是偏的一點點,所以有時候四大文明古國只有種花家能傳承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再說說老爺子,有時候朱瞻基想想自家爺爺被叫永樂大帝其實一點也做不得虛假,永樂一朝南征北戰,對外戰爭次數之多,之頻繁,即使是被稱作皇帝裡面最能打的唐太宗李世民見了,都得甘拜下風,

  而打了那麽多仗,永樂一朝的基建同樣也未曾遜色其他王朝分毫,黃河,衛河,支河,土河,舊黃河,大沽河,沙河,灤水等等的水利工程就能吊打其他皇帝了不說,就是順天府的修建,那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

  而就是這樣的頻繁戰爭,基建,不僅鑄造了永樂盛世的繁華,還讓老爺子成了種花家有史以來的唯一一個海權皇帝。

  往東往南,小日子就不說了,這是被鄭和直接嚇跪的,東南半島,南洋群島,更是寶船所致,皆為大明之臣,所在政權或是直接或是間接也都是被大明所影響或是控制,絕大多數皆是明確且公開的效忠於大明王朝。

  而這些地方凡有妄自尊大的,大明的軍官甚至可以直接就地擒拿,就算是國王都會被直接抓到大明,由老爺子親自處決,甚至一些國家或者部落,國王的換屆或是更替,都只有得到了老爺子的首肯,這才能算是名正言順,若是沒有,那便是逆臣,自己國內不承認不說,周邊的一些國家甚至都會群起而攻之。

  而這也成了一些弱小國家的保護傘,一些弱小些的國家,只要能夠得到大明的承認,不管他有多弱小,只要能夠拿出大明官方的文書,印信,周遭的其他國家就不敢對其稍有侵犯。

  老爺子完全可以說是一言興一國,一言也可以亡一國。

  老爺子都這麽牛逼了,作為好聖孫,朱瞻基要說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原本歷史上的朱瞻基雖然也和自家老爹加起來有個仁宣之治的盛世,但是後世的聲譽可並不怎麽好。

  後世說到大明,第一個想起的基本就是那句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話聽著就給力,屬實為大明朝圈了不少粉,但是事實上這句話裡卻有多少無奈和屈辱是很多人都沒有細想的,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的大明,皇帝卻成了留學生,被逼著來叫開大明的城門,君王死社稷,崇禎也做到了,誓死不南遷,然後自己在煤山一吊,大明就剩下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南明苟延殘喘了幾年。

  而不割地就是歷史上的朱瞻基之所以毀譽參半的主要原因了,因為他,大明確實沒割地,而是直接就丟了,不要了。

  甚至原本的海權也在鄭和去世之後直接就叫停了下西洋之事,雖說這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因素造成的,但是作為穿越而來的朱瞻基自然不會允許這些事情再次上演,後世的事情他決定不了,但是至少他既然穿越而來,不說要做到直接統一全球什麽的,但是至少要讓大明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才是。

  而作為這些的基礎,朱瞻基的計劃裡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大明的疆域為什麽越來越小,他丟安南,他兒子丟陰山, 他孫子的孫子丟了哈密衛,他孫子的孫子的孫子再丟個外興安嶺,然後再加個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然後大明就剩個南明了,

  咳咳,這麽一想,大明皇室絕對是和孫子輩犯衝了,老朱的孫子建文被自家叔叔趕下台,然後朱棣的孫子又是他朱瞻基,再重複一下,他朱瞻基的孫子,也就是朱棣的孫子的孫子。

  額,話歸正傳,在朱瞻基看來,之所以造成這些的原因其實無非就是疆域太大,俗話說天高皇帝遠,想想安南這種地方離大明順天有多遠?差不多就是橫跨了整個大明的距離。

  安南發生點什麽事,就算是快馬加鞭的往京師送消息,等到大明京師得到消息,都差不多的一兩個月之後了,朝廷再一商議,然後等到下定決心用兵,各種糧草,軍械的準備,等到這邊準備好,大明軍隊一到,安南這些地方直接就是納頭就拜,等到大明軍隊一撤,然後又開始作亂。

  大明作為王師,又不可能直接把人家給全滅了,不把人全殺了,這種事情也就根本得不到解決,如此反覆,都不i用幾次,大明自己就會遭不住。

  而想要解決這種事情,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修路了,直接把南北打通,如果可以,朱瞻基甚至都想直接把鐵路火車什麽的鋪設到位,稍有動亂,大明的京師就會立即得到消息,然後大明王師朝發夕至,這樣子一來,動亂自然安定,然後也才會有機會繼續發展大明經濟,民生,擴張版圖。

  當然,火車鐵路什麽的,目前他還隻心裡是想想,現在他最想做的還是先修條水泥路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