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苟在三國:不要叫我孫十萬!》第六十七章 又1個姓潘的?
  雖然劉備軍的突然出動,大大出乎了眾人的意料,但他們很快就從甘寧提供的情報中判斷出,對方並不是衝著他們來的。這支荊州的武裝甚至都沒有越界進入到長沙地界,只是在湘江上擊潰了五溪蠻,可謂是守護了一方安寧。

  於是乎,柯籍大膽決定找幾艘快船,然後繼續率隊返回陸口。

  當然,周泰麾下的人馬他一時不可能全都帶走,而他也直接使出了一個騷操作:讓周泰率百余名核心部曲加入隊伍,守護在自己身邊,然後將後續人馬交給董襲,讓他們慢慢找船,緩步東歸。

  吳范見狀,還以為周泰因為之前的慎戰言論,又引得主公不快,所以才被變相解除了兵權,還把其部下交由主公更加信任的董襲統領...可他哪裡知道,此時的柯籍是既小看了董襲的能耐,又不在乎那麽點人馬——他只是想在周泰的保護下盡早去見魯大師。

  在半路上,就在吳范感慨主公刻薄寡恩,連對自己有著救命之恩的周泰也說打壓就打壓的時候,柯籍偏偏又找到了他,打聽了起來:

  “對了吳師父,那個潘濬是什麽來頭?他在荊州很重要嗎?”

  見自己在主公那裡似乎還有利用價值,而沒有步周泰的後塵,吳范也是感慨萬分,不過他同時也感到疑惑:潘濬那麽重要的人,主公怎麽會不知道呢?莫非,這又是一次什麽考驗?

  於是,他也隻得小心答道:

  “主公您莫非忘了?潘承明是武陵漢壽人,大儒宋忠的得意門生。他曾在劉表手下先後擔任江夏別駕和湘鄉令,目前也是被左將軍特地留在荊州,擔任負責政務的治中從事一職。”

  柯籍聽了,立馬判斷道:對方應該不是潘璋的親戚。

  雖然他此時對於潘璋的了解還很有限,但知道——潘璋一定是北方人,如此他才能成為淮泗系軍團的重要將領。

  而這個潘濬,明顯就是荊州本地人,而且他的家鄉好有意思,居然叫做漢壽?

  柯籍真想問一下,在這個漢壽是否還有一個漢壽亭呢?

  再看對方的履歷,柯籍也是嘖嘖稱奇——此人居然在江夏郡,長沙郡都擔任過重要官員!而如今,潘濬似乎在南郡的治所江陵也有著數一數二的地位,可自己怎麽偏偏沒聽說過對方呢?

  當然,最令他感到意外的則是:看起來對方像是一個文官,怎麽就帶兵去打五溪蠻了?

  不過很快,他就有了一個猜想,於是對吳范表示道:

  “孤當然知道潘濬的身份,而孤想問的是——這個潘家在荊州的勢力是不是很龐大?”

  坦白來說,吳范之前也是被同樣的問題所困擾著。在他印象中,荊州的軍務不都是關羽說的算嗎?什麽時候輪到潘濬去帶兵打仗了?

  而柯籍的這番話,卻啟發了他,讓他頓時恍然大悟。

  “確實如此,他們潘家算是荊州頂級士族!當然,他們家跟原來的‘蔡蒯黃龐’相比還是差遠了,或許也是因此未能得到跟隨左將軍入川的機會,而成為了荊州的留守力量!”

  見到對方的反應,柯籍也明白,吳范應該是清楚自己的意思了,於是他繼續點破道:

  “那不是跟長沙桓氏有點像?”

  “不錯,不過他們的潘家在荊州的產業更大,想必此番也是受了五溪蠻的很大破壞,所以才出兵平亂的...我明白了!或許潘家根本就沒有調用荊州的部隊,而只是出動了自己的宗族部曲,所以沒有受到關雲長的製約。”

  在吳范的補充下,柯籍感覺他們已經非常接近真相了。

  他之所以那麽快能夠推斷出潘濬一定是出身世家大族,也是通過一路一來的所見所聞,包括跟呂蒙以及魯肅的密談,向吳范學習東漢歷史,以及提拔長沙桓氏的實際操作,漸漸弄懂了這個時代的運行邏輯。

  目前看來,這個潘濬似乎是能文能武,家世十分顯赫。不過在他上位的過程中,固然要看他的個人品質,但其家世估計起到了更加大的作用!

  當然,家族也不是白白推舉隨便一個後輩上去的,一方面也會選家族中的佼佼者;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對方作為代家族表能夠維護家族的利益。

  潘濬的此番平亂,無疑就是守護了潘氏一族的利益,只不過也恰巧幫了柯籍等人一個大忙。

  只不過,他依然不敢想象,荊州居然還殘留著這麽一支力量?

  看來確實如吳范所言,對方的實力,比起一多半人北遷的長沙桓氏,那真的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但他也忍不住陷入了疑惑:

  難道關羽就這麽放任著這股私兵力量而不管?

  而在呂蒙白衣渡江之後, 潘家又是作何表現的?

  當然,柯籍已經推測道,大概他們跟吳軍並沒有發生衝突。

  或許被呂蒙一個“攻心”直接拿下,或許一直作壁上觀...否則的話,羅貫中怎麽會不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呢?

  而他甚至還推測,潘濬最終一定是降了吳。畢竟,他又不是麋芳、士仁那種軍中將領,正式的身份還是一介文臣。在自己的宗族地盤、產業都被吳軍控制之後,潘濬又能有何等選擇呢?

  就在這時,柯籍突然又意識到,對方不恰恰屬於自己曾經想扶持的那個派系嗎?

  他之前一度懷疑,長沙桓氏是不是孤例?自己能否再在東吳拉起來一個“荊州派”...而他突然發現,潘濬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想必在奪取荊州後,渣權一定會重用此人的吧?但可惜啊,現在對方還是劉備軍的手下,似乎我也不好去挖角...而對於荊州嗎?”

  坦白來說,此時的柯籍尚沒有想好。

  在他看來,還是合肥那邊更重要!如今東吳已經佔據了後世湖南湖北的省會,真的可以知足了,沒必要為了一個江陵,而跟劉備方面撕破臉。

  再說了,不管此次潘濬是擅自行動,還是請了關羽的軍令,他都算是代表劉備軍幫了自己一個大忙。柯籍感覺自己道謝都來不及,怎麽能想著恩將仇報呢?

  不過,他也明白對於荊州的方略,自己如何想是一回事,能否和魯肅或者其繼任者保持一致,則是另外一回事。

  而他,也需要跟魯大師進一步商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