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苟在三國:不要叫我孫十萬!》第一十二章 心戰
  毫無疑問,張遼是一員虎將。

  同時,他也是有腦子的——可謂在一定程度上集合了李典和樂進兩人的優點。

  他出道其實很早,年紀輕輕就被丁原舉薦給了何進,或許還在大將軍府跟當時的同僚袁紹、曹操等人打過幾次照面。

  然而隨後,他卻命途多舛,在何進死後先後在董卓、呂布帳下輾轉,直到於下邳白門樓時歸降了曹老板。

  當然,在此關鍵時刻,關羽是否幫了他求情其實很難說;他跟關羽“土山約三事”更是演義編的...但兩人的情義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而且他們在“斬顏良”一戰中,也默契地進行了良好的配合。

  而至於張遼“勸降關羽”一事的原型,應該是他誘降昌豨——其實深究起來,更能體現他的有勇有謀。

  當時他和夏侯淵一起圍攻昌豨,結果久攻不克,都要糧盡準備退兵了。張遼卻從對方的箭矢變得稀疏的跡象中判斷出了昌豨並沒有頑抗到底的決心,結果就做了一件看上去比夏侯淵親自帶隊修鹿角更加凶險的事:隻身犯險,一通嘴炮說降了昌豨!

  對此,著名詩人·《孫子兵法》的注釋者·五星級評論家曹孟德表示:“此非大將法也。”張遼卻很識趣地把功勞都歸功於領導,說是因為“明公威信著於四海”我才敢這麽玩的...很顯然,這頓彩虹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張遼之所以能在曹軍中飛黃騰達,更是因為自己能打——就像某位故人一樣。不知他在柳城突擊斬殺蹋頓之時,曹老板在欣賞之余,腦海中是否又會浮現出一個綠色的身影?他會不會暗自琢磨:“像!真是太像了!不僅戰法相似,有勇有謀的樣子也仿佛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而張遼一舉做到了蕩寇將軍,還幾次增邑,甚至假節,自然引起了李典樂進兩人的不滿。想想也是:“張遼你一個降將,憑什麽當我們根正苗紅的嫡系將領的領導?”

  更何況,李典的親人、樂進的戰友,沒準就有在和張遼統領的呂布軍交戰時,不幸陣亡的...雖然說彼時各為其主,如今也不好追究,可他們私下的關系,能好的起來嗎?

  可是,當孫權率“十萬大軍”攻來的時候,張遼還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坦白來說,曹老板的布置其實也是有些問題的——他如何能想到孫權居然發了瘋似的糾集了那麽多人馬?恐怕只是按照常規情況進行部署的。

  然而張遼卻根據實際情況很好的詮釋了曹老板的命令,也因此以大義之名團結了諸將。曹老板只是說讓張遼、李典兩人帶兵出戰,他卻敢率八百人,趁吳軍尚未集結到位,而且防備松懈之際,來個“八百破十萬”!

  這不光體現了勇氣,更是表明他腦子好使——能夠敏銳地發現戰機,然後如庖丁解牛一般給予對方手術刀般的精確打擊!

  而在吳軍撤退的時候,張遼又一次看到了機會。

  很明顯,此時吳軍不僅士氣低落,還前後脫節了,張遼於是先派李典去斷橋,然後準備全軍出擊,玩個大的。

  他沒想到,戰事的進展似乎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甚至在自己到達戰場之前,吳軍那邊就不知因為什麽緣故自己先亂了起來...隨後他與樂進率軍一通掩殺,也是斬獲頗豐。

  可是,追殺到了小師橋邊上之後,事情仿佛就變得不對勁了...

  首先,這座橋怎麽還在?李典他幹什麽去了?

  其次,張遼明顯能發現在橋的那邊,有吳軍精銳在嚴陣以待!

  遠遠望去,遠方的草木中,似乎也有敵軍的身影!

  而最為詭異的是,橋對面靜的可怕,讓張遼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產生了幻覺,看到的其實是海市蜃樓?可遠方的一些煙塵,似乎又顯露出了吳軍的痕跡...

  於是張遼此時已經顧不上關心李典何在,而是忍不住想到了另一場自己不幸錯過的史詩級大戰——當陽之戰!

  那一戰中,虎豹騎大顯神威!那五千精銳在曹操本人的帶領下,一日一夜追擊三百余裡,差點就團滅了劉備軍!

  多虧張飛據水斷橋,還使出來疑兵之計,才給劉備軍留下了火種。

  現在,張遼統帥著合肥城中步騎也約五千人(總兵力七千,分了一部分留守,一部分給李典斷橋)。雖然總體上不如虎豹騎精銳,但他和樂進兩人無疑都要猛過虎豹騎的統領曹純。

  而敵方卻沒有斷橋,沒有派猛將在前方挑戰,反而是擺出了一種“你過來啊!”的架勢,更加讓張遼覺得要小心!

  ...

  “撤吧!快撤吧!你們已經取得完勝了,沒有必要再冒險過橋了!”

  望見黑壓壓的曹軍漸漸逼近了小師橋,人群中的柯籍忍不住開始了祈禱。

  他發現,自己好像已經有點後悔了!

  雖然決心要浪,決心來當英雄,可對面隱約飄過來的“殺氣”,就讓他心裡忍不住地打鼓。

  更何況,他沒有預料到,出現在橋對面的不僅有曹軍,更有一些吳軍的殘部!

  “看來對方是一路追殺到此...唉!如果他們成功斷橋,那退到此處的我軍必然會絕望到極點!那哪裡還會有活路呢?”

  然而,接下來事態會怎麽發展呢?

  張遼會突然衝過來, 在甘寧反應過來之前殺入吳軍陣中嗎?

  還是甘寧得以搶先斷橋,但吳軍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橋那邊的敗兵遭到敵人的屠殺,卻無法施以援手?

  柯籍希望的是這樣:曹軍會陷入猶豫,進而後退,而吳軍甚至還會有機會進一步收攏北邊的敗兵。

  當然,他明白,張遼可不是多疑的曹孟德,說不定人家就直接莽上了。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設想了各個場景,竟然還是沒有猜中張遼的選擇。

  他居然不僅不帶隊前來奪橋,甚至組織士兵,要驅趕吳軍的敗兵過橋!

  這是為什麽?

  他難道會這麽好心?

  ...

  “糟糕!”

  就在柯籍還沒有看透張遼的布置之時,呂蒙卻已經在心中大叫不妙。

  這無疑是步妙棋,他竟然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如果放任這些潰兵過橋,己方原本已經蓄勢待發的軍陣就有可能被衝亂...敵人一定會趁機掩殺,到時再想讓甘寧去斷橋,怕是也會被自家潰兵阻擋,很難辦到了。

  可是如果現在就讓甘寧去斷橋,暴露了己方的虛實不說,也是讓他親手斬斷友軍的後路!

  雖然說呂蒙原本的打算就是提前斷橋,讓後面的士兵成為犧牲品,但這種事怎麽能當著人家的面去做呢?別說這些潰兵了,己方其余的部眾也是會心寒的!

  “早知如此,真不應該聽主公的!就該偷偷把橋拆了!”

  然而,此時再後悔明顯已經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