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夢大澤舊屬楚地。 龍母以楚為姓,涵括雲夢,自然得當。
龍女號稱水母,卻是敬稱,本身並未生子,乃是完璧。雖說吳銘從沒有據為己有之意(誰信!),可龍女自己不爭氣,貪吃神露,險些脹爆,又經靈寶熔爐一煉,自然成了吳銘禁臠。可謂陰差陽錯,造化使然。
吳銘本以為強納水母,她未必心服。如今看來,似乎已然認命?
其實不然。水母之所以擺出如此低姿態,更多的原因是化虯為應,擢升一品的關系!須知,龍分九等:「虺蛇」、「蛟龍」、「真龍」、「虯龍」、「應龍」、「蒼龍」、「王龍」、「神龍」、「燭龍」。
和九霄元氣訣一般無二,也需升三級受一次天劫。
水母已受了次三九小劫,由蛟化龍,又歷五百年才由龍化虯。若想再化應龍,則需耗費千年光陰!饒是有蜃境為其通五湖之氣,納四海之靈,亦非朝夕之功!
可今卻旦夕而就,省下千年光陰,水母豈能不感恩!
所以這一拜,確是真心實意,發自肺腑。
龍女朱砂鬢發,鼻挺唇豐,再配上那雙剪水藍眸,風姿綽約,別具異域風情。能與之比肩者,唯百花之冠。
若論比美,四方之南鶴立雞群,從不在可比之列。
情人眼裡出西施,是不是比城北徐公美,已然無法用平常心來衡量了。
無它,有愛。
言歸正傳。
本想關起門來,好生安撫一番,抬眼卻見二老仍杵在原地,絲毫沒有走的意思,吳銘這便笑道:“二位前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事情已辦完,為何還不走?”
胖大婦人抖著腮上肥腩憨聲一笑:“好叫小哥兒知曉,東西雖送到,可承諾卻未了。恩人讓我倆帶話,休練那樂空雙運。可若是我們一走,你便練了,又當如何?老身思來想去,卻是大大的不妥。”
吳銘頓時跨下臉來:“莫不成兩位想從早到晚,一直監視我不成?”
“嘿嘿!”駝叟手指明妃,齜牙一笑:“小哥兒若不想麻煩,可將她連我倆,一並逐出去便是!”
吳銘頓時翻起白眼,“明妃若走,隨來護我周全?”
老駝子兩眼一翻:“翻天門代代單傳,從未斷了香火。難不成你卻是個例外?”
“啊呸!”吳銘不由火起,正欲噴那些汙言穢語,不料卻被明妃伸手堵住。
“既如此,兩位且到西廂房歇息。無尚妙法,非緣深者不可修,亦非一時一日之功,兩位認為然否?”
“哼!”駝叟揮袖而去,倒是那胖大婦人甚有禮節,道了聲擾,才回身退下。
諦聽亦回到東廂房打坐運功不提。
人去屋空,內室只剩吳銘三人。
正在氣頭上的吳銘,順明妃手指,才發現龍女楚夢雲仍伏於地上,這便收攏心情急急開口:“楚姐姐快請起。”
“謝小主。”龍女旋即起身,側立到旁邊。
“楚姐姐,內丹非我有意……”吳銘訕訕的開口,卻發現錯起了開頭。
果然,楚夢雲腮旁登時騰起兩朵紅雲:“小主神功蓋世,且靈敏機辯,夢雲……佩服。”
“咳咳!”吳銘乾笑兩聲,便急忙轉移話題:“楚姐姐,今有一事,十萬分棘手,不知姐姐可願助我。”
“奴自當盡心竭力,萬死不辭!”
“如此甚好。”吳銘樂得直搓手:“大澤不可一日無主,我本想以寶鏡通二界,
不料變生肘腋,如今小蓬萊毀於一旦,眼見群龍無首,亂戰將起,不知姐姐可有良策解我心憂?” “蓬萊蜃境乃是我嘔心瀝血所化,又豈能坐看它毀於一旦?”龍女旋即說道:“我已化形,出入無憂。且小蓬萊雖已崩毀,但真境卻擢升為小千界,並未泯滅。只需細心拚湊一番,小蓬萊非但可保,且必定猶盛先前!”
“我該怎麽做?”吳銘急忙問道。
楚夢雲螓首低垂,小聲說道:“小主可否將龍珠還我?”
吳銘朗笑一聲:“何需開口,自當還你!”
強壓心頭狂喜,龍女撲通一聲五體投地,泣聲說道:“謝小主成全!”
“不謝不謝……”吳銘咧著嘴連連擺手。
倒是端坐一旁的明妃,風姿依舊,目光如水。看著連連叩首的龍女,也不知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麽。
吳銘正欲提氣運功,不料丹田一凝,疲憊徒生。雙腿發軟,踉蹌跌坐床沿。
明妃急忙上前扶住,吳銘喘了幾口,才苦笑開口:“界中幾日,耗費甚多,可否容我休息兩日?”
“小主身體要緊,我之事不急一時。”急忙拭去腮邊珠淚,龍女柔聲說道。
“如此……甚好。”
再抬頭,鼾聲四起。吳銘便倚著明妃肩頭,呼呼酣睡。
確定小賊無虞,明妃遂笑道:“女施主亦不是外人,權且自便。”
“是,夫人。”雖說明妃風姿寶相,亦作佛陀打扮,可見她與吳銘緊緊相擁,肌膚相親,親昵不避旁人,龍女遂以夫人相稱。
明妃四大皆空,豈能介懷。
見如此,龍女隻當她是默認,便越發恭謹,又行一禮後,才躬身退去。
“前倨而後恭,世事無常,著實難料……”想著龍女當日之威風,明妃亦不由心生感慨。
金陵雞籠山,此時此刻。
一隻青雀劃過滿山蔥翠,落在一株參天古樹枝上。
枝杈中央,正閉目調息的男子聞聲緩緩睜開了雙眼。探手入懷,取來一把小米粒,青雀旋即蹦跳著落入掌心,自啄食不提。
輕輕從雀爪竹管內取出密信,辨認火漆後,遂攤鋪手背。
“翻天門徒,雲夢大澤。”隨男子低聲囈語,鋪在手背上的信紙漸變焦黑,輕輕一吹,便支離破碎,散成飛灰。
“吳銘,又是你,怎叫人不得安生!”男子縱身而起,踏枝而上,飛投西南而去。
河東龍門山,禹鑿山斷門一裡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
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岩際鐫跡尚存。
山腳有鎮,亦喚龍門。
正值白日中天,但見一駟馬高車,自東向西,狂奔而去。街上行人紛紛躲避,塵煙漫道,遙見車頂高豎一旗,旗上鐵畫銀鉤四個大字,正是:龍門鏢局!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