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遠去的歲月》難以忘懷的辛酸
  昨天,公司安排我陪同去產能辦煤礦關閉退出驗收組到我工作過的煤礦進行關閉驗收,看到井下所有設備都已撤出,井口都已封閉並掛上安全警示牌和關閉標志牌,標志著這個煤礦已完成了作為一個煤礦的歷史。

  我在這個煤礦工作了十幾年,這裡的地面和井下都有過我工作的印記,現在徹底關閉了,我感到很傷感。然而反過來想一想,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走到盡頭的時候,何況是一個企業,更何況是國家對列入去產能關閉退出煤礦還有獎補資金的政策,對於這麽一個煤層賦存條件極差、五大災害齊全、生產環境惡劣的煤礦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這麽一想,我又稍稍感到一點欣慰。

  我剛參加工作的那會兒,煤礦井下安全生產環境很差,煤礦工人工作非常辛苦,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三班倒連軸轉。一個煤礦工人從職工宿舍出來,到職工食堂吃飯,參加三班進班會,換裝下井,乾活,吃班中餐,再乾活,出班洗澡換裝,再到職工食堂吃飯,最後回到職工宿舍,說是八小時工作製,實際上上班時間不少於十小時,這還是住宿舍的職工,如果是家住農村的職工,花費的時間就更長了。

  那個時候,井下的生產環境也很差,作業空間小,濕度大,空氣質量差,加上存在冒頂、瓦斯各類災害、煤層自然發火、水害、煤塵災害等各種威脅,礦工的身體和心理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普通老百姓只知道煤是從地下挖出來的,把令人敬佩的礦工稱為煤黑子或挖煤的,就像有的白人把黑人稱之為Negro而不叫,這是對礦工這種神聖職業的歧視,我是一直無法接受和容忍的。其實,要把看似很普通的煤炭從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地下深處采掘出來,是要經過勘探、立項、設計、施工,再經過各種專項驗收、聯合試運轉,最後通過綜合驗收合格,取得相關證照後,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法礦井,只有合法礦井才有資格開采煤炭。而井下開采系統也是比較複雜的,既要開采、提升運輸,又要通風、防火、防塵、防瓦斯、防水害。我們所說的煤層,在井下所賦存的形式是一層一層的,但決非我們想像中那麽正規,更不像我們生活中吃的豆腐那麽平整。煤層有時候不連續,大多數是斜的,而且坡度也有緩有陡。要把這一層一層的煤采掘出來,總得把它劃成一個一個小一些的區域,再把這一個一個的小區域再劃成一個一個更小的塊段,逐塊逐塊地開采出來。在井下圈劃這些小一些的區域和更小一些的塊段的過程,要做成一條條像隧道一樣,更像城市中的地鐵一樣的東西,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巷道,而那個小小的塊段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采煤工作面。號稱世界地鐵之最的上海,地鐵有多長?也不到六百二十公裡,而同樣是世界有名的安源煤礦,具有百余年開采歷史,每年井下掘出的巷道不下十公裡,還不包括建設期間打的巷道,你說井下打了多少巷道?礦工在采煤工作面用一種由壓風作動力的落煤工具名叫風鎬的東西一鎬一鎬落煤之後,再通過一種運煤的設備將煤炭運至一個儲煤的場所,再通過煤車拉至地面,這也叫先進產能嗎?

  我們這些從大中專院校畢業的人,就是從事煤礦工程技術的人員。參加工作時我就有過誓言,要為煤炭事業奮鬥終身,就是要通過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學到的較為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逐步影響煤礦工作的人們,逐步應用到煤礦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為煤炭安全生產,為逐漸減少礦工的勞動強度而努力工作。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都盡心、盡力、盡責為自己的誓言而奮鬥。然而,最終的結果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廂情願,我應該算是絕大多數人中的一個吧!回想起來,那是多麽的辛酸、寒心!

  如今,通過化解過剩產能,公司的煤礦也少了,安全生產管理難度相對簡單些了,大浪淘沙,能夠留來的那些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我願相信都是煤礦中的精英。對我個人來說,都五十歲的人了,還真舍不得放棄我為之奮鬥近三十年的工作,但現實將可能是工作放棄我,這個我,我敢說也不僅僅是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