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宋官家》第17章:虛虛實實
  皺著眉頭,王曾正在思索著,自己應該如何應答才能盡量淡化他和寇準的關系。

  卻沒料到,一旁的丁謂搶先開口,道。

  “回官家,此事臣倒是略有耳聞。”

  “當年,王參政由濟州通判回京述職,因其政績優良,召試於學士院,但是,寇準得知後,卻特許王參政於政事堂應試,隨後寇準因事被貶,王參政還特意將自家宅院借給寇準居住。”

  “周懷政謀逆後,先帝欲逐寇準出京,王參政亦曾私下為寇準鳴不平,可見二人關系匪淺!”

  話音落下,王曾的臉色一滯。

  他沒想到,丁謂竟然如此惡毒,真的要將置他於死地。

  不錯,他和寇準的確有舊交,早年入仕的時候,也曾受過寇準的恩惠。

  前面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

  可是,這最後一句簡直就是胡編亂造,其心可誅。

  當下,王曾便對著丁謂怒目而視,道。

  “丁相公慎言,某何曾為寇準鳴過不平?”

  他的本意是想要辯白清楚,卻沒想到,他剛剛說完,便瞧見丁謂臉上露出一抹冷笑,道。

  “哦?那王參政剛剛的那番話,又是在作甚?”

  王曾心下一涼,頓時明白,自己落進了丁謂的陷阱當中。

  當下,他也顧不得其他,立刻跪倒在地,道。

  “太后,官家,寇準陰結宦者,動蕩宮廷,此誠大罪矣,臣絕無為寇準辯駁之意。”

  “只是寇準有罪是一回事,可朝廷屢加處置,朝令夕改,又是另一回事。”

  “臣身為中書執政,自當為朝廷威嚴考慮,斷非為維護寇準,還請太后,官家明鑒!”

  身在朝中多年,王曾非常清楚,中樞格局波雲詭秘。

  很多時候,讓像他這樣的重臣栽倒的,並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反而很可能是不經意之間的一個小過失。

  直覺告訴他,如今的場面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保不齊他明日就得收拾收拾,準備離開京城了……

  殿中再次安靜了下來。

  馮拯和任中正眼觀鼻鼻觀心,冷眼旁觀著事情的發展,丁謂也沒有繼續窮追猛打。

  當然,這不是因為他心軟了,而是凡事要講究一個度。

  今日之事,他本是順勢而為,就著話頭,不著痕跡的將寇準黨羽的罪名栽給了王曾,並不曾準備萬全。

  換句話說,也就是這個指控並沒有實據,十分脆弱。

  歸根結底,也只是挑動疑心而已。

  這種狀況下,如果他繼續攻訐不休,恐怕反而會讓太后覺得,這是中書之間的政治鬥爭。

  這麽一來,太后反而會忽略掉事情本身,所謂過猶不及,便是此理。

  對丁謂來說,眼下的局面已經足夠了。

  如果他的挑動成功了,王曾因為剛剛的舉動觸怒太后,因此遭貶,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就算是沒有,那麽,鬧了這麽一樁出來,王曾自顧不暇,接下來肯定不敢再替寇準說話。

  太后這邊,就算是面上不說什麽,心中多多少少也會有所疑慮。

  此後必然會更親近他,而疏遠王曾。

  所以無論接下來如何發展,對丁謂來說都是有利的,自然也就更沒有必要再多做什麽,靜等太后處置便是。

  但是,讓所有人再次始料未及的是,這一次,簾後開口的,仍舊是小官家。

  而且,說出來的話,也讓人紛紛有些詫異。

  “王參政,這麽說,你當年的確受過寇準的提拔,也曾在寇準落魄時接濟過他?”

  啊這……

  話音落下,即便是丁謂也不由瞪大了眼睛,馮拯和任中正更是眨了眨眼睛,臉上盡是迷惑不解。

  這……小官家問這話是什麽意思?

  難道說,他們之前全都猜錯了?

  太后和官家今天叫他們過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明著是說製書有問題,可實際上,是在試探中書之中,還有誰和寇準有交情,願意為他說話?

  二人心中越想越覺得大有可能。

  畢竟,今天的事,怎麽看怎麽覺得奇怪……

  先說官家,雖說是新帝登基,但是畢竟年紀尚小,自幼又被太后嚴厲管束,他的性格,宰執大臣們多少也了解一些。

  雖然不能說是沒有主見,但的確鮮少和太后態度相悖。

  可這次,他卻突然對太后已經核準的製書提出質疑,這到底是官家自己的意思,還是別的什麽,很難不讓人猜測。

  要知道,如今宮中大權盡在太后手中,官家就算是覺得製書不妥,太后一句話就打發了,何至於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畢竟,自先皇駕崩之後,太后雖然理政稱製,卻並未召見過中書大臣。

  這次打著官家的旗號,將所有人都叫了過來,就為了早已經被貶為雷州司馬的區區寇準?

  所以,討論製書是假,試探中書眾臣才是真!

  想明白了這一點,眾人心中頓時捏了一把冷汗。

  暗自慶幸自己剛剛沒有冒失的同時,他們望向王曾的目光,也多了幾分同情。

  隨著簾子裡官家問出這句話,跪在地上的王曾心中也是一片慘然。

  他沒想到,自己小心謹慎了這麽多年,結果竟突然栽在了這麽一件小事上。

  早知如此,他剛剛就不應該如此急著開口的……

  感受到眾人或是譏諷,或是同情的目光,王曾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重新閃過一絲堅毅。

  既然事已至此,那麽,倒不如放手一搏!

  直起身子,王曾鄭重的俯首叩拜,道。

  “太后,官家,臣和寇準的確有舊交,但臣今日所言所行,皆是出自公心,絕無半點偏私之意。”

  “請太后和官家細想,臣若真的要袒護寇準,何必等到今日?”

  “如今寇準不過區區雷州司馬而已,而中書之中,丁相公與寇準屢有宿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臣如今官至參知政事,當年寇準一案,也並未牽連於臣,為了這麽一個被貶之人,去得罪當朝宰相,是何等不智之舉?”

  “臣雖愚鈍,但此舉若出自私心,則利弊得失如此明顯之下,豈不更應該緘默不言?”

  不得不說,王曾也是個敢決斷的人。

  無論是順水推舟還是有意為之,反正現在的局面已經是丁謂要把他往死裡整。

  既然如此,那他倒也不怕和丁謂徹底撕破臉。

  這番話說的露骨之極,就差指著丁謂的鼻子罵, 說他公報私仇,排除異己了。

  當然,這種時候,王曾把丁謂拉下水,也絕不是單純的想要出氣而已,是另有其政治目的。

  剛剛丁謂朝眾人暗示,說王曾和寇準有舊交。

  王曾一時不慎,落入了他的陷阱當中。

  再加上這位小官家的一番問話,王曾的身上,已經算是被打上寇準黨羽的標簽。

  這種狀況下,辯駁是無用的。

  他越是激動的辯解,就越會被人追著打。

  所以,不如索性破釜沉舟,把水給先攪渾。

  丁謂說他是寇準黨羽,那他就說丁謂是挾私報復。

  這麽做的目的,是在告訴劉娥和趙禎,他王曾或許有袒護寇準的嫌疑。

  但是,指控他的丁謂,也並不乾淨。

  如此一來,至少就不會讓劉娥和趙禎覺得,這是一場忠臣對奸臣的戲碼。

  說白了,沒辦法擺脫自己的嫌疑,那就把對手拉到和自己同一水平線上。

  雖然,這樣並不能直接解決自己的困境,但可以讓上位者對事件的判斷,重新回到相對公平的水準上。

  珠簾後,趙禎坐在禦座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劉娥。

  果不其然,在後者的臉上看到了一抹沉思之色。

  緊接著,王曾的聲音再度響起,堅定中透著一股悲切,道。

  “臣自太宗皇帝年間入仕,蒙太宗皇帝及先帝恩重,歷州府中書之職數十年,不敢說事事皆問心無愧,但凡遇不妥之事,臣向無沉默不言之時,皆公心矣,絕不敢因私而廢公,伏望太后,官家明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