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江山多驕》第176章
  派人勘查了小道後,約定了兩面同時發動的時間,趙匡胤這才領軍重新上路。

  壽州大營內,郭榮煩躁的來回踱步,不知為何,心中總是不安,早上巡營時,許多士兵都在抱怨當地商販賣的餅太小,同樣的價格根本吃不飽,郭榮親自去查看了,果如士兵所述,郭榮一氣之下將這些奸商都抓了起來。

  可這並不能解氣,而且心中煩悶難消,郭榮真想殺一儆百,好好殺殺這些唯利是圖的家夥的囂張氣焰,可是左右將官都在勸郭榮不要動怒。

  這時,龍牙衛來報,鐵騎第一軍副都指揮使,揚州方面監軍趙弘殷求見。

  郭榮強壓火氣,讓人將其領進來。

  “陛下,揚州方面已準備妥當,各部正有序減慢推進,示敵以弱,隻待清流關將當面之敵,就可直撲揚州城。”

  “老將軍辛苦了!”郭榮客氣了一句,興致不高。

  趙弘殷察覺不對,整個方略應該是郭榮最關心的問題,為何郭榮卻這麽個態度,於是望向郭榮左右。

  於是有人悄悄告訴趙弘殷先前發生之事。

  趙弘殷微微一笑,出列勸諫道:“陛下,南北差異不同,臣覺得那些商販只是以南人飯量來做餅,應該不是故意缺斤少兩,而且南唐富庶,物價比我大周高一些說的過去。”

  郭榮聽後默然不語,只是揮退左右,唯獨留下了趙弘殷。

  待眾人退去,郭榮請趙弘殷坐下說話,道:“嶽丈,我心中煩悶不安,是不是整個計劃哪裡考慮的不周全,還請您替小婿參謀參謀。”

  郭榮私下以翁婿述話,趙弘殷卻不敢怠慢,拱手道:“陛下雄才偉略,臣不敢當。”

  “嶽丈勿需客氣,一人計短,二人智長,多一個人參詳總是好的。”郭榮依舊親切說道。

  趙弘殷心想確實如此,南征計劃是經過朝中重臣多方論證的,他趙弘殷自然也參與其中,但是,計劃畢竟是計劃,執行起來必然會有偏差,比如為了麻痹南唐方面,還將擅長水戰的韓通留在了開封,負責擴建修繕,當然,韓通的任命還有其它的意思,主要也是怕他功勞太多,君臣將來不好相處,這個他趙弘殷也是出力了的,結果導致李谷出征兩個月沒有戰果,還差點前功盡棄,要不是陛下果斷親征,挽回局面,說不得全軍只能打道回府。

  趙弘殷聽郭榮話裡並沒有追究責任的意思,於是細想整個戰局,比如他負責的左翼,任命他為監軍,就是利用他的威望,來督導如韓令坤這些子侄輩的戰將,這些年輕一輩的剛剛走上戰場,經驗自然沒有老一輩的豐富,但郭榮自己年紀也不大,也喜歡用這些新生代將領。

  左翼沒有問題,他這次出京後便直奔左翼前線,巡查了各部情況,年輕一輩乾的不錯,除了不那麽老練,但都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

  其實整個南征計劃並不複雜,就是圍困壽州,吸引南唐的救援,再擠壓清流關,滁州城,最後一擊左勾拳,攻佔揚州斷其後路,吃掉進入江北的南唐有生力量。

  壽州大營這是郭榮親自負責,更不會有什麽問題,趙弘殷想著,眼睛不由看向桌上的堪輿圖,問道:“不知清流關方向,陛下用那位將軍執行?”

  “令郎。”

  “匡胤!”趙弘殷吃了一驚,怎麽也沒想到郭榮會見過如此重任交給自家兒子,於是推辭道:“小兒從未單獨領軍,恐難當此大任!”

  “我已經令他出發了。”郭榮微笑道,見趙弘殷還想反對,於是解釋道:“塗山一戰,匡胤久打的很好,利用幾百騎兵誘敵,在敵方必經之路上設伏,一舉殲滅河面上騷擾側擊我方之敵,此戰匡胤有勇有謀,是個可造之材,嶽丈大可放心。”

  趙弘殷沒再反對,既然郭榮都這麽相信自家兒子,他這個父親還能說什麽,只要表明態度即可。

  只是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此行人選,還是原計劃的李重進更佳,不過之前李重進陣斬劉彥貞,生擒鹹師朗,功勞已經夠大,陛下應該是考慮到各方的平衡,臨時委派了趙匡胤。

  於是,趙弘殷矜持笑著不再推脫,隨口道:“匡胤歷練歷練也好,只要陛下交代清楚,想來不會犯什麽大錯。”

  這是這話剛一出口,兩人似乎同時想到了不妥的地方,臉色大變,“騰”的一起站了起來。

  “尹廷勳。”郭榮口中蹦出一個名字。

  “不好!”趙弘殷則大呼不好。

  原因無他,應是郭榮沒有和趙匡胤交代清楚:“關可破,城需留。”

  何為“關可破,城需留。”!這就要說到郭榮提到的那個名字:尹廷勳。

  尹廷勳,滁州刺史尹廷勳,還沒拿下滁州就已經任命的刺史尹廷勳。

  尹廷勳,一子一女,兒子尹崇珂,亦隨郭榮出征,現為本班副點檢。女兒則嫁給了趙弘殷三小子趙匡義為妻。

  而他人此時正在滁州城中,結交當地士紳土豪,為奪取滁州城做準備。

  只是什麽時候取滁州城,必須看時機,假若不能調動揚州方面的守軍,就必須潛伏。至於拿下清流關,是為了給後續部隊打開通道,這就是“關可破,城需留。”的意義。

  可現在郭榮未能交代此項,如果趙匡胤破關後,順勢再拿下滁州城,此次戰役的戰果勢必大打折扣。

  “老臣這就出發,前往清流關。”趙弘殷請令道,沒說去滁州城,是他心裡還有幾分希望,希望兒子趙匡胤不要那麽莽撞。

  郭榮長籲口氣,道:“也好,只能先這樣,三弟在就好了,如今只能老將軍多擔待。”

  “是。”趙弘殷接令急忙出了大營,一路朝清流關狂奔。

  卻說這面趙匡胤準備好,前鋒三千人立馬向清流關開拔,後方一千人大張旗鼓,多豎旗幟,探馬兩翼張開,掃蕩敵方探馬,不使我方底細被其探知。

  反之黃埔暉在得知北周軍正朝著自己守衛的關隘前來時,先是驚恐,再探知敵方前鋒只有三千人,還略和後面大部隊有些脫節後,立刻決定出關先吃掉這股敵兵。

  黃埔暉姚風二部剛在清流山下列陣,與趙匡胤前鋒交上手,就聽見身後關隘一陣喊打喊殺的聲音傳來,二人回頭一看,只見關隘後面出現了北周軍隊,正從後面攻打關隘,而關隘原本守軍竟不顧二人在關外作戰,已棄關而逃。

  而且這北周前鋒身後灰塵升騰,仿佛有無數北周軍隊正在趕來。

  兩人不知道這是趙匡胤虛張聲勢,哪裡還顧得上先吃掉眼前的北周小股兵力,心道再不逃小命難保,轉身領軍穿過關隘,朝後面的滁州城逃去。

  趙匡胤見之大喜,亦一馬當先衝入關隘,匯合偷襲的奇兵,率軍一路掩殺。

  兩方追追逃逃,南唐軍隊人數雖多,卻是丟盔棄甲,北周將士斬關奪隘,士氣正盛,到達滁州城下時,幾乎已經銜尾。

  還好此刻滁州城的城門大開,黃埔暉姚風二部魚貫入城,只是部眾太多,想要全部進入還需時間。

  而此時趙匡胤已經拍馬趕到,對著隊伍尾部的南唐士卒一通砍殺。黃埔暉眼見不妙,下令立刻毀去吊橋,關閉城門。

  趙匡胤反應也快,見敵人在吊橋上放火,殺散身前敵兵後,立刻身先士卒,銜刀下水,浮水過了護城河,直接攻打城門。

  滁州城根本沒料到清流關這麽快失守,倉促迎敵,城頭武備滾石擂木皆無,而且南唐滁州刺史王紹顏則直接棄城逃跑,先進城的兵丁啥也找不著,兩眼一抹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北周士兵持刀對著城門狂砍,北周士兵背氣血所激,個個狀若癲狂,大呼小叫,南唐士卒看了噤若寒蟬。

  黃埔暉越看越不對,雖說北周士兵沒有稱手的工具,但時間一長城門依舊難保,尤其任由敵方攻擊,而自己沒有動作,幾方士氣大受打擊,城門被破時就是自己兵敗之時。

  想到此,黃埔暉與姚風商量後,對城下趙匡胤喊到:“城下是那位將軍?可敢與我列陣一戰?”

  趙匡胤正看著手下兒郎一點點啃著城門,一聽城上呼喊,心想還有這好事!哪有不答應之理?

  於是讓出城門,兩軍列陣對立。

  南唐士卒簇擁著黃埔暉來到陣前,他見對面旗幟上敵將姓趙, 翻遍記憶也沒想起是那位姓趙的將軍,而且先前看趙匡胤年紀不大,就有些輕敵,料想自己戎馬一生,單打獨鬥還真沒怕過誰。

  哪知他這心態,正中趙匡胤下懷,自從得了明明落下的包裹,裡面的東西就深深吸引了他,在忍耐幾日後,還是迫不及待的修煉起來,開始還想著隻修前面幾層,但這種事那容克制,如今不知不覺八層都過了。

  黃埔暉想列陣對戰,而南唐兵多北周兵少,趙匡胤自然不會如他意,見南唐軍魚貫而出,領頭之人正是那黃埔暉,知道機不可失,抱住馬脖,催馬飛奔,一面大喊道:“黃埔暉,何不鬥將一場,免得士卒無謂傷亡!”

  一方大意輕敵,一方直取中軍,就見馬蹄翻飛,說時遲那時快,趙匡胤已經來到黃埔暉身前,手中盤龍棍揮頭就打。

  黃埔暉戰陣無數,倒也不慌,舉槍就擋,哪料趙匡胤這兵器特殊,長槍剛架住棍身,就覺一股大力湧來,虎口幾乎裂開,而且前面那鏈條帶著短棍,兜頭就是一棍,黃埔暉大驚失色,偏頭一讓,雙手再也架不住盤龍棍,趙匡胤借機一壓,飛卷的鏈條繞槍身一圈,短棍又朝黃埔暉頭打去。

  這時黃埔暉再也讓不開,只聽“碭”的一聲,黃埔暉頭盔歪斜,滿面鮮血,一頭栽落馬下。

  那邊姚風還以為兩人怎麽也要過幾招,哪知兩人剛一交手,黃埔暉便被打落馬,此時就是撤退也來不及,而且後退入城也只是晚死一會,隻得鼓足勇氣,躍馬而出,朝著趙匡胤殺來,敵將太厲害,穿過他殺出去,說不定還能保得性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