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個時辰,荀爽方才停下,對諸生說道:“今日之課已畢,諸位可有不解之處?”
“一陰一陽謂之道,《易》認為萬物分陰陽。然今上親宦官遠賢臣,大施黨錮,以至於現今民不聊生國家日頹,此自當為陰象,不知陽象何在?”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這才第一問就將矛頭直指劉宏,這後面該如何收場?
這話是誰說的?這麽勇?
唐正朝說話之人看去,竟然還是那個小男孩!
“那人是誰?伯珍可認識?”
羊秘看去,搖頭道:“不認識。”
“他名郭嘉字奉孝,出身潁川郭氏,但在族內卻不受重視,一氣之下便來荀氏讀書。”
郭嘉?這麽年輕就這麽狂?
唐正聞言看去,卻是一旁的荀攸在為其解釋。
“荀攸荀公達。”
“唐正唐元貞,這三位是……”
不待唐正介紹,荀攸道:“泰山羊氏,羊秘羊伯珍,羊衜羊仲義,最小的那個應該是其幼弟吧?早已相識。”
唐正點頭問道:“郭嘉此言若傳了出去不會有麻煩嗎?”
“書院之語只會留在書院,不會出書院大門,這也算是潁川書院眾人默契的吧!”
就在幾人認識之時,就聽荀爽說了一句“陽象在北”便不再多言。
但顯然,郭嘉對此答案並不滿意,剛想繼續問卻被他人搶先問了。
開玩笑,誰還敢讓你問?雖然書院之語不出書院,但太過了誰知道會出什麽事?畢竟現在還沒有解除黨錮,說了不該說的話是很危險的。
“陽象在北?”
唐正呢喃了一聲,笑道,“這個答案倒是有趣。”
在地理上,潁川地處洛陽東南,陽象在北就意為轉機在洛陽,在皇帝。這也合理,因為在封建王朝,皇帝的賢與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國家的強盛或衰敗。若劉宏幡然醒悟,開始勵精圖治,這漢朝還是能再掙扎一下的。
若再北一點就是冀州,袁紹起兵之地;再北一點就是幽州,盧植剛大勝鮮卑之地。
陽象在北,這個“北”字太寬泛了,想怎麽解釋都可以,怪不得郭嘉不滿意。
在郭嘉一問之後,後邊的問題安穩了許多,都簡單問一些句子的釋義,但唐正依然聽得津津有味。
荀爽離去之後,眾人也紛紛散去,只有荀攸問羊秘道:“伯珍怎麽會率令弟前來潁川?也不與我說一聲?”
“此次遊學只是受元貞的影響臨時起意,故而未先告知公達。”
“唐正唐元貞?元貞應該不是郾縣唐氏之人吧?”荀攸看著唐正,隻覺得唐正此名及其面容頗為熟悉,但卻一時之間想不起來,但可以確定的是郾縣唐氏沒有唐正這個人。
“在下並非出自潁川唐氏,而是代郡唐氏。”
“代郡?”荀攸聽得代郡,突然意識到這股熟悉感從何而來了,“你便是百騎劫胡營,被盧尚書稱為良將璞玉的唐正?”
“正是在下,沒想到我之姓名竟入得公達之耳,何其幸也!”
荀攸見得唐正,歎息一聲,略帶有羨慕地道:“元貞年紀輕輕便有此膽色與經歷,真令人敬佩!兄癡長數歲尚一事無成。”
“故土遭難,唯有殊死一搏罷了!更何況,以公達之才想做到這些事情何其簡單?”
但唐正見得荀攸無奈一笑,頓時反應過來:別看荀氏乃名門望族,荀攸之出身比唐正好許多。但別忘了荀氏可是被黨錮牽連之族,
以荀攸的條件和年齡早已可以舉孝廉入仕,但卻因黨錮之禁而不得不留在家中荒廢才華空度時日,對於荀攸這等高才何其難受? “公達不必喪氣,或許用不了多久,陛下就能解除禁錮。”
“借元貞吉言。”荀攸不可置否,猶豫了一下說道,“四位遠道而來,不如來我家中一坐?”
羊秘微笑應道:“自無不可。”
羊衜羊耽二人見其長兄應下此約,自然也不會拒絕。
唐正更不會拒絕,而且他還在想該如何與荀攸拉進關系呢,這荀攸倒自己先提出來了。
畢竟以唐正現在的身份地位,他是不可能收服荀彧荀攸等人的,只能與其先交個朋友以待日後。
至於荀彧郭嘉兩人只能先放在後面,先專攻荀攸!
四人隨著荀攸來到其家,其家頗儉,比唐正之家好不了多少,比起荀氏的偌大威名實在有些寒酸。
“家中簡陋,還望勿怪。”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攸德馨。公達此屋何陋之有?”
一句陋室銘之開篇脫口而出,唐正心道:詩豪,抱歉了,這句話順嘴就出來了。
荀攸咀嚼了一下此話,歎道:“攸愧不敢當!”
“沒想到元貞尚有如此文采!”羊秘也未曾想到唐正會脫口而出這麽一句話,讚歎道,“我之前怎麽沒有看出來,真是令人羞愧。”
唐正忍著就要脫口而出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話,可不能再亂飆後世詩句了,畢竟自己一個假貨可不敢跟他們這些大才較量。若比拚文采的話,唐正畢竟腦容量有限,很容易超綱。
他笑道:“我哪有什麽文采?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
“元貞謙虛了。”
羊秘道:“好了,公達兄喚元貞來此有何貴乾?”
唐正聞言也看向荀攸,他們不過第一次見面,他也好奇荀攸為何會先出聲。
“還是瞞不過伯珍。”荀攸轉頭對唐正道,“主要是攸有一事相求。”
“公達何事?勿說相求之語!”
唐正聽得“求”字倒是頓生好奇,不知這荀攸有何事相求。
“元貞參與了代郡對鮮卑之戰?”
“怎麽?公達也信士子中所流傳的說法?”
荀攸自然知道士子中流傳的說法,但他又怎麽會如此膚淺地相信?
“自然不信。”荀攸歎息一聲,道,“實不相瞞,攸對代郡之戰頗感興趣。但我身居南方,對其所知之事全靠士子口口相傳,不知其信息真假,怎知那時的代郡真正局勢?
“今日有幸能遇見元貞,還請元貞告之。攸不勝感激!”
唐正好奇:“公達身居平靜的潁川,怎麽會對代郡之戰感興趣?”
“攸之所學多為軍略,須得在戰場上才能與攸之所學得以應證。但潁川太過平和,自然沒有驗證之地,且攸又出身荀氏,在被禁錮之列,自然不能親赴戰場。如此攸也只能在腦中模擬此戰,但信息太少,所以需要元貞相告!”
荀攸說罷,竟向唐正一揖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