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第93章 改變大明的生產模式
最新網址: 穿越以來,朱高熾沒見過朱元璋。

 原主兒時的記憶也較為模糊,所以對朱元璋的舊有印象,除了重懲貪官之外,就是屠戮功臣,殺性甚重。

 且知道太子的病逝,會是洪武朝最後一次大規模屠戮的誘因,難免有些顧忌。

 如果朱棣願意把關,最大程度的支持自己。

 而自己做的事情,萬一會觸碰不該觸碰的事,朱棣自然也會出面攔住自己。

 等於多了一道保險絲。

 那麽自己就不再有心理負擔,可以放手施為。

 “工廠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朱高熾笑道。

 “工人們整日呆在工廠,日複一日煩勞工作,會讓他們同房的次數減少,那麽生的孩子也就減少了。”

 這下子不光是朱棣,連葛誠和姚廣孝,兩人都忍不住看了眼大公子。

 大公子話裡話外不離男女之事。

 難不成平日都在琢磨此事?

 血氣方剛,受得了嗎?

 看見眾人面色古怪,朱高熾勝券在握,認為自己震驚住了他們。

 對工業計劃。

 朱高熾是有信心的。

 讓大明近億人口,在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全面進入工業社會,他也是有信心的。

 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三樣核心技術,在大明並不是問題。

 而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

 後世不已經供了經驗嗎?

 從第一次分配百分之十的農業人口失敗,到第二次繼續分配百分之十的農業人口到鄉鎮工業。

 不但沒有再遭受到糧食短缺,也沒有從國外進口糧食,十年之間,農村的工業品增長了整整十五倍。

 從模仿別人失敗,到陷入馬爾薩斯貧困陷阱中。

 乃至嘗試自己的方式,遇到了第三次工業化失敗,總結經驗後在第四次工業化成功。

 把近代英國,美國,以及日本三個國家,所經歷的革命性經濟變革濃縮到僅僅三十五年,一代人的時間裡。

 這個成果震驚了世界。

 是先烈們摸著石頭過河淌出來的果實。

 證明了一個十億人口,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可以迅速的發展為工業國家。

 當然。

 朱高熾沒有認為自己的有生之年,大明能達到後世的科技水平。

 但是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後世國家發展的經驗,讓大明整體進入初級工業社會。

 在有生之年,朱高熾認為是可以達成的。

 他不需要摸石頭過河。

 他有圖紙,可以直接搭建橋梁。

 前提是朱棣支持自己。

 而自己是他的長子。

 這是自己最大的優勢,其次才是腦海中的知識。

 “就這麽簡單?”

 葛誠茫然的問道。

 大公子的話,有些道理,可總感覺不太對勁。

 “你不能跟著他的話去想,容易被他哄住。”朱棣有些免疫了長子的道理,指點了葛誠一番,然後才反駁道。

 “你剛才說山東,山西流民之事,可見百姓們都吃不飽肚子了,不以農為重,難道以商為重?商能變出糧食來?”

 “經商能掙錢,人人都去經商,誰來種地?”

 “種地的只夠填飽肚子,跑去經商的賺了大錢,回頭又來買地,這般下去,豈不是傷農?”

 朱棣一長串的話,嚇了朱高熾一跳。

 他長進了?

 見到兒子的神色,朱棣意猶未盡,總算自己也有能說過長子的時候了。

 朱高熾清了清嗓子。

 看來用簡單的理論,已經說服不了朱棣了。

 “糧食是必需品,衣服是日常用品。”

 “在滿足衣服的前提下,是要糧食充足。”

 “衣服可穿,也可以不穿,而糧食一定要吃,不吃會死人。”

 “工業能吸收無地的流民,是有益處的,但是如何在不危害糧食的情況下,在我朝的環境中,讓工業得到發展呢。”

 後世國家第一次失敗,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可忽略了原始農業生產缺乏規模效應這一事實,低估了土地的邊際產量對勞動力投入的迅速遞減。

 換句話說。

 在生產力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土地出產的上限是改變不了的,投入再多的人力,土地的產出還是止步於此。

 失敗是成功之母。

 正是因為這次的失敗,為下次的分配提供了經驗,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獲得了巨大的成果。

 “軍戶的田地是固定的,周邊已經沒有了新地。一戶軍戶,全家三五人上陣,和十余口上陣,田地的產出,在北方平攤下來,仍然是一畝兩石。”

 “所以把百姓全部集中到田地上,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朱高熾說的忘了形,聽得朱棣咬牙切齒,其余人面色古怪。

 敢這麽說聖人?

 “我朝立國二十五年,田畝總體上是足夠的,但是國家太大,局部定然有些農業富余人口。”

 “例如天災,例如貧瘠的地區,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可以通過工業把他們吸收進來。”

 “只有把多余的人,投入到工業之中,發展礦廠,鐵廠,修建鐵道等等工業,促進了生產力,創造了更多的財富。”

 “最後會帶來什麽結果呢?”

 “所有人都能使用上便宜的鐵器,便宜的燃料,出行方便,帶來更先進的技術。”

 “利工利器,更好的農具,可以讓田畝多產。”

 “大量廉價的工具,又可以讓人們使用的起,能把更多的荒地,沼澤變成良田。”

 “例如蒸汽機,可以用在荒地的澆灌上,讓百姓們開墾更多遠離水源的貧瘠土地。”

 “甚至可以直接修建水渠,把河水抽到水渠中,灌溉無水的土地上。”

 其實更好的辦法。

 是從美洲獲得番薯。

 明末的先民,冒死偷回西班牙從美洲引種在呂宋的番薯藤,回到家鄉福建種植。

 根據知網的學術論文,靠著明末引進的番薯,和推廣的玉米,也就是各地地方志中的玉黍蜀,正好在清初推廣開。

 這些新農作物加入傳統輪作,隻用了百年的時間,就從文人筆中定義的蔬菜上升到主糧。

 讓清中期人均口糧在傳統輪作的種植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九十公斤,為促進人口大增長打下了根基。

 生產力才是核心。

 番薯是古代農業的大殺器,直接促進農業的生產力進步,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朱高熾輕飄飄的幾句話,猶如重鼓敲在人們的心裡。

 看見眾人都不說話,朱高熾茫然的問道。

 “怎麽了?”

 葛誠欲言又止,姚廣孝猶如看天人,那太監也是滿臉的崇拜。

 朱棣吞了口口水,艱難的問道:“老大,你這蒸汽機的法子,為何一直不說?”

 “這重要嗎?”

 “不重要嗎?”

 朱棣反問。

 朱高熾搖了搖頭。

 明初的社會環境問題,在他看來根本不是糧食的問題,而是社會生產模式的必然弊端。

 就算明初的糧食再翻一倍,仍然還會有流民。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社會基礎,稱為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的需求,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

 服徭役,收實物。

 等等方式都是比較原始的手段。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

 在朱高熾看來,改變大明的生產模式,才是有用的。

 山東和山西出現的流民。

 那是因為社會大明分配的問題,糧食不夠只是一個表象。

 換而言之。

 社會的就業機會太少。

 總有些地方會造就失去土地的農民,他們沒有別的生計,也找不到活乾,就成為了流民。

 明初的流民,和明末的流民,兩者誕生的根子是不一樣的。

 不改變生產模式。

 就算獲得了番薯也無用。

 明中期的皇權,就已經壓製不了地方,江淮的經濟富庶,小市民階級誕生。

 有精神上的訴求,所以誕生了新學,技術上更不存在問題,因此有了資本主義思想萌芽。

 可一切都被遏製住了。

 清朝有番薯,但是沒有生產進步。

 所以番薯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但沒有帶來人均經濟的繁榮,反而讓人們陷入了極度的貧困。

 農業社會的無解。

 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戰亂……或者像西方來一場黑死病,滅絕一半以上的人口。

 好吧。

 看見朱高熾的想法,所有人都無法理解。

 明明有這麽好的方法,為何不拿出來呢?

 見人們有些指責的眼光,朱高熾連忙解釋:“修建溝渠是大工程,不是伱們說現在什麽都不適合做嗎?”

 “而且官府的事情,王府不好插手。”

 放在十年前。

 朱棣定然可以組織起來,他那時候的權利大。

 現在嘛。

 聽到老大的話,朱棣的臉色黑了下來。

 “那也不能不做。”

 見朱棣十分的堅持, 以及眾人的認可,朱高熾感到無可奈何。

 認知的差異啊。

 “咱是不讚成修建的,至少不是現在。”

 “為何?”

 “首先,流民的問題,雖然田地是誘因,但不是關鍵的問題,解決了這些人,還會有其他的人出現。”

 “其次,官府的徭役,對百姓是傷害。”

 “把精力投入到這些事情上,不如先支持咱搞工業,等咱的工業擴大後,再來修建水渠。”

 “到時候咱花錢招募民工,百姓們才會得到真正的實惠。”

 朱高熾堅持要改變大明的生產模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