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沒有想到朱元璋會這麽快刀暫亂麻。
朱允炆被送去廣州番禺的速度,比他進入應天府的行程要快。自己還在保持每日三十裡的行軍時,事情就塵埃落定了。
這下子。
別說陳亨這樣的人,就連金忠,姚廣孝都在催促朱高熾,讓他不要在路上逗留了。
“急什麽。”
朱高熾搖了搖頭。
如今才剛進入三月,離六月份還有三個月。
現在就等著朱棣被封為太子了。
他這兩年的所作為所,早就把朱元璋得罪了個遍,朱元璋也從來沒怪罪過自己。
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算計也好。
反正他不急。
應天府的確和北平不一樣。
山清水秀。
人口也多,到處都是人。
從徐州開始,朱高熾帶來的萬余大軍,一路護送下,各地的官府都不敢怠慢。
糧食補給由地方供應,朱高熾則接見一批又一批的官員。
這可不是小事情。
接見的官員越多,眾人巴結上了小王爺,那麽朱高熾的威望就越高,會有更多的官員支持自己。
如此機會朱高熾可不會錯過。
一直到朱棣來信。
等到了朱棣的書信,朱高熾才沒有再耽誤。
其余人朱高熾不信。
唯獨朱棣。
朱棣可從來沒有催過自己。
這是兩父子多年來達成的默契,既然朱棣都開始催自己了,那說明京城的確沒了問題。
“你去一趟山東。”
朱高熾仍然安排到。
“告訴我的二弟,任誰給他的書信和公文,他都不要離開山東,除非我的親筆信,否則他必須牢牢控制山東。”
“還有在山東的軍隊,同樣不能調走,只有我和父王的手令才行。”
從山東隨朱高熾南下的葛誠,正準備一起進入京城,卻又被朱高熾趕回了山東。
葛誠實在是佩服。
小王爺謹慎的性子,遍觀史書都是數一數二的。
葛誠無奈,只能領著朱高熾的命令返回了山東,本打算衣錦還鄉的盼望也落空了。
跟著小王爺進京,和日後自己單獨進京,動靜可是兩回事。
安排好了後手,朱高熾這才加快了行軍速度。
終於。
在京城外的二十裡,朝廷的人來迎接。
到了這一步,朱高熾要和自己帶來的軍隊分開了,總不能帶著軍隊進皇城吧。
接下來看天命。
朱高熾歎了口氣,鼓足了勇氣進京。
……
皇城的繁華不輸於北平。
而京城的人口不是北平可以比的。
寬廣的直道,各色的建築,別具一格的中式建築風味,看不到工字服,新式大衣,新工裝等等款式的衣服。
也看不到高樓大廈。
城市裡沒有鐵軌和公車系統,能看到不少的轎子,騎驢騾的人更多,人擠人到處是人頭。
大漢將軍高大威武。
朱高熾乘坐的轎子,從廂窗打量京城的景致。
“比起北平,這裡的人口雖然多,但是缺少了一絲的效率。”朱高熾暗想。
工人的假期雖然不少,但也比較寶貴。
人們在街道上行走的速度要快。
“來了,是燕世子。”
酒樓。
一群人圍著欄杆處,眺望直道上的隊伍,人們穿著長衫,讀書人的打扮。
“嘖嘖。”
“自古未有之事啊。”
一名長者感慨道。
“燕世子當眾說他自己是打下的天下,以後豈不是馬上皇帝。”
“真是一出鬧劇,滑天下之大稽。”
許多人知道燕世子今日入京,都趕來看看這位攪動大明的風雲人物。
“也就是聖人愛子心切,而燕王也是氣運加身。”有人笑道。
聖人的幾個長子都死了。
這不是朱棣的運氣是什麽。
此時。
迎面來了一群太監,和隊伍的官員寒暄了一番,拜見了朱高熾,加入了隊伍之中。
百姓們當做稀罕的事情紛紛看個新奇。
而官員們面色複雜。
儲君說換就換,其中原本和儲君交織好了關系的人,心情忍不住的煩悶。
也有部分人期盼著。
能與新的儲君攀附上關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儲君也是如此,換了新的儲君,同樣是朝堂勢力的洗牌,誰都想要佔據更好位置。
禦史景清面色複雜。
從當初知道黃子澄竟然打探過聖人的龍體,景清當即和黃子澄劃清界限。
維護儲君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手腕無法認同。
打探聖人的龍體,在景清眼裡已經是大不敬,沒有忠義的作為。
“黃子澄把希望放在聖人的龍體上,看來他的消息是錯誤的。”景清忍不住想到。
他前些時日見過聖人。
聖人不但面色紅潤,說話也比去年要中氣足了,哪裡有黃子澄從禦醫口中探出來的樣子。
他是忠君的。
聖人龍體安康是景清願意的。
可聖人龍體安康,也意味著儲君的地位不穩。
畢竟聖人親自發出的旨意,誰也無法讓聖人收回,那麽下面的人又能如何呢。
就算皇太孫一系拉攏了不少軍中將領又能如何。
難道還有人敢造反不成。
“大勢所趨啊。”景清喃喃道,“難道真的是天命如此麽,燕王有天命在身。”
朱高熾從廂窗看著外面的景色。
直道,兩旁的建築,樹蔭下的深井,讓開一旁的百姓,收起攤子的攤販們。
同樣。
無數的人正觀望著朱高熾。
朱高熾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是這樣的場景入京。
從最開始的時候,他想到的是跟在朱棣身邊,騎著馬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入京。
“人算不如天算。”
“如今對於天下百姓是最好的,可是對於自己,到底未來如何,還要看朱元璋心意。”
朱高熾收回了視線。
越是靠近皇城,周圍的人口少了起來,多了些朱門大院豪宅。
已經看到皇城的輪廓,朱高熾有些緊張起來。
如果不是朱棣在皇城,更有他的書信,朱高熾是絕對不會這般輕易入京的。
當朱棣也要求他入京的時候,他就沒辦法反對了。
“希望朱元璋和歷史上一樣,有多麽放任朱標,就多麽放任自己吧。”
朱高熾只能如此想到。
這也是促成朱高熾進京的原因之一。
和平入京。
國家元氣不傷,有朱元璋和朱棣的支持,朱高熾可以放手進行大明的工業化社會推動。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從這方面來看,倒是利大於弊。
隊伍終於抵達了皇城。
皇城的大太監們小跑過來,遠遠的磕頭,恭請朱高熾下轎。
朱高熾跟著眾人,在人們的簇擁下從宮門進入了皇宮。
像個木偶似的。
進入宮門,朱高熾忍不住回頭看了眼。
熟悉的面孔都不在了。
……
大漢將軍們一身的威武。
威嚴的皇宮。
朱高熾謹慎的跟在太監們的身後,太監們告訴他,聖人和燕王在奉天門的東角門閣樓等他。
經過內五龍橋,朱高熾有些好奇。
南京的故宮他可沒有見過。
“呵呵,畏手畏腳的。”
高處。
朱元璋嘲笑道。
看著遠處的小身影,和想象中的豪傑一點也不像,走三步停一步的,像個什麽樣子。
“熾兒有時候的確如此,更像個市井之人,不過人們誇他接地氣。”朱棣笑道。
“接地氣好啊。”
朱元璋感慨。
他早就已經按耐不住,想要見見這個與眾不同的孫子。
一個喊出要打下他的天下的孫子。
“咱們家就是百姓出身,接地氣才能受到百姓們的喜歡,繁文縟節那一套可要不得。”
朱元璋笑道:“咱就不喜歡官話,老百姓如何能聽得懂,豈不是給了官員們糊弄百姓的機會。”
“所以咱一向說大白話,下旨也是如此,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都能看懂,也能聽懂。”
“父皇聖明。”
朱棣拍著馬屁。
朱元璋無所謂的瞅了眼遠處。
“你們父子齊心啊,只有收到你的書信,他才會聽,才願意來京城。”朱元璋感歎。
朱允炆說的話雖然不好聽,但現實就是如此。
朱元璋甚至考慮自己晚年淒涼的樣子。
為了老朱家的家業,朱元璋並不算太在乎,自己都七十一歲了,家業如何保障才是最重要的。
可心裡難免有些嘀咕。
不會真落得史書上一些皇帝的結局吧。
留在史書中,成為後世人的笑談。
“父皇。”
朱棣又要跪下。
朱元璋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一直看到朱高熾的身影進了東角門,朱元璋才說道:“你要牢記你說的話。”
“請父皇放心。”
“家給人足,斯民小康,不但是父皇對天下的期盼,同樣是兒子不敢忘的家訓。”
朱棣恭敬的說道。
都說朱高熾是個謹慎至極的性子,父皇又何嘗不是呢。
便觀父皇的一生,任何計劃都是做好了萬無一失的布局,誰敢小覷父皇,最後吃虧的一定是他。
朱棣可沒覺得父親老了。 www.uukanshu.net
相反。
朱棣希望父親能長命百歲,看看自己做的如何,自己一定不比大哥差。
一家子都是古怪脾氣。
為了證明自己,朱棣一生都在平邊疆的反叛,為了穩定大明的邊疆,到死的那一刻都在路上。
“聖人、王爺,燕世子來了。”
太監引進來朱高熾。
朱高熾不敢亂來,連忙上前磕頭。
“孫兒拜見皇爺爺。”
“兒臣拜見父王。”
朱高熾恭敬的磕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