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第542章 皇太孫比聖人要沉穩
最新網址: 安南。

 “大明的士兵,你們看了感覺如何?”

 黎季犛關心的問道。

 他的大兒子在外地帶領軍隊,身邊陪著的是他的小兒子黎漢蒼,小兒子的生母,是公主出身,有安南王族血脈。

 “精兵。”

 左聖翊軍的將領胡射說道。

 “精挑細選出來的罷了。”黎漢蒼自信的說道,他認為是大明為了揚國威。

 胡射聽到小王子的說法,並沒有提出懷疑。

 黎季犛皺眉沉思。

 作為安南的實際控制者,還不是王族出身,比起他的老丈人,他更不佔優勢。

 而安南各方面的反對勢力,能被他一一擺平,可見其才能。

 大明和安南之間的聯系並不算少。

 可能是漢人的天性。

 只要是能種地的地方,對漢人的吸引力非常的強大,所以安南的前世今生,充滿了向外擴張的動力。

 唯獨到了明朝,因為明朝建立的宗藩體系,大量周邊的勢力向大明稱臣,引起了安南的不快。

 安南華族的眼中,這些地區根本不算國家,只不過是蠻夷而已,部落的存在。

 南邊的佔城,老撾,柬埔寨,暹羅等都應該是安南的勢力范圍,並且一直在努力中。

 歷史上也先後吞並這些地區,例如佔城,此地未來徹底被安南吞並,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

 因此對於大明的變化,黎季犛聽過一些消息,引起了他的很大注意力。

 “他們的火銃情況,比我們的火器怎麽樣?”

 “沒有使用過,無法得知。”

 胡射搖了搖頭,不過又說道:“不過看起來很美觀,他們每個人的火銃,從肉眼看不出區別。”

 黎季犛臉色更難看了。

 安南不是未開化之地,本就是從北方遷移來的漢人,讀書人讀的是四書五經,和內地的讀書人一樣,同樣的科舉制度。

 本地華族說話的口音,與大明地方的方言無二。

 所以安南的生產力很高。

 在火器上有自己的發展,手銃與火銃都有,而且編制出神機槍炮法,並不比大明本土的差。

 大明與安南在火器上互有借鑒,各有優勢,取長補短。

 不像東南亞別的國家,主要從大明學習到火器,並沒有太多值得交流的技術。

 這也是安南在東南亞稱王稱霸的底氣。

 所以三言兩句之間,聽到說大明士兵使用的火器,肉眼看不出差別,黎季犛深知其中的威力。

 “讓黃晦卿去應對大明的使團。”

 黎季犛做出了決定。

 黃晦卿也是華族,安南的大臣,心向中華的人,由他出面,可以安撫住使團。

 黎季犛又向小兒子悄悄交代了幾句。

 大家同出一脈,有哪些軟肋可以拿捏,黎季犛心裡門清,大明的讀書人就不貪了?

 朱高煦派來的使團,受到了濃重的歡迎。

 最重要的是這裡的人和國內一致,楊渤和安南的官員們飲酒作詩,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詩歌。

 安南讀書人的詩歌水平不低,甚至在當下,明初的時期,總體上反而強過大明本土的讀書人。

 宋朝亡國時,少部分遺民去了高麗,一部分遺民去了倭國,大部分湧入了安南。

 新老華族,萬眾一心,奮力抵抗,三次打退元朝入侵者,保住了中華文明最後的一片淨土。

 來之前的忐忑消失的乾乾淨淨,結交了許多的朋友,出身大戶之家,這些人張口閉口中國,讓楊渤非常的高興。

 當楊渤返回的時候,大批的安南官員送行,為他們準備了好幾輛大車,上面裝滿了禮品,並派了安南的士兵護送。

 回到廣西後,楊渤才得知高陽郡王患病臥床,此時,因為朱高煦的病情,人們都顧不上其他。

 加上已經是年關,所以楊渤沒有去京城,直到開春後,朝廷派來了大夫,還有來了解廣西,安南情況的官員。

 布政司的左布政使楊鏞出面,告知有人出使過安南,隨後楊渤被請了過來。

 楊渤把他在安南打聽到的,以及見到的情況詳細的告知,那官員確認後,連忙把消息送回了京城。

 金州的大夫們,圍繞高陽郡王的病情,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是濕熱痢,理應治以清腸化濕,調氣和血,用芍藥湯緩治。”一名大夫說道。

 “不對。”

 “高陽郡王所患乃疫毒痢,應以清熱解毒,涼血除積,加入白頭翁湯合芍藥湯,以急症應對。”

 金州的醫學突飛猛進,在傳統的病症上,細分了多種的類型。

 只是技術和儀器的局限性,雖然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可也帶來了更多的爭議。

 光一個痢疾,分為了六大種類,其中細節更不提。

 本來朱高熾想要的把亂七八糟的藥方,以及濫竽充數的藥方全部剔除出去,隻保留有效果的。

 可科學的發展如何是一帆風順的呢。

 的確。

 大量藥效低下,以及無效,甚至其反效果的藥方被剔除了出去,可醫藥的藥方不但沒有減少,倒是因為醫學的發展,分出了更多的細節,導致藥方總量竟然微微上漲。

 這個時期,誰也說服不了誰,以結局來論成果,也有很多僵局。

 誰也不能說藥到病除,更不敢說每個患者都能治好,其中到底什麽發揮了效果等等,都不是肉眼可以看見的。

 總之。

 幾名金州來的大夫,爭吵了兩日,眼看著朱高煦不行了,終於有人妥協,達成了用藥的一致。

 ……

 京城。

 這裡與北平的氣候不一樣,開春後,天氣已經不像北方那麽寒冷,可以在室外活動。

 北方肯定是比南方冷的。

 北方的冷,是凍死人的程度,之所以後世有南方更冷的言論,是因為南方室內沒有暖氣。

 文華殿。

 朱高熾聽取鐵道工程部大掌櫃徐寧的匯報,還有其他部門的幾名優秀管事。

 “北平,保定府,開封府,武昌府,長沙府,衡州府,永州府,桂林府,全線通車。”

 徐寧激動的說道。

 朱高熾一臉欣喜,多少年了。

 鐵道工程從無到有,全國建造鐵道工程的工人規模,也達到了六十萬。

 用了八年的時間,修通了第一條大明南北通車的鐵道,全程四千五百裡。

 理論上最快的速度,從北平到廣西桂林,只需要六天的時間。

 當然現實是不可能的。

 沿途停靠、調度、補給等,大概需要十天的時間,從廣西桂林到京城,需要從長沙轉向,由江西抵達浙江,然後北上京城。

 “幸虧有皇太孫殿下的鼎力支持,否則大明的鐵道,如何會修建的這麽快。”

 快嗎?

 聽到徐寧的說法,朱高熾倒是不覺得快。

 大明的鐵道,總裡程達到了兩萬一千余裡,平均每裡使用鐵道工人兩百三十八人。

 還不算背後產業鏈的工人,加起來就是更多。

 不過這也是帶動生產建造的大殺器,直接把大明的國力拉到了不同的層次。

 徐寧看不到朱高熾的內心,繼續如常的匯報。

 這是鐵道工程部的功績,他必須每個字都要說清楚。

 “修建鐵道耗費的鐵料,主要是鋼,生鐵太脆,容易裂開,熟鐵太軟,遇到高溫容易變形。”

 從最開始的熟鐵,到後來的鋼,鐵道工程部的技術,也在市場需求下,日異月新的發生變化。

 朱高熾知道徐寧說的鋼。

 古代有煉鋼

 至少在南北朝就已經有了最初的製鋼法,稱之為“灌鋼”,又或者“團鋼”。

 “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封泥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

 意思是說:社會上所說的煉鋼,就是在煉鋼爐中,把熟鐵屈繞成盤,並將生鐵片嵌在盤繞的熟鐵中間,然後用泥把煉鋼爐密封起來燒煉。待煉成後取出來鍛打。用這種方法煉出來的鋼,就稱為團鋼,也叫灌鋼。

 這是宋朝以前的煉鋼方式,雖然能煉出鋼,但是產量低,效率低下,只能滿足農業社會的需求。

 到了明朝中期,有了更先進的煉鋼工藝,例如天工開物中所言的煉鋼工藝。

 煉鋼的輔助材料,發現了更廉價,到處都能獲得,而效果卻更好的材料。

 開始使用鋼爐,提高了冶鐵的溫度,質量和成本上都得到了大突破。

 然後是明朝中晚期。

 蘇鋼的發明。

 新的煉鋼工藝,產量和技術上都有了巨大的變革,而且蘇鋼的工藝,一直到新中國六十年代都在使用,可見其先進性。

 簡而言之。

 宋代以前,古代對煉鋼尚處於摸索階段,並不穩定,宋朝時期,煉鋼技術得到成熟,但生產工藝導致產量有限,明朝後期大突破,產量和技術上升到了新高度。

 後來連天工開物都在清朝消失,整個中國都不知有此書,新中國之後,還是有人從日本傳回來,人們才知道原來中國古代有這麽多當時先進的技術。

 類似天工開物的書籍,消失的不知道有多少,並不是每本書都有天工開物的運氣,能流傳到國外得到保存。

 清朝的鋼鐵產量逐年下滑,到了清末洋務運動才增長,之前的煉鋼技術不但沒有繼續發展,反而下滑失傳。

 總之。

 明朝中末期的蘇鋼法,提前兩百年發明了出來,為大明改進的鐵軌做出了重要貢獻。

 不過在傳統技術上得到發展, 密雲分區和湖廣分部的冶鐵技術人員,建造了更高大的煉鋼爐,產量上超過了大明後期的蘇鋼工藝的產量。

 徐寧感歎道:“各項用鐵,總共用掉三十七億八千萬斤鐵料。”

 一百八十五萬噸。

 這麽多年,平攤下來算什麽。

 朱高熾還是不怎麽在意。

 終於發現了皇太孫殿下的態度,徐寧忍不住驚訝。

 竟然面不改色。

 皇太孫果然是非常人物,哪怕是聖人聽聞後,也都震撼無比,不如皇太孫的鎮定。

 看來皇太孫比聖人要沉穩。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