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晟已經觀察了多日,不敢冒然攻打。
“我軍雖然有攻城器具雲梯、仙人洞,火炮等,但多邦城牆厚堅固,宜用計取。”
張輔盯著輿圖,白日也看過對方的布置,誠如沐晟所言。
而大明的水師又無法進來。
“我率軍攻打多邦城西南部,你率軍攻東南部。”
張輔拿定了主意。
過了兩日,為了迷惑敵軍,明軍在沙灘上列軍,布置完後,張輔又派一支疑兵前往擬定攻擊點一裡之外的地方做攻擊態勢,吸引安南守軍的注意力。
十二日四鼓時分,張輔遣都督黃中等率軍攜攻城器械,悄悄越江過數重壕溝陷阱,順利潛至城下,因為大炮太重,只能以雲梯附城。
此時。
都指揮蔡福率部先登,用刀亂砍,引起守軍一陣驚呼。
攻上城的明軍燃起夜明光火藥,吹響銅角,城上頓時火光齊明、角聲大作,明軍軍心大振,爭先恐後蟻附而上。
安南守軍早就士氣低落,見明軍登上了城牆,雖然只有少量的敵人,卻慌了陣腳,各自發出數枚銃箭後,便崩潰跳城逃跑。
明軍輕易的佔領了城牆。
退入城中的安南軍,在天長軍將阮宗杜等人的指揮下,重整防禦,並拿出殺手鐧——象兵。
大象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可以稱之為古代的坦克,極具威懾力,令人望而生畏,衝鋒陷陣時殺傷力更是驚人,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爭中有著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象兵,也是安南軍最厲害的部隊。
只是象兵擋不住自生火銃。
明軍早有了準備,密集射擊下,象兵受了驚嚇,再加上被鳥銃打傷,竟然往來路奔馳,將安南軍衝擊的不成陣勢。
此時。
新軍帶著大炮來了,安南防線最大最核心的重城,一日被拿下。
自傘圓山沿富良江南岸而下,一路縱火毀焚木柵,呈摧枯拉朽之勢。
十四日,明軍搗東都,安南守軍棄甲而逃,明軍佔領東都。
張輔在城東南駐軍,出榜吊民伐罪,安南吏民歡聲動地,尤其是先前被強迫守衛江柵的百姓如羊脫虎口,降附者日以萬計。
每日有上萬安南軍民歸附,雖然成果喜人,可為明軍的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至此。
南岸近半數國土落入明軍之手,各地高舉大明旗幟,主動送來了糧食和物資。
十月十九日。
黎元澄大敗。
明軍俘獲安南軍五萬七千余人,二十一日順利收復安南前都城升龍。
十月二十八日。
朱棣抵達安南,獲得了安南各地華族官員和鄉紳的迎接。
朱棣來到了升龍。
在升龍城的王宮,召見了諸人。
“黎賊父子的亂政,導致安南百姓民不聊生,我大明有拯救於安南百姓於水火的責任。”
“所有的無糧百姓,可以獲得明軍的救助,地方上的鄉老,理應伸出援手,不讓安南百姓因為戰事而餓死人。”
“更有各地的官員,當謹守自身,盡快恢復各地的生產秩序,保障安南的穩定。”
朱棣的講話,其中隱藏的信息,讓安南各地的官員和鄉紳們大喜過望。
一夜之間。
安南北部地區恢復了秩序,百姓們各回原籍,由當地官府組織田地生產。
而沒有存糧的百姓,則被明軍吸收為民夫,每日由明軍供應糧食。
安南的大戶們利益得到了保障,官員們有了保障,百姓們也有了保障,皆大歡喜。
能量守恆定律。
總有一方遭受損失。
唯獨大明。
每日耗費的物資和糧食可謂是天文物資,靠著海運,運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貨船。
經過半個月的磨合。
安南北方已經穩定,而安南的南方,徹底的混亂了起來。
十一月十七日。
張輔帶領明軍進入奉化府,沒有遇到戰事,各地州府縣城早已打開城門奉上歸表。
遇到的安南軍紛紛歸順,明軍不費吹灰之力,收復了整個奉化府。
十一月十五日。
大明水師抵達順化府,順化府府城主動歸順,大明的水師士兵們,有些茫然。
他們的目的是襲擾,並沒有在陸地上打仗的準備。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只是經過府城而已,而府城竟然向他們主動打開城門,奉上歸表歸附了。
水兵只能無奈進城,總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吧,開始了駐守,等待安南軍來攻打。
最後等來的不是安南軍,而是思榮縣、利逢縣等數十縣的歸附。
然後他們一路收復,進入了新平府,乃至最後進入了義安州以南,義安州的北部是演州府,演州府北部就是黎氏父子的大本營清化府。
演州府的官員和鄉紳們不敢明著歸附,反私下紛紛送上書信,暗中聯絡明軍。
打來打去,結果是大明的水軍士兵戰果最驚人。
不到數千的水師,收復了安南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整整三個省府,並獲得安南軍主動歸順的三萬余人。
誰都知道黎氏父子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了。
北邊的朱棣得到了水師的捷報,不好意思的看向張輔、沐晟等人,果然兩人一臉的震驚。
水師這麽做,摘桃子摘得如此大動靜,一下子成為了安南之戰最出彩的軍隊。
張輔和沐晟情不自禁看向了對方,都感受到了對方的不爽。
受到了刺激。
明軍嗷嗷叫的衝向清化府。
此時。
北方是明軍,南方也是明軍,東面是大海,同樣是明軍的天下,能跑的只有西邊。
可西邊的老撾,與安南敵對,同樣是大明任命的土官,如今是老撾宣慰司,屬於明朝的國土。
簡而言之,黎氏父子沒地方跑了。
當明軍抵達愛州時,清化府城發動了政變。
安南定。
洪武三十三年,十二月初九。
莫邃等人率一千二百名府縣耆老,拜見朱棣。
朱棣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莫邃領頭稟稱:“陳氏子孫已被黎氏殺盡,無可繼者,安南本古中國之地,請複古郡縣。”
朱棣為難的同意了。
十二月十一日。
朱棣昭告安南,設立三司以及郡縣,同時重複告知安南士民,申述用兵安南始末,宣布將寬厚善政,撫慰安南。
同時任命交趾三司官員。
以都督僉事呂毅為都指揮使,黃中為副,以尚書黃福兼掌布政、按察二司。
前工部侍郎張顯宗、福建布政司左參政王平為左右布政使,前河南布政司左參政劉本、右參政劉昱為左右參政,前江西按察司周觀政、安南歸附人裴伯耆為左右參議。
前河南按察使阮友彰、按察副使楊直為按察副使,前太平府知府劉有年為按察僉事。
同一日,複詔定交趾所轄府州縣,設十五府,分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
安南在獨立四百六十余年後,複被納入中國版圖,成為行省之一。
朱棣玩了一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當初和長子達成的計劃,被朱棣全盤否定了,並沒有在安南施行兩制,而是直接納入了統治。
收復安南的消息傳回京城後,整個大明沸騰了。
人人都在歡慶。
乃至社會報刊登了許多的賀文。
“洪武皇帝駕臨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今日我明軍將士齊聚一堂,肩負統一大明之重任。”
“仰仗聖上洪恩,遵從軍令,我等定當竭盡全力,揚我國威,共創不朽之功!”
……
“自洪武皇帝登基以來,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然外敵未靖,邊境不安。開疆拓土,統一大明,實乃當務之急。”
“為了維護大明安全,彰顯天朝上國之雄威,我明軍將士遠征,收復故土,光耀我華夏文明。”
“哈哈哈。”
朱元璋被如此直白的馬屁哄得開懷大笑,老臉仿佛染了花。
他就喜歡聽大白話,不喜歡看官員們文縐縐的奏疏,屢次告誡過官員們。
“你看看,報紙上說的多好聽。”
朱元璋把報紙遞給朱高熾,朱高熾無奈的接過來。
他真的沒有想到,朱棣會跟他玩這一出。
“事已至此,何必傷惱,而且還是安南鄉紳們主動請求的,又不是你爹自己強行推動。”
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朱高熾恍然大悟。
“皇爺爺,這是你和父王早就商量好了吧?”
朱元璋連忙搖頭。
“咱可不是小人,咱什麽都不知道。”
朱高熾無語。
朱元璋的臉上,已經滿是得意了。
“那上千名鄉老的聯名訴求,誰也不是傻子,瞞不過安南本地的鄉紳們,這是父王安排推動的。”
朱高熾指了指朱棣的書信。
“皇爺爺看看,都是我大明的官員, 而我大明生產力高,文風昌盛,請問安南的鄉紳們,長期利益受損,如何會與大明保持一致?”
“那就再加個榜嗎,搞個新榜,多招收一些安南的讀書人當官,不就解決了。”
與時俱進的朱元璋,讓朱高熾有些不適應。
大明的讀書人能滿意?
那大明收復了安南,對他們豈不是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需要分出去利潤,並且是長期的。
大明付出了無數的物資,還要讓出巨大的政治利益。
恐怕長期下來,會讓大明失去開拓的主動性。
事已至此。
朱高熾沉吟起來,如何解決這個現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