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學部。
“夏商周先民,因為對農業的不了解,所以摸索能種植的植物,有了百谷之說。”
“經歷先民的發展,到了秦漢時期,先民們已經儲備了更多的知識,形成了五谷雜糧。”
“到了唐宋時期,在前人的肩膀上,有了更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灌溉技術,形成了南稻北麥為主,其余農作物加入輪作的農業生產法方式。”
“大明因為發展工業化,開始反哺農業,結合先民的技術基礎上,製作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農機,開始建立大農場種植模式。”
學部的官員,向朱高熾介紹。
朱高熾的桌面上,是第二套學部制定的教材,手裡翻看的是歷史課本。
隨著學校的建立,加上朱高熾的推廣,工業化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是必然的產物。
府學,州學,縣學都將沒落。
朱高熾給出的補償和安撫手段就是吸收為教師。
古代學校的歸屬權,布政司和按察使司都有部分的職能,並且在官員考核的功績中。
如今被朱高熾分離出來,聯合教育部,改組成為了學部,專門負責學校的事情。
第二版小學教材。
六個年級中,先後有禮課,樂課,馬課,武課,戶外課,數理課,歷史課,自然課等。
“最初代的教材對比起來,顯得雜亂無序,順序上不夠嚴整,新版的教材優化了些缺點。”
“每個年級的課本,有連接性和完整性,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中華文明發展的脈絡。”
“科技上也是如此。”
“以農具為代表,每個時代都在發展和創新,發明出更高效率的工具。”
“數理方面同樣,秦漢數理大師發明出來的數理理論,圍繞相關的數理題目,唐宋數理大師在前人的肩膀上,擴充或者延伸,乃至更高水平的數理理論,進行了全套的梳理,制定出由簡入繁的教材。”
朱高熾對第二版教材很滿意。
後世是中斷了的。
如果沒有中斷,承上啟下,那麽教科書上許多中國古代數學家,理學家,科學家等,他們的名字和理論就會出現在課本上。
正因為中斷,別人在大踏步的進步,自己不但連原來的水平都沒有保留住,反而在落後,結果就是直接學習別人的當時成果。
須知清朝不是落後西方,是落後整個世界。
英國人在亞非拉各國的戰爭,各國的戰績都吊打清朝。
一八二四年,英國對緬甸宣戰,英軍最初是集結了六十六艘戰艦,和一萬一千兵力,還有大量來自印度的仆從軍。
結果這場戰爭整整打了兩年,英國才艱難的取得了勝利。
整場戰役英軍已經陣亡人員就超過了一萬五千人,軍費開支更是超過了一千三百萬英鎊。
一八三八年,英國對阿富汗宣戰,這場戰爭英軍直接戰敗了,被阿富汗的原住民消滅了將近五千人,駐阿英軍幾乎全滅。
一八六七年,英國向祖魯宣戰,這一戰英國出動了五千名英軍,還有超過八千的仆從軍。
使用的武器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滑膛槍和野戰火炮,而祖魯人用的是手杖、梭鏢、長矛,還有什麽牛皮盾牌等原始武器。
結果呢。
在伊斯坦德爾瓦納戰役,祖魯人在三個小時內用長矛殲滅了英軍一千多人。
西克人,毛利人,南非聯盟,三哥……
近代世界各地區的對英戰爭。
唯獨清朝對英戰爭。
戰果是丟人丟大發了,世界的笑柄。
別的地區,哪怕還在部落的地區,戰績都要超過清朝。
清朝誤中華,豈是空洞之言。
這種局面下。
後人能怎麽辦,只能全部學習別人的東西。
自家在清朝以前,先民取得的成果雖然同時期令後人驕傲,但是清朝三百年時期,別人的文明進,自身的文明退,差距拉的猶如天地之別。
最終也導致教育上脫離了自身的文明發展。
這就給人一種印象。
後世許多人常說古代是個沒有發展的社會,兩千年其實都是一個樣子,朱高熾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形容。
批判一個東西,首先要了解,而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只有了解後,才能做到正確的批判,而不是荒謬至極的言論。
朱高熾對於自己在大明發展工業化社會,從來沒有懷疑過能否成功。
因為大明不是大清。
大清代表不了中國古文明社會的模樣。
“把入學年齡降低到六歲,學校的壓力很大吧。”朱高熾笑道。
“是的。”
學部官員跟著笑道:“六歲的孩子不明事,能做的事只是根據大人的要求,屬於動物求生的本能。”
朱高熾點點頭。
孩子剛出生其實是動物。
只有經過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培養,才會成為脫離原始階段。
西方征服者不把土著當做人,因為他們認為土著沒有文明,只不過是人形的動物。
中國古文明發展的早。
原始部落逐漸發展出各種先進的文明,而十五世紀,世界還有大量的地區保持著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
不只是非洲和美洲,也包括東南亞。
“學部的計劃,是從洪武三十一年起,各地學校將會施行三休製,每旬放假三天,全面更換第二版課材。”
“減少專業課教程,增加社會類課程。”
“小學改為六年製,入學孩童年齡為六歲,畢業年齡為十二歲,中學仍然為三年製。”
“根據小王爺的指示,在各行省將會建立百所學校,教學樓的建築,交給工程部負責。”
“為了保障師資力量,學部正在加快培訓教師的進度,許多府學和州學的士子踴躍報名,會經過三輪考試。”
“首先是第一輪資格考試,考驗士子的知識含量,通過後獲得培訓資格。”
“然後是在北平各學校觀課,學習新式學校的教學模式,會進行第二輪考試。”
“最後一輪就是教師級別考試,獲得了通過才能獲得教師資格,由學部分配教學工作。”
學部的計劃很完善,朱高熾沒有了疑問。
想到了孩子,朱高熾也想去看看郭彩蓮,在世子府處理完公事,提親返回了后宮。
郭彩蓮的心機不深。
當她懷了孕,明顯可以看得出有些張牙舞爪起來,不再像之前的小心翼翼。
朱高熾親自剝了石榴放到盤子中。
“孕期的時候,既要保證自身的休息,也要時不時的走動下,這樣對胎兒才有利。”
郭彩蓮幸福的吃著朱高熾剝好的石榴仔。
“你喜歡吃石榴,適當的可以吃點,但也不能多吃。”朱高熾仔細的說道。
“臣妾不會多吃的。”
郭彩蓮開心的說道:“殿下來了,我才喜歡吃,隻喜歡吃殿下剝的石榴。”
聽到郭彩蓮的話,朱高熾露出笑容。
他不想要個強勢的媳婦。
外頭的事情已經夠他頭疼了,在家裡更希望安靜些。
北平並不平靜。
隨著土地革命的推動,矛盾也開始越來越深,都是讓朱高熾不得安寧的因素。
密城市,稀鄉間。
大工廠,小衙門。
北平多田畝的民戶,再一次遭受了重創。
“軍戶經濟合作社要收地,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不只是我們北平在施行,其余行省也在施行。”
年輕人向老父親解釋,“只是北平發展的早,所以施行的最快。”
“天下哪裡有如此與民奪利的行徑,和強盜有何區別。”立場不同,自然看不見旁的,老者拄著拐杖痛罵。
“報紙上說世子仁德,老夫看來不過是欺名盜世之輩。”
“父親。”
年輕人勸阻。
老者也不敢多說,只是望著自家的田畝,老眼中滿是悔恨,無奈,“這是祖業啊。”
“時代在變化,任何事物都在變,這是大變之世啊,不能習慣變化,不能主動變化的,都會被社會淘汰。”
年輕人讀過書,在府學裡讀書,如今已經去了學校當老師,眼界更為開拓。
“雖然兒子心中也不服,但是胳膊拗不過大腿,以兒子的想法,不如早點放棄。”
夏收的時候,動用了所有的關系,傭金也是提高了又提高,終於保證了田畝的收購。
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虎視眈眈,就等著自家田畝沒有夏收成功,立刻出手補救,夏收完後會沒收田畝。
到了今日,大豆也不種了。
隨著中華重工的放開招工,沒有限制,只要去報名的,人人可以分配到工作。
老者已經知道自家完蛋了。
存在了上千年的佃戶,將徹底消失於歷史長河裡。
老者自家種不了地。
所以老者恨啊。
“中華重工能安置這麽多人嗎?”老者懷疑, “老夫看啊,就是為了搶奪了我們家的土地,等搶奪走了我們家的土地,又把人清理出來種地。”
年輕人不懂了,回答不上父親的話。
按照中華重工現在的做法,各地至少要招收幾十萬工人,這還了得,一時間哪裡有這麽多工廠。
不只是他們家看不懂,許多人都看不懂。
但無論看不看得懂,他們家沒有其余的選擇。
軍戶經濟合作社沒收田畝之前,不會等著田畝荒漠,而是提前告誡,提前沒收。
“老夫要狀告你們!”
老者看到再一次上門的軍戶經濟合作社工作人員,指著對方的鼻子大聲吼道。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