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男扮女裝的我,竟然成了皇后!?》132.第132章 全部都在向蘇長安請教問題
  第132章 全部都在向蘇長安請教問題
  文會之上,周先生與何先生兩人的爭論結束。

  最後也沒分出個一二三,反倒是引來了其他問題的爭論。

  因二人爭論風向引到了仁義禮學的事情上,更是牽扯到了道學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於是一名來自禹州比較推崇道學的老夫子接著就說了句‘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也就是大道被拋棄了,才彰顯出仁義。智巧出現了,才會產生虛偽狡詐。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時候,才會顯出孝慈。國家昏亂的時候,才會出現忠臣。

  這位老夫子並非是反對禮學,而是反對社會上濫用禮學,從而做出有禮無德,卻打著“仁義”的旗號胡作非為、危害大眾。

  但儒家學派的夫子們,還是不樂意聽的,固然這位老夫子不是反對禮學,但卻提倡道家的順其自然,而儒家本就提倡‘授人於禮,再授五德’這便是提倡教人做人的基礎禮法,若是你不去教授於人,那些性本惡之人如何悔改,又如何讓惡人迷途知返。一味追求順其自然,只會讓惡更惡,善都有可能轉為惡。

  學問之爭,永遠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

  而整個講堂內,也是越來越議論紛紛。

  只是
  與那些議論截然相反的是.
  蘇長安這邊,卻是與整個講堂內畫風截然不同的場面。

  小小的桌子上,此時已經堆滿了吃的。

  有夾了肉沫的肉夾饃,也有曬好的肉干,甚至還有一小節人參,螃蟹之類的,至於其他的更是完全算不過來。

  這麽多吃的,蘇長安其實是汗顏的。

  因為被莫名其妙被投喂了這麽多吃的,雖說是大家的善意,但也實在是太多了!

  不過想到剛剛更多,還是牧序老爺子看不下去,全還了回去,否則便是足足兩大桌!
  剩下的都是些長輩們送的,不好退了,於是也就只能留著。

  但想到這是長輩們給自己的善意,是福氣,自己應當惜福。

  蘇長安也就索性不去多想什麽,道了謝後,就開始吃起來了。

  那邊爭論‘禮學’‘道學’。

  蘇長安這邊卻是大快朵頤。

  實在是看著有些怪異。

  但偏偏,講堂之內的人也好,或是外邊那些學子們也罷,愣是無人覺得蘇長安這樣不合時宜。

  反倒一些長輩們看著蘇長安這樣吃,滿臉欣慰與憂心。

  更何況,蘇長安吃東西的樣子,實在好看的厲害。

  這就再次讓那些初次見到蘇長安這樣子的外鄉學子們感慨萬分,隻覺得那句‘好看的人做什麽事兒,都是好看的’還真是有道理的。

  聽夫子先生爭論之人,自是用心去聽,有些乏了,就看看長安小姐吃東西這別具一格的精致景色。

  何樂而不為。

  尤其蘇長安那吃相,雖然看著有些粗俗,可是偏偏蘇長安吃起來卻是那般的令人看著垂涎不說,更是驀然間有了食欲。

  所以.
  講堂內其實不少人都在悄悄吃著東西。

  這就包括了剛剛被牧序點名批評了好一陣的李維。

  李維手上拿著胡餅,吃著水盆羊肉,也學著蘇長安那樣不去在乎什麽形象之類的,大快朵頤。

  一邊左紹翁看著這位比他小了許多年紀的好友,笑著說道:“慢點兒吃。”

  李維搖搖頭,皺著眉看向左紹翁:“快點兒幫我一起吃啊。兩大盆呢,我怎麽吃的完。”

  左紹翁搖著頭:“我可不吃,我家娘子給我做了些包子,等餓了我再吃。”

  不過說完,左紹翁抬眼看了眼周圍那些如李維一樣,桌上放著外邊買了吃食進來的才子才女們,無奈一笑道:“誰讓你專門跑去給長安小姐買這吃食的,人家桌上本來吃的就多,要的就是一份心意,結果你硬是跑去買了,開了先例。”

  李維將胡餅揪著羊湯吃下肚後,美貌呈八字:“左兄這馬後炮放的,當時伱怎麽不攔著我,而且你又不是沒看到,那些外鄉人送的一個比一個厲害,尤其那邊那個李子陽,甚至都送了螃蟹過去,他打的什麽主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京城學子如何能輸,我自然要帶頭了。”

  左紹翁無奈苦笑:“祭酒大人教訓你,還是教訓的不夠。”

  不過看著李維吃飯樣子,皺了下眉頭後說道:“慢點兒吃,別忘了等下還是考試呢,別到時候吃撐了影響考試。”

  李維苦惱:“那看著長安小姐這樣吃,餓了呀。”

  左紹翁搖搖頭,但想到李維如今也不過十九,總歸還年輕,所以笑了笑不再多說什麽。

  只是回頭看看國子監入口方向,心中想著試題何時送來的事情。

  雖然並未提前說了這事兒。

  也只是今夜他們到了國子監後才聽聞的,說是這次文會會有一次小考試,雖然說法是牧大祭酒為這個考試添了個彩頭,為眾學子冬科助興。

  但國子監內的每一次考核,牧大祭酒都不理會,從來是夫子先生們,頂多荀司業操刀主持。

  牧大祭酒何時主持過。

  能讓牧大祭酒親自做主考官的,唯有每年兩次科舉文科。

  所以今夜科考,是否真是為這文會添的彩頭,不言而喻。

  ……

  崔鈺兒坐在崔俞身邊,當下手上拿著被退了回來羊肉,不過她吃起來很是斯文,也不去像那些其他女子們偷偷學蘇長安吃東西,結果東施效顰模樣。

  只是自己吃自己的,不過目光卻是看著就在蘇長安身邊的貓貓。

  突然。

  崔鈺兒看到貓貓拿起了吃的東西也吃了起來,就馬上朝著身邊的崔俞說道:“叔父,青女妹妹在吃東西了,好可愛,快看呀。”

  崔俞一直忍著不敢看自己女兒,因為每次看過去,自己女兒就像是會感應到一樣,馬上不是躲到蘇長安身後,就是一臉嫌厭表情後,背對著他。

  挺讓崔俞傷心的。

  而當下聽到崔鈺兒說這話,再也忍不住的看了過去。

  那邊貓貓原本也是看著蘇長安吃東西有些餓了,就拿起了一個火晶柿子吃,但是突然貓貓突然有了很是不舒服的感覺,頭上更是猶如長了貓耳一樣,這對貓耳也是晃了晃,然後唰的轉身就看向崔俞。

  果然!

  就看到崔俞看著自己,貓貓馬上露出極其厭煩的表情,看都不去看一樣,甚至身子挪了一下,不讓崔俞看到自己全部的背影。

  崔俞看到自己女兒又是這樣,歎了口氣。

  崔鈺兒看向自己叔父:“叔父別傷心,至少剛剛看到了青女妹妹吃火晶柿子的可愛樣子。不過要是叔父沒看就好了,那樣我能多看一會兒,可惜叔父看了,哎~~~要不下次我就不告訴你了。”

  崔俞原本還挺高興看到自己女兒吃柿子那樣子,但是聽到崔鈺兒的話,伸手按在崔鈺兒的頭,很想打一巴掌,但想到這是自己已故兄長留下的唯一閨女,還是算了。

  崔鈺兒看著崔俞,倒也沒去打掉這手,只是想了一下後說道:“叔父是幻想著拿我當青女妹妹,所以才這樣?要是這樣的話,我勸叔父你別這樣想,萬一讓青女妹妹知道,怕是會更加厭惡你了。”

  崔俞伸手捏了捏眉心。

  在打一頓崔鈺兒跟自己傷心裡。

  他還是選擇了後者。

  並且說道:“你還是好好想想等下考試的事情吧。”

  ……

  魏子健看著蘇長安那般吃東西,一邊咽著口水,一邊感慨道:“果真仙子吃飯,就是再如何,那也不是俗人能相比的啊。”

  柳軒目光也在蘇長安身上,歎了口氣後,看向晏殊:“蘿卜乾還有嗎?”

  晏殊笑著搖頭。

  柳軒再次長歎一聲,然後說道:“要不,我出去買些吃的?反正也不是給長安小姐,應該是沒事兒的吧。”

  柳三白馬上說道:“還請柳軒幫我們都買一些,否則這要是繼續看長安小姐這般享用,我等估計等下到了考試的時候,會受不了了。”

  柳軒白了眼柳三白,不過看了眼那邊因也是學習道學,故而去前邊聽學的李子玉,但是想了一下:“算了,我多買一些,李子玉肯定也餓了,就長安小姐這賞心悅目的吃食模樣,沒人看了不餓的。”

  魏子健愣了一下,想要糾正柳軒言語,但是看看蘇長安邊吃著包子的模樣,好像也確確實實唯有賞心悅目了。

  柳軒去買東西,柳三白看了眼圈周圍的學子們,想了一下後低聲說道:“荀司業悄悄告訴我們,等下考試要全力以赴,當做冬科面對,是否等下其實是要定下來什麽事情呀。”
    晏殊打了下柳三白,搖搖頭,並且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嘴,示意柳三白不要多說什麽了。

  柳三白明白,不再說什麽。

  只是看著荀曠,柳三白心事重重,總感覺今晚像是要發生什麽大事兒一樣。

  ……

  如柳三白這樣有些擔心等下考試的學子比比皆是。

  而場中央的討論,此時已經逐漸進入膠著狀態,也就是你說不服我,我也說不服你。

  往往這時候就有人會提出新的疑惑。

  一般是夫子先生們看著差不多了,也就站起來說了。

  如剛剛周先生與何先生時候一樣。

  不過此時
  一名女子站起身,來到了講堂中間,朝著眾位夫子先生行了禮後:“學生揚州顧池魚,見過各位夫子,見過各位先生。”

  顧池魚看著夫子先生們看向自己,於是朝著蘇長安作揖道:“學生有問,不知可否求長安先生解惑。”

  講堂內,所有人聽到顧池魚的話,紛紛一怔,趕忙肅然起敬看向蘇長安。

  要說今天這諸多學子們真正想交流的,還是蘇長安。

  有紅樓裡的一些問題,有之前詩詞之上的解惑,更有之前【雪篇】上的求解。

  但蘇長安這一直吃著東西,他們也不好真的問什麽。

  當下有人問了,自然紛紛看向這位叫顧池魚的女子,期待她會問出什麽。

  蘇長安愕然,將嘴裡吃的吞咽後,拿了絹布擦了嘴,又擦了手後,站起身朝著顧池魚回了禮,然後說道:“先生二字不敢當,也談不上解惑,池魚姑娘有問題,問就是了,我必定知無不答。”

  顧池魚朝著蘇長安再次行禮:“學生前日來京城,看了許多長安小姐所作文章詩詞,印象深刻者許多,所要學習之作更多,但對於長安小姐【雪篇】,卻是有些疑惑。”

  停頓了一下後,顧池魚看著蘇長安問道:“長安小姐在【雪篇】中提到千樹萬樹梨花開,學生不明其意,雖然知曉先生前面說了春風過後千樹萬樹梨花開,固然是想得到雪花於枝頭之上,猶如那梨花盛開模樣,但卻是無法領會其中意境。與同伴討論,也是各有見解,故而今日想問問長安小姐其真意。”

  蘇長安聞言,想了一下後說道:“是我當時因為有些著急,便寫了下去,後面對於【雪篇】思慮了很多,其實有些地方有些粗糙的,其中就包括池魚姑娘所問的這裡。”

  “其實這裡應當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我想著北方大雪下了一夜後,早間醒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指頭上掛著一朵朵積雪,猶如那梨花盛開時的景色一般,而梨花盛開時便是春天到來,所以才會這樣寫了。”

  “其實我後來想著改一下這篇文章,因為許多地方若是不注解,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太過忙碌,導致忘了這事兒,是我的過錯。”

  蘇長安朝著顧池魚道歉。

  但是顧池魚卻是愕然,嘴唇微動,不斷反覆著蘇長安剛剛誦出的詩詞,有些驚喜,有些訝然。

  尤其最後不斷重複了那忽如一夜春風來這句數遍後,看著蘇長安深深作揖:“長安先生詩詞意境繪寫,學生,望塵莫及!”

  不單單是顧池魚,當下講堂內所有夫子先生,學子們全部低喃著剛剛蘇長安誦出的詩詞。

  “景色奇麗,著實是好文采。”

  “四語精妙,灑筆酣歌,當真是奇!”

  “原來是這樣的解釋,我竟然會一直以為寫的是那晚冬雪景之後千樹萬樹梨花開了的場景。”

  “有些奇怪,雖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很是令人心曠神怡,但總感覺這首詩詞才開始?”

  ……

  講堂之內,所有人對於蘇長安這四句詩詞,解釋讚許,更有人閉眼去幻想那美景。

  但也有一些夫子先生們,還有一些文采斐然的學子們發現了問題。

  因為,這四句算詩詞,可卻是感覺只是在單純寫景罷了,感覺缺了什麽。

  有學子站起身看著蘇長安:“敢問長安先生,只有這四句還是說有通篇詩詞。”

  蘇長安無奈了一下,但想了一下既然都這樣,那就索性誦出來得了,於是說道:“是有全篇,不過詩詞上是我幻想著送友人離開場景那些,所以許多地方可能會不通順,還請各位莫要取笑。”

  說罷,蘇長安回想了一下這首詩詞全部後,輕聲開口:“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乾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誦完
  講堂內所有人紛紛一怔。

  講堂內陷入短暫寧靜。

  而後牧序一拍桌子笑著看向蘇長安說道:“長安小姐詩詞,當真是令人無話可說,只能用以妙不可言形容!”

  有學子站起身作揖後說道:“還請先生注解。”

  牧序看了眼一些學子們,笑著看向姚老夫子。

  姚老夫子站起身,想了一下後說道:“詩詞分為三部分,前八句為第一部分便是你們剛剛聽到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個,是寫早晨醒來之雪景,可謂是奇麗景色!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但是緊接著又寫下雪後嚴寒,可是雪天嚴寒,但就算是那獸角弓凍的拉不開,那鎧甲冷的穿不上身,可將士們還是在毫無怨言的訓練,以冷反襯將士內心的熱,更表現出將士們樂觀的戰鬥情緒。”

  “第二部分,描繪白天雪景的雄偉壯闊,但就是這“瀚海闌乾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的雪中天地中,將士們擺開筵席且歌且舞,開懷暢飲,這裡的將第一部分將士們的熱情完全傾瀉而出。”

  “第三部分,便是送友人踏上歸途,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而最後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字字傳神,含蓄雋永,更是寫出了送別戰友友人時將士們的真摯感情。”

  “詩詞通篇文思開闊,結構縝密,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為主要背景,化景為情,雖然無那波瀾壯闊抒情描寫,但卻慷慨悲壯,渾然雄勁。“忽如”六句,奇才奇氣奇情逸發,令人心神一快。“瀚海”句換氣,起下“歸客”。”

  說完這些
  姚老夫子看向蘇長安:“只是想象那場景,便可描繪出這般奇景,道出那惆悵之情。你的詩詞造詣,又上一層樓了。”

  蘇長安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不過
  講堂內的眾人,卻是一個個駭然,起先聽聞蘇長安誦完,隻覺得這首詩詞旋律準確鮮明,景色描寫更是奇麗,情懷描寫也是有些厲害,當下得到姚老夫子注解一番後,人人倒吸口氣看向蘇長安。

  隻覺得這首邊塞詩詞,很是了不得!
  尤其這通篇停下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更是妙不可言!

  更別說詩作之中,雪景不斷變化
  還有那隨著雪景變化而一並變化了的將士們的心情。

  若是沒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如何寫的出!

  但偏偏這詩詞又是蘇長安說自己只是想象那景色寫出。

  更是有些覺得不可思議。

  這種足以傳世詩詞情懷意境,僅憑想象能寫出來?
  若是真能寫出來,這要多厲害啊!!
  所以當下許多人看著蘇長安,很是驚駭。

  因為,據他們所知蘇長安沒去過邊境,更加不是將士,那真的就是僅憑想象寫出來的
  因此,眾人再看蘇長安,眼中敬佩神色清晰可見。

  但是
  突然有人想到那【雪篇】中,每一句佳句可全是一首詩詞,而且根據荀司業所說,那些詩詞全部都是長安先生作了完整詩詞。

  當即!

  又有學子站了出來,看著蘇長安作揖後說道:“請長安先生解惑綠蟻新醅酒一句。”

  而後馬上又有人站出來:“請長安小姐解惑獨釣寒江雪。”

  然後,一個又一個人再也忍不住的站了出來。

  “請長安小姐解惑,瓊花吹落滿地。”

  “請長安小姐解惑,歲暮陰陽。”

  ……

  一個個站了出來,紛紛一臉期盼的看著蘇長安。

  蘇長安抿了下嘴唇,無奈歎了口氣,想到雖然他都忘了是哪些人送了吃的給自己,但這些人無論其目的是什麽,但都有善意。

  於是想了一下後說道:“一個一個來吧。”

  聞言。

  講堂內眾人當即喜上眉梢。

  尤其京城學子們,這些詩詞可是他們以前求之不得的詩詞啊!

  當即!

  許多人更是趕忙拿了紙筆,就等著蘇長安開始誦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