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刺史府後院的一間書房裡,軍師右丞相龐知古和右元帥薛巨鱗,兩人坐在書桉前,一旁架子上懸掛著一張川蜀輿圖。
兩人正在仔細討論著分兵計劃。
無歸和尚的到來給危機之中的紅蓮軍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也給實際制定行軍方略的龐知古和薛巨鱗帶來了非常的大難題。
青唐雖有容身之所,但如何通過關中隴西就成了大問題。
想要出蜀,北上一定要走漢中。
好消息是漢中的梁州都督府不歸劍南節度使管轄。
也就是說雖然漢中如今有重兵把守,但卻不用面對傅津川以及現在的蜀中近十萬精銳。
但紅蓮軍入蜀之時走的就是漢中,因為朝廷也在加派了萬余精兵屯守。
如今想要去隴西,漢中是一定要走的。
如果按照原計劃,就是南下夔州,與趙成浚所部合攻永安,然後順江而下,可以再回楚地。
而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都需要解決從目前的局勢中抽身。
蜀中多山,如果將大軍分成多股,穿山越嶺,卻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官軍的追擊。
但這樣對於紅蓮軍本身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首先就是路,穿山過嶺外一迷了路大軍困於深山可不是小事。
其次就是補給,各部只能每個人攜帶一些口糧,一旦進了山如果不能快速的到達目的地,斷糧的話都不用官軍來追,直接就會餓死在路上。
而且不同於在大路行軍,沿途有村鎮可以“征調”糧食。
還有指揮問題,軍令不能及時送達到各部,臨時發生什麽情況都要靠各部領兵的人做出決斷。
這樣的情況,即便是官軍精銳想要分兵而進都非常之難。
所以薛龐兩個實際負責指揮以及制定行軍方略的人,身上的擔子實際上非常的重。
兩人現在需要分別制定一份南下一份北上的行軍方略,還有充分預判這一路官軍的所能作出的反應。
“...在漢中,是一定要跟官軍打一仗的,而且只能勝,因此一定要保證各部準時到達漢中,不然以弱勢兵力對陣官軍,凶多吉少,即便漢中不歸屬劍南節度使管轄,但梁州都督也不是可以輕視之人,能坐上那個位置,沒有庸人...”
薛巨鱗這邊指著地圖跟龐知古說這話,另一邊方虯和方蛟兄弟走進了書房。
“龐先生,薛帥,你們忙著呢?”
“聖公元帥來的正好,我跟薛元帥已經將兩份行軍路線初略的謀劃了一番,你們正好也來一起參詳一下。”
方蛟笑著道:“這我哪懂?這個回頭你們跟大哥你們說吧,大哥說要找你們商量一下,咱們到底是去青唐,還是按照原本的路子,去山南道...”
龐知古聞言之後點了點頭,“這事先不說聖公,我知道他的顧慮,不過元帥你怎麽看?”
方蛟聞言一怔,一直以來他在這種決策上的事情都不怎麽建言,現在說帶兵他也算知道些門道,但要說這天下大勢,何去何從,讓他說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不過到底他的身份地位在這,有些事還真需要他擔起來。
這位武道大宗師想了想之後道:“以我來看,去青唐。這一路雖然也不好走,但總比去了山南道還得接著東躲西藏強,若是能有一塊地方給咱們這些人安身立命,自然是極好不過。至於青唐人,他們現在日子也不會好過,否則也不會想要讓咱們過去,大家各取所需,也不用太擔心會對咱們不利,反正我是這麽想的,不知道龐先生還有老薛你們是什麽主意。”
龐知古聽完之後不置可否,而是看向了方虯,“聖公,你我共識也有二十年了,有些事也不比藏著掖著,我讚同方元帥所言,去青唐,好歹有一處存身之所,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世間編練教眾成軍,待天下有變,未必不能一展宏圖。聖公的顧慮我知道,無非是‘陛下’和寧兒他們的安危,但天下大勢不可逆,此時中原人心向安,只要道君皇帝在一日,這天下都亂不了。我們即便是南下跟他們匯合,也難有出路,如今朝廷推行堅壁清野,各處齊民編戶,修築寨堡,並且尋準各地士紳編練團練兵,另一方面還在整治吏治,可以供我們騰挪的空間越來越小了,若是去青唐,雖然這八萬眾能有一半能到西海高原就不錯了,但好歹能活下一半,若是都留下,不出兩年,連帶著寧兒他們那數萬眾,都只有敗亡一道...”
龐知古的對於壓下的局勢分析的幾乎是毫無參錯,之所以現在紅蓮軍尚能各處流竄,還是因為朝廷自身的原因。
西南各部互不統屬,太子回京之後,無法統一調度,各部爭功諉過。
但朝廷上也意識到了。
所以就在西川設立劍南節度使,就是想要在蜀中把紅蓮軍解決掉。
但初期青唐人十數萬大軍入寇牽扯了傅津川這個新任節度使的絕大部分精力。等到傅津川騰出手來,立馬就打出了讓紅蓮軍難以招架的攻勢。
但劍南節度使的管轄范圍還是不夠大,或者說也不敢給的太大。
向東出川的門戶夔州,向北出川的門戶漢中都分屬於不同的都督府管轄,這也是朝廷為了割裂蜀中這個特殊的割據地勢進行的安排。
因為一旦兩大門戶在手,主政蜀中之人若是有異心,完全可以割據自守。
這就是蜀中得天獨厚的條件。
所以朝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定不可能把蜀中核心地區以及周邊門戶交付一人之手。
分開割裂,互不統屬,才是避免主政蜀中做大難製的有效措施。
而這種限制,也不是用來限制蜀王,或者傅津川的,而是限制這個位置,這個地方。
畢竟只有危險的人,在危險的位置上,才能做危險的事。
但現在這種製衡手段,卻成了官軍剿滅紅蓮道的大麻煩。
同時也是紅蓮道在轉進路上的生路。
龐知古的一襲話讓方虯思慮了良久,最後無奈道,“我知道龐先生和二弟你們的意思,但我沒辦法不管寧兒他們,哪裡也不只是寧兒,還有數萬兄弟,不能棄之不顧。”
這時候一直沒開口的薛巨鱗道:“我不去青唐。”
這幾日一直與他朝夕相處共同制定行軍方略的龐知古聽後有些愕然,一旁的方蛟也有些側目。
原本龐知古以為只有方虯需要勸說,但現在薛巨鱗居然直截了當的說出了不去青唐,這樣直接讓場面陷入了僵持。
“我在隴右,與青唐為敵二十年, www.uukanshu.net 薛家跟青唐有血海深仇,我不能去。”
龐知古聞言點了點頭,他理解。
薛巨鱗是從一個恩蔭的小校尉一路升任至隴右節度副使,幾十年間有許多族人和戰友死於青唐人之手。
而他以及薛家舊部手中也有無數青唐人的鮮血。
都是血債。
所以薛巨鱗不去青唐,合情合理。
“若是聖公和龐先生還有方帥一致同意去青唐,那我就帶著長豐和長慶還有子春幾個人單獨走,隻走我們幾個人也不會影響大軍...”
龐知古和方蛟聽了薛巨鱗的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這不是並不是威脅,只能說是趨利避害而已,人之常情,他們連指責的資格都沒有。
方虯突然道:“既然如此,何不一分為二。二弟你跟龐先生領一部北上,我跟薛帥率軍南下夔州匯合跟寧兒他們匯合。這樣一來,也能迷惑官軍,讓他們不清楚我們的動向,如何?”
“這...”龐知古一聽方虯的話,眉頭緊皺,很認真的思索了一番。
不得不說方虯的分兵之議,對於眼下的局勢來說,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方蛟和龐知古率眾去往青唐的話,即便方虯和趙成浚兩支“義軍”最後都全軍覆滅,也算是給紅蓮道留了些後路,也是火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待天下有變,還能再次燃燒出紅蓮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