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六百四十三章 白衣相公
  第643章 白衣相公
  夜初涼,
  月如霜。

  庭院中,架起炭爐,溫一壺酒,烤上幾把小串,
  跟武懷玉聊了許久,皇帝也是豁然開朗,心情舒暢後,倒是才覺餓了。

  雖是夜半三更時,倒也難不住武懷玉,兩百多畝地的晉國公府,各種儲備食材還是很多的,雞窩裡現捉兩隻雞殺了,羊都現宰一隻,再後面菜園子裡現摘一些新鮮的蔬菜,

  再拿點土豆紅薯削皮切片,
  再燙點粉條,
  李世民都已經能熟練的在爐子上翻烤,撒孜然青鹽小茴香的姿勢都十分熟練。

  不過羊蛋羊鞭羊腰這三寶,還得武懷玉親自出手。

  房玄齡和馬周打著下手。

  張阿難公公在切土豆,這位劍聖雖然手提菜刀,但卻依然能切出行雲流水甚至泛起陣陣刀光。

  “玄齡啊,懷玉說的對,現在還不是跟他們講什麽仁義道德的時候,北伐送回來的十萬突厥俘虜,就讓太府寺直接給發賣了,所賣之錢帛,剛好用來補充國庫,給將士們發賞賜,”

  溫大雅確實跟皇帝提議過要朝廷國庫出錢,把李靖武懷玉他們發賞給將士為奴的那些突厥俘虜,全給贖買回來,還要發還一些牲畜等,遷到河北等地,授田分地,教給耕種授以禮儀,要感動教化他們。

  要是說之前李世民可能還有點猶豫,那現在是再不把這話當回事了。

  有那錢,不管是給將士們做軍功賞賜,或是傷亡撫恤,又或是拿些來賞賜給突利、鬱射設、思摩、執失思力、沙缽羅這些突厥首領們,或是用來買馬添兵器,不香麽?
  再不濟拿來給常平倉做本錢,趁糧價低多買進一些糧食儲備也好啊。

  什麽仁義道德,終究還是實力為尊。

  要不是李靖武懷玉他們一戰功成,直接生擒頡利,就算大唐待突厥人再好,他們也不會如現在這般恭順的。

  大棚采的鮮嫩玉米,鍋裡加上鮮奶一起煮,煮熟一排排用簽子串起,剝下涮點油放火上烤,撒上各種小調味料,很快美味的烤玉米串就成了。

  張公公最喜歡吃這個,覺得又嫩又甜,這位一點也不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議。

  君臣幾人,吃著烤串喝著酒,偷得浮生半日閑。

  夜深,

  李世民抹了抹嘴,“好了,天也不早,朕飽了,突厥策也有了,不虛此行,回了,”

  武懷玉送出,

  門口,李世民拉住武懷玉的手,“你揍侯君集這事,朕也就諒解你了,也怪他嘴欠,”

  “你明日便恢復官職吧。”

  “陛下不可,如此兒戲,會傷陛下和朝廷威信,臣不敢奉旨。”

  李世民皺眉,“你不要總是退縮畏懼,你我皆還年輕,正是君臣攜手共同開創一翻大業的時候,”

  被皇帝直直的目光盯著,武懷玉隻好道,“陛下雄心壯志臣明白,可眼下時機還不成熟,陛下操之急矣,還得慢慢來。”

  “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朕等不及。”李世民直言,

  “陛下,三年耕而有余一年之積,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儲,”

  “余三年食,進業曰登,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年,遺九年食,然後至德流洽,禮樂成焉。”

  武懷玉這番話,讓李世民沉默,房玄齡馬周張阿難也都站在那不作聲。

  武懷玉這番話是大實話,沒有戰爭和饑荒,連續三年豐收,都只能攢一年存糧,
  連豐收九年,攢下三年存糧,那才叫登。

  兩個登,也就是十八年豐收,攢下六年儲備,那才叫平。

  三登,也就是九年存糧,才配叫五谷豐登開泰平。

  可這年頭,想要連年豐收,哪那麽容易,小災小害不斷,甚至還會有瘟疫、水旱大饑等。

  去年關東都還大旱,幾十州饑荒,百姓不得不外出乞食。

  雖關內去年今年兩年大收了,但也連一登都還一豐都算不上。連收三年一豐,三豐一登,兩登一平,三登才泰平,哪怕再風調雨順,也要二十七年都順。

  “五谷豐登泰平,朕等不急。所以朕才要馬上推行兩稅,朝廷財政充實了,才能做大事。”

  “陛下,大唐雖開國已第十三個年頭了,但其實到現在也仍是百廢待興,一窮二白。

  平民百姓之家沒有余糧,朝廷國庫也同樣沒多少積儲,陛下要辦大事,要改革稅制,這些國家基本大政,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太大,若是朝廷沒有足夠的儲備,那太危險了,
  臣也不敢說一定要五谷豐登泰平才開始變法改革,但起碼得有個三年儲備余糧,”

  “我大唐如今一統天下,正在崛起,可東戎西狄,南蠻北虜,外敵林立,百姓也都還沒從隋季動蕩中完全走出來,急不得啊,老百姓好不容易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吃上飽飯,
  現在要大變,就容易引發大亂。”

  一座房屋年久失修,手裡沒有足夠的材料,那就只能先修修補補,不能一上來就拆梁掀瓦,拆起來容易,沒有材料和人力及時替換修補,那可就這破屋都要保不住,遇上點風雨,就會倒塌。

  房玄齡這個時候也趁機勸說皇帝,如今解決了東突厥這個心頭大患,北疆暫時安全,那麽就當先休養生息,百姓民生問題應當擺在第一位。

  馬周也是立馬提了三條建議,一是減稅,如授田不足額的百姓,應當對其租調也相應減低一些。

  二是壓縮財政開支,宮廷、官吏、軍隊是財政開支的主要部份。

  其三,鼓勵貴族豪強大戶到邊地墾荒屯田, 也鼓勵商人開中運糧支邊。

  其中節流這塊,最主要的還是盡量少打仗,府兵平時雖不用軍餉,可一旦集結打仗,那錢就跟流水似的。

  朝廷三年準備,六路北伐,李靖武懷玉他們超常發揮,用極短的時間,迅速擊潰汗庭,擒住頡利,可軍費開支依然嚇人,要不是武懷玉他們給朝廷繳獲了那麽多的俘虜、牲畜等,這一仗打完,朝廷國庫可就空了。

  為啥皇帝最後還是認同武懷玉的建議呢,那還是從實際出發,真跟溫大雅說那樣,李世民把太極宮賣了也不夠。

  按武懷玉的那套,那十萬俘虜和那些牲畜,變賣一下,立馬就能解決剩下的軍費支出缺口,甚至算下來還能有點小賺,而府兵們這次分到這麽多奴隸牛羊,回頭還有功勳官職賞賜這些,那也都很滿足,下回再打誰,肯定仍然還是要爭著上的。

  以往朝廷打仗,跟突厥打了大小八十多仗,哪仗不猛的往裡扔錢,無底洞似的,各種籌錢籌糧,動不動讓大臣捐,向富戶借,向百姓攤派,沒辦法嘛。

  這回武懷玉他們北伐,還賺錢了。

  從朝廷到將士們,全都賺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