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第八十二章 溫體仁何在?
  周嘉謨瞪了一眼孫如遊,心想這個孫如遊是個禮製方面的挑刺大王,祖上就是挑刺的禦史,現在專精此道,可是自己竟然不嚴謹。

  坑啊,現在是給太子監國挑刺的時候嗎?

  首輔方從哲說道:“內相、外相的稱呼,是一些人有心諂媚、溜須拍馬的行徑,這種叫法也形成了謠言,導致一些人錯信。”

  他作為首輔,站出來解釋清楚最合適了。

  朱由校忽然又溫和笑著看向周嘉謨和孫如遊:“孤相信二位只是信了謠言,稱呼什麽外相、內相,而不是諂媚叛變的王安,對不對啊?”

  “……啊?殿下聖明,是老臣糊塗了!”周嘉謨、孫如遊趕緊拜謝。

  朱由校趁熱打鐵道:“逆賊王安可是沒少跟一些官員傳播謠言,有的人沒信、有的人信了跟著罵幾句、還有的信了竟然跟著兵變!”

  孫如遊無地自容啊。

  剛才說到內相他就是舉個例子,結果這是一個大坑,一個相信謠言的大坑。偏偏還是那個王安,喜歡被人阿諛奉承稱作內相。

  “老天官,就拿此事來講,是不是該詳細記錄檔案,不讓謠言四處傳播呢?”

  周嘉謨一個哆嗦,怎麽又點我。

  “老臣以為……謠言萬萬不可信,當然該設檔案司記錄召見官員,記錄真實交談情況。只是放在內閣與司禮監,會有點……”

  “是覺得有點不妥吧?特別是王安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謀逆,老天官更覺得不妥吧?”

  “是啊……”

  “那就老天官來主持檔案司吧。”朱由校非常絲滑地接出這句話來。

  “……啊!?”

  周嘉謨大驚,本就心虛沒底的他,立刻跪下扣頭道:“老臣不敢!老臣不敢跟內閣、司禮監相比。老臣無意反對殿下,是支持殿下的。”

  看到周嘉謨嚇成這個樣子,朱由校內心也感歎了一聲: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不過他確實只是東林外圍,有一些東林黨不知道兵變,有一些是知道但沒參與。是還算是乾淨一點,但是性格很急躁,被汪文言等人牽著走的那種。

  “老天官,您別擔心。孤原本的想法是設一檔案司,隸屬於內閣和司禮監。

  但恰恰此次叛變以司禮監王安和次輔劉一璟為首叛變,放在內閣與司禮監之下,好像也不能應對類似的謠言。反倒覺得老天官也許合適?”

  “臣不敢……臣覺得設立檔案司是聖明之舉,但確實也因未能阻止流言而心裡有愧。”周嘉謨說完以後,整個人都快汗透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明白了,老天官是支持的,只是心裡有愧無法承擔,是這個意思嗎?”

  周嘉謨感覺這話裡面有話。

  不是肯定不能說,說是有感覺有套。

  難啊,怎麽就盯著我呢……

  “監國殿下英明,老臣正是此意。”

  “好,吾師老天官同意了。”他又看向萬歷托孤大臣、自己的另外幾位老師。

  方從哲、張維賢、李汝華、黃嘉善和黃克纘也答道:“臣等以為該設立,由監國殿下選合適人物負責即可。”

  “好,本監國這次也篩選查看了一下官員們的履歷,看到好幾位優秀人才一直很低調地做著事。詹事府少詹事溫體仁何在?”

  隊列裡一個年輕文官微微一愣,有點沒反應過來。

  “溫體仁何在?”

  溫體仁嚇了一大跳,自己剛守孝回來,

不知怎麽就被太子物色中了?  “臣詹事府少詹事溫體仁見過太子監國殿下。”

  “平身,記得溫卿是萬歷二十六年二甲進士,當時只有二十四歲?現年四十八歲,不久前剛丁憂回京述職?”

  “回殿下,正是如此。”

  “好!溫卿是詹事府少詹事為我父皇做事多年,又勤勤懇懇,不黨爭不傳謠,當為檔案司學士。”

  溫體仁腦袋裡還蒙蒙的,但是他非常聰明,一下子知道這是被賦予任務了。

  “臣溫體仁,謝太子監國殿下隆恩!”

  “起來吧,賜桌椅、紙張、筆墨,溫卿負責記述朝會與召見大臣時討論內容。”

  太監劉時敏命人抬上桌椅、紙張和筆墨,溫體仁就在天下百官面前獲得這一殊榮。別人都站著,就他在皇極門下一角坐下記述。

  溫體仁盡可能保持冷靜,但是內心的激動還是太難以控制了。

  二十多年啊,不報團不黨爭一直默默無聞,一直沒被升職不說,3年前父親去世又回家丁憂去了,回到京城碰巧萬歷皇帝駕崩。

  朝堂瞬息萬變,卻跟他溫體仁毫無關系。

  但太子記得自己!

  太子監國第一次上朝,第一位提拔的官員就是自己!

  這是何等的殊榮啊。

  溫體仁控制住自己情緒,拿起紙筆要仔細記錄接下來一切內容。

  朱由校站了起來,看著百官深吸一口氣:

  “接下來就要說叛亂的事,此次首逆乃王安與劉一璟。大司寇,你來講一講吧。”

  刑部尚書黃克纘領命講道:

  “前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 一直對當時的皇長孫不敬,放任一些宮人欺辱皇長孫。自萬歷先帝病重時起,就開始作威作福,打壓異己人,擴充自己的黨羽。他就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後,對他人稱頌他內相絲毫不避嫌,此次兵變也是他指使策劃。”

  朱由校朗聲道:“帶魏朝!”

  錦衣衛很快將魏朝帶了過來,魏朝是王安的心腹,不僅參與過重要密謀,還負責監視乾清宮內泰昌皇帝的病情。

  但朱由校早就知道這個魏朝的弱點,天啟朝著名人物客氏一直沒出現,就是因為讓她去魏朝府上做工作去了。

  錦衣衛劉僑這邊再一嚇唬,軟硬兼施,朱由校最後一出面,魏朝就投誠了。

  “講吧。”

  “是!小的司禮監魏朝,是王安逆賊的心腹。王安畏懼日後被太子殿下追責。在他的門客汪文言說動,要立其他人為未來皇帝。

  此事主謀除了王、汪二人,還有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內閣次輔劉一璟、左都督鄭養性。鄭養性用10萬兩白銀賄賂於王安,汪文言製造輿論、說動一批文官參與。”

  大臣們一片嘩然。

  這些參與兵變者的分量可相當重啊。

  自認為是內相的王安,內閣次輔劉一璟,還有錦衣衛一把手和外戚頭目。

  此外還有大量其他文官參與。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覺這回事情有些不可控了。

  “臣以為,魏朝一面之詞,未必可信!”

  眾人大驚,心想誰啊這是?敢冒著被追責的風險,竟然公開提出異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