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揚州大都督李道玄
…
內侍將高衝等人迎進千秋殿後,便各自離去。
高衝抬眼一看,這還真是熱鬧,三三兩兩的官員聚在一起,見高衝進來,不少人上前見禮,高衝一一含笑回應。
只聽得尉遲恭正在不遠處義憤填膺的大聲叫嚷,依稀聽得“教他有來無回”的話語,高衝頗感興趣,朝身邊並不熟絡的六部官員叉手一禮便朝尉遲恭走去。
走近之後,這才聽得真切,只見尉遲恭用手沾著茶水在案桌上比劃著,“雖然河東的兵馬還未到,但是僅憑京畿以及山南漢中的兵力,只要咄苾老賊敢進關內,一定可以教他走脫不得”。
聽得尉遲恭的話,一旁眾人紛紛點頭。
眾人附和之際,只見侯君集眉頭微皺,搖頭說道:“敬德說的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程知節很是讚同尉遲恭的話,畢竟唐軍已經做好準備,這時候著正應該士氣高漲,迎擊突厥。
聽得侯君集的話,程知節立馬瞪眼道:老猴兒你說清楚?什麽叫理想情況?我們已經提前布局,難道還能讓突厥人飛了?”
侯君集看一眼程知節,只是說道:“頡利若是南侵,甚至進入關內,那必定是舉國之力,不下數十萬鐵騎,一旦在關內爆發戰爭,即使可以重創突厥,關內也將打廢,畢竟京畿重地,這個損失,我們承擔不起”。
李世民目光看到場中有些案桌上東倒西歪的酒壺茶杯,當即失笑道:“你們這是迫不及待了?朕還沒來竟是先喝上了”。
各自落座,眾臣目光齊刷刷看向李世民。
現在聽高衝這麽一說,李道玄豁然開朗,本就性格率直,當即便是將其拋之腦後,略有些期待的討論起履新揚州大都督的事。
左藏庫便是國庫,李世民或許知曉他人心思,或許打算以身作則,竟是取消皇家私庫,不再私下保存財物。
“我便是看大王臉色憂慮,是特來勸解你的”,高衝微微欠身,接過李道玄遞過來的酒杯,如實說道。
至於李世民說他的私庫不寬裕,高衝便是翻翻白眼,他人不知,高衝可是心知肚明,不提其他地方,當年攻進洛陽,那堆積如山的財物糧草,具體數目有多少,至今是一個謎。
在他看來,他們身為宗室皇親,便應該為國分憂,即便沒有能力建立功業,也不該給君主添亂。
侯君集出身將門,雖然年輕時好浮誇,不學無術,但是與生俱來的軍事天賦,使得他很快就可以在唐初一眾名將裡面脫穎而出,後來討伐吐谷渾、掛帥攻滅高昌,足以證明他的能力。
聽見侯君集的話,周邊幾人一陣沉默,如程知節等人,並非是有勇無謀之輩,侯君集的話,他們何嘗不知,只是下意識的略過,畢竟讓突厥打進京畿之地的話,他們這一幫勳貴武將的臉將沒地擱。
“大王要這麽說的話”,高衝負手一笑,“那我就祝賀大王履新大都督了”。
這時候可沒有臣子不能目視皇帝的臭規矩,在太極殿那種正殿上,皇帝坐在高處,文武百官進諫發言時便平視著皇帝禦座下的殿陛。
尋著李道玄的目光看去,只見是李孝恭等人圍著李神通、李神符等人在聊天,高衝若有所思,當即拍拍程知節的肩膀,點頭示意離開,便是朝李道玄走去。
李道玄聞言眼睛一亮,湊近問道:“那攸之可有什麽辦法勸解淮安王叔?我擔心、擔心他今夜會趁機發難,說不定會讓聖人難做”。
李世民瞪眼道:“怎的?還想掏空朕的私庫不成?隻一鬥,多余沒有,你宿國公要是覺得不夠,便是自取家藏來請我們同飲”。
“啪~啪”。
高衝也不否認,“略有猜測”。
只是終究是性格原因,心思太過奸詐,先是貪墨財物,後世誣告恩師李靖謀反,然後在高昌欺凌王妃,搜刮財物,最終走上不歸路。
想通這一點,李道玄便是爽朗一笑,“那就不想那些醃臢事,咱們痛快喝”。
高衝似乎抓住重點,當即展顏笑道:“應國公忠烈持重,我雖與之交集不多,但也知道他的名聲,大王大可放心”。
只看原本軌跡上的成就,侯君集可以拜相,可以掛帥出征,這並非只是李世民的厚愛,而是侯君集的真實實力足以勝任。
當然,無論是李世民還是高衝,對於武士彠的忠誠都沒有懷疑,李世民派遣李道玄接管揚州,其用意應該不在於防備武士彠,而在於掌權,包括其他諸位都督一樣,有利於李世民迅速掌控四方州縣。
李道玄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他唯恐武士彠人品不佳,到時候拒絕配合,那對於他這位懵懂的都督來說,將是相當不妙。
“禮不可廢”。
高衝認真看一眼李道玄,心裡慨歎:李唐何其幸運,不僅擁有長孫房杜、尉遲程秦、李靖李績這等忠直能臣,更是擁有李孝恭、李道宗、李道玄這等宗室賢王,李唐奪取天下實乃天意。
但今日下午,他拜訪襄邑王叔時,遇見李神通,聽他吐槽不滿,心中便是產生不快,同時表示對今晚夜宴表示擔憂。
比如高衝和程知節對李世民同樣尊敬,但是在酒後隨性時甚至可以跟李世民勾肩搭背的稱兄道弟,但是高君雅和秦瓊這類人,即便是酒意上頭也是謹遵禮節,這就是性格和觀念上的差異了。
“勸解我?”李道玄年僅二十二歲,在李世民的率領下東征西討,軍爵過人,但是未經朝堂磨礪,在其他方面終究是有些欠缺,聽到高衝的話,李道玄並不明白。
李道玄明白高衝的意思,咧嘴一笑,拉著高衝坐下,“那就別稱呼大王了,還是喚我表字吧”。
秦瓊聞言也是點頭說道:“相信聖人自有謀劃,到時候便是視突厥動向,隨機應變了”。
滿朝文武,包括李世民,對此都是將信將疑,畢竟侯君集打仗雖然厲害,但是不通文墨,大字不識幾個,但沒想到侯君集擔任兵部尚書,參議朝政之後,竟然發奮讀書,對於政務也有獨特見解,一時間,頗有時譽。
那位著名的諫臣魏征,有一次在進諫時,情緒激動,直接來到李世民的面前唾沫橫飛,李世民隻得以袖擦拭,可見君臣相處之道。
更讓高衝敬佩的是,侯君集向來跟魏征不和,二人當年一個效忠李建成,一個效忠李世民,但是侯君集竟是可以憑借個人才能贏得魏征的欽佩,魏征不計前嫌,舉薦侯君集,稱其有宰相之才。
“大王不必憂慮”,高衝含笑說道:“聖人既然特意舉辦夜宴,定是早有預料了,淮安王即便心有不滿,相信聖人也可迎刃而解”。
聽得身後聲音,眾人互相見禮,高衝稱讚道:“君集分析得很到位”。
話音落下,李道玄忽然頓住,看向高衝,“攸之你是不是知道淮安王叔的心思?”
“大王怎麽不過去?”高衝繼續問道。
程知節一聽便是擺手退後,表示一鬥酒足矣。
提到應國公,李道玄立即問道:“你對應國公可熟?他是怎樣一個人?”
高衝聞言心裡一動,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武士彠、揚州都督李道玄。
李道玄對高衝十分信任,聞言不由得松一口氣,再次將憂慮甩到腦後,舉杯來飲。
侯君集眼睛一亮,急忙問道:“攸之也是如此認為?”
李世民龍行虎步來到主位,在監察禦史的引導下,眾臣站成兩排,躬身見禮。
侯君集看著案桌上尉遲恭沾水比劃的簡易地圖,只是輕歎道:“最好的結果便是逼退頡利,我等積蓄實力,改日再戰,相信頡利知曉情況後,也會作如此想法,畢竟兩敗俱傷,傷人傷己,於雙方無益”。
高衝不經意的撇頭一看,只見不遠處李道玄獨自一人,靠在梁柱上,眉頭緊蹙,一臉憂慮的看著另一邊的一群人。
眾臣聞言頓時嘩然,立即有人出列勸諫:“陛下,皇宮貴人自古以來,便是接受天下臣民供養……”。
高衝一邊坐下,一邊笑道,他很清楚李道玄的脾性,極類李世民,英果率直,也不遮掩,便是直接問道:“大王是在看那邊?”朝一堆宗室郡王那邊昂首示意。
氣氛相當融洽,李道玄有些赧然的咧嘴一笑。
走到身前,李道玄耳朵一動,撇頭來看,便是笑道:“是攸之啊,祝賀你進爵啊”。
比如這一次面對突厥的威脅,尉遲恭、程知節等人一心想著如何用兵,如何將突厥人留在關內,而侯君集則是可以想到更深層次的國力對比,這就是將和帥的區別。
“那你說怎辦?”程知節瞪大眼睛問道。
李世民只是擺手製止眾臣勸諫,慨歎道:“國家困頓如此,朕自當以身作則,朕意已決,諸卿入座吧”。
一言一行,皆須慎言慎行,高衝可不會胡亂發表意見,盡管這是私底下議論。
只是高衝心中有些猜測,武士彠大概率不會久待揚州,對於李道玄可以擔任揚州大都督這個要職,高衝也是明白李世民的用意,畢竟武士彠是李淵的死忠。
高衝見狀便是寬慰道:“揚州平定久矣,再有應國公輔佐,大王當可寬心”。
李道玄給高衝斟滿一杯酒,笑道:“被你看到啦”。
李道玄微微一愣,繼而搖頭苦笑道:“攸之說的是,是我杞人憂天了,我都能想到的事,聖人一定早就想到了”。
當一壺酒水見底時,隨著鍾鳴響起,監察禦史迅速到位,組織排班。
程知節等人聞言立馬臉色一苦,叫嚷著不夠。
揚州大都督,轄揚、舒、壽等六州,屬於上都督府,位列從二品,統轄江淮重地,非同一般都督府,李道玄以二十二歲的年齡便是官拜揚州大都督,足以見得,李世民對他的重視程度。
高衝不置可否,只是仰頭一笑,“事態發展如何,誰也不能把握,後面再看聖人謀劃便是了”。
李道玄跟李神通並沒有深厚的情誼,但是他擔心李神通會依仗輩分給李世民難堪,竟是如此憂慮,可見這位二十二歲郡王,最純真的赤子之心。
只是侯君集性格驕矜,心思狡黠,再加上遇人不淑,李承乾和女婿賀蘭楚石不停煽動,終於釀成謀逆慘禍,繞是如此,李世民也是饒恕他的妻小,依舊將其圖像凌煙閣。
見高衝的態度,眾人便是明白,不再私下議論,只是談論各自加官進爵,以及即將履新的話題。
李世民也不托大,伸手虛扶,“諸卿平身吧”。
只是李道玄的性格就跟他的偶像李世民一樣,率直豁達,向來看不慣驕矜自大、斤斤計較的李神通,叔侄二人少有交集。
一鬥酒差不多四斤左右,再加上五斤肉,一個人的分量綽綽有余,可以達到酒足飯飽的地步,也不至於酩酊大醉。
應國公武士彠,現在官拜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日後便是李道玄麾下第一佐官。
對於侯君集,高衝非常欣賞,侯君集可以說是天才型的將帥,從小不學無術,但是對於軍事總有獨特見解,乃是真正的帥才。
眾臣見狀哄然大笑。
“今夜過後,便廢除私庫,所有財物一並歸入左藏庫”,李世民掃視一眼眾臣,繼續說道:“今後后宮一應用度,隻取自俸祿以及田產莊園”。
李道玄雖然也有擔任主官的經歷,曾拜河北省行軍總管,征伐劉黑闥,但那時候是領軍作戰,更有李靖等人輔佐,現在是封疆大吏,主政一方,職責不同,他隱隱有些期待的同時也是唯恐辜負皇恩。
當在甘露殿等其他場合時,位於同一高度,便是直接看向皇帝也無妨,皇帝並不會因此怪罪。
高衝不動聲色看一眼秦瓊,他依舊是如此謹慎,即便是私下議論,也是謹小慎微,對於君主,始終是秉持君臣之道,這一點,秦瓊和高君雅極其相似。
淮安王李神通的父親是唐太祖李虎的第八子鄭王李亮,而李道玄的爺爺是唐太祖李虎的第五子雍王李繪,血緣關系相當親近。
高衝在眾人身後擊掌讚道:“潞國公好謀略,分析得一針見血”。
“朕先說明一下”,李世民朗聲笑道:“朕的私庫也不寬裕,全是以前秦王府攢下的家資,國事困頓,我們也不可鋪張,今夜每人酒一鬥,肉五斤”。
李道玄聞言一歎,“我跟淮安王叔脾性不合,過去也是無話可說”。
經過李世民這麽一來,眾臣自是深有感受,上行下效,看來厲行節儉之風,已是順理成章了,高衝不得不對李世民表示佩服。
隨著宣布開宴,內侍宮女奉上酒肉,高衝左右張望,有人舉杯相慶,有人低頭不語,若有所思。
當看到李神通時,竟是看到李神通一臉複雜,陰晴不定,只是盯著食案上的酒肉,似乎是在遲疑不定。
再看到身旁長孫無忌一臉感慨的搖晃著酒杯,高衝瞬間明白,看向上首的李世民,真是好手段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