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第一臣》第544章:草原局勢
  第547章 草原局勢

  …

  劉弘基深深看一眼在座的數名胡酋,終於是滿意的點點頭。

  “劉都督,我這便上表朝廷,請求歸附”,老於世故的阿會蘇支心領神會,立即出列拜倒在地,“請大都督收容”。

  大賀摩會等人對視一眼,紛紛下座拜倒,“請大都督收容”。

  事到如今,他們再不會猶豫,隻怪東突厥對他們壓榨太狠。

  若在先前,他們還懼怕突厥報復,但是頡利這一次聲勢浩大的進攻長安,結果無功而返,這使得頡利可汗的威望大跌,原來,東突厥汗國也不是表面上的那樣厲害。

  然而當諸位胡酋請求內附的時候,劉弘基竟是搖搖頭,含笑說道:“你們不是臣服大唐,而是臣服於粟末靺鞨”。

  突地稽聞言咧嘴直笑,關於這一點李世民已經跟他下達密旨言明,這也正是高衝的謀劃,正所謂草原上的事便由草原部落解決。

  現在時機未到,大唐不適合開啟國戰,一旦契丹等部落直接在明面上歸附大唐,必將徹底激怒頡利可汗,而大唐也將承擔破壞盟約的名聲。

  到時候契丹等部上書歸附,激怒頡利可汗,打也不是,大唐國力不足,但更不可能拒絕接受契丹等部,所以這個概念只需要轉換一下即可。

  今年苦寒,契丹等部難以生存,便依附於營州的粟末靺鞨,這在弱肉強食的草原上實屬正常,一如先前,契丹等部依附於突利小可汗,然後突利小可汗依附於頡利可汗一樣,層層歸屬的關系,本身突厥汗國便是部落聯盟。

  至於頡利可汗降罪於粟末靺鞨,那就更加簡單,突利小可汗志大才疏,自詡名士,向來好名,先前幽燕軍演之時,突地稽在高衝的授意下便有意接觸突利,到時候假意附從突利,自有突利在前面抵擋來自於頡利可汗的怒火。

  大賀摩等人聞言頓時明悟,當即便對突地稽行禮拜見。

  突地稽心中大喜,沒想到他粟末靺鞨也有今天,可以得到契丹等部臣服,但是突地稽並沒有得意忘形,他很清楚契丹等部並非是真心臣服於粟末靺鞨,是臣服於他背後的大唐。

  也正是這個思想覺悟才使得突地稽這一生善始善終,富貴一生,得享高壽。

  等拜見突地稽過後,大賀摩會看了看劉弘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劉弘基見狀便直接說道:“大賀酋長有話直言”。

  大賀摩會略一遲疑,便是說道:“今年草原白毛風格外厲害,族人已經支撐不了多久,可否請求朝廷救濟一些物資?”

  劉弘基聞言眼睛一眯,這也在情理之中,這些部落背棄突厥,暗投大唐,一方面得益於突厥對他們的剝削,一方面便需要大唐賜予他們一些好處。

  “大賀酋長放心”,劉弘基和煦笑道:“爾等既然已經歸附大唐,便是大唐的子民,我已上書朝廷,請求調撥糧草,賑濟各部災民”。

  說這些話的時候,劉弘基心裡其實是在滴血,現在大唐也窮啊,糧價居高不下,但是沒有辦法,若只是支援一些物資便可以贏得這些部落的臣服,那也是相當劃算。

  大賀摩會大喜,立即拜謝。

  這時,劉弘基忽然想起高衝當時給他預留的錦囊,當時高衝說等契丹等部臣服之後,再打開錦囊。

  劉弘基不敢耽擱,當即命人取來錦囊,眾人不明所以,見劉弘基沒有說的意思,便各自談論。

  突地稽撚須笑道:“你們要感謝大唐皇帝的恩賜,不然今天嚴冬可就難挨了,你們空守著那些牛羊也只有忍饑挨凍的份”。

  見突地稽“小人得志”的神色,阿會蘇支等人也不拆穿,紛紛點頭應諾。

  “突地都督說的是,可惜那些牛羊,再過半個月又該凍死大半了”。

  上首李績正在跟任瑰聊天,他們二位是奉命來鎮場壓陣,不經意聽到阿會蘇支的話,李績心裡一動,當即來到劉弘基耳邊細語一陣。

  劉弘基聽後眼睛一亮,二人當即低聲商議。

  這時,隨從已從後衙取來錦囊,劉弘基拆開一看便是愣住,當即遞給李績。

  李績接過一看,只見一張絹布上面寫著:“若胡酋索要糧草,需以牛馬羊來換……”。

  二人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笑意,李績歎道:“攸之這眼光實在長遠,早就想到這一點”。

  在草原上,遇到今年這樣的寒冬,白毛風肆虐,遊牧民族的牛馬羊很多都會凍死,草原上白茫茫一片,沒有牛馬糞以及草木生火,沒有新鮮的馬牛奶乳,更沒有多余的鹽巴去醃製那些凍死的馬牛羊。

  所以每到冬天,便是遊牧民族最難熬的時候,特別是今年這樣的極端嚴寒天氣。

  不要以為草原上的冬天,只需要吃那些凍死的牛羊就可以,實際上在這個時代,冬天草原上物資的匱乏是全方面的,沒有保暖的衣物,沒有生火取暖的物資,一個冬天過去,凍死的牛馬羊以及牧民便是不計其數。

  李績剛剛聽到阿會蘇支的話後,便是想到用牛馬羊來換,如果說米面等糧食,現在大唐也是稀缺,但是鹽巴、柴火、衣物等物資,就沒有那樣稀缺了。

  白災越來越嚴重,契丹等部落可以用他們的牛馬羊來換取大唐的鹽巴、柴火以及衣物等物資,有了鹽,凍死的牛羊就可以醃製,有了柴火,就可以生火取暖烤肉,有了衣物,就不怕凍死。

  這對於雙方來說,互通有無,百利而無一害。

  劉弘基當即上前,將這一互通有無的策略提出,不出所料,大賀摩會等人很是高興,沒有任何的抵觸情緒。

  反正對於他們來說,那些牛馬羊再過半個月,也將凍死,不如來換取一些鹽巴、柴火以及衣物,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物資。

  雙方一拍即合,劉弘基、突地稽等人立即下令轄地內,準備大量的鹽巴、柴火等物資,雙方定於十天后在薊門關外的幽州台進行交易。

  營州、幽州、燕州等地全部臨海,並不缺少鹽巴,而茫茫燕山連綿千裡,冬天草木凋零,更是不缺柴火。

  突利火急火燎的趕回幽州牙帳,唯恐後方起火,結果回到幽州後頓時傻眼。

  契丹那些部落不僅沒有反叛,反而對他這位小可汗愈加恭敬,主動進獻許多牛羊,還有鹽巴、衣物等稀缺物資。

  然後劉弘基更是聲稱奉李世民之命,派人給突利送來一些過冬物資,以表兄弟之情誼,也是鹽巴、柴火這些大唐並不缺少的東西。

  突利看著堆積如山的柴火,還有那些鹽巴,當場愣住,扭頭看向弟弟阿史那結社率,忽然問道:“我讓你在牙帳守家,你做什麽了?”

  結社率一臉茫然,“我……外面天寒地凍,我都沒出過牙帳”。

  隨後結社率上前高興的抱起一捆柴火,“這可是好東西啊”。

  突利沉默良久,然後便是咧嘴笑起來了,這應該就是李世民兄長的饋贈了,正是草原急缺的物資,應該是李世民兄長為感謝他退兵的贈禮,就連依附於大唐的粟末靺鞨也進獻一些物資給突利,這就讓讓突利小可汗感到興奮。

  頡利回到定襄城的牙帳後,前思後想,終於覺得有些不對勁,但是已經錯過最佳時機,頡利雖是憤怒,也是無可奈何,隻得將怒氣發泄到漠北的一些部落,以及東部的突利身上。

  突利自不必說,一直以來對頡利便是口服心不服,而這次頡利領兵南下,漠北的拔也古、同羅等部落受災嚴重,便拒絕向頡利進獻過冬物資,頡利大怒,決意等白災過後便領兵北伐。

  草原上白毛風依舊肆虐,牧民挨餓受凍,不少人哆哆嗦嗦的縮在帳篷裡啃食著冰冷的肉干,馬牛羊等牲畜死傷無數。

  貴族們依舊在大帳裡載歌載舞,熊熊燃燒的馬糞牛糞烘得帳裡暖洋洋,熱乎的馬酪酒,烤得滋啦冒油的牛羊肉,使這群貴族們完全忘記他們的子民正在受苦受難。

  與此同時,大漠西部的局勢也是異彩紛呈。

  北齊天保三年,突厥族首領阿史那土門橫空出世,一舉戰勝漠北的柔然、鐵勒等族,在漠北建立橫跨數千裡的突厥汗國,稱號伊利可汗。

  突厥汗國建立不久,伊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室點密,奉命征伐西域。

  耗時十余年,阿史那室點密征服天山南北,室點密受封突厥汗國的西部小可汗,其地位僅次於大可汗。

  阿史那室點密將汗庭建立在龜茲北邊的三彌山,這個時候,依舊是統一的突厥汗國,室點密這位小可汗依然受大可汗統轄。

  直到阿史那室點密死後,其子阿史那玷厥繼位。

  這時突厥汗國的大可汗是阿史那攝圖,號沙缽略可汗。

  沙缽略可汗是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的孫子,按照輩分,阿史那玷厥便是沙缽略可汗的叔父。

  但是阿史那玷厥叔侄二人不睦,互相攻伐,再經過隋朝的分化之策,突厥汗國開始持續二十余年的內戰,終於在開皇年間正式分裂,分為東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阿史那玷厥在西域自立稱汗,號達頭可汗。

  從開皇二年,突厥汗國分裂開始,至武德八年,西突厥已傳至第六任可汗,即統葉護可汗,東突厥也是第六任可汗,即頡利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東西突厥的兩位可汗,統葉護可汗和頡利可汗在位時期,全部是各自最鼎盛的時期。

  東突厥頡利可汗自不必說,征伐不臣,威壓草原,連年侵擾大唐。

  而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也不簡單,頡利可汗繼承父兄基業,統葉護可汗也是繼承父兄基業,統葉護可汗的兄長是射匱可汗。

  射匱可汗之於西突厥,便如同東突厥的始畢可汗,二人皆是奠定霸業之人。

  在西部,統葉護可汗繼位之後,積極整軍備戰,如同頡利可汗一樣,征伐不臣,北滅鐵勒九部,西跨阿姆河,吞並吐火羅,拓地千裡,將汗國重心西遷,置牙帳於西域石國的千泉(今托克馬克)。

  統葉護可汗雄深懂“以夷治夷”的道理,在討滅西域諸國後,分封西域各國統治者,號稱“俟利發”,繼續統治故地,然後派遣一名突厥貴族,統領當地的軍隊,負責征收賦稅,號稱“吐屯”。

  憑借這一手“以夷治夷”的羈縻政策,統葉護可汗迅速穩固統治,並且在武德二年,主動遣使入唐,請求結盟,聯兵共抗東突厥。

  隨後數年間,西突厥鼎盛至極,東起敦煌,西盡裡海,控弦數十萬,國力十分強盛,在外交政策上,統葉護可汗十分理智,東聯大唐,以抗東突厥,西拒波斯。

  武德二年,大唐跟西突厥聯盟後,來往十分密切,李淵采取裴矩“遠交近攻”的策略,派遣高平王李道立前往西突厥表示聯姻,後來因為東突厥頡利可汗從中作梗,並連年侵擾河西,中斷西突厥和大唐的聯系,聯姻隻得作罷。

  只能說天意使然,東西突厥分裂到如今,兩位可汗全部是雄主,稱霸一方,但也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這兩位可汗到晚年後,變得一樣的剛愎自用,猜忌自負。

  並且在這一點上,西突厥的統葉護更甚於東突厥的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在晚年是橫征暴斂,猜忌多疑,把臣服於他的部落首領當做奴隸一般,隨意鞭笞辱罵,最後逼得東突厥各部落紛紛反叛。

  但頡利可汗對突厥貴族還是留有幾分體面,不僅封侄子阿史那什缽苾為突利小可汗,對宗室裡面的可造之材也是有心啟用,比如阿史那思摩封為特勤(貴族稱號),阿史那社爾封為拓設(小酋長)。

  最先開始反叛頡利可汗的是那些漠北部落,回鶻、薛延陀等部落,而不是突厥部落,至於突利小可汗的反叛,那完全是積累數年的恩怨,是為爭奪大汗之位。

  而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不然, 反叛統葉護的人是他的同族,更是他的至親。

  統葉護可汗采取分封羈縻的製服,任用突厥貴族在西域各國擔任“吐屯”,執掌軍隊,征收賦稅,實際上這些吐屯已經是獨立的一方諸侯。

  這種方式在前期的效果十分顯著,有利於穩固統治,並且可以很好的鎮壓各國。

  但是但統治後期,那些吐屯開始坐大,類似於大唐後期的地方藩鎮,有些不該有的心思逐漸萌生。

  再加上統葉護可汗年老後,性格十分暴戾,隨意打殺部落首領。

  終於,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之西的鐵勒族葛邏祿率先起兵,隨後許多部族紛紛反叛,西突厥汗國自此大亂。

  面對亂局,統葉護可汗分別讓西突厥小可汗阿史那屈利俟,特勤阿史那咥力領兵平叛。

  這個時候,統葉護可汗開始不信任外族人了,阿史那屈利俟是他的叔父,阿史那咥力則是他的兒子。

  然而,恰恰是統葉護可汗的這個舉措將自己害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