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和州,一支唐軍自舒州沿江而下,悄悄地從和州渡江。
此時的江淮叛軍注意力全部聚焦在舒州戰場,包括輔公祏也很自信唐軍不會繞行渡江。
一旦唐軍繞行渡江,那輔公祏便有信心將其全殲於江淮地界上。
誰也沒料到,竟會有一小股唐軍冒險渡江,深入敵境,這支唐軍便是張夜義和田陽明所率的襲糧偏師,人數說少不少,亦有兩千人,但相對於舒州前線雙方上十萬人的大戰來說,這兩千人不值一提。
“張將軍,如何行動?但請下令吧”,田陽明一身黑甲,手扶腰刀,目光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初次從軍作戰,興奮在所難免。
在路上張夜義才知道田陽明竟是出自黔中田氏,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黔國公田宗顯,但田陽明絲毫沒有大家子弟那般驕矜自大,一路上同吃同住,宛若普通軍士一般。
特別是在聽聞張夜義僅憑八百水軍便攻破洛城時,田陽明心中更是敬佩,他出身黔中那“蠻夷之地”,最是敬重勇士。
“田公子、”,張夜義話一出口,田陽明便是眉頭一皺,直擺手笑道:“末將如今是張將軍副將,張將軍稱我表字東輝即可,軍中並沒有什麽田公子”。
張夜義點點頭,“東輝”。
“依我之見,現在一要隱蔽蹤跡,二要加派斥候,打探賊軍糧道”,張夜義出身寒微,久經戰陣,一步步從士卒做到驃騎將軍,經驗豐富,略一思索便是說出想法,“東輝你覺得如何?”
田陽明感受到來自張夜義的尊重,並非是因其家世,心底亦是高興,直點頭道:“甚好,我願親率斥候前去打探”。
聽得這話,張夜義一頓,“你……”。
“張將軍放心,黔中多山地密林,我常在野外狩獵,對於斥候一道略懂,定不會誤事”,田陽明自信滿滿的說道:“叛軍的耳鼻總不會比山裡的野獸還靈敏的”。
張夜義聞言亦是認同,山地密林中生長的人的確是做斥候的不二人選,當即應允,命田陽明率數十斥候,秘密打探敵軍糧道。
而張夜義則是率人尋找一處隱蔽抵擋駐扎,江淮久經戰亂,本就地廣人稀,此時前線大戰吸引各方注意,江淮亂作一團,想要在野外尋找一個地方藏下兩千人簡直易如反掌,隨便一處山谷,一個河灣都可以。
舒州方向,為配合張夜義二人,唐軍依舊發動猛烈的攻勢,甚至一度攻到博望山敵寨前,但這兩處山隘易守難攻,在青林山敵軍出動後,唐軍隻得再次退兵。
這時唐軍的希望全部寄托於張田二將身上。
好在田陽明不負眾望,僅僅偵查兩日,便是查探出來江淮叛軍的糧道所在,而且通過高衝給予的幫助,順利聯系上丹陽的威鳳衛。
丹陽城外,無名小山上有一座無名的破敗道觀,一名老道士神神叨叨的坐在蒲團上。
田陽明一臉狐疑,這老道士是睡著了?看起來不太靠譜啊,果真給予他幫助不成?
等到走近時,老道士忽的睜開眼睛,直將田陽明嚇一跳,“可是桓道長?”
桓法嗣頷首笑道:“田公子終於來了”。
“你知道我要來?”田陽明一驚,繼而反應過來,點頭道:“定是高使君說的了”。
桓法嗣不置可否,含笑說道:“田公子自和州渡江時,貧道便已知曉”。
說完不顧田陽明的驚詫,
桓法嗣從懷中掏出一張絹布遞過去,“明日午時,叛軍運糧隊自丹陽城西門而出,這是路線,你們自己決斷吧”。 田陽明聞言大驚,接過絹布,打開一看,果真是丹陽至舒州前線的地圖,一條彎彎曲曲的路線格外醒目,“這、你,你們是怎麽做到的?”
年輕的田陽明簡直驚呆了,這等手段,當真是厲害。
只是桓法嗣神秘莫測的搖搖頭,起身便向道觀深處走去。
田陽明隻得拜謝離開。
剛剛下山,隨從便是驚呼,“大郎快看!”
田陽明回頭一看,只見山上燃起熊熊大火,頓時驚慌,忙是衝上山打算救人,可是巨大的火勢讓人難以靠近,非人力所能撲滅。
田陽明愣在原地,這般火勢絕對不是出於意外,他想不通那老道士為何要自焚,隻得深深一拜。
梁山,這是一處位於大江西岸的鎮子,隸屬於和州和縣,地處丹陽西南方向。
叛軍運糧隊沿江向南,行至梁山鎮時,便要在此地上岸,由水陸改成陸路,運往舒州前線。
張夜義和田陽明捧著路線圖研究一夜,最終決定在此地動手。
提前攻下梁山鎮,在此守株待兔, 等候叛軍運糧隊上岸,劫船斷糧。
叛軍靠岸停船後,便是最佳的襲擊時間,此時發動突然襲擊,極有可能全殲運糧隊。
二人打定主意後,便是連夜潛行至梁山鎮。
輔公祏在此駐有一千人,將小鎮打造成糧草運輸中轉之地。
前線正在鏖戰,駐守梁山鎮的叛軍將領每日裡便是悠哉悠哉的飲宴,掌管輜重可是一個肥差,供給前線六七萬大軍的糧草是巨量的,隨便報一些運輸損耗,便足以撈的盆滿缽滿。
守將怎麽也沒想到唐軍竟敢如此冒險,渡江劫糧。
這一日守將依舊是醉醺醺的回到營房,今日新搶來一名村姑,長相清秀,早已經是欲火難耐了。
正當守將脫下衣衫,欲行不軌時,喊啥之聲響徹小鎮,守將驚怒的衝出房門,只見得黑夜中衝出眾多黑影,手持利刃,見人就殺。
看守輜重的叛軍本就疏於訓練,亂做一團。
田陽明張弓搭箭,一箭射翻守將,高聲呼喊:“大唐天兵到來,投降免死”。
唐軍精銳左右衝殺,不多時剛剛聚集的叛軍便被殺散,余者紛紛跪地乞降,他們本就是跟隨杜伏威降唐,如今再次降唐,毫無心理負擔。
唐軍精銳兩倍於叛軍輜重兵,戰鬥突兀的發生,繼而很快的結束,殺敵二百余人,俘虜八百余人。
張夜義立即下令清理戰場,迅速恢復原樣,一夜過去,當清點完存糧時,田陽明不得不感歎道:“久聞江南富庶,果真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