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薑氏薑謨這一脈在南北朝之際累世高官,但近百年來人丁並不興旺,盡管在天水依舊是勢力龐大,但在位列五品以上者寥寥無幾。
薑謨作為家主心中最是不安,但他可能沒想到,在他之後數百年裡,天水薑氏大放異彩,極其顯赫。
原本軌跡上,薑寶誼陣亡,長子薑恪成年後立下赫赫戰功,升任左相,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功宰相,次子薑協官拜燕然都護。
不巧的是,薑行本同樣陣亡於沙場,太宗追贈郕國公,長子薑簡襲爵,官拜安北都護,次子薑遐官拜左豹韜衛大將軍,孫輩更是了得,薑遐之子薑皎跟李隆基乃是布衣之交,爵封楚國公,薑晦官拜海州刺史,薑曦官拜禮部侍郎……
大唐二百余年,天水薑氏自薑謨始,天水薑氏始終活躍在權力中樞,位列五品以上者多達數十人,極其興旺。
直至夜深,薑謨露出疲態,高衝這才告辭,薑寶誼送他出門,高衝擺擺手,“婚期定了的話第一時間通知我”,而後撥馬便走。
翌日,正當高衝準備前往秦王府之時,門丁來報:黔國公來訪。
此時高君雅在皇城政事堂,並不在府上,高衝大開中門迎接,畢竟這位可是李淵欽定的忠君愛民的典范。
“黔國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攸之罪過”,高衝迎上前去見禮道。
田宗顯這幾日風光無限,滿面紅光,擺手一笑,“攸之莫要跟老夫見外”。
入內各自落座後,田宗顯徑直說道:“攸之可是要去荊州赴任?”
“正是”,高衝看著一旁的田陽明,隱約猜到了。
果不其然,田宗顯絲毫不見外的說道:“那煩請攸之帶上陽明如何?陽明正欲入仕,但他自幼習武,愛好兵事,老夫想讓他先從地方上入仕,也好磨煉磨煉”。
田陽明本就智勇雙全,之前久居黔州,自認為甚是了得,但出黔州後,沿途見識到各方英豪,來到長安後,更是大開眼界,心中傲氣已然收斂。
聽田宗顯說完後,田陽明上前行禮道:“高使君,你我雖同齡,但我對你心服口服,此去荊州,若有用的上我的,但憑差遣”。
田宗顯繼續說道:“老夫這一輩子窩在黔中,在朝中並無故舊,唯有攸之相熟,還請給老夫這個薄面如何?”
“黔國公言重了”,高衝朗聲笑道:“陽明欲同往,攸之喜不自勝,正愁無人可用呢,既如此我便請奏聖人,征辟陽明為江陵縣尉如何?”
田宗顯大喜,當即拱手道謝:“攸之這個恩情,田家記下了,陽明,還不快快拜謝”。
田陽明正欲拜謝,高衝一把攙住,眼中含笑,似有所指的說道:“你我同齡,無須多禮,此去荊州,定可建功立業”。
聽得這話,田宗顯眼睛一亮,果然,荊州大有可圖。
田陽明竟是連行禮都已收拾妥當,田宗顯直接帶著親衛離開,很是放心。
毫無疑問,田宗顯大概猜到荊州必將有變,將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地方,作為田宗顯嫡孫,田陽明若要出仕,不過是田宗顯一封奏疏的事,即便是在長安,李淵也會安排一個六七品的官職讓田陽明入仕。
但顯然田家祖孫想的更多,如今高家父子位高權重,若是能夠跟著高衝前往荊州立功,以此入仕,那總比門蔭入仕有分量的多。
畢竟大唐首重軍功,這也是高衝年少高位卻無人置喙的原因。
“我便喚你的表字東輝吧”,高衝看著興奮的田陽明說道:“東輝現在陪我去一趟秦王府吧”。
田陽明應著,好奇問道:“聽聞使君跟秦王關系甚是親密?”
高衝一頓,點點頭道:“怎麽了?”
“沒有”,田陽明咧嘴一笑,“好奇問問”。
來到秦王府時,便是一陣雞飛狗跳,李世民一身長袍,作文士打扮,身後跟著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氣勢洶洶的出來。
田陽明一怔,表情甚是愕然。
“好你個高攸之,臨行最後一天才來找我,當真是好大的架子”,李世民冷哼說道,神情甚是不爽。
田陽明心裡一咯噔,傳言有誤?
接下來的一幕讓田陽明瞠目結舌,只見高衝竟是上前給予李世民一個大大的擁抱,誇張的叫道:“大王,想煞我也”。
李世民一個激靈,忙是推開高衝,看向田陽明,“這位是?”
“黔國公之孫田陽明,字東輝”,高衝恍然,回頭介紹道:“將跟我同去荊州”。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田陽明見過秦王殿下”,田陽明可不敢失禮,忙是見禮。
“東輝不必多禮”,李世民朗聲笑道。
各自見禮罷了,走在弘文館中,高衝四處張望,“沒想到大王還真把弘文館建在王府之內了”。
李世民負手踱步,“這樣也方便我常來談論經義”。
“不過我還是建議,將弘文館設在皇城之中最好”,高衝遲疑說道:“最好在門下附近,並入修文館,仍掌校正書籍,教授生徒,成為正式職官,畢竟天下賢士當為國所用啊”。
房杜幾人對視一眼,似有所悟。
李世民聞言一頓,揮揮手遣散侍從,來到湖邊亭中,亭中僅有五張石凳,田陽明見狀亦是識趣的跟著侍從走開。
“坐吧”,李世民率先坐下,而後高衝、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一一坐下。
“攸之是不是察覺到什麽了?”李世民徑直問道,“此間並無外人”。
高衝見得幾人都是“自己人”,便是搖搖頭笑道:“大王多慮了,並非是我察覺到了什麽,只是弘文館人才濟濟,若不收歸國用,唯恐使人生疑”。
原本軌跡上,李世民深感學問不足,有心向學,並有意收攏人才,便在秦王府設文學館,這個文學館僅是私人屬性,十九學士以本官職兼任學士,分番值宿,李世民時時引見,探討學問。
直到李世民繼位後,才將文學館並入弘文館,現在門下省已有修文館,後改名弘文館。
高衝去過一次,其實就是“大唐國家圖書館”,藏書二十余萬卷,置學士,校正圖書,刊正錯謬,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學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