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登基大典
…
岐州,仁壽宮。
李淵臉色陰鷙,緊緊攥著的拳頭青筋暴露,極力的壓製住怒氣。
“爾等、非要如此逼朕?”李淵咬牙切齒,一字一句的盯著殿中三人說道。
三人聞言低頭不語,滿臉羞慚之色,尤其是裴寂,只差老淚縱橫了。
“魏國公裴玄真,密國公封德彝,邢國公劉政會”,李淵恨聲笑道:“好,你們很好”。
“陛下,既然已經禪位,何必再使新皇難堪”,封德彝咬咬牙,終究是壯起膽子說道。
“如此率性行事,於大唐江山無益啊”。
“封倫”,李淵見封德彝開口便是拍案怒喝:“莫要忘記當初是誰啟用你?孤恩負德之輩,何敢在此犬吠?”
封倫老臉通紅,氣的胸膛起伏,捂住嘴巴一陣猛烈咳嗽,便是抬起頭來,渾濁的眼睛裡迸射出銳利的光芒直盯著李淵,“陛下也莫要忘了當初是臣獻秘計……”。
說到這裡,封德彝便是緘口不言,甚是無禮的直盯著李淵。
李淵臉色鐵青,呼吸漸漸粗重,不再理會封倫,只是轉頭看向裴寂,“裴監,你也逼朕?”
裴寂終究是躲避不過,只是喟歎道:“陛下,事已至此,伱出不出席登基大典,已是無關緊要,何故非要自墮威嚴呢?”
李淵冷哼一聲,看著劉政會,“劉司馬,你在朕麾下多少年了?”
劉政會聽得李淵喚他劉司馬,便是心頭一震,怯怯說道:“自前隋大業十三年起,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李淵呢喃道:“你也要逼朕?”
劉政會慌忙趴伏在地,“陛下,臣不敢相逼,只是拒不出席登基大典,對於陛下威嚴有損,對於大唐江山穩固無益,還請陛下三思啊”。
李淵聞言,沉默良久,忽然朗聲大笑,起身伸手說道:“都起來吧,朕先前所言,戲言耳,登基大典,朕自會親臨”。
三人一愣,裴寂一臉驚駭,繞是他跟李淵相識多年,他現在也是摸不清李淵心中的想法,隻得問道:“陛下所言當真?”
李淵眼睛一瞪,“君無戲言,自是當真”。
說完之後,李淵撚著胡須笑道:“難得今日故友皆在,今日不醉不歸,走,後苑暢飲”。
三人面面相覷,隻得應著。
李淵轉身就走,只是轉身後那一刹那,眼中綻出一絲厲色。
東方亮起魚肚白,三人暢飲一夜,暈頭轉向的離去,準備前往長安複命。
李淵掙扎起身,“扶朕回宮”。
回到寢宮,李淵驅散侍從,神色瞬間變得格外清冷,起身來到案桌前,伏案執筆。
“傳旨,午後在碧城山行獵”,李淵將一封信揣在懷中,高聲喊道。
門口侍立的王德聞言立馬進來,看著醉醺醺的李淵,一臉擔憂的勸道:“大家,宿醉後行獵,你這身體……”。
李淵猛的瞪眼訓斥道:“你這狗殺才,讓你去就去”。
王德驚慌失措,忙是伏地應諾。
看著王德離去的背影,李淵的眼神莫名。
碧城山,便是仁壽宮北邊的山峰,景色秀麗,李淵經常在山中行獵,偶爾在山中宿營。
隨李淵常駐仁壽宮的官員不少,但有資格跟隨李淵一起行獵的人並不多。
一夜宿醉,李淵並不見疲憊之色,
反而精神抖擻,一身胡服,手持硬弓,縱馬來到圍場後,李淵解下腰間的一塊玉佩高手笑道:“今日朕心情愉悅,爾等各自散開,各顯本事,頭彩者,獲此玉佩”。 眾人聞言紛紛附和。
李淵當即縱馬衝出,剛走不遠,便見郇國公錢九隴率領數十精騎遠遠跟在身後,李淵便是喊道:“永業隨朕來,其他人各自散去”。
錢九隴聞言一怔,便是應諾,驅散禁衛,策馬跟上,“陛下今日興致不錯啊”。
李淵神色自若,撚須笑道:“難得好天氣”。
錢九隴點點頭,直笑道:“看見陛下心情暢快,臣心裡便是一松”。
李淵心中一動,撚須問道:“難道朕這些時日心情不好嗎?”
錢九隴愕然,只是咧嘴笑著。
前幾日李淵拒絕出席登基大典,明顯是心情焦躁,殿中時常傳出怒吼咒罵之聲,只不過錢九隴雖然為人忠耿,但也知道這種話題不宜深聊。
“永業,你跟著我多少年了?”李淵忽然放緩馬速。
錢九隴聞言一怔,“那有些年頭了,前隋大業十年,承蒙陛下不棄,沒有因為罪人的身份將臣驅逐,至今已有十三四年了”。
“好,朕就知道永業你是忠直義士”,李淵點頭很是滿意的說道:“你去找一下陳福和夏侯端,便到前方湖中亭來見我”。
錢九隴聞言應諾離去。
陳福官拜殿中監,掌天子車駕服飾,總領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輦等六局,負責皇帝的衣食住行,位列從三品,乃是天子近臣,更是心腹之臣。
夏侯端官拜秘書監,掌典籍圖冊,負責皇帝身邊的典司秘籍,位列從三品,同樣是皇帝的心腹之臣。
李淵來到湖中亭,驅散在此休憩的官員,並嚴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湖邊。
不多時,錢九隴將陳福和夏侯端召來,三人一同進入湖中亭,四人對坐,其他人只能在遠處遠遠眺望,不敢靠近。
翌日傍晚,李淵終於趕在登基大典前一日回京。
武德八年,十二月初十。
這一天終於到來。
東宮,承恩殿。
李世民端坐主位,一身冕服在身,已是準備就緒,一切只等禮官安排。
看著濟濟一堂的文武重臣,李世民豪情萬丈,沉聲道:“我李世民十七歲從軍,幸得諸公輔佐,東征西討,掃滅群雄,始得今日,今日過後,當與諸公同享富貴”。
眾臣聞言立即山呼,心中喜不自勝。
時辰一到,禮官入殿,引李世民以及眾臣前往太廟。
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冉冉升起的紅日照耀之下來到太廟。
鍾聲響起,有司禮官逐一排班,然後示意祭祀典籍正式開始。
鍾聲止,鼓樂大作。
只見太廟前的園丘壇上,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迎著朝霞璀璨的金光,映照得無比莊嚴肅穆。
李世民一身冕服,大步登上園丘壇,香爐升,禮樂起,奏“始平之章”。
隨著“始平之章”接近尾聲,李淵終於緩緩出現。
禮官迎奉李淵登台,李世民瞬間精神緊繃,恭謹行禮,一雙眼睛甚至不敢直視李淵。
“二郎,這個位子……希望你坐穩了……”,李淵攙扶起李世民,在其耳邊輕聲笑道。
李世民心中頓時一凜,抬頭看向李淵,只見他的眼神耐人尋味。
繞是李世民沉穩持重,現在依舊是心中雜亂,艱難的張張嘴,“阿耶……”。
隨著禮樂聲響,李淵領李世民來到台中,對皇天上帝神牌主位行禮祭拜,隨後祭拜列祖列宗配位,叩拜,回拜位,獻祭玉帛。
“景平之章”、“鹹平之章”相繼大作。
告祭皇天諸神以及列祖列宗後,李淵下台。
李世民回到拜位前,樂奏“奉平之章”,有司奉上玉鉞,李世民手持玉鉞,開始舞“乾戚之舞”。
舞畢,禮樂止,司祝跪誦祝文,祝文誦讀結束後,禮樂再起,行三跪九拜大禮,來到配位前獻爵。
這個場景,高衝還是第一次見,當年李淵登基時,禮製不全,多有疏漏,後來經過有司查漏補缺,逐漸完善禮製,今日便是完整的告祭之禮,這還真不是一般的麻煩。
正當高衝以為獻爵結束便是結束時,只見禮官奉上天子劍。
李世民呲唥一聲,拔出天子劍,對著主位皇天諸神舞“羽佘之舞”,同時樂奏“嘉平之章”,天子為皇天獻爵舞劍,這便是上天之子。
然後依次為諸神獻爵,奏“永平之章”,光祿卿卿供奉福祚,至樂止,回拜位,再奏“熙平之章”。
禮官鍾鳴,百官跟隨行三跪九拜之大禮,再奏“清平之章”,樂止,祭品送至燎爐焚燒。
李淵在禮官的迎奉下,再次登台,率先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樂止,李世民領文武眾臣上前,觀燎位,起“佑平之章”。
燎爐熄,禮樂止。
至此,祭天儀式宣告完畢。
這時已經臨近午時,高衝敬佩的看著禮樂之人。
這一上午,禮樂之聲未歇,這些人真是千錘百煉的狠人。
太廟園丘壇祭祀大禮完成後,便是進行加冕儀式。
內侍張阿難領頭,身後內侍抬著金塌近前,再在金塌前擺放龍案,龍案上赫然擺放著天子冠冕。
禮官鍾鳴,尚書左仆射封德彝、尚書右仆射高君雅依次出列,率領百官行禮叩拜,“告祭禮成,恭請即皇帝位”。
李世民上前,內侍迅速象征性的奉上冠冕,李世民端坐龍案。
監察禦史高季輔隨著鍾鳴之聲通讚唱道:“百官排班”。
在封高二位宰相的率領下,百官迅速排班,樂起,眾臣拜,李世民伸手延請平身,樂再起,眾臣再拜,如此往複三次。
禮樂止,讀冊官中書令宇文士及登台,舉冊高呼,“中書令臣宇文士及讀冊”。
宣讀冊文,讀罷,宇文士及告退。
隨後奉寶官司空裴寂、讀寶官侍中高士廉、舉寶官、捧寶官依次登台,樂奏“肅寧之章”。
“侍中臣高士廉讀寶”,高士廉挺胸抬頭,朗聲唱道:“皇帝陛下登大位,臣等謹奉禦寶”。
捧寶內侍上前,恭敬奉上玉匣。
禮官再唱,“拜”。
“再拜”。
文武百官按照排班指引齊聲三拜。
“禮畢”。
至此,加冕奉寶之禮正是結束。
高衝暗地松一口氣,今日雖是天氣晴朗,但是這冬日凜風依舊是吹得手臉乾冷。
隨後新皇帝擺駕太極殿,來到太極殿後,百官再拜。
李世民意氣風發,當即下詔,冊封長孫無垢為皇后。
金冊早已經準備妥當,李世民直接命令宣詔。
“敕曰:
命曰:
位亞長秋,坐論婦道。
聽天下之內治,序人倫之大端。
禦於邦家,式是風化。
惟爾贈已故司空、上柱國、齊國公長孫公晟嫡長女長孫無垢。
履禮維純,有衝敏之識;
不資姆訓,有淑慎之行。
自成嬪則……….賢良淑德,端賴柔嘉。
恭奉太上皇命,以金冊長孫無垢為皇后。
爾其抵承懿訓,表正掖庭。降情以逮下,誠事以防微。敬循禮節,以率嬪禦。
膺茲嘉命,可不慎歟”。
李世民和長孫無垢相敬如賓,情比金堅,二人相互扶持多年,李世民對於這位結發妻子向來敬愛有加,這即位第一詔便是冊立長孫無垢作為一國之母的皇后,這也是情理之中。
金冊皇后屬於意料之中,但令眾臣沒有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直接一步到位,命張阿難繼續宣詔。
“敕曰:
儲貳之重,式固宗桃。
一有元良,以貞萬國。
…
中山王承乾,器質衝遠,風猷昭茂。
性聰敏,特敏惠。
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
遐邇囑意,朝野具瞻。宜承鼎業,允膺守器,可立為皇太子。
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武德七年初,李世民功業鼎盛,名聲愈勝,李淵便下詔將李承乾的恆山王改封為中山王。
年僅七歲的李承乾長相清秀,一身冕服穿戴在身上,低著頭有些怯怯的接受冊命。
隨後,第三封詔書便是通傳天下,新皇即位,武德八年結束後,改元貞觀。
隨著這些儀式的結束,李世民正式即位,成為大唐帝國第二位皇帝。
“傳旨,五日後望朝,設在承天門聽政,屆時,朕將承天門唱名,封賞功臣”。李世民緩緩說道。
眾臣聞言, 頓時大喜,齊聲山呼拜倒。
高衝心中直呼好家夥,李世民是懂人心的,這個舉動可以深深抓住功臣的心啊。
宮門唱名,封賞功臣。
這是何等的榮耀,這遠遠比一封聖旨封賞的官爵更具有象征性意義啊。
今天初十,五日後正是十五,也是半月一次的朔望朝會。
“朔”是農歷每月初一,“望”是農歷每月十五,朔朝便定在初一,望朝便在十五。
這兩天的朝會不等於每日的朝參,每日朝參是五品以上官員以及各部員外郎、監察禦史、太常博士才可以參加。
而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會則是在長安城九品以上的官員參加。
以前每逢朔望朝會都是在太極殿外的廣場舉行,始終是在宮牆裡面。
而現在李世民定在承天門外舉行,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為了給他的功臣揚名,給他的功臣長臉。
承天門外就是朱雀大街,可以想象得到,到時候一定是百姓雲集,人聲鼎沸。
在這種情況加官進爵,意義非同小可,可以說是相當的有儀式感,相當的有牌面。
顯然這個舉動是李世民自己想到的,高衝同樣是有些期待,說是不期待那絕對是虛偽,人活著,誰不好名。
君不見,數百年後,流傳一句話,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引得那些讀書人狂熱追捧。
現在則是,承天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
剛到家,累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