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橫刀十六國》第330章 虛實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蘇彥作為冉閔的心腹,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在常山堅壁清野,舍棄其他七縣,退守真定。

 慕容垂看都不看其他城池,大軍直奔真定,深溝高壘,死死圍困。

 蘇彥也並非沒有援軍,常山境內駐扎著徐成的三千黑雲軍精銳,後來又增加了兩千人馬。

 上黨高雲、馮盎二部穿過滏口陘,佯攻邯鄲、襄國等地,雖然三支人馬不多,但都是精銳,高雲、徐成都是李躍看重的將才,正面不是慕容垂十三萬大軍的對手,但側面牽製襲擾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慕容垂也不著急攻打真定,一直圍而不攻,就這麽拖著。

 他不著急,李躍更不著急,看誰耗的下去。

 如果慕容氏只有這點本事,那麽這一戰,他們注定會铩羽而歸。

 一旦慕容垂、慕輿根、悅綰筋疲力盡之時,鄴城大軍便會傾巢而出。

 河北戰雲密布,但大河之南早已一派生機。

 春耕如火如荼的開始,沒有受到任何波及,唯一的影響也就來來往往的斥候、傳令兵。

 百姓們早已習慣,安心的耕種田地。

 最先發起進攻的竟然是江東,荀羨和袁真猛攻合肥,梁嘯、賈堅嚴防死守,晉軍一時片刻也沒佔到便宜。

 姚益生進駐梁縣後,朱序退回宛城,豫州危機解除。

 姚襄遣姚萇八千精騎北上鄴城助戰。

 “奉兄長之命,聽候殿下調遣!”姚萇一見面就單膝跪地,執禮甚恭。

 不過他的一對斜長眼睛卻總讓人有些不舒服,總感覺他在算計著什麽。

 “孤南征北戰,今日方知姚氏之信義!”李躍對姚襄刮目相看。

 這人還真是講義氣,別人都在觀望,只有他真的提著刀子來支援。

 難怪入洛州之後,遠近夏、夷百姓攜老扶幼相投。

 “兄長常說,我家走投無路時,是梁王殿下不計前嫌,令我家有容身之地,今燕賊來攻,姚氏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姚將軍有心了,可入城一敘。”

 雖然姚襄支援自己也是出於政治需要,但這份心意李躍還是感受到了。

 “即來征戰,自當奔赴常山,待擊退燕賊,再與殿下痛飲。”姚萇慷慨激昂。

 言罷,向李躍拱手,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朝北面而去。

 八千羌騎龍騰虎躍,緊隨其後。

 “姚氏兄弟頗有姚弋仲之風,有子如此,他日必有崛起之時。”劉群感慨道。

 他跟姚弋仲同殿為臣,與姚氏也算故人。

 李躍卻望著姚萇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隨著姚萇加入戰局,常山總體態勢上處於膠著。

 期間慕容垂對真定發動三次猛攻,蘇彥之子蘇權身先士卒,力戰在前,擊退了慕容垂的猛攻。

 燕軍野戰強橫,攻城能力並不突出。

 擊退燕軍三次猛攻之後,原本動搖的人,也堅定起來,加上徐成、姚萇的襲擾,守軍見到援軍到來,士氣大振。

 不過就在常山頂住燕軍的猛攻時,並州的張平終於坐不住了,三萬大軍出井陘,佔領鹿泉,近距離觀摩真定大戰。

 他們來了,慕容垂不敢掉以輕心,還要分出一軍防著張平。

 慕容垂圍城打援之策,算是失敗。

 李躍鐵了心就縮在鄴城之中,坐觀河北形勢。

 “慕容氏不投入新的兵力,只怕此次將無功而返。”崔宏語氣輕松起來。

 不過李躍卻沒他這麽樂觀,燕國的另一員大將還未出手,現在就談論勝負,有些為時過早。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慕容恪兩萬大軍屯於束州,何所圖?”李躍看破了慕容垂圍城打援之策,卻看不透慕容恪的圖謀。

 按道理這兩萬大軍對魯口的威脅實在有限。

 秦彪、糜進北上襲擾,慕容恪固守不出。

 楊略來報,呂護這廝最近跟燕國眉來眼去的。

 “臣亦不知慕容恪所圖。”崔宏盯著地圖仔細看了良久,一陣沮喪。

 “慕容恪成名一二十載,你若能看出,足可為一代名將。”

 “殿下所言甚是。”崔宏習慣性的摸了摸鼻子,不過眼神中卻有著年輕人的不服氣。

 對李躍而言,只要維持住現狀就是巨大的勝利,將慕容氏擋在北面,就等於為中原爭取了發展機遇。

 眼下,就看誰能沉住氣了。

 河北大戰自然牽動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膠著快一個月後,又有一支人馬加入戰局。

 拓跋什翼犍遣其弟拓跋孤率兩萬大軍南下,支援真定戰場上的慕容垂。

 拓跋與慕容剛剛聯姻,兩邊睡一張床,自然穿一條褲子。

 除了拓跋孤,拓跋什翼健率六萬大軍入代郡,虎視河北。

 劉群道:“當年拓跋什翼犍在羯趙為質,拓跋孤孤身入鄴城,請求替換拓跋什翼犍為質,石虎義而從之,留此人在鄴城為質十三年,喜讀兵書,有勇有謀,實為我軍之患也!”

 “莫非慕容氏所圖,真在常山?”崔宏開始懷疑起之前的判斷。

 慕容恪一直不下場,的確讓人懷疑他只是一支疑兵。

 而拓跋孤的這支人馬,頗多當年劉琨麾下後裔,極擅攻城守城,他們的加入,讓戰場形勢偏向燕軍。

 蘇彥的求援越來越多,言辭一次比一次悲壯。

 “真定獨拒近二十萬賊寇,城中油盡燈枯,傷亡殆盡,旬日之內,將陷也……”

 “賊四面圍攻,矢石如雨,城牆坍塌,臣不得不以血肉之軀填之……”

 “既然四面圍攻,又豈會讓求援信送出?必矢慕容垂誘我北上!”李躍將求援信扔在地上,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

 慕容垂、拓跋孤多的是騎兵, 怎麽可能讓求援信這麽輕易送出?

 要麽是他們故意放出,要麽這封信根本就不是蘇彥寫的。

 換個角度,常山丟了也就丟了,對梁國並不致命。

 如果李躍大軍北上,若不能快速擊敗慕容垂、慕輿根、悅綰、拓跋孤等勢力,誰能抵擋慕容恪?

 屆時慕容恪就活了,可以攻打魯口,也可以趕赴常山,如同圍死冉閔一樣圍死自己。

 李躍不僅不救援常山,還下令徐成、高雲、馮盎、姚萇見勢不妙速速退走。

 一場大戰,總要有人做出犧牲,不可能沒有一點損失。

 這個代價,李躍付得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