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橫刀十六國》第156章 擴軍
橫刀十六國正文卷第一百五十六章擴軍流民中人才濟濟,會識字習武的不在少數。  至於會種田的,則應有盡有。  李躍先選了三十多名屯田使,分派各地,主要任務是勸課農桑,開墾荒田,招撫流民。  試一試各地的反應,讓各大乞活軍頭目適應適應。  什麽事都講究循序漸進。  穩住田地就穩住了人口,穩住了人心。  此次大戰,立功之人不在少數,除了賞賜糧食、田地,李躍一個一個的“面試”,忠誠、智力、武力、品行沒太大的問題,就授予黑雲將,作為後備軍官。  連續數日,李躍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為他們灌輸華夏理念、民族大義。  華夏有太多名震千古的人物,也有太多激勵後人的精神財富。  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蘇武牧羊十九年,矢志不渝。  月姬單獨為李躍整理出馬援的事跡,特別符合眼下的局勢。  “馬援曾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諸位,我族先輩英雄若此,能追之二三,不枉此生矣!”  講著講著,李躍自己都不禁投入其中。  將馬援波瀾遼闊的一生娓娓道來,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將後漢周邊都掃了一遍,六十四歲高齡仍在征討五溪蠻的途中,病逝於軍中,真正做到了男兒當死於邊野馬革裹屍以還。  而關於他故事和成語特別多,講起來津津有味。  講完之後,李躍為他們頒發黑雲將的小鐵牌,每上前一人,都要說一句:“華夏淪喪,百姓水深火熱,爾當努力!”  “生是黑雲將,死是黑雲鬼!”領到貼牌的黑雲將眼神中都多了一抹不同的東西。  此後,訓練更加刻苦,很多人主動要求跟著辛粲讀書習字。  黑雲山的氛圍還是不錯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  除了薄武,基本沒什麽特權、階級,高層將領如魏山、徐成、梁嘯等,也不怎麽講究吃穿,跟士卒們相差無幾,也就每個月有十天的休沐,與家人團聚。  李躍更是以身作則,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士卒吃什麽,李躍就吃什麽。  衣食住行與尋常士卒無異。  黑雲山的風氣也正是從李躍的以身作則開始。  提拔了一批軍官後,擴軍也在情理之中。  黑雲山不再是百裡之地,滎陽郡變成了實控之地,整個豫州都是勢力范圍。  五六千人馬自然不夠。  與崔瑾、周牽、魏山、徐成、梁嘯等人商議之後,由部擴充為營,每營兩千五百人。  分別為前鋒營、驍騎營、中壘營、遊擊營、斥候營。  斥候營獨立出去,由李躍直屬,不再歸兵曹負責,增設中堅營、鎮山營。  其中鎮山營駐守軒轅山,四千兵力的編制,由以前的軒轅山精銳組成,戒備南面陽城劉國的匈奴大軍。  之前的編制略有混亂。  按照漢魏軍製,一部只有四百人左右。  黑雲山一部則有千人,既然要擴軍,各級編制也應該更規范一些。  五人一伍,設伍長。兩伍為什,設什長。五什為隊,五十人設一隊率。兩隊為屯,百人設一屯長。兩屯為曲,每兩百人設一軍侯。兩曲為部,每四百人設一都尉。五部為一營,兩千人上下。  每營設都尉五人、司馬五人,典軍五人,都尉管出戰及訓練,司馬負責後勤,典軍負責軍紀、士卒的思想狀況。  各級軍官皆從黑雲將中委任。  魏山、徐成、梁嘯、曹堪皆為校尉,平日不領軍。  崔瑾是軒轅山統領,獨領鎮山營。  薄武是黑雲山名義上的統領,陳端則是陳留乞活軍統領,正式歸入黑雲山麾下。  不算朱序,黑雲軍兵力擴充至一萬六。  李躍一向的原則是寧缺毋濫,走精兵路線,黑雲軍好不容易立起來的招牌不能砸。  梁犢叛亂,真正能戰的也就手頭上幾萬高力禁衛。  李農十萬大軍,一上去就灰飛煙滅,帳面上的兵力再度,也就哄哄自己,沒實際意義。  李躍盡量讓每個黑雲軍都裝備齊全,甲胄、戰馬、兵器、弓弩、盾牌、狼牙棒、骨朵等等。  前鋒營的四百多重甲兵甚至人人雙甲。  驍騎營每人一匹戰馬,外加一頭騾或一頭驢,沒辦法,這年頭馬比人寶貴,軍中總共也就三千多匹戰馬,一大半還是鄭家支援的。  中壘營則裝備大量射程更遠的蹶張弩。  遊擊營基本就是驢騾騎兵……  新設的中堅營人人狼牙棒或大斧等長重兵器,梁犢的持斧力士,讓李躍一直記憶猶新。  打造這麽一支軍隊,經濟壓力極大。  不僅是裝備,單是戰馬、驢騾每人的草料都是一個驚人數字。  但沒這些東西也不行。  羯人、羌人都是騎兵為主,總不能靠兩天腿在平原上跟他們打吧?  除此之外,黑雲山治下的男丁壯婦,農閑之時必須訓練,刀矛弓弩,陣列車騎,不要求精通,但必須都會。  春耕進入尾聲,擴軍令發出。  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山上上下,無數人蜂擁而來。  黑雲軍的名頭打出去了,軍可以憑借軍功獲得土地,對周圍百姓有致命的誘惑。  緱氏、中牟、苑陵、密縣青壯都聞風而來,連張遇的大本營許昌都有人逃奔而來。  這也讓黑雲軍能精挑細選。  十五以上,四十以下,身高不得低於六尺二寸,也就是一米五左右,能背四十斤的石頭爬上黑雲山。  要求不可謂不嚴格,當年高力禁衛披著鐵甲上山也累個半死。  不過要求再高,依舊趨之若鶩。   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能在這世道活下來?嚴酷的生存環境也鍛煉了不少人。  即便是六十歲的農人,也能輕松扛起四五十斤的重物,翻山越嶺走上幾裡地。  在一個什麽都靠雙手雙腳的年代裡,背四十斤的石頭爬黑雲山,根本不值一提。  通過選撥的人,直接超過了額定人數,黑雲軍一度達到一萬九千人的規模。  很多人身上都帶著傷疤,眼神中帶著點凶性,要麽上過戰場,要麽與野獸廝殺過,一看就是殺人放火的好手。  得中原者不一定得天下,但中原絕對是歷史上大戰最多的地方。  從漢末群雄爭霸,到八王之亂,中原戰火一直沒有熄滅。  無數殺戮鍛煉出了雄兵。  戰國時的魏武卒,曹魏的虎豹騎。  到了唐朝,更是凶焰滔天,吳元濟的淮西軍,朱溫的宣武軍,秦宗權的蔡州兵……  望著一張張凶悍而渴望的臉,李躍還是決定接納他們。  人高馬大有氣力的選入中壘、中堅二營,擅長騎馬、奔走的則選入驍騎、遊擊二營,凶悍亡命之人則充入前鋒營。  有勇力武力者則充入親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