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橫刀十六國》第372章 譏諷
大河東去,滔滔不盡。

 春風馳騁在大河兩岸。

 盡管桓溫擺出了一副大戰的架勢,卻一直不肯渡過黃河,在河南設置重重壁壘,鹿角鋪了一重又一重。

 而北岸什麽都沒有,只有一面面的黑雲赤旗在春風中招展。

 黑雲軍隔河列陣,留出渡口,故意給桓溫渡河的機會。

 但李躍表現的越從容,桓溫反而越是謹慎。

 李躍騎在馬上,望著麾下的大軍,一場場血戰,已經凝練出王者氣勢。

 一杆杆長矛刺向天穹,一面面盾牌厚重如山。

 騎兵左右馳騁,斥候龍騰虎躍,黑雲將們指著南面晉軍大聲喝罵,只求一戰。

 然而對面卻一直沉默著,縮在壁壘之後。

 “在下願為前鋒,踏破敵營!”姚襄休養了幾日之後,又生龍活虎起來。

 不過他這幾千人馬,過去只能是送菜。

 李躍弄出這麽大的陣仗,其實也不想打,希望嚇退桓溫,某種程度上,桓溫並不是梁國的對手。

 李躍的目標是驅除胡虜,一統北國。

 桓溫的目的是入主建康,掌握大權,行司馬懿、王敦之舊事。

 在桓溫沒有掌控江東前,兩邊並沒有利益衝突,完全不需要你死我活,相反,還有很多共同利益。

 “不必,桓溫必不會久留洛陽。”李躍望著河南連綿的晉軍大營道。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只要桓溫沒頭腦發昏,就不會與黑雲軍死戰,這場戰爭也無必要,李躍對洛陽也沒多大興趣,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崔宏道:“然則,桓溫固守洛中,隔岸觀火,牽製我軍主力。”

 雖然知道桓溫不會打,但這麽拖著,也不是好事。

 並州,才是梁軍利益所在。

 望著滔滔河水,李躍心中一動,令士卒們朝南面呼喊:“請桓公渡河!”

 一開始是千余親衛喊,接著士卒們也跟著呼喊起來。

 此起彼伏,猶如海嘯一般,震動大河兩岸。

 桓溫北伐關中失敗,正是因為屯兵灞水,不敢渡河,讓苻氏緩過一口氣來,完成絕地反擊。

 李躍這招,等於是在揭桓溫的傷疤。

 “請桓公渡河!”

 殺人誅心,字字如刀劍,刺向對岸。

 在北岸激戰,李躍有足夠的自信留下桓溫。

 對岸很快就有了反應,大營中一陣騷動,一將策馬而出,身後跟著數百騎,貼著南岸奔跑,“桓鎮惡在此,可來決一死戰!”

 幾百騎兵大吼大叫。

 但很快就淹沒在北岸幾萬人的呼喊聲中。

 此刻,桓溫面色鐵青的望著北岸影影綽綽的黑雲軍,屯兵灞水,坐視氐秦恢復元氣,從而大敗自己,一直是他的恥辱。

 黑雲軍請他渡河,明顯是在譏諷。

 “賊子大膽!”桓溫怒罵一聲。

 “明公息怒,此乃梁軍激我軍出戰之計也。”郗超趕緊勸諫。

 不過勸諫是多余的,桓溫還不至於被一句譏諷之言衝昏頭腦,大笑起來,“豎子可恨也!”

 不過笑完之後,臉上多了幾分擔憂之色,“數年之間,黑雲軍竟精悍至此,假以時日,只怕難以克制。”

 “明公無需多慮,北面、西面有人會比我們更憂懼此事,燕、秦、代實力頗強,中原百戰之地,梁國四面皆敵,只需一敗,大好形勢便會付之東流!”郗超的話,其實也是江東絕大多數士族的看法。

 當年劉淵、劉曜、石勒、石虎、冉閔,比現在的梁國更為強大,但最後還不是灰飛煙滅?

 梁國蒸蒸日上,但慕容氏、苻氏也不容小覷。

 誰是北國最終的勝者,猶未可知。

 “嘉賓之言是也!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北國人心動蕩,諸族逞雄,豪強陽奉陰違,想要收拾人心,沒這麽容易。”

 桓溫之所以不願進軍關中,其實也是因為這些。

 攻下來容易,治理卻難,還是圖謀江東容易一些,有司馬懿的現成模式在,桓溫只需沿著他的舊路走就行。

 而拿下洛陽便是關鍵一戰。

 “那麽明公是戰是走?”郗超其實也不願桓溫與黑雲軍大戰。

 上一次北伐失敗,讓桓溫聲望大跌,梁國之強,還在氐秦之上。

 一句話,桓溫輸不起。

 “即便要走,亦不可如此匆忙!”桓溫大手一揮,帶著千余鐵甲親衛走出營壘,立於大河南岸,亮出牙纛。

 既然都不想打,那就只有談。

 很快對面也有了反應。

 “梁”字牙纛緩緩推向北岸,千余虎背熊腰的黑甲軍士簇擁著一人近前。

 北岸的呼喊聲漸漸停歇。

 “桓公別來無恙乎?”李躍說一句,宿衛就跟著喊一句。

 “梁王數年間能席卷中原,堪為一代雄傑也!”桓溫不勝唏噓起來,想當初黑雲軍還只是一夥兒山賊,趁著羯趙、冉魏大亂,快速崛起。

 時也,勢也。

 不過李躍的崛起也不是第一個,當年石勒更為傳奇,一介奴隸,擁十八騎轉戰天下,十數年間便橫掃北國,建立羯趙。

 “桓公西平巴蜀,矢志北伐,廓清天下,大有當年諸葛武侯之氣度也!”

 花花轎子人抬人,桓溫恭維對面,對面也什麽好話都奉承上來。

 一聽到諸葛武侯之氣度,桓溫滿臉紅光,名士最喜歡的不就是這個?

 桓溫一向追崇諸葛武侯、劉琨,早年常以劉琨自比。

 滅蜀時,桓溫還曾尋訪蜀中耆老,詢問諸葛武侯有何過人之處,被人一句“自諸葛公以後,更未見有妥當如公者”懟了回來。

 桓溫喜笑顏開,低聲對左右道:“梁王真吾知己也!”

 不過郗超卻尷尬而古怪的望著桓溫,小心提醒道:“諸葛武侯一生北伐,六出祁山而無功……李躍乃是譏諷……明公……”

 桓溫笑容戛然而止,乾笑兩聲,“李兒何其狡詐!”

 笑容雖然去了,但臉上仍有得意之色。

 郗超暗歎了一聲。

 “桓公既已收復洛陽,名震天下,功業已成,何不回返江陵?北國龍潭虎穴,非久留之地。”北岸又傳來了吼聲。

 “中原未複,何談功業已成?閣下若是奉還玉璽、許昌,兩家修好一如既往。”

 關鍵問題上桓溫沒糊塗。

 “豫州為大梁腹心之地,許昌乃將士血戰所得,桓公欲取之,可提刀劍一決雌雄!”黑雲軍寸步不讓。

 說完這句之後,便退走了。

 稍頃,萬余黑雲軍列陣而前,一言不發,沉默的望著南岸。

 而沉默中一股煞氣拔地而起,撲向對面,令人心驚膽寒……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