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橫刀十六國》第356章 妥協
李躍的藥方非常管用,僅僅一天,劉群便好轉過來,開始處理政務。

 而有他坐鎮,河北各種蠢蠢欲動的勢力都銷聲匿跡了。

 “殿下的藥方竟如此神妙?”張生野忍了幾天,終究還是忍不住。

 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他跟楊略之間的差距。

 楊略絕不會有此一問,只會埋頭做事。

 人的性格決定命運,決定他能走到什麽高度,不過李躍也沒有責備,這種小事沒必要上綱上線,心知肚明即可,他身為斥候統領,職業特點便是好奇心重。

 “民。”

 “殿下一個字便治好了劉令君的心病?”張生野大奇。

 “劉令君稱病不出乃是為了避嫌,非常人可比,心中有正氣,一向為社稷為百姓,打擊豪強,利國利民,他自然會想通的。”

 “殿下英明!”

 劉群出山,這場革新的阻力也就被克服了。

 崔氏、鄭氏、盧氏唯其馬首是瞻。

 李躍冷落了崔宏,卻收獲意外之喜,崔氏主動上交戶籍和田契,足有七千余戶,十萬畝田地,橫跨清河平原二郡。

 崔氏無疑開了一個好頭,鄭氏緊隨其後,釋放三千余戶,四萬畝田地。

 盧氏祖居范陽,目前在燕國,李躍管不著,不過盧氏也拿出極大的誠意,將河間郡的一萬畝田地獻出。

 他們的家底肯定不止這麽些。

 不過李躍也沒想趕盡殺絕,打壓士族豪強是個漫長的過程,他們退了一步,是個非常好的開端。

 士族豪強並非洪水猛獸,你進一步,他們就會退一步,逐漸妥協。

 每隔兩日,李躍就會去信兗州,叮囑王猛不用事必躬親,掌其大略即可。

 髒活累活肯定不能讓他一個人做,人才也要省著點用。

 諸葛武侯不就是活活累死的麽?什麽事都要王猛一人去辦,對他也不是什麽好事,樹大招風,還是要低調一些。

 王猛回信道謝,也順帶提了一下後面幾步的規劃。

 基本與李躍不謀而合。

 有王猛在兗州的示范作用,崔瑾、常煒也在青州、豫州掀起了波瀾。

 崔瑾、常煒蕭規曹隨,從刑獄入手,順藤摸瓜,清理出來很多陳年舊帳,打壓豪強的同時,也裁撤了很多不法官吏。

 豪強們當然不願就范,要麽聯合起來,要麽縮入塢堡之中,試圖頑抗。

 “蠢!梁王殿下是要給咱們分田地分屋宅,是來解救咱的,你還要跟梁王作對?”趙氏堡上,一名五大三粗的中年漢子對著周圍的堡丁道。

 堡丁們面面相覷。

 “再說憑咱們打得過梁王殿下的大軍麽?”中年漢子繼續蠱惑。

 “對呀,對呀,聽說兗州來了一個王使君,一番折騰,人人能吃飽,人人有屋住,人人分了田,人人能娶女人!”另一個尖嘴猴腮的堡丁道。

 別的也就算了,能吃飽誘惑極大。

 這年頭動輒天災人禍,能吃上飯就不錯了。

 而有頭腦之人一聽見人人分田,頓時眼冒綠光,有了田就有了一切……

 一個骨瘦如柴的堡丁跳了起來,原本忠厚的臉上猙獰起來,“那還打個鳥,開城,誰擋我分田,我殺誰全家!”

 窮了幾輩子的人,稍微見到些光,自然要奮起玩命。

 他們不僅開城,還將塢主一同捉了,送給城外的黑雲軍。

 這種景象在各地一再上演。

 往往黑雲軍剛剛擺開架勢,塢堡裡面就開始自相殘殺起來,過不多時,城門就打開了……

 楊略南下之後,按照王猛的吩咐,令校事們大力宣揚新政的好處,瓦解了豪強們的根基。

 堡壘都是從內攻破的,沒人會拒絕田地的誘惑,所以豪強注定會失敗。

 不過崔瑾、常煒下手沒有王猛這麽黑這麽狠,只是將豪強們舉族遷往鄴城。

 豪強們知道不用死,反抗到底的決心也就淡了。

 很多一看苗頭不對的豪強,主動拖家帶口逃往官衙,尋求保護,最終被送往鄴城。

 李躍也沒為難遷到鄴城的豪強,將空置的宅邸分賞給他們,又分給他們城外田地,而他們的私財,一概不碰……

 中原大地上,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打壓豪強不僅釋放了人口和田地,也釋放了百姓的熱情。

 不過針對王猛的中傷和謠言接踵而至。

 任用私人,籠絡軍將,隨意截留兗州賦稅,蓄養死士,施恩於民,以至兗州百姓隻知有王使君,而不知有梁王。

 謠言傳的有模有樣。

 關鍵也並非空穴來風。

 校事暗中查探的也差不多,只不過謠言換了個說法而已。

 王猛啟用房默、房曠、郝略、崔逞、韓胤、田勰等人代行太守、縣令之事,籠絡高雲、段羆也全都是真。

 蓄養門客,也是不爭的事實,要做事,自然需要一些貼心之人,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王猛手段狠辣,身邊的人也都是一些狠人,不然怎麽壓的住地頭蛇一樣的豪強?

 施恩於民自然不在話下,他出身庶族,知民間疾苦,對百姓肯定好一些。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潛伏在暗中的勢力沒有針對新政,而是將矛頭對準了王猛。

 王猛大刀闊斧,手段狠辣,得罪不少人。

 而攻訐他的人,也不全包藏禍心,只是對王猛的人心提出質疑,擔心王猛將來禍亂國政。

 如果換成一個多疑的君主,王猛這一關很難過去。

 李躍不得不佩服歷史上的苻堅,敢用王猛,本身就需要極大的魄力。

 王猛是一柄神劍,但需要持劍人的手不抖心不顫。

 歷史上商鞅變法成功,是因為背後有一個堅如磐石的秦孝公。

 歷史上絕不缺少商鞅,卻極度缺乏秦孝公。

 不過這些中傷和謠言不敢公開露面,李躍也就沒放在心上。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他日以王猛的功績,自然堵住所有人的嘴。

 李躍原本想直接升王猛為相國,不過遭到了劉群的反對。

 “王景略已在風口浪尖,殿下此舉,更使人嫉恨,一年之內,從縣令連升至刺史,古今罕有,殿下愛惜人才,也許為其考量,再者,今日封其為相國,他日再立大功,殿下何以賞之?”

 薑還是老的辣。

 李躍欣然從之,“令君之言是也!”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